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帝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齐帝业-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就知道欺负我……要是我哥在这里,看我那么可怜,肯定让我吃的……”
  唐姑娘脸红了红,苹果脸看着更加可爱了,而后瞪了她一眼,道:
  “嘻,别人怎么样我管不了,我就管你……”
  宝庆委屈的就像一个小猫,唐姑娘满意的点头,将蹄膀放回了盘子里,找宫人要了一盆水净手,回头一看,盘子里的蹄膀不见了……再偏头,只见宝庆已经抓起了蹄膀,朝着最肥厚的地方一口下去……小半个猪蹄没了……唐姑娘擦手的动作僵在那里……
  “高媛媛……!”
  唐姑娘的表情像是要跟宝庆拼命,将帕子扔进铜盆里,当然是轻轻的,这是在大殿之上,虽然大家的目光都关注着太后和几位高品诰命,不过还是要小心再小心。
  唐姑娘努力压抑着怒火,喊了公主的闺名,趁身边的人都不注意,伸手搂住她的腰,一把拽了过来,用背影挡住众人的视线,不知道还以为小闺蜜几个在讲悄悄话……一只手腾出来掏只剩下的半个猪蹄膀,那个正欢快地啃着蹄膀的小脑袋居然还跟着朝前,又追着咬了几口,唐姑娘气死了,丢下蹄膀骨,还要去抠那已经被她叼在嘴里的,宝庆便吞了进去,“唔”的闭上了嘴,用手捂着嘴巴,鼓着腮帮,就是不张开,然后挣扎了一番,那只手没好气的拍拍她的面颊,放过了她,她将屁股挪到一边去,咕叽咕叽的把东西全嚼了一遍好吞下去,拍着胸脯,过了好久,才缓过劲来……
  “咳咳,我要水……水……”宝庆嘴上一圈都是猪蹄膀的油渍,心满意足的表情,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静静的卖萌,不说话。唐姑娘瞪了她好半天,气得说不出话来,“你这个吃货!就知道吃!”,但还是给她斟满了一杯清茶,“喝这个,解解腻……万一闹肚子可有你好受的……!”
  “嘻嘻……”
  “还笑……你还笑……”
  …………
  这一幕不知道被多少暗中观察的人看在眼里,一位老妇人对着平原王夫人皇甫氏掩嘴一笑:
  “你家这女孩儿怎么养出来的,又灵秀又活泼,真是谁看了都喜欢……”
  “哈哈,她爹她娘就她那么一个闺女,全家人宠得跟眼珠子似的,性子倒是良善而且聪明伶俐的很,我们家那口子,也喜欢不得了呢……”
  灵秀、活泼,在这个场合上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评价……
  皇甫氏眼神闪烁了一下,轻飘飘的挡了回去。
  性格不是传统的温婉女子,但是家世却足以补足,那小姑娘的父亲是兵部尚书,枢密院副使,接替左相的热门人选,她舅舅更是当朝太宰,都把她当成心尖子,别说行为举止都挑不出什么毛病,就是有一些小小的瑕疵,谁又能随便说什么了?
  胡太后微微皱起了眉,她其实不愿意再有一个出身过高的儿媳妇了……正一片沉默的时候,婉儿笑着说:“我也觉着挺好的,宝庆那小猴儿调皮得很,正好又有一个帮我管管……我看唐家妹子颇合我眼缘呢,什么时候过来跟我聊一聊?”
  皇甫氏面上带着慈和的笑意,道:“她能合娘娘的眼缘是她的福气,不管怎么样,见见娘娘的时间肯定是有的……就是没有,也得抽出来,呵呵。”唐姑娘正给宝庆抹嘴,皇甫氏朝那边招招手,笑呵呵道:“眉眉儿过来……皇后娘娘想跟你聊聊……”
  唐姑娘的手仿佛给蜜蜂蛰了一下,愣了一会儿,而后提起裙裾上前,朝着诸位长辈见礼,随后才道:“娘娘金安。”由于有些紧张,她的声音有些小,细得跟蚊子一般。
  心里正跟小鹿一般撞的时候,婉儿下了阶把她拉上来,到一边坐下,拉着她的手看了好一会儿,见她黛眉弯弯,眼似春水,面若桃花,讶异地叫了一声:
  “早就听闻过妹妹了,今日一见,当真是好人才……”
  “娘娘过誉了……”
  “哈,不要紧张……过来罢……”
  唐家姑娘脸蛋红红的,看皇后人那么好,很激动很激动,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下面娜木钟和陈悦儿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一句话:
  “皇后真厉害……!”
  太后的脸色青了一瞬,她才露出一点不待见唐家姑娘的意思,马上这个儿媳就对人家露出了亲近之意,这不是在打脸吗?如果不是如今儿子正宠着她,太后早就发作了……生不出皇嗣还有理了?且忍她一时,靠着帝王宠爱,终究不是长久之道,这会儿皇帝正是对她感情深厚的时候,等那股新鲜劲过去……哼,太后回身望了侄女儿一眼,这才是天生的尤物,论姿色又输给谁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来整治她!
  …………
  山里面还在落雪,棉絮一般的白雪飘然落下,此时的晋阳,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笼罩在一股压抑的风云之下,而还在吕梁山窝着的高纬并不知道,往山中一躲,世外的纷争都仿佛与他无关了,他只要看戏,等待云破日出、冰雪消融就可以了……
  一条剥了皮的野狗串在木架子上,半边身子已经被截下了,汤锅里正沸腾着,冒着袅袅白气。
  高纬穿着一件灰鼠皮的翻领皮裘,带一顶同色的灰鼠皮帽,气度十分不凡,像一个高门大户的公子哥,此时却很没有形象的蹲在雪地里,聚精会神的凝视着沸腾的汤锅,亲自把着火候。
  “刘桃枝,这狗肉好了没有……?”
  “还差点,让它多沸一会儿……”刘桃枝也凝神盯着汤锅,笑道:“俺的手艺,陛下您还信不过?除了杀人,俺最擅长的就是做这玩意儿了,这可是山上野地里养着的柴犬,吃肉啃骨头长大的,比一般的狗壮实,跟狼也差不了多少了……陛下俺告诉你,这等旺火猛了几刻钟后,再打开来,那香味……啧啧,俗话说得好呀,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住!到时候您狗肉吃着,小酒喝着……哎呀,想想都美得不行!哈哈哈哈……”
  别说一旁的诸王和内侍了,就是高纬都感觉口腔生津,咂吧一下嘴,狐疑地望着他:
  “朕爱吃肉,狗肉还真没吃过,不过……有没有那么夸张?”
  “臣若是有半句虚言,陛下把俺的脑袋剁下来当夜壶!”
  怀疑他的手艺,这怎么能忍?
  刘桃枝当即挺胸抬头,将胸脯拍的砰砰作响。
  “滚一边去,朕用不着你这么大的夜壶!”
  刘桃枝看沸的差不多了,汤锅里的水已经没了小半,连忙抓了几把调味料和香料,盖上锅盖,将柴火抽出一些,火焰小了许多。“接下来就等它慢慢炖,水烧到刚刚淹没肉块就行了!”
  “可以啊你,有两把刷子……”
  高纬表达了一下期待,而后几个甲士匆匆忙忙赶过来。
  “陛下,晋阳那边又有状况过来了。”
  高纬打开帛书看了一会儿,哼的甩了甩袖子,道:“前朝后宫都不让朕消停,躲进山来了还是不放过朕,一堆人上蹿下跳的,真是乌烟瘴气……!”
  诸王和一众随驾臣子低着头不敢说话,随后,高纬想了想,问道:“南阳王到任了没有?”
  “启禀陛下,南阳王昨日便已经接过了大理寺的职权……”
  “好,告诉祖珽,朕把高元海、高绰、库狄士文都给他做下手,要是还搞不定,那就写折子回家养老!”高纬一脚将还未燃尽的柴火踢出很远,“这一天天的,还让不让朕清净一两天了!?”
  高纬正在发火,刘桃枝看着汤锅,估计火候到了,揭开锅子,当真是十里飘香呀!高纬一下从愤怒中回过神来,内侍小跑上去,端着碗要皇帝先盛满。
  “——慢着!”
  高纬上前,看看硕大的铁锅,再看看内侍手里那比手腕粗不了多少的碗,一脚将内侍踹开。
  刚才他气坏了,现在他要化悲愤为食欲!
  “给朕把整个锅都架进帐篷里!”
  诸王看着摇摇摆摆进了龙帐的皇帝,再看看剩下的还没做好的小半条野狗肉,最终不约而同的望着刘桃枝。
  “我去护卫陛下,诸位自便……”
  刘桃枝是伺候皇帝的,又不是伺候王爷们的,这个时候当然要脚底抹油,开溜再说……
  陛下一个人,肯定吃不了那么多,嗯……为陛下分忧可是我老刘的本分呀!
  诸王回想起刚才那浓香扑鼻的味道,对刘桃枝的印象更加恶劣了几分:
  “这个屠夫……简直不当人子!!”


第一百九十二章筹划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一盘大棋,如果一方是死水一片,旧阶级根深蒂固,起不了作用,又不发展新的棋子,那么全局就会朽坏,一个合格的执棋者,不仅要将目光盯住对手,倒有七分的精力会放在自己的阵营上,查缺补漏,修补短板,直到己方牢不可破、完美无缺……
  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王遭遇的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他有宏图大志,却对于日益腐朽的现状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这个帝国像一个烂苹果一样,日渐干瘪、萎缩、朽烂,化为黄土……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所有人都支持君主,君主但凡想要有所寸进,唯二的办法,要么因利势导,以利益诱使国家绝大多数的上层阶级服从自己,要么,壮大自己的力量,将反对派一举铲除!
  作为一个魂穿客,高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出生于北宋、南宋、明末那样崩溃的边缘,整个国家朽烂一片,不管怎么样都绝对是无力回天的。什么是改变天下大势?打一两场胜仗,就能挽回天下大势了?
  历史潮流中固然有足以撬动大势的巧合,但大势崩溃绝不是巧合可以办到的,比如苻坚伐晋,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前秦原本鲸吞天下的大势被瓦解了个干干净净,其实苻坚的内部若稳,他大可以像曹操一样回师北方,休养生息,等待卷土重来的一天,苻坚也不会落得那样一个下场。可是苻坚底下杂胡林立,各有山头,苻坚势大之时,他们不得已屈从于苻坚,等到苻坚大败,他们就群起而攻,苻坚的王图霸业就如飞灰一般,烟消云散了……
  一个国家、一个势力的此消彼长,也绝不会完全寄托于君主的意愿之上,历史如潮,当它自然发展到哪一步,一切就都会顺理成章的出现。
  就比如即使北宋最后守住了汴梁,如果不迁都,等待宋王朝的还是灭亡,因为女真强悍,因为大宋没有战略缓冲地带,大宋财政衰朽,西军精锐尽数葬送太原,整个朝廷无可战之兵,统治的中坚力量士大夫阶层消极避战,等等等等因素,必然会造成这种结果……
  高纬也是不幸的,因为在目前阶段上,他最大的敌人不是北周,不是南陈,更不是西梁,他最大的对手其实就是北齐国内的这些最大的统治阶级——这些军头们。
  ……国家要强,要压倒带甲四十万的北周,首先要壮大自己的实力,而这个过程之中,势必会和六镇对上,高欢、高洋依靠个人魅力镇压六镇,他们制约了六镇,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之后高殷、高演也曾想要革除弊政、励精图治,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失败。
  六镇势力的根深蒂固让高氏君王们投鼠忌器,纵观北齐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权力斗争,背后都有六镇的影子,高纬的改革难就难在这上面……六镇日益衰朽,汉人力量却被压制得死死的,不得抬头,北齐根本使不出自己全部的战力,长此以往,不说灭掉北周,即使高纬让北齐二次复苏,壮大了国力,驱使那些军头、那些雇佣兵为他而战,最多,也无非就是守成,将三足鼎立的局面维持下去而已,有什么用?
  他的目标是一统天下!
  六镇已经渐渐衰朽,高纬的势力在不断壮大,此时若是不作为,以后就再难有此机会做出成绩。
  第一招,借琅琊王谋逆将朝局迅速洗牌,这震慑了一众势力。第二招,文武分立,文不准涉武,武不许干政,这保证了文臣在理政之时的独立性。第三招,调防地方驻军,阻止将主拉山头,拥兵自重,同时往晋阳调防他麾下的邺城禁军。第四招,将宗王、开府仪同三司、勋贵等的地方治权剥夺,收权中央。第五招……进一步清洗朝局,将六镇衰朽的残渣清扫出局,削减六镇势力。
  前四招都发出了,只要第五招办成了,很快第六招就会接踵而来,一招定乾坤!
  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最高的武力不握在自己手里,就随时有大厦倾覆的危险,现在的高纬第五招还未真正发功,现在的他还处于朝六镇那边试探的阶段,但双方必有一战!笼罩在晋阳之上的阴云愈加浓重,云层之后闪烁着摄人的雷光,零零星星的白雪飘飘荡荡的,春天其实还远未到来,在这个凄清的冬节里,窝在山中的高纬在这盘撬动天下的棋局之上又重重落下了一子……
  晋阳城内,各方势力勾心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