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腐败无能,派系林立,军阀之间明争暗斗,也有可能是自己一不小心成为派系之间明争暗斗的牺牲品。
就比如今天上午,机场之内动静如此之大,毛邦初始终没有出现,这就很蹊跷。
军情二处前来抓人,不可能不通知毛邦初,就算军情二处手握大权,但他们还不敢轻视毛邦初,更没人敢轻视空军。
难道,我真是不小心成为国民政府派系之间争斗的牺牲品了?
或者是,腐败无能的国民政府中了日本人的离间之计?
这也极有可能。
日军间谍无孔不入,而且国内汉奸众多,估计日本人早就知道驾驶214号战机的飞行员是谁了。
很多时候,英雄没有战死在沙场,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暗箭之下。
颠簸了一会儿,周至寒不知不觉睡着,这些时间他太累了,在西点军校习惯了两分钟入眠法,想着想着就自然睡去。
他并不担心军情处的六人会加害于他,从六人抓他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六个人只是奉命行事,只要他周至寒不反抗逃逸,这一路上会保他安全。
实际上,经过在机场内抓捕周至寒引起的一番波折,军情处的六个人现在反而对周至寒很尊敬,他们怎么样也想象不出,这样在战场上浴血归来的飞行员,会叛国通敌。
真想叛国通敌,为什么不把马丁重轰这么重要的轰炸机送给日本人做礼物?
日本人做梦都想弄到马丁重轰。
而且,周至寒和另外三名浑身是血的飞行员之间,那种因并肩作战而产生的生死与共的兄弟、战友之情,让人感动,这种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兄弟之情,再牛逼的演员也演不出来。
这样的军人,怎么可能通敌卖国?
军情二处这六人办案多年,见过太多栽赃陷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借刀杀人的案件,他们可以断定,周至寒是遭人陷害了。
当汽车不在晃动,周至寒醒了,耳边传来一阵嘈杂声,睁开眼睛,他们的车停在一个T型路口,前面这条大路上,密密麻麻都是行军的士兵和军车辎重。
这是哪里?
周至寒对这里很陌生,此时的路上哪有什么路标,全部都是泥路,晴天还好,下了雨路上全是泥泞,更让人找不到南北。
大路上这支军队看不见首尾,至少也有一个师的建制,士兵们看上去就是长途跋涉,一个个面经风霜,非常的疲劳,偶尔传来几句“龟儿子”、“格老子”的咒骂声。
川军!
是从四川长途跋涉而来,参加淞沪会战的川军。
周至寒立刻肃然起敬!
他知道,在淞沪会战中,川军打的荡气回肠,虽然赢得了日军的尊重,但这一役,也从此让川军伤筋动骨,缓不过气来。
周至寒他们的车根本开不上大路,因为前面有座窄桥,军队辎重和步兵掺杂在一起行军,过桥时太拥挤行走缓慢,导致后面跟上来的士兵越聚越多,这一段路上密密麻麻全是士兵。
在路边有一座小丘陵,几名侦察兵站在高处,手搭凉棚,四处瞭望。
太阳还狠毒,虽然立秋,但中午仍然晒人淌油。
所以,有的士兵便骂了起来,一时间全是“你格龟儿子,狗ri滴……”
现在上不了大路,赵副队长干脆让司机把吉普车停在路边,等川军过去后再走,车子上大路后和这么多步兵逆行走,估计比乌龟爬都慢。
车上的几个人都下来在路边撒尿,川军也是识货的,知道这几名开着军用吉普的人来头不小,所以没人盘问。
习惯使然,周至寒撒尿时抬头看着天空四周,然后再看地面。
他们这七人是往西去南京方向,而川军是往东,开赴上海战场。
此时下午两点多,职业习惯,周至寒习惯性地眯眼朝西方天空看去,刺眼的太阳两边的云层很低,而且延绵不断。
突然,周至寒内心咯噔一下,接着,他似乎听见了什么声音,然后,这熟悉的声音忽然之间又消失了。
看一眼挤满整条大路的士兵,周至寒心中升起不详预感,再抬头眯眼看太阳两侧低空的云朵,突然云端里有银光一闪,接着带过一片红翼消失在云层里,周至寒后背顿时如被冰刺扎入,几乎喊岔声的大叫:“有日军九六式陆攻来袭,所有人疏散,所有机枪组成防空火力……”
近处听见周至寒喊声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连忙抬头看看天空四处准备卧倒或逃散,然后抹汗大骂龟儿子,吓唬人呢,啥子也没哦。
周至寒大喊着,边看着空中的云朵边撒腿朝小丘陵跑去,忽觉手腕一紧,已被一名误以为他想逃走的军情二处的人拿住。
周至寒头也不回,手臂一振,将人甩出几米远跌在地上,接着大喊:“有敌机来袭,所有人疏散,所有机枪组成防空火力,准备战斗……”
“站住!”赵副队长拔出手枪,瞄准周至寒,“再不站住,我开枪了。”
第169章 日机俯冲进攻了
这条路上的拥挤程度,用水泄不通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由于前面窄桥,行军缓慢,所以这段一、二公里的大路上,密密麻麻挤满了部队,人多的地方,连插脚空隙都没有,后面的士兵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仍在源源不断向前跟进,就把前面靠近桥的士兵的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
更要命的是,行军队伍中还掺杂着很多辎重,还有粮草和运输货物的骡子、马、驴。
抗战时期,川军的战斗力绝对强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支川军的指挥非常混乱,前方被堵住了,行军指挥官并没有及时了解到情况,让后面的部队暂时原地休息,等待前方部队过桥后,后方的部队再依次有秩序地通过,而是任由后面不知情况的部队继续向前,这就造成了靠近桥面这二公里路上越来越拥挤。
周至寒永远都记得,在8月14日空战的那天,己方的一颗航弹不小心被丢到了人口密集的上海大世界门口,造成了平民的巨大伤亡,当场炸死炸伤二千多人的误伤悲剧。
就目前这条路上的拥挤程度,远超8月14日大世界门口的人流量,如果日军的一颗航弹砸下来,至少能造成几百人的伤亡。
周至寒的配枪在机场时就被缴走,如果他身上有枪,早就拔枪射击预警。
周至寒根本就无暇顾及身后赵副队长拔枪后的喝令声。
作为一名飞行员,周至寒知道此时九六式陆攻一个俯冲下来,会对这条路上的川军造成多大的伤害。
周至寒断定,空中的云朵里至少躲有两架敌机。
自从在杭州笕桥机场上空遭到惨败,日本航空兵之后每次出动轰炸机,必须配备战斗机护航。
日军善于在战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日军航空总部认为,在杭州笕桥机场上空遭遇重大失败的原因,是当时太轻视中国空军的实力,没有派战斗机护航九六式陆攻,这是战术上的失误,也是指挥上的失误,而指挥官联队长石井义大佐难辞其咎,只能破腹自杀。
周至寒判断,九六式陆攻肯定是来到这里有些时间了,之所以躲在云里没有马上发起进攻,是因为他们在空中从望远镜里看见路的前方有窄桥,挤满人,而且桥后一段路上的中国军队越聚越多。
所以日机在云端里熄火盘旋,耐心等待地面部队聚集在一起,然后再发起突然打击,定能收到几倍的战果。
实际上,果如周至寒判断那样,云端里盘旋着一架九六式陆攻和一架九五式舰战,他们在云端上空低速飞行,来到这里已经很久了。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阳光耀眼,迎着太阳,中国地面部队的侦察兵们根本就发现不了,躲藏在云层里的日机。
地面上的行军部队非常嘈杂,行军脚步声,士兵咒骂声,驴叫、马叫、骡子叫声,还有士兵唱着庸俗的地方小曲儿声、哄笑声混杂在一起,根本就听不见在高空慢慢接近的日机螺旋桨和发动机声。
日机飞行员很狡猾,也很老辣,更有耐心,他们占据着背对太阳的天然优势,并不急于进攻,先在云端里熄火盘旋,等待中国军队越聚越多,当战机快要降到云端下方时,才点火启动发动机,慢慢爬升到云端上空后再熄火盘旋,等待最佳时机,再从云端里出现,俯冲进攻。
看着地面上越聚越多的中国部队,两名在云端里盘旋的日机飞机飞行员几乎流下口水,他们这辈子也没见过如此密集的行军部队,而且人群的密度还在不停增加。
两名日军飞行员高兴的在通话器里互相鼓励、庆祝,等再过一会,把两架飞机里的所有武器全部轰出,两架飞机的七名机组人员至少都能够官升一级。
刚才,在周至寒他们的车辆停车前,那架九六式陆攻快要降出云端,所以启动发动机,慢慢朝云朵上爬升,恰好周至寒最后一个下车撒尿,这时日机刚好攀升到云朵上方熄火盘旋,这一启一停,立刻被听觉超群,目力出众的周至寒捕捉到。
很多虫子一起鸣叫也许感觉不到吵,但如果别的虫子突然停下,只剩下一只虫子鸣叫,肯定会很吵。
看见空中根本就没有日机出现,赵副队长确定周至寒这是想逃,使用的是声东击西手段,想要引起士兵哄乱,趁乱逃跑。
此时周至寒身上还穿着中国飞行员军服,而赵副队长他们军情二处六人穿的是便装,周至寒完全可以在引起混乱后,说他是中国飞行员,跳伞后,被几名日军便衣抓获……
赵副队长怒骂,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周至寒果然是通敌卖国的民族败类。
“有敌机来袭,所有人不要惊慌,全部向路边疏散,所有机枪组成防空火力……”
周至寒拼命大喊,全速向小丘陵冲刺,站得高,大声喊,才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就算现在引起骚乱,也比部队在不知不觉中,遭到日军轰炸机进攻时,引起的恐慌、惊乱、踩踏要好。
周至寒拼命大叫,玩命奔跑,引起了很多士兵的警觉。
“敌机来袭,大家不要慌乱,有序向路边疏散,卧倒隐蔽,所有机枪组成防空火力……”
周至寒喊岔了声,喉咙喊破了。
见警示无用,赵副队长开枪,先将卖国贼击毙,然后再拿出证件,向川军解释。
“啪!”
“啪啪!”
啪……
军情二处的另外几名队员见副队长开枪,于是也拔枪朝周至寒射击。
枪声大作,立刻引起部队的骚乱,挤在一起的士兵们有的立刻举起枪寻找敌人,在路边的士兵,首先朝路两边的荒草地、田野里跑去,寻找地方卧倒隐蔽。
部队指挥官警觉,立刻大叫:“所有人不要惊慌,疏散开来,朝路两边隐蔽,不要留在大路上,机枪手组织火力,准备……”
几声枪响过,整个部队乱了。
突然,空中响起轰炸机俯冲时发出的刺耳声音,就像是来自地狱的使者,更让军队炸了锅。
紧接着,
“呦……”
是航空炸弹从空中坠落,钢铁叶片保持炸弹在坠落过程中平衡,而发出切割空气的刺耳尖锐声……
几声枪响,让在云端里等中国军队密集、再密集点,才发动一窝端式进攻的日机以为,被地面部队发现,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立刻发起俯冲投弹进攻。
“日本人飞机,俯冲进攻了……”
很多士兵,在惊慌中大叫。
“所有人不要慌,朝路两边隐蔽,机枪手组成火力防空……”
周至寒继续大叫向前奔跑,还得躲避身后自己人射来的子弹。
第170章 随意收割
九六式陆攻自重为4800kg,满载弹量可以达到惊人的1400kg。
这架战机不挂载副油箱,航程也可以达到惊人的2800公里,四挺7。7mm的航空机炮,可以挂载两枚鱼雷和炸弹对水面舰艇发起攻击。
如果单纯进攻陆地,去掉鱼雷,九六式陆攻可以挂载航航空炸弹1200kg,火力十分凶悍,远超中国的马丁重轰。
九六式陆攻整个机身全部是金属外壳,机腹部有厚厚的防弹钢板,寻常轻机枪子弹根本凿不开,顶多只能在机身表皮上,留下坑坑凹凹的弹痕。
善于学习的日军,借鉴了他的同盟国德国,也在九六式陆地轰炸机的机头装备了发声装置,用来扰乱敌心,增加轰炸机的威势。
第一颗航弹刚发出向地面坠落的刺耳尖叫声,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到第八颗航弹,在八秒钟内被投放,顺着这条拥挤的公路向前轰炸。
刺耳的叶片旋转声和轰炸机摄人魂魄的呜咽声,响彻这一片天空。
“轰!”
第一颗炸弹首先爆炸,在路面上轰出一个三米多深,六七米宽的大坑,顿时火光冲天,黑烟弥漫。
100多公斤航弹爆炸产生出的震慑效果,以及空中不断下坠的炸弹,足以让那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