“亮弟有什么要说的尽可直言,无需再拐外抹角了,为兄知汝之性子,汝亦知为兄的脾气,那还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呢,就算此刻你我二人各为其主,却也没有必要这般形式交流吧……”
心里急切想知道答案的诸葛瑾不打算再这样听下去了,天知道自己的胞弟接下来还有多少话要说,他的时间虽然不是那么的宝贵,但这样浪费也太过奢侈了些……
听到兄长这般说,诸葛亮微微一愣,但却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好像方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既然想要放开了直言,那诸葛亮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前言后续的加以修饰了,直接了当的办事痛痛快快,这样的效率谁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既然兄长如此说,那弟也就直言了!”
放下手中的杯盏,诸葛亮稳坐案己一侧挺起胸膛,手中羽扇轻轻摇晃,一片智珠在握的样子。
“南郡之地吾主实是不愿归还,但却有碍于当日签下的条约,故而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交由在下传达于兄长处,希望兄长能够一字不落的传达到车骑将军耳中!”
“嗯……亮弟且说,若无差错,为兄定然谨记无漏!”
话入正题,两人自然不再有多余的闲言碎语,直接了当简洁而奥对大家都是好事……
“依我家主公意思,南郡不还是其一,只是条约限制在先,若这般行强盗之事,也实非吾主之意愿,故而吾主愿先行以荆南四郡之一桂阳郡为替代,偿还车骑将军之南郡!”
“嘶……这般……”
桂阳郡什么鬼样子诸葛瑾还能不知道吗,如果真要拿了桂阳郡来换南郡,恐怕他回去就得被自家主公下了官职啊。
可还未等诸葛瑾说些什么呢,诸葛亮却又借着开口道:“兄长先勿要多虑,吾主之条件可并非仅仅这些,桂阳之情形吾主清楚贵主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是吾主有违约之意在先,故而打算多多赔偿车骑将军一番,等吾主彻底拿下益州全境之日,便是奉上荆南四郡中长沙郡之时!”
‘桂阳加长沙!’
一瞬间这两个地名就充斥在诸葛瑾的脑海当中,这等对他而言是巨大惊喜的消息,诸葛瑾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要知道自从那日点上辩论一败之后,诸葛瑾就那些所谓的大胆想法都抛在脑后了。
本来还准备就盯着南郡使劲,结果未曾想今日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的的确确是有血出乎诸葛瑾的预料。
用一个本就不完全的南郡,换来两个完完整整的郡府,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是荆南四郡中最富饶的长沙郡,这等事情在诸葛瑾看来,那是完全不亏啊…………
汉当兴
第311章 妥当
不过事情不能只是光看表面,虽然是两个换一个赚大发了,但诸葛瑾不相信这里面没有什么其他的条件。
若真是只单纯的这样替换,那恐怕刘玄德那边也不会同意的吧,自然更不可可能从自己这个同胞弟弟的嘴里说出来。
所以纵使诸葛瑾眼下心中有些欣喜,但面上仍然保持着原样,只等所谓的条件说出口。
不过不论条件如何,其实诸葛瑾已经是心动了,而且他觉得这等优惠的条件自家主公孙权也定然回赞同,哪怕就是有些什么条件,那也没法跟两个郡府的地盘相提并论啊……
“孔明吾弟此言当真?怕不是两郡换一郡另有什么额外的条件吧,还是一并说出来让为兄听听的好,也没有必要在这上面遮遮掩掩的了……”
“兄说的没错,两郡换一郡这等对你家主公车骑将军而言是天大的好事,也是合乎实际可能实现的便宜,但天底下这等好事可是不多,条件也一样是有的,只不过绝非有兄长所想那般苛刻而已!”
那都是聪明人,话里话外自然没必要拐外抹角的,直接了当明言自然清楚,又是同胞兄弟在前,哪怕是公事为重也差不了这一份血缘情义……
“吾主理亏在先亦是仁德处事,故而南郡不归换便打算以长沙并桂阳二郡为赔礼代替,只不过兄长汝主孙权,恐怕也是有几分违礼之处吧,毕竟依着昔日约定之言,益州全境到现在可并没有在吾主的治下,汉中张鲁依旧对巴中虎视眈眈,相比兄长一路走来也是有所感触,巴郡之地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平静的啊……”
话不言尽,诸葛亮看似岔开了话头,提起了汉中的张鲁,但诸葛瑾心里却明白,两郡换一郡这等便宜事情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就占下来的。
原本的约定上的益州全境这个条件尚未达成,孙权便派遣诸葛瑾来此,那过失一方自然是在江东无疑,诸葛亮借此为由,哪怕是诸葛瑾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吾弟还请明言示兄,一应条件几何大可说来,就算为兄我做不了主,但也可归返江东秉承吾主知晓,到时候两家自然就此事多番商议即可!”
诸葛瑾可没心思猜哑谜,而且看弟弟诸葛亮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两郡之地也不是那么轻易就到手的啊……
“兄长勿急,弟不过是说一些事实罢了,吾主允诺的部分自然不会改变,但却也希望兄之主公车骑将军也要依着约定行事才好!
因而依吾主之意,长沙桂阳二郡先舍其一,此已是看在我等两家联盟的面子上了,再有吾主违背约定的前提下,故而才会先送一郡之地!
然事情毕竟不仅仅错在吾主一人身上,故等待吾主真正拿下益州全境之时,便是双手奉上荆南四郡首席长沙郡之日!”
说是用二换一,但却以益州全境未下而给一个留一个,这在诸葛瑾倒也算是可以接受,毕竟实话实说,其主孙权今次在这件事上做的确实是有些不太地道,有违双方盟约的关系……
只不过先给桂阳后给长沙,这前后顺序诸葛瑾到是想要争取一下“孔明吾弟,这桂阳长沙皆属于荆南四郡,然长沙毗邻吾江东之地,比桂阳却是近了少许,莫不如弟呈秉刘使君,将这两郡的顺序更替一番可好?先长沙后桂阳,这样也更方便我两家的交接工作嘛……”
诸葛瑾这话说出口,脸却是不红不羞,好像半点都没有因为自己这般有些无礼的要求给感到愧疚一般。
不是诸葛瑾不要脸,而是这等在外交事宜上斤斤计较厚着脸皮的行为是所有人都习惯,也是所有使者都必须要擅长的事情。
能够为自家主公争取一分利益便是一分,极尽所能的占去利益,这才是为使者的必修之课。
当然了,极尽所能不代表无所不用其极,下作卑鄙的手段虽然也可以用,但起码要有一个底线在。
若因为些许蝇头小利便坏了大事,那使者不仅没有半分功劳,反而还会坑害了自家主公。
古往今来因为这等坑主的使者也是不少了,但其中绝对没有诸葛瑾就是了……
当初与孙权与刘备互通两家联盟初时的使者,是步骘家中亲眷从属步席,此人虽然也是一个合格的使者,但却也只是到此为止往上再无半分进步的可能。
但诸葛瑾却是不同,孙权自然是知道诸葛子瑜会尽心为自己谋划办事,所以才会在这等大事上派遣他来,可不单单只是因为他姓诸葛,跟诸葛孔明是兄弟这一层关系。
因而,在诸葛瑾这里,想要先得到长沙,再拿到桂阳,这是他为自家主公争取的一份利益,如若成则成矣,但若是不成,也绝对不会对两家联盟有什么影响,毕竟谁也不会因为这等小事就翻脸不认人的吧……
听到自家兄长这般说,诸葛亮心中颇有些无奈,未曾想原来敦厚的兄长,竟然也变得这般油滑,竟然还要在这等事情上占些便宜。
但早早就定好的事情又岂是诸葛瑾一言就能改变的,这可不仅仅只是关乎到一家,而是孙刘两家都有涉及的事情。
若真凭诸葛瑾就改变了原有的计划,那两家还谈什么联盟关系,刘备直接跪地臣服做孙权的附庸得了……
“兄长此言谬亦,桂阳长沙皆毗邻江东又何谈远近关系,吾主不另行多求,便白白让出一桂阳大郡,这已经是天大的让步了,兄长难道非要在这件事上锱铢必较苦苦紧逼吗!”
眼见胞弟诸葛亮的语气变重,诸葛瑾脸色讪讪的没有说话,毕竟他自己也知道刚才说的话有些过分了。
但毕竟是为使者,自当是为主谋利嘛,一时多言能成则成不成也无大碍……
“吾弟这说的哪里话,为兄何谈苦苦紧逼,吾等两家可是联盟的关系啊!那自然刘使君如此体谅深明大义,为兄自是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呈秉于吾主知道,想必我家主公也定然会欣然答应的!”
“那愚弟便拭目以待了……”
话说到这种地步,其实就南郡一事两家基本上已经算是谈妥,但却还差了一分,便是诸葛瑾虽然欣然接受,但却还要回返江东,将此事上禀自家主公以定夺。
毕竟他只是一个使臣,肩上的担子虽重,但能够决定的事情却也有限度。
像这般涉及长沙桂阳两郡之地,和自家主公孙权原本计划有着较大偏差的事情,可就不是诸葛瑾一言就能决定的了…………
汉当兴
第312章 兄弟离别
既然事情差不多已经谈妥当了,那就没必要再留下来浪费时间,诸葛瑾巴不得是立刻启程回返江东去,早一日见到自家主公,也能早一日将自己身上的担子卸下来。
虽然为主尽忠分忧是臣下的分内之事,但像这种出使的情况,诸葛瑾却是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实在是这一次出使从入蜀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基调都被对面给掌控了,诸葛瑾这边一败再败根本无力还手。
就算是最后刘备出现了让步,诸葛瑾也不觉得那是跟自己有多大的关系,反而只是因为刘备军有着他们独特的思量罢了。
虽然内情多少诸葛瑾不甚清楚,但或多或少他也能猜到一些,无非便是刘备对汉中的窥伺之心,乃至于对凉州的觊觎……
要知道当前江东大都督鲁子敬可是极力赞成两家的联盟关系,反而是副都督吕蒙一心想要攻下荆州。
这其中的原因几何诸葛瑾不曾知晓,但他却是站在大都督鲁肃的那边,这无关私人感情,只在于联盟形式为两家之必要,也是在北方曹操势力没有出现变故之前,两家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归根结底,同一个敌人,而且还是一个相当强大的敌人,如果孙刘两家还要窝里横互相争斗不休,那恐怕曹操只需要坐山观虎斗,便可以收渔翁之利,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就能够统一天下了……
试问到现在这个地步,有谁心里没有争霸的念头,诸葛瑾很清楚自家主公的想法,几次北进攻伐不都是为了开疆扩土争取机会。
一来是达到削弱曹操的目的,二来自然也是有问鼎之心啊……
而北边的曹操更是不用多说,都已经坐到了魏公高权之位,天子下诏都需要经过曹操的同意,做不做那个九五之位其实对曹操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至于孙家的盟友,也便是自己胞弟的主公皇叔刘玄德,其实在诸葛瑾看来,这位刘使君在匡扶汉室的大旗之下,恐怕也少不了那份霸主之心的。
哪怕是原本无这等意思,但随着时间久了,地位高了,手中的力量逐渐扩大,乃至于到现在掌握荆,益二州的地步,怕也是顺理成章的而滋生而出吧……
兄长为使已达目的,做弟弟的于情于理都是要送一送,毕竟公事已毕,又分属不同势力,兄弟二人再见之时也不知何年何月了。
成都城外,当初诸葛亮迎接诸葛瑾的地方,现在也是兄弟二人分别的地方。
此番诸葛瑾一路匆匆入蜀而来,虽然没有完美的达成自家主公孙权交给他的任务,但却也一定的收获,最起码回去能够交差。
所以诸葛瑾走的时候也没说阴沉着一张脸,反倒还是很轻松的样子,毕竟他此番前来本身肩膀上的担子就重的不行,这回好不容易能够回去,心下多多少少也是蛮高兴的……
“孔明啊……你我兄弟二人此番一别,想要再次见面却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是啊……身不由己徒呼奈何,兄长为江东奔走效力,弟投效吾主亦是心中所念,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前程,只希望我两家将来不要兵戎相见的好……”
“唉……这些不谈也罢,你我兄弟二人身上公事已毕,难道还不能畅谈些许私事了,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诸葛,你我终究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啊……”
“是……兄长教训的是……”
一个做兄长的言语中带着谢雪宽仁教导的语气,一个做弟弟的态度恭敬口口称事。
这种兄谦弟恭的场面,也就只有这等时候才有可能出现了吧,毕竟兄弟二人已经有了各自的选择,已经注定了立场不同……
离别最是伤感时,诸葛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