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煜本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煜本纪-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啊。”看着放下自己头发后就像失去了神般的李煜,周宪催促道。现在虽然周宪也不知道对于眼前的李煜是个什么想法,但无论是什么想法,绝对不是现在想看到他,因为她现在还没有能缓和过来这么大的情绪。
    “之前说的东西,朕写好了。”在这一刻李煜隐隐感觉自己好像会错了意,他略显迟钝的拿出了那张他写好放妻书,此刻他脑子里有一种声音告诉他不应该拿出来,此刻应该丢掉或者吃了它然后给眼前的女子一个拥抱,但他的身体就如同不听指挥般自己按照原本个人多年的经历与办事方式如行尸走肉般机械的将这东西递给了周宪。
    “哦?难道这又是你写好的新词?”看到李煜拿出的东西,周宪的第一反应是他拿出了自己最近新写的东西,出于喜爱,她下意识就打开了。
    在看到那扎眼的放妻书三个字后,她下意识的将手里的东西给合上,身体靠在了椅子上。
    紧接着,她似乎是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些激烈了,片刻后,她重新坐好,掩饰着自己的所有情绪,如同一个局外人般重新打开了那纸放妻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去,就好像要将所有的东西全部镌刻在自己灵魂里般。
    “李煜谨立”在看到结尾后,周宪转头看向了李煜,很平淡的说道:“可否让一下?”
    闻言,李煜让开了自己的身体,站到了一旁,此刻的李煜就好似完全失去了自己对身体的控制般,看着周宪从自己的身边走开,从自己寝殿里找出了笔墨纸砚,一点点的写出了另一份内容相似的放夫书,在这其中有着一纸写满字的纸掉落在了地上,被周宪动作极快的和着放妻书卷在了一起。之后,她很快就写完了给李煜的放夫书,写完后,周宪递给了李煜,对他说道:“既然今后你我再无瓜葛,那么今后妾身之寝殿还望陛下勿要再来。”知道不会让自己离开的周宪,这样对着李煜说道。
    “自当如你所愿,只不过若有要事还请吩咐人嘱托与朕。”李煜看着周宪说道。
    “不必了。臣妾恭送陛下!!!”在说完这句话后,皇后周宪拜倒在地,拜道。
    李煜离开了,他拿着放夫书回到了自己的勤政殿,逃避着内心的苦痛与愤懑,整日里脑子里只剩下了心中的政务,在忙碌的时候,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武举与在周征战的将士身上,每每有战斗胜利的战役传回时,他都会下令让军队暂歇一段时间,整顿军备,换上新军磨砺战力,在一场场平乱之后,南唐国的军队一跃成为了能征善战的精锐,同时那些当初被赦免的入军的罪犯们,也开始陆续被安排着下放到各军,随着战斗培养成为优秀的兵士们。
    当然不只有好消息,还有着各种坏消息不断从前线传来,比如那些罪犯们临阵脱逃,导致军心大损,吃了败仗,损失惨重,国内的百姓对于帮周国平定内乱,免费做好事的行为表示强烈的不解与指责等。李煜就更加忙了,他开始吃住在勤政殿,强迫着自己面对着如山的奏折,每天不厌其烦的催促着各种政策的推行与难事的进度。
    ()

第290章 289:调整与变化
    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李煜渐渐变得格外的用心,甚至于开始有意识的总结起来一些事情的得失与计较,不再像之前般什么事情都是莽着自己性子去处理,甚至于只凭自己的喜好,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
    当然,他偶尔会出宫去拜访一下朝中大臣,与他们探讨如今政策的不足之处,当然更多的他是亲自去催吩咐下去的事情到底做的如何了?他知道自己的吩咐必须要下面的人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才行,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金陵城的官场风气立马变了一个样子,原本崩塌的官场秩序也开始重新确立起来。
    金陵城明里暗里的势力开始重新进行了洗牌,首先就是朝廷势力得到了扩大,对于金陵城的掌控开始渗透在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整个金陵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异动,李煜很快就能从深宫里得知,然后安排相应的衙门机构去处理。
    同时,李煜多次提出的要调整武将们的品级以及军队规格编制的事情很快也得到了贯彻。首先是李煜的亲军,重新打乱化成了六军,分别由李煜自己领导了其中三军,其余三军交给了亲王李天风、李天天与李问夏三人,至于李煜这一辈的王侯,全部被李煜分别安插在六军的各个重要职位,距离他关系亲近些的放到了他掌控不到的三军里,他关系疏远的皇族里安插到了他自己掌管的三军里。
    同时李煜还下了令,此六军为大唐亲军,除帝王圣旨与所掌管该军亲王奉诏之外,任何人的命令都可以不听从,无协助地方处理政务之职,仅有守卫金陵。护卫帝王之责。同时六军编制各为十万人,每十人为一队,领袖者称禁卫长;百人为一营,领袖者称禁神卫;千人为一团,领袖者称禁卫将。万人为一小军,领袖者称镇国神卫,品级同下三品。六军的实际掌控者为镇国公,位同一品。
    可以说李煜这一番调整足足惊爆许多人的眼球,要知道如此调整下来,李煜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将无人能比,再加上李煜下令,六军兵员先补充前三军,前三军拥有全国兵员的优先选择权。
    这一命令下达后当然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所有大臣的抵抗,尤其是那些没有放弃军队掌控的节度使们,对此李煜还下大了圣旨,对于自愿放弃封地的节度使,除给予后辈三人免试进入六军担任禁卫将的资格外,还将赏赐良田千顷,布匹百匹,并且拥有优先推荐家族成员担任原封地云海钱庄掌柜的资格。
    这一命令颁布后,一些胃口比较小的节度使们满意了,各自交出了自己的封地,交给了朝廷来接手,同时自己也搬来了金陵城,以显示自己的诚意与真心。
    随着,这群人的到来,金陵城们自然在一段时间里开始变得嘈杂混乱起来,同时一些还坚持着的节度使与当初南唐没有收服的几个比较扎眼的州,李煜对于它们兴趣当然是浓厚起来,并且伴随着武举殿试的临近,与前方派出到周国帮助平叛的战事慢慢沉入胶着,李煜也好,诸国也罢,他们都在等着一个讯号,一个足以让他们彻底下决心去改变的讯号。
    这个讯号随着李煜在南唐境内大刀阔斧的改革,慢慢的酝酿起来,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要爆发出来。
    六月的出头,李煜就开始打算拿刚刚投靠过来的节度使与他们不断在金陵城里搞事情的后辈们开刀,警醒一下他们做事不要太过,心里要有一些敬畏之心。
    这天朝会,李煜在接受了百官朝贺后,在他授意的官员将事情很自然而然的转到最近金陵城治安的环境下,李煜开始过问起了金陵城混乱与乌烟瘴气的缘由。
    “启禀陛下,近些日子,我金陵城里多出一些欺男霸女、打架斗殴的事情,长久争执不下。”站出来的是金陵城的监察御史司徒绔,他顺着李煜的意思站出来说道。
    正八品上的官职,可以说是不上不下,地位算不上低。
    像李煜那样非要硬着脾气设立新增的一品巡狩使不同,这些京官在大多数环境下都是说得上话的,并且还能说上许多。
    像李煜新增的那十二个巡狩使,他们的职位实际发挥的作用更像是历代的正五品的谏议大夫,只不过却是比谏议大夫还要苦逼,整天都要不停的跑。
    他们整天都要去每个地方跑着去给李煜禀报各地的事情,这才是这些京官们对于这件事后续放弃了自己想法的最大原因。
    他们这些人可是怕,万一将李煜的人给撤了,李煜派他们去其他地方怎么办,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没有谁愿意出去受那样的苦了。
    回到正题,李煜还在等着,他在等这件事情开始变得压不下去,或者说看起来更像是某些愣头青们的激慨之言,然后影响不断地扩大,毕竟苦难不是感同身受的,我能理解你的那种煎熬,但请原谅那种苦痛我一点也不愿意去感同身受。
    因为你都这么痛了,我不觉得自己会比你还要坚强。
    有着一个人出来扛雷,接下来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说了起来,此刻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是他们在对于节度使那些后辈处理的事情上,是一条心的。
    毕竟,看着这些让人恶心的家伙在自己面前晃悠,不是一件事。
    这些节度使的子嗣后辈由于父辈刚刚出让了庞大的利益,李煜允许其在金陵城内胡作非为、横行霸道,但是他们的子嗣后代不同,各自有着政敌,万一哪天自己的子嗣与这些人的子嗣搅和在一起犯浑,那他们就是再高的官位也不够处理的啊。
    甚至于现在他们之中一些后代子嗣也许这些人已经有所接触了,他们成群结队,玩女人,逛青楼,这些倒还罢了。最关键的事情有些事情都快到了他们各自兜不住的地步了,什么背地里打人致死、致残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

第291章 290:大胜!!!
    至于他们为什么知道的,儿子惹的事,底下人能不找到他老子这里来吗?
    官员们一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边站出来参与着讨论,这个时候刑部尚书出来说话了,“启禀陛下,御史大夫司徒绔之言也是臣想言之事,近日来却有许多事情发生在我金陵,并且都是不好去处理的棘手案子。他们或多或少的牵扯到了您所定六军,这些人多是六军将领的亲属。”刑部尚书一句话就将足球给踢到了李煜这里,尺度把握之精准,令得在场的许多官员都有些惊异,刑部尚书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开口就直击陛下的要害之处。
    虽然他们每次过去领人也不是看那些衙役们的冷脸,而是在同僚的授意下,衙役们百般讨好的神情下从监牢里将人给领走,但不免要许诺出去一些人情,虽然这些人情并不一定会兑现,但怎么也是算在自己头上的一笔账。指不定哪天就能把自己给坑了,同时他们有的人遇到那些原则性比较强的官员,那就只能认栽了,儿子吃点苦,关上一段时间,他们在上下游走,用其他的方式来将自己孩子带出去。
    这其中的煎熬与丢掉的面子岂是简简单单、一言两语就能道尽的,所以他们能看到李煜吃瘪,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幸事。
    毕竟,这个皮球可不好接,要是陛下要严查此事,那不免要伤了自己刚刚收下的下属的心;可要是不惩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金陵城依旧要闹腾些时日,这点对于武举的殿试可是极为不利。
    甚至于,在场的官员都能想象的到,那些身怀武艺的人拿着之前节度使家的纨绔们撒气,扬名的场景了。
    “此事自当依照《唐律》处理就可,何以为难?何以棘手?若是棘手,今年拨给你刑部的银子划归给处理这些事情不棘手的衙司去如何?”面对这个明显十足的皮球,李煜也是老练的踢了回去。虽然说他现在想要这些人不闹事但又不好明说,但是有人不怕啊。并且还没人敢得罪的,不然那就是在跟整个皇族作对,到那个时候就不是李煜这个皇帝一个人的事了。
    “若是有同僚能处理此事,臣甘愿将今年拨给刑部的银子让出。”面对李煜的话,刑部尚书也是来了脾气,甚至于整个刑部前来上朝的官员们也跟着刑部尚书一起表了态:“臣等附议。”
    “既然如此,那好啊。朕想问在场的官员们,可有人愿意为自己手下的人多要些饷银呢?”李煜看着在场的所有官员说道,他的视线尤其飘到了他刻意安排上殿的属于他亲自管控的三军将领那里,因为现在的三军不过是因为命令进行就职,实际上各级框架都还未完善,兵员严重不足。
    李煜当初只进行了京城六军的编制调整,原因就在于此,整个南唐最鼎盛时能调动的军队也不过三十多万大军,现在就是将整个国家的兵员全部归入新六军,也远远满足不了,更不用说其余分给亲王们的六军了。
    “属下禁卫将田松见过陛下,属下愿意彻查此事,还望陛下恩准。”似乎感受到了李煜的视线,三军里刚刚就职禁卫将的一位节度使子嗣站出来接了令,而这个接令的人就是当初与自己父亲一同前来金陵城率先放弃了节度使身份的那个孩子。
    不过少年人的声音还比较稚嫩,不像这些老官们,在小禁卫将田松话刚落,刑部的官员就是奚落起了小禁卫将田松的年龄,“区区黄口小儿说出这般大话,也不怕给自家大人找不痛快?”
    听了这位刑部官员的话,李煜思虑着也该是自己站出来斥责这些有些飘飘然的刑部官员的时候了,结果小禁卫将田松的一番话,让李煜对这个孩子提起了些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