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自严眼神坚定道:“通过这一期限的有效整顿,如果朝廷能逐步落实,那在这一期限内,仅盐税方面的增收,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有了这笔可观的多增盐税收入,那朝廷能解决不少问题,等到初期和中期的盐税整顿,能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好,那朝廷就能开启最终的整顿。

    废除纲法!

    明确新法!

    大明盐政的弊政和问题,就是立下所谓的纲法,使得朝廷的掌控力度遭到破坏,如果朝廷想避免盐政方面的问题,就必须要明确新法。

    不过现在臣还没有想好,涉及盐政的新法,毕竟这牵扯到的层面太广,牵扯到的地域太多,这没有更精准的掌控,是无法明确的。”

    崇祯皇帝神情倨傲道:“现在没有想好,那就慢慢的想,朕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等卿家将盐政新法构思好。

    卿家所以整顿盐税之法,固然说不能一上来就见到成效,但是却胜在稳健,而当前朝廷所需要的,就是稳健。

    所以卿家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需要朕做什么,需要内阁做什么,需要有司做什么,卿家到时直言即可,现在卿家要做的,是如何起好这个头,呈递相应的奏疏。

    等什么时候这些事情做好了,那就将奏疏呈递到御前,朕来让卿家所想整顿盐税之法,逐步的落实下来。”

    “臣遵旨!”

    毕自严难掩激动道。

    政策这种东西,没有十年八年,是无法见到相应成效的,何况是牵扯层面多的领域,那就更要有耐心了,现在崇祯皇帝所不缺的就是耐心,因为他心中也很清楚,急躁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



    第三百五十八章 汉盟之威(1)

    

澎湖列岛。

    “郑芝龙够心黑的,也够有城府的。”

    祖泽润眉头紧蹙,指着眼前的海上舆图,沉声道:“用琉球镇副总兵官的噱头,用合掌日本海贸为诱饵,竟然能让刘香搁下过往的恩怨,双方私下达成协议,狠狠摆了荷兰驻琉球舰队一道。

    今后在琉球镇这边,再无欧罗巴的势力,能够继续驻扎海军力量,想要北上天津进行海贸的话,唯剩停靠沿海港口这一条路了。

    荷兰此役的损失不小啊。

    非但将琉球镇所驻之地丢了,还把小琉球群岛给丢了,这在欧罗巴各国之间,必然会被他们所算计。”

    “论城府,玩海战,郑芝龙的确是强。”

    吴三桂眼神冷厉,开口道:“时至今日,郑芝龙所领琉球镇总兵官之威,才算实至名归了。

    欧罗巴各国的矛盾和算计,当初咱们都预判错了,难怪天子要让郑芝龙,出任这琉球镇总兵官,还给予这等权柄。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经此一役,郑家在东南沿海的地位,算是彻底奠定了,甚至在南洋诸国间,也能抢夺不少的航线支配。

    不过我若是郑芝龙的话,肯定不会将这小琉球群岛,交由那刘香掌控在手,不仅仅是因为垄断日本海贸的缘故,还有琉球镇侧翼的安全。”

    在大明本土经历各种事情时,特别是不平静的朝堂纷争,表现得愈发抢眼时,相隔万里之遥的琉球镇,在很多人都没有关注下,悄然发生着巨变。

    崇祯皇帝在琉球设军事重镇,让郑芝龙出任琉球镇总兵官,特设起汉盟这一海上组织,战略意图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想要通过以郑家为首的海上势力,在大明海军尚未真正成形前,确保大明东南沿海的安稳,不让欧罗巴各国的海上势力,受天津开海通商的影响,就对大明产生不该有的觊觎之心。

    利益动人心。

    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欧罗巴各国的海上势力,那纯粹是披着人皮的狼,是赤裸裸的海上强盗。

    但是大明想要改变的话,就必须要通过对外海贸来汲取财富,尤其是对外海贸通道,必须掌控在朝廷的手里,否则所通过对外海贸,赚取到的那些财富,多数就不可能落到朝廷手里,只会悉数落进私人之手。

    为了天津开海的持续。

    为了东南沿海的安稳。

    崇祯皇帝果断选择扶持郑芝龙,让郑家逐步成为大明的海上准军阀势力,继而填补大明过往在大航海上,所欠下的历史账。

    舍得。

    舍得。

    有舍才有得。

    倘若担心郑家在东南沿海强势崛起,继而会对大明造成军事威胁,那就别想着通过海上贸易,来逐步倒逼着大明改变。

    “难道天子就不担心郑芝龙,在势力日益膨胀下,在朝廷近乎管辖不到的态势下,生出什么不该有的野心吗?”

    祖泽溥眉头紧蹙,看向吴三桂和祖泽润,伸手道:“按照你们所说的这些,当前的琉球镇是他郑家独大,这小琉球群岛也不可能给刘香所部。

    那围绕东南海域的支配,岂不就全落到郑芝龙的手里了?

    凭借琉球镇所设海关征收关税,凭借汉盟所扩张的势力,那郑芝龙拥有的财富,会急剧膨胀起来,甚至麾下会建造更多海船……”

    面对崇祯皇帝的这等区别对待,祖泽溥的内心是不满的,是愤怒的。

    当前以郑家为首的海上势力,正在逐步崛起之中,这和以往在辽前的辽东将门,那是何等的相似啊。

    一个是陆上准军阀势力。

    一个是海上准军阀势力。

    只是现阶段的辽东将门,早就在崇祯皇帝的逐步支配下不复先前,尤其是辽西推行撤卫设府后,让残留下来的势力进一步四分五裂。

    “愚蠢!”

    吴三桂瞪眼呵斥道:“今后不要将这些话,再讲出来,你想要找死,别带上我们祖家和吴家。

    这些话岂是你所能说的。

    郑芝龙的势力就算再膨胀,他也不可能背叛大明,因为他不敢,你可知郑芝龙现在拥有的一切,是因为什么吗?”

    祖泽溥低下了脑袋。

    尽管他句句没提辽东将门,但是话语间所想表明的,就是天子的区别对待,同样都是独大的势力,凭什么郑芝龙能拥有这些,而他们辽东将门却不能拥有了。

    吴三桂也好,祖泽润也罢,都很清楚祖泽溥所表明的这些。

    “因为天子的需要。”

    祖泽润眼神坚定,瞪着祖泽溥说道:“天子的眼界,早就不局限于辽东一地,更不局限于建虏一处。

    过去怎样,那是过去。

    现在是天子想要通过海上贸易,来源源不断的获取银子,继而解决朝廷所面临的问题。

    海上贸易的暴利有多大,你在琉球镇待这般久,难道还没看清楚吗?

    数月前,皇明海贸总会的船队,已经在琉球镇驻扎下来,你看郑芝龙是什么反应?那还不是热情招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所看到的越多,过去在吴三桂、祖泽润心里的怨恨,已经悄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敬畏,却是恐惧。

    因为他们通过所见所闻,看出远在紫禁城的崇祯皇帝,究竟在下怎样一盘大棋,特别是针对海上贸易这一块。

    吴三桂轻叹道:“现在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守好澎湖列岛,尽快将所辖的海船,能多增扩一些才行。

    祖家也好,吴家也罢。

    今后就别想着再回辽东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想要存活,就必须将目光放到南洋诸国才行。

    郑家能办成的事情,咱们也一定要办成。

    唯有这样,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一线生机,不然真等朝廷清查辽地之事时,等待我们的就是诏狱!!”

    吴三桂是现实的,他很清楚当前的情况,其实对祖家和吴家都很不利,因为在崇祯二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失去对辽东的约束和掣肘,祖大寿被调离辽地是一个开始,现在更是成了结果,如果他们没有用了,也失去对朝廷的牵绊,就过去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必然是会被清算的。



    第三百五十九章 汉盟之威(2)

    

“大哥,这缴获荷兰的金银,没有必要押解进京吧。”

    郑芝虎面露不解,看向沉默的郑芝龙说道:“毕竟这不是汉盟所得,是咱们在战场所获,有这笔近300万两的银子,够咱们打造多少战船啊,就这般上缴给朝廷了?”

    “不是上缴给朝廷,是上缴给天子!”

    郑芝龙瞪眼道:“难道你的眼界就值那300万两银子?别说是300万两银子,就算是500万两银子,该上缴也必须全都上缴。

    现在咱们郑家,是一条路走到黑了,没了谁的支持,都不能没有天子的支持。

    荷兰在琉球镇的根脉,被咱们彻底捣碎了,今后想避免荷兰的算计,就必须有更强的威势才行。

    可咱们郑家的威势,是靠谁得来的?

    那不就是天子的支持吗?

    要是没有天子的话,我能坐稳这琉球镇总兵官吗?我能代表天子掌控汉盟吗?”

    “可是我们也够意思了啊。”

    郑芝虎皱眉说道:“从那汉盟创设至今,单单是给内帑上缴的银子,加起来都有数百万两银子了。

    我不是不舍这300万两银子,实则是咱们急需这批银子,来打造一批战船,继而确保琉球镇的安稳啊。

    从荷兰被咱们击败后,这加入汉盟的海商就增加不少,特别是南洋诸国那边,要是咱们能控制住几条航线,那……”

    “先守好琉球镇再说吧。”

    郑芝龙眼神冷厉,出言打断道:“刘香这个家伙,老子是一定要除掉了,那小琉球群岛绝不能让他控制着。

    想跟老子合掌日本海贸,绝对是痴心妄想。

    这笔银子上缴给天子,就是向天子表明态度,以换取两广、福建等地支持,让两广总督熊文灿,福建总督方孔照,能支持移民开荒琉球镇的决意。

    控制住琉球镇只是个开始,想真正让咱们郑家站稳脚跟,关键还是发展好琉球镇,可没有人口怎样发展?”

    郑芝虎沉默了。

    的确,时下琉球镇是大明绝对掌控着,与其说是大明掌控着,倒不如说是他们郑家掌控着。

    毕竟朝廷对琉球镇这个地界,表现得并不是特别重视,真正重视的是大明天子,特别是擢熊文灿出任两广总督,擢方孔照出任福建总督,郑芝龙就瞧出了这些。

    “关于战船的事情,你不必担心,我已经想好解决办法了。”

    郑芝龙继续说道:“颜家和李家的根基,远比你所想的要强的多,相信他们面对日本海贸的诱惑,肯定会愿意掏出这些家底的。

    今后去往日本的海贸,荷兰算是彻底断掉了,想去日本,唯有通过汉盟才能进行,这才是关键。

    难道伱还没看出来吗?

    天子对日本的海贸,也表现得很热切,不然也不会谴派皇明海贸总会,在琉球镇设立分号。

    当然,日本海贸就是个开始,天子想要的是南洋诸国的海贸,一个汉盟,一个皇明海贸总会,谁能帮着天子分忧,那谁才能真正立稳脚跟。”

    吴三桂和祖泽润他们,揣摩到崇祯皇帝在下一盘大棋,城府极深的郑芝龙,就不可能猜想不到。

    当初决定设汉盟时,崇祯皇帝就想好了后手,那就是利用大明勋戚群体的财富,来制衡以郑家为首的势力。

    就算不能彻底制衡住郑芝龙,但最起码能起到震慑作用,让汉盟和皇明海贸总会,都能源源不断的给内帑提供财源。

    郑芝虎面露忧色道:“大哥,您说等到以后,咱们郑家会不会被天子清算?毕竟咱们现在……”

    “不会。”

    郑芝龙双眼微眯道:“只要咱们郑家,主要还是我,没有任何僭越的举动,那天子就不会清算我们。

    别忘了,现在天子面临的情况,还没有精力和时间,过多的浪费到东南沿海地带,包括日本和南洋诸国。

    但是大明开海通商一事,特别是天津这处地方,天子又需要确保万无一失,所以才会由我出任琉球镇总兵官。”

    海洋上的争霸,说到底是需要陆地支持的,倘若违背这一现实,那就算表现得再怎样强势,终究会有衰败的那一日。

    郑芝龙能榜上崇祯皇帝这条最粗的大腿,不必看大明文官的脸色,又岂会舍本逐末,让大明天子厌恶他呢?

    只要能得到天子的支持,别说是一个琉球镇,就算今后向南洋诸国进军,那都是有希望的。

    野心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就不会再消失掉。

    对大明有任何不臣之心,郑芝龙是不敢有,但是借着大明的威仪,去别的地方作威作福,那还是可以的。

    “听说天子在辽东、天津、山东等地,扶持起一批造船厂,像皇明海贸总会麾下所拥的海船,多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