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叫刘兴祚尝到了甜头。

    凭借对建虏的了解,有组织多次海上奇袭,跨度范围之大,奇袭之突然,虽说对建虏造成的伤亡不大,却叫辽南这个地界,变得躁动起来。

    “范程,宁完我!”

    皇太极强压怒意,虎目微张,沉声道:“对那帮明狗所展开的奇袭,你们可有什么好的良策?”

    针对刘兴祚所部,所展开的海上奇袭,先前并非是没有探讨过,只是所言明的那些办法,都太过于被动了。

    跟毛龙所统东江军,对辽南展开的奇袭不同,刘兴祚更像是个滑不熘秋的泥鳅,往往是见好就收。

    能杀十几人。

    或杀数十众。

    就心满意足了。

    等建虏援军赶到时,人家早就熘的找不到人影了。

    “汗王,若是不将金州、复州等地,靠临沿海的卫堡,西都悉数摒弃摧毁的话,那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营建烽火台,大量的烽火台。”

    范程想了想,低首道:“同时从草原各部征发一批马匹,分配到金州、复州等地驻军麾下。

    派各部麾下的阿哈,轮驻到各处的额烽火台,明确各个辖区,一旦发现明狗侵袭沿海,就点燃烽火,着最近的骑兵队伍,疾驰追杀登岸的明狗!”

    “这个法子不错。”

    皇太极眼前一亮,伸手道:“就依着你所说的来办,本汗就不相信了,这东江余孽,到了刘兴祚的手里,还能动摇大金,在辽南的根基不成!”

    当初毛龙活着的时候,率领东江军镇守皮岛,时不时就对建虏展开侵袭,那不是游击战,却胜似游击战的打法,不管是对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造成极大的困扰。

    最为直观的一战,就是在天启七年,发生在朝鲜的丁卯之乱。

    为削弱大明对朝鲜的影响力,预防后院起火,封锁孤悬皮岛的东江军,加之初上位的皇太极,想转移内部矛盾,遂对朝鲜发动攻势。

    这一战打的朝鲜国君李倧出逃,若非有东江军参战,早在天启七年,建虏就对朝鲜形成军事占领,这对大明在辽东的局势,只会变得更加不利。

    尽管此战叫建虏这边,最终以外交和政治层面,和朝鲜签订条约,然朝鲜这边的不少人,依旧是尊奉大明的。

    恰恰是这样的因素,才使得东江军能镇守皮岛,不会遭受到朝鲜方面的侵袭,否则这块海上要地,亦不能安稳的掌控在大明之手。

    “汗王,辽南局势若是稍有缓和的话,当组织船匠打造战船。”宁完我想了想,上前欠身说道。

    “东江这颗钉子,若是不给他拔除掉的话,那威胁始终是存在的,毕竟跟骄狂、刚愎自用的毛龙不同,刘兴祚清楚我大金的情况。

    且据臣所知晓的情况,这刘兴祚麾下还有西夷人,坐视东江肆虐辽南,不仅威胁到辽南的稳定,还会影响到朝鲜那边。

    一旦说”

    皇太极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朝鲜,别看现在跟大金有所来往,可国内尊奉大明为宗主国的人,依旧是很多。

    如果说刘兴祚所统东江军,在辽南起了势头,传到朝鲜那边去,恐朝鲜国的不少人,都会生出别的想法啊。

    “此事要”

    “主子,大事不好了!”

    皇太极刚想说些什么,李永芳神情慌张,跑进这崇政殿内,直接就跪倒在地上,皇太极眉宇间生出厌恶。

    “狗奴才!出了什么事,叫你这般慌张!”

    皇太极呵斥道。

    “主子,范家他们都被明廷剿了!”李永芳抬起头来,急道:“先前和范家他们失去联系,奴才就多次派人”

    “”

    对李永芳后面所讲,皇太极并没有听进去,此时的他,心里满是震惊,他怎么都不敢相信,一直活跃在张家口堡,甚至在山西有着不小底蕴的八大晋商,竟然会被明廷发现,还给剿了。

    在建虏八旗崛起的进程中,大明内部有着不少的蛀虫,在这背后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只是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那纯粹是因为利益。

    范永斗这帮汉奸走狗,先前都是破败身家,可渐渐的在张家口堡那边,逐步起了声势,纯粹是钻了大明的空子。

    辽东的马市关闭,边塞的榷场关闭,都是因建虏之患日益严峻,想以此来封锁建虏,叫他们在封锁下衰败。

    政策是好的政策。

    但吏治腐败下的大明,什么魑魅魍魉都会冒出,这也使得大明的经济制裁,对建虏非但没起到作用,相反却肥了一批蛀虫。

    “此事是真的?”

    皇太极不敢相信道。

    “主子,此事千真万确啊!”李永芳忙道:“时下在张家口堡那边,明廷又重开了榷场,还创设了榷关十三行。

    据奴才所派暗桩,查明的情况,凡大明商贾,想在张家口堡做买卖,都必须加入那榷关十三行,还上缴不菲的保证金。

    对出售的一应货物,都有着严格的划分,甚至张家口堡那边,还暗藏着锦衣卫和东厂的人”

    作为建虏麾下的情报头子,李永芳这个汉奸走狗,在大明和建虏的情报战上,那绝对是先驱般的存在。

    “崇祯小儿,这一定是你搞出来的。”

    皇太极面露凶光,紧握着双拳,咬牙道:“没想到范永斗他们,潜藏的这般隐秘,最后居然都被你给查出来了,这是要断我大金的后路啊,可恶,该死!

    ”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崇祯三年的天下,是暗潮汹涌的,是波澜壮阔的,崇祯皇帝在京的诸多谋划,已悄然叫车轮有所偏移,一切似乎都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辽东这个地界,局势似乎在朝着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倾斜。

    “这辽南的风波不断,连带着辽西的局势,都有所改观了啊。”走在这宁远城的城墙之上,孙承宗面露笑意,开口道。

    “近期窃据辽西的建虏,对我辽前防线,一直都没有任何动静,说起来,也要感谢那刘兴祚啊。”

    “督师所言甚是。”

    随行的茅元仪笑道:“不过咱们辽前这边,也不是没有功劳的,围绕锦州一线,所挖设的坑道战线,有效滞缓建虏的兵锋。

    那错综复杂的坑道防线,除非建虏能集结重兵,向锦州等地展开攻势,否则只谴派万众以下的兵马,敢来犯辽前的话,那优势就不在他们了。”

    站在这城墙之上,拍打着女墙,眺望宁远城外,所挖设的坑道防线,孙承宗的脸上,流露出澹澹的笑意。

    虽说挖设的坑道防线,针对建虏大规模的进犯,并不能做到绝对的御敌作用。

    可相较于先前耗时耗力,且要花费大量银子,所营建起的坚城坚堡,那效果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

    或许坚城坚堡构建的防线,更能确保御敌效果吧,可对时下的大明来讲,只耗费些人工的坑道防线,配合车营、火铳兵、火炮兵,甚至是其他类别的兵种,所组成的联合御敌行动,那才是最适用的。

    还是陛下英明神武啊,清楚的洞察到,单方面的抵御建虏,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步进取,收复被建虏窃据的失地,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孙承宗心里感慨道:可加强东江军的实力,叫登来两府支持东江军,对辽南展开相应的奇袭态势。

    与此同时,将祖大寿、吴襄等人,从辽地擢升到京城去,那辽人所形成的群体,就陷入到群龙无首之下。

    大明在辽东混乱的秩序,现在算是有几分安定的趋势了。

    回想起过去这些时日,坐镇辽前所经历的种种,所查明的种种,孙承宗的内心深处,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就是恼怒了。

    在不知不觉间,以辽东本土为首的将领,在辽前这个地界上,所形成的势力,实在太过于庞大了。

    甚至对袁崇焕在坐镇辽东期间,所做出的诸多决断,孙承宗都隐晦的看出一些,被时局所左右的被迫选择。

    “督师,军机处先前明发上谕,要谴派参将沉志祥,率部进驻到觉华岛。”茅元仪眉头微蹙,看向孙承宗说道。

    “等沉志祥所部,能筹措起一批海船,我们辽前这边,也能像刘兴祚所部那般,对辽西和辽南,展开相应的海袭。

    届时驻守辽前的各部兵马,是否能配合展开行动,向窃据辽西的建虏,展开相应的奇袭攻势呢?”

    “不用等到那个时候。”

    孙承宗摆摆手,说道:“近期辽前这边,就会在何可纲的统御下,向辽西那边,展开几场小规模的破袭。

    先前京城提供的火器,足以支撑起几场破袭战了。

    就算不能收复那些失地,但是蚕食些建虏兵力,还是可行的,这战兵啊,龟缩在城池之中,龟缩在防线之内,终究是一帮新卒。

    想要叫他们蜕变成悍卒,就要经历战事,就要见血,陛下叫吾辈镇守辽前,可从没有讲过,不能主动出击啊。”

    “督师,若是这样的话,那伤亡是否会很大?”

    茅元仪有些担忧,上前道:“毕竟这建虏的野战实力,可远超我们大明军队,真要在”

    “我们不能因为担心这些,就不叫所募新卒出战。”

    孙承宗皱眉道:“想解决辽前的弊政,想打击建虏的气焰,有些伤亡必须要有,若是连这点魄力,都没有的话。

    那以后在辽前的局势,大明只会更加被动。

    建虏奴酋皇太极,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

    若叫他寻得解决刘兴祚所部,乘船渡海袭扰辽南的谋略,那当前所取得的些许优势,顷刻间就会消失不见。

    陛下针对平叛建虏,所谋定的泛辽东战略,是一个整体性的部署,我们不能迟迟没有任何行动啊。”

    茅元仪沉默了。

    对自家督师所讲,他心里是认可的,毕竟天子所谋的泛辽东战略,是一件极为复杂的谋划。

    辽前,天津,登来,东江等地,都必须要有所行动,依托针对建虏那边,仅剩下的一些优势,拿出敢打敢拼的态度,一点点的放建虏的血,不怕你吃亏,不怕你损兵折将,就怕你不敢言战。

    一旦说有人怯懦了,怯战了,那针对建虏的整体谋划,就会被削弱相应的影响力。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崇祯皇帝一步步的谋划,才形成了当前的格局。

    孙承宗坐镇辽前,何可纲、满桂在其麾下协助。

    陈延生坐镇天津,李忠明在旁协助。

    孙元化坐镇登来,张可大在旁协助。

    袁可立坐镇山东,替孙元化解决后顾之忧。

    刘兴祚坐镇皮岛,威逼辽南局势。

    上述这些人事调动,都是崇祯皇帝在御驾亲征,跟进犯关内的建虏,展开相应攻势时,就已然在心里逐步谋定的。

    唯一出现意外的,就是李自成的被虏,这使得崇祯皇帝的泛辽东战略,得以在建虏的内部,插进去一根钉子。

    建虏的确势大。

    大明的确势颓。

    但是这绝不代表着大明,没有任何逆风翻盘的机会。

    辽东练兵的属性,一旦被激发出来,时间拖得越长,那就对大明越有利。

    “陛下坐镇京城,维稳朝堂,已属不易的了。”

    孙承宗看着前方的坑道,神情凝重的囔囔道:“我们身为人臣,理应多多为陛下分忧,为社稷分忧,老夫心里始终坚信,这邪不压正!

    先前因老夫做错的事情,就必须由老夫亲手解决,辽东不该被建虏肆虐,平叛建虏一事,必须尽早见效!”



    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气风发的李闯

    

“哗啦啦”

    蔚蓝无垠的海疆上,十余艘满帆的海船,向前缓缓地行驶着,被海浪拍打之下,叫海船摇晃着。

    “哇”

    “哇!

    ”

    晃动的甲板上,跪着数十众汉子,他们双手撑着地,一个个都是头晕目眩,胃里不停翻涌着,不受控制的呕吐着。

    “吐吧!受了他娘的这遭罪,你们就都不怕了。”

    李自成眼眶微红,擦着嘴角的酸水,强忍心里的难受,强撑着站稳身子,瞪眼道:“你们都是老子,从麾下这帮队伍里,挑出来的好儿郎。

    别叫老子小瞧你们啊。

    这点罪都他娘的受不了,之后从辽南登陆,怎么跟着老子造反啊,怎么他娘的睡建虏的娘们啊!”

    跪着的这帮汉子,忍受着身体的难受,听着李自成所讲的这些话,这一路,他们耳朵都听的快起茧子了。

    “俺他娘的不想睡建虏的娘们了!

    ”

    一个汉子,忍受不了这种煎熬了,紧握着双拳,怒锤着甲板,瞪眼怒吼起来:“老子想回去,老子再也不想登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