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怕的是皇帝想勤政,想改变,可到头来却发现队伍烂掉了,国制破坏了,这越是想做些事情,就越是加剧崩坏。

    因为欺上瞒下,欺上压下,已经形成了风气,为了自己那点利益,哪怕是损害社稷的根脉,都是在所不惜的事情。

    恰恰是这一根本所在,崇祯皇帝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大刀阔斧的改变,而是等自己手里的底牌增多,才逐步的改变策略。

    “陛下,通过京畿卫戍调整的成功,臣以为针对九边重镇,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丁启睿走上前,神情正色道。

    “像守土有责的贯彻落实,像明确各边镇的军队建制,像厘清围绕九边所设卫所等事宜,都能通过军机处有序推进。

    从万历朝的后期开始,我大明北疆所设边镇,几乎年年都遭受蒙古各部的侵掠,动辄就打破长城防线,肆虐进山陕等地。

    特别是河套蒙古各部,是必须要解决的危害。

    不过九边重镇的情况,又跟京畿、辽东等地情况不一,所牵扯到的层次很多,国朝想要调整这些,就必须有详细的谋划才行。”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投名状

    

广宁,辽东督师府。

    “申参赞,这一路真是辛苦了。”

    茅元仪面露笑意,抬手一礼道:“在辽西推行撤卫设府的期间,以宁远为首的辽西走廊,局势能够这般稳定,真是多亏平叛前指了。

    孙督师就不止一次的说过,辽东督师府能好好的在广宁统筹各处,申参赞在宁远所立功劳至伟啊。”

    “止生就不必这般客气了。”

    申甫作揖还礼道:“都是为君分忧,为社稷虑,和辽东督师府所做诸事相比,我平叛前指所做真算不得什么。

    再者说辽西走廊的安稳,绝非我平叛前指一处之功,不管是辽东督师府,亦或是山海关方面,再或辽西水师,都给予了相应的威压。

    倘若真靠平叛前指一处,就想要稳住辽西走廊的局势,那断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涉及到辽地的撤卫设府、诸军调整等事,都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并取得不小的进展。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孙承宗可谓承受着不小压力,生怕在这一过程中,辽地会发生任何变动。

    倘若因为这些可能的变动,辽东督师府没能及时的解决,继而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他孙承宗就是大明的罪人。

    好在孙承宗所担忧的这些情况,并未在辽地前线出现,这也让孙承宗悬着的心,渐渐的落了下来。

    跟随茅元仪一起,赶到督师府正堂,申甫见到了孙承宗,不过瞧见孙承宗的状态,申甫却有些心惊。

    “督师,您……”

    “申参赞来了。”

    跟先前相见时对比,申甫发现孙承宗苍老不少,想想孙承宗所承受的压力,申甫就觉得其非常不易。

    “此次将申参赞唤来,是有件事情想商榷下。”

    孙承宗面露笑意,起身朝舆图处走去:“或许申参赞也已知晓,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近期在辽地所取进展不错。

    建虏八旗在绣岩城一带再度失利,该片地域已被李自成夺取,这使得辽地的整体格局发生些许改变。”

    “没错。”

    申甫点头说道:“听闻刘兴祚所领东江军,在过去和李自成所部配合得力,给予建虏不小的打击。

    甚至戍守辽前的镇辽军,也在此期间有所行动,这才使得李自成所部大军,能取得这样的有利进展。”

    事实证明在某处特定区域内,‘双边对峙’远没‘三边对峙’好,毕竟多了一方势力,就多了不小的变数。

    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所充当的变数角色,对建虏造成的威胁和影响,远比崇祯皇帝所预想的要大。

    “取得的进展是不错,但是建虏八旗的实力,同样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孙承宗眉头紧皱道:“在过去所生战事下,建虏麾下的汉军八旗,所表现出的实力同样抢眼。

    特别是新铸的一批火铳、火炮,在双方对战期间,发挥出不小的作用,错非有刘兴祚所领东江军,取得相应的进展,只怕李自成想夺下绣岩城,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申甫眉头紧皱起来。

    虽说他所领的平叛前指,位列在宁远城所在,对前线的局势还算很了解,但此前申甫的精力,多集中在发展方面。

    毕竟辽东督师府的主要职责,都集中在辽西诸地的调整上,这使得辽西走廊的很多事宜,皆由申甫所领平叛前指暂管。

    茅元仪上前道:“申参赞,尽管当前辽地的局势,算是愈发的明朗,此前势起的建虏八旗,遭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不过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辽西所设诸府县,尽管都已悉数明确了,不过想要让根基扎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要继续让建虏乱起来,且不能只局限于李自成所部,刘兴祚所领东江军。”

    申甫双眼微眯,看了眼茅元仪,随后对孙承宗说道:“督师是想让毗邻辽地的蒙古各部,也参与到袭扰建虏八旗的态势下?”

    “没错。”

    孙承宗点头道:“本督想利用开设的榷场,降低和蒙古各部的价格,让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势力,有效的参与到袭扰建虏的态势下。

    比如拿着多少建虏真鞑的首级,就能享受多少的优惠待遇。

    比如袭扰科尔沁等部,就能享受多少的优惠待遇。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让建虏八旗,和亲近他们的部族,都时刻处在动荡的局势下,这样就能抢出不少时间来。”

    这个谋划是不错的。

    申甫眼前一亮。

    如果能有效利用辽地所开榷场,让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势力,都参与到袭扰建虏八旗的态势下,那大明只需损失部分钱财,就能让建虏八旗的实力不断被削弱。

    孙承宗继续说道:“不过这部分优惠待遇,不能让所设十三行下辖商贾承担,需要辽东督师府,和申参赞所领平叛前指承担。

    毕竟天子准许辽地开榷关,是想要助力辽地的发展,确保国库所征榷税,我们不能破坏这种部署。”

    “那要是这样的话,就必须约定一个期限。”

    申甫皱眉说道:“甚至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宣传,让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势力知晓,这是我辽地代表大明,给予他们降恩的形式。

    机会只有这一次。

    想要得到相应好处,就多多的去袭扰建虏八旗,包括亲近他们的草原势力,杀的建虏真鞑,或草原蒙鞑越多,那得到的好处越多。”

    “这的确是不错的思路。”

    孙承宗赞许道:“如果能吸引到更多的部族,让那帮部族台吉或贝勒,愿意获取到这部分利益,那就能对建虏八旗造成不小的冲击。

    这样我们详细商榷一下具体细节,等明确以后,我辽东督师府这边,和你平叛前指这边,就加紧来促成此事。”

    时下辽东的整体形势,紧密围绕着崇祯皇帝所定泛辽东战略,一切以削减建虏八旗的战争潜力为主,不再主动追求和建虏正面对战,至少大明所辖各部大军是这样做的,至于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却唯有不断的和建虏正面交战,毕竟李自成所部势力,并不具备自力更生的能力。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六章 窘境

    

处在局势动荡的境遇下,战争潜力的强与弱,往往代表着一方势力,是否能在所遇战局下,取得一场场的胜利。

    黄台吉脸色阴沉,紧紧攥着前线所呈奏疏,眸中掠过一道寒芒,愤怒在他的胸膛不断上涌。

    范文程、宁完我、索尼无不是低着脑袋,辽南前线的再度失利,绣岩城一带地域被李自成率部夺取,让八旗蒙受不小的损失。

    “谁能告诉本汗,这究竟是为什么!”

    黄台吉难掩怒意,歇斯底里的咆哮道:“为何与李自成所领叛军,在绣岩城一带展开的激战,装备数千杆自生火铳的汉军精锐,不是那叛军的对手?

    范文程,你这个督办火器大臣,究竟是怎样当的差!

    多尔衮派人所呈的军报,言我大金所造火铳,所造火炮,都比不上叛军所持火铳火炮,这就是你向本汗的保证吗?”

    范文程忙跪倒在地上。

    对自己所督造的那批火铳和火炮,范文程此前是充满信心的,毕竟跟此前在战场所缴那些火铳火炮对比,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要强上一些的。

    为了督造这批火铳火炮,黄台吉调集不少铳炮匠,砸进去不少银子,甚至还调遣很多奴隶,开采矿藏,筹建作坊,提升相应待遇,就是为了能提升八旗的战力。

    可是在实际的作战中,不管是和李自成所部交战,亦或是和刘兴祚所领东江军交战,都被无情的压制了。

    尤其是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双方所持的火铳火炮差距,就那么一点,可恰恰就是这么一点,却换来了建虏战场的失利。

    “汗王,这定是李自成所领叛军,向明军购进了更精良的火铳火炮。”面对黄台吉的怒火,范文程忍着惊惧,磕头说道。

    “我们大金想要战胜叛军,就必须加大火铳火炮的投入,让更多的铳炮匠,参与到火器的锻造之中。

    特别是铸造火炮,用铁料熔铸的方式,不能保障火炮的持续炮击,必须要用铜料进行铸造才行。”

    可恶。

    该死。

    黄台吉紧握着双拳,听着范文程所讲之言,心里那叫一个愤怒,当初为铸造这批火铳火炮,让他付出不小的代价,可现在换来的结果,却不是他所想要的。

    就是从孙承宗、刘兴祚得到倚重开始,在辽地的战争形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间发生着改变。

    特别是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出现在辽南地域后,让八旗劲旅的优势,正在逐步被瓦解掉。

    “主子,奴才觉得和李自成所领叛军,应该改变相应的策略。”索尼跪倒在地上,对黄台吉说道。

    “对我八旗而言,纵使是我军实力再强,作战再怎样骁勇,也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这在过往的战局下,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分明就是崇祯的毒计。

    想利用李自成所领叛军,配合着大明部署在辽地的大军,不断地削减我八旗的实力,以不断收复被大金所占疆域。”

    “你的意思是和李自成联合?”

    黄台吉双眼微眯,盯着索尼说道:“这种事情先前不是做过了?谴派的几支队伍,无一例外都被李自成给围杀了。”

    说到这里,黄台吉就是难掩的愤怒。

    曾几何时,他们八旗劲旅遭受过这等屈辱,特别是在辽东这片疆域上,那向来是他们所向披靡。

    可现在的境遇却显得那般被动。

    “主子,就当前所处的境遇,奴才以为应放弃海州卫、定辽右卫等地。”

    索尼硬着头皮,趴在地上大声道:“崇祯想通过扶持李自成所领叛军,来不断削弱我八旗的实力,那八旗为何不能反过来,破坏大明和李自成所领叛军的关系?

    只要大明和李自成所领叛军,在辽地的关系出现逆转,我八旗暂时收缩防线,确保辽阳等地安稳,那他们之间必然会生出间隙。

    只要他们的关系能遭受破坏,甚至在此期间,我们八旗帮着李自成所领叛军,去攻打戍辽的明军……”

    “够了!!”

    大殿内响起怒吼声,黄台吉怒目圆睁,死死盯着趴在地上的索尼,此前丢掉辽西和辽南诸卫,就让八旗受损不小。

    现在让八旗再放弃海州卫、定辽右卫等地,真要敢这样做的话,那八旗内部必然会生出动乱。

    黄台吉清楚索尼所讲,是就目前的形势最有利的选择,通过暂时的躲避锋芒,来让大明和李自成所部打起来,到时八旗劲旅再选择拉一派打一派,等大明被打退以后,再集中优势去打李自成所部。

    可八旗内部的矛盾和隐患,黄台吉却也不得不考虑到。

    “铸炮局所辖铳炮匠、铁匠等,本汗再给你们抽调一批,多尔衮在前线征战时,缴获部分火铳火炮,时下在押解进京的途中。”

    黄台吉眼神冷厉,看向范文程说道:“本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铸造出一批比所缴更强的火铳火炮,崇祯想通过李自成所领叛军,来削弱我八旗劲旅的实力,那简直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此外内弘文院这边,向兵部传达本汗的旨意,命前线各部兵马收缩防线,暂不和叛军展开交战。”

    “喳。”

    众人当即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