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战之王-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前无法解开的疑惑,在一瞬间,豁然而解。
  这位从美国回来的高材生,只是简短的几句话,就概括了飞行员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秀品质。
  贫苦人家的子弟,最怕的就是当官的,他们似乎天生就对当官的产生一种畏惧感。
  而空军总教官这个头衔更让新来的很多菜鸟们大气不敢喘。
  “总教官!”
  一名身材消瘦,眉眼清秀,看上去非常灵动的少年看着周至寒说道。
  周至寒觉得自己该露出点笑容:“你叫什么名字?”
  身材消瘦的少年说道:“报告总教官,我叫陈怀民!”
  陈怀民?
  周至寒思索了几秒,心里忽然一阵绞痛,他似乎想起了一个姓陈的,但他不能确定眼前的这个陈怀民是不是那个人。
  周至寒看着陈怀民,点点头:“嗯!有什么问题只管提!”
  陈怀民说道:“我想问总教官,怎样才能和您一样,练成一双鹰的眼睛?”
  “我喜欢敢于提问的学生!”周至寒鼓励陈怀民,也鼓励所有人,“你们可以在白墙上画一个黑色的圆点,在离开线后,快速转头回来,重新寻找那一个小黑点,如此往返,可以锻炼你们的视力和瞬间专注的能力。
  等到你们把瞬间专注的能力练习好,我会教你们如何把视野分为四瓣,并以此锻炼你们的间接视力。”
  见陈怀民提问后,不但没有受到总教官的责怪,反而被总教官夸赞,于是很多学生纷纷提出各种问题。
  周至寒耐着性子一一解答。
  下午一点钟,两架挂上两个副油箱,去除航弹,只保留机关炮,适合空战的霍克3战斗机升空起飞,以最节省油的速度朝上海董家渡方向飞去。
  :
  高(膏棺)官。
  没办法,很多词语只能用谐音,我想大家应该懂得。


第135章 双机编队战斗队形
  驾驶战机的是两位英俊的中国空军飞行员。
  周至寒驾驶214号战机霍克3。
  张慕飞驾驶503号战机霍克3。(实际上,后来张慕飞驾驶的是2503斗士MKI战斗机)
  张慕飞的资历远超周至寒,但他二人第一次见面就惺惺相惜,听说要做周至寒的僚机,张慕飞开心的差点蹦了起来。
  在一个月前,张慕飞亲眼看见周至寒驾驶马丁139WC重型轰炸机时挥洒自如的技术,当时就佩服的五体投地。
  昨天周至寒又驾驶亨克尔He111A中型轰炸机强行起飞轰炸鬼子简易机场,再到今天早晨那个不讲理的大回旋轰落日军九五式舰载机,别说是张慕飞,现在中国空军所有飞行员都把周至寒当做了飞行技术上的一哥。
  当然,就目前来说,中国空军的一哥还是德高望重,技术精湛的高志航。
  张慕飞的代号叫飞隼!
  二人保持当下最流行的主、僚机双机编队,朝上海黄浦江飞去,在那里,中国舰队派出了四大金刚中的其中两舰【海圻舰】和【宁海舰】防空,这两艘军舰的防空能力虽然比不上日军的【出云号】,但旗舰上的防空武器也让日军的战机胆寒,现在驻扎在上海附近的日机数量不多,暂时还不敢轻易轰炸这两艘中国军舰。
  日军布置在上海周边的战斗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在地面上作战的海军陆战队龟缩防守,等待援军,而不是主动出击。
  中国空军之所以派出两架战机在董家渡上空防御,目的就是以防日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的突然闯入。
  张慕飞还是第一次飞实战中的双机编队,以前训练时飞双机编队时的感受和现在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训练时飞双编时心态平和,为的是磨练技艺,精益求精。
  而现在飞双编则是肾上腺激增,感觉刺激,心里有点小紧张,精神兴奋,期待能够有所斩获!
  周至寒捏着飞行帽下巴的位置:“呼叫503飞隼,我是214长空!”两架霍克3战斗机上有通讯系统。
  “503飞隼收到!”张慕飞离214号战机大概有100米的距离,和214平飞。
  周至寒:“503飞隼,你跟进的距离100米,有点近,你再向后拖后85米试试,同时将你的战机向上提升三米,以略高214的姿态保持右梯队飞行!”
  张慕飞以前飞的双机编队,是僚机和长机之间保持100米左右的距离,而且,双机在同一水平飞行。
  而周至寒教张慕飞飞的这种两机飞行编队,就是大名鼎鼎的僚机机动战斗队形,至少比张慕飞之前飞的双机编队要领先十五年。
  虽然只是双机之间距离多了80米,僚机比长机的飞行高度高了三米,但就这一改变,也是经过无数空军飞行员,用数以百万计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次数提炼出来的改变。
  僚机机动战斗队形编队,并不单纯只是一个编队,它已经成为空战中那些技艺精湛飞行员相互合作时一个可以让战斗威力陡增的战斗编队。
  长机和僚机可以以左右梯队方式巡航,这一梯队形成,就是僚机在长机的后侧方。
  当长机在僚机的右侧时,称为右侧梯队双编,在左侧这称为左梯队双编,僚机在长机的正侧方时,称为横队双编。
  “503飞隼明白!张慕飞说着,后收节流阀的同时,轻轻拉杆,保持在和前面214战机约185米的距离,并略高三米。
  这一改变,就像是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棂纸,让张慕飞顿时觉得这个双机编队之僚机机动战斗队形,比自己之前飞的双编,完全是脱胎换骨!
  只是向后延长80米,向上略高三米,作为僚机的飞行,张慕飞顿时觉得,自己和长机双编组合的战斗力飞跃了不止一个层次!
  这就像是站在十米宽的墙前一米远的位置看墙,和向后退80米看十米宽的墙时所产生的视觉。
  这向后多退80米,让双机编队发现敌情的能力和生存能力瞬间提升数倍。
  这种变化让张慕飞欣喜若狂,他就知道,能和周至寒一起组成双机编队,一定会学到很多先进的飞行技术。
  双机组合就是由两架战斗机组成,用来共同抗击敌机的一个最小但最实用的战斗编队。
  即使在空战的一战萌芽期,一对一空战,在实际空战中也明显存在严重的缺陷。
  纵观整个空战史,在那些没有充分防备,未发觉敌机突袭而导致了失败的战例中,80%至90%战斗机飞行员只有在遭到突然袭击时,才意识到危机的已经来临。
  在所有空战中,突袭和反突袭被认为是空战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空战的首要原则就是必须快敌一步发现敌机。
  大多数战斗机,特别是单座战斗机,都有观察盲区,比如机头下方的四、五、六点钟位置和机尾下部六点位置,统称为战机的视觉盲区。
  虽然,这些盲区可以通过战斗机的翻滚和转弯来查看,但在战斗飞行时,不时的使用翻滚和转弯来查看盲区是否有敌机存在是不可取的。
  一对一空战,就需要飞行员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敌机上,几乎没有能力分心再去抵御另一架敌机的进攻。
  所以,双击编队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交战前,双击编队的每架战斗机都可以保护另一架战斗机,免遭到敌机的攻击。
  当长机知道自己最易遭受攻击的位置已被僚机保护时,他就可以全力对敌进攻,这种作战方式,符合“集中用兵”这条最古老,也最实用的军事原则。
  张慕飞兴奋地问214:“我已感觉到后撤80米,上飞三米后带来的视野开阔,这样是不是可以做更多的后置巡防机动?”
  周至寒笑了,张慕飞果然聪明,一教就会,于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嗯!孺子可教!真乖!”
  张慕飞听出了214的笑闹,哈哈大笑。
  都是同龄人,一听就懂。
  周至寒继续教张慕飞:“当你向后后撤80米,略高长机飞行时,你会发现,双机编队的发现敌情的能力上升了数倍,这一变化带来的好处是,在实际飞行中,僚机的位置会从之前的固定转变成十分灵活。
  你可以尝试把我身后的延长线向两边各扩展60度,你在形成圆锥形空域的机动范围内活动,这样不需要翻滚,就能发现你身后是否有敌机悄悄靠近!”
  张慕飞轻轻压杆,战机机翼向左倾斜,这一瞬间,他就从反光镜里看到了刚才自己机尾下方6点钟方位的空域。
  “看到了!”
  张慕飞兴奋大叫,“总教官,跟你出来一次,能顶跟德美教官学习三年。”
  周至寒:“行行行,别拍马屁……”
  张慕飞“……”
  在飞行期间,周至寒不断的给张慕飞讲解双机编队临敌时的运用,不知不觉,二人的飞机进入浙江嘉善上空,隐约能听见从上海方向传来的炮击声。
  这是国军的150mm口径,从德国进口的重炮。
  当进入浙江平湖后,二人飞机压至底离地800米低空飞行,看见从上海郊区很多百姓向浙江方向逃难,扶老携幼,非常凄惨。
  几分钟过后,两架霍克3战机就飞到了董家渡上空。
  炮声,枪声,更浓了。


第136章 董家渡沉船发现敌机
  虽然已过立过秋,但八月中旬的上海还是很热,经过两天的激战,整个上海笼罩在弹药和死尸腥臭味的空气里。
  这味。
  在弹药味的中和里显得暴戾杀戮。
  似乎全世界的苍蝇全部集中到了上海,就像源源不断进入上海的日军一样。
  这几天,不断有小股日军悄然进入上海增援,而且,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人数远远不止三千人。
  进入黄浦江,周至寒和张慕飞的双机编队背着太阳由西向东飞,低掠,几乎是压着黄浦江江面飞行。
  此时的黄埔江面上空荡荡,除了军船外,再无别的船只。
  董家渡还在中国军队手里,日军虽然有强大的第三舰队存在,但以他们目前在上海的实力,只能自保,还不能全境压制。
  这个飞行高度,日本人绝对料想不到,就算他们看见,也来不及调转炮口。
  不远处炮声隆隆,就在今天,张治中将军下起了总攻的命令,全力围攻日军驻扎在上海的所有据点。
  秋老虎俗称18天地火。
  在八月的中下旬比三伏天还要烤人,炙热温度在下午两点钟左右达到了高峰,热量在黄浦江江面上泛起腾腾热气,从东迎着太阳看,很难发现两架低空飞行的战机。
  江面上东一簇西一簇布满黑色不明物体,当战机从江面上掠过时,那些黑色物体突然飞起,瞬间拥挤在整个江面上,
  都是黑黑的苍蝇。
  当苍蝇起飞后,留下被江水浸泡后发白鼓胀的尸体。
  从衣服上可以看出,有中日双方战死的士兵,有很多平民百姓,还有一些在炮火中丧命的猫狗的尸体,
  整个黄浦江面上充斥着浓浓的腥臭味。
  死尸的臭味让人想呕吐,即使屏住呼吸,也能闻到自己鼻腔里的那股尸臭味。
  “503飞隼,我们即将进入我海军的防空区,拉升!”周至寒说着,将战机逐渐拉升至空中一千米高度。
  “飞隼明白!”
  张慕飞紧跟着214战机,拉升至空中域一千米,以最佳航速续航。
  远远看见两架绘有青天白日徽的军机飞过来,站在【海圻舰】和【宁海舰】上的陈季良将军和所有海军官兵们举手致意,感谢空军前来支援。
  今天这两艘最好的中国军舰负责沉船海域的防空炮火,而空中的远程防御,就交给两架霍克3执行。
  陈季良将军从毛邦初那里得知,今天前来支援空中防御的两架战机的飞行员其中一名,就是在今天轰炸日军第三舰队时,令日军闻风丧胆的214号战斗机。
  今天沉船任务非常重要,布置成功,将有力的阻止住日军航空母舰进入黄浦江,这会对之后上海的整个战役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让日军的航空母舰顺利进入黄浦江,和停在崇明岛海域的航母对上海形成夹击之事,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将会更加艰难。
  见两架空军战机准时到达执行空防任务,担任这条阻塞线沉船防守任务的是中国海军部次长,兼海军第1舰队海军司令的陈季良将军命令,第一和第三航道沉船开始,第二航道开始布置水雷。
  两艘老迈到已没有任何实战价值的【海容号】,【海筹号】巡洋舰,和速度缓慢,老旧不堪,没有一点自卫能力的大型运输舰【普安号】全部自沉,用以构筑董家渡的第一道防守阻塞线。
  第二道阻塞线是以海军的几艘鱼雷艇为主导,带领各种小型军舰和民用小船,在董家渡水道最深的水底布置出密密麻麻的水雷防御。
  中国海军自知实力远远逊于日海军,所以中国海军自创出一套有用的水雷战,布置出来的水雷防御非常有层次感,纵深度也更加浑厚,即使敌机投下炸弹想要破除水雷阵,也很难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