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乎抠门的人,都有这方面的算计吧。

    在大明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前,诸如整改币制,明确银本位,金本位,筹建皇家银行之事,崇祯皇帝还不能做。

    涉及赋税的诸多类目,特别是商税、矿税等税目,都还没有一一修订。

    遏制土地兼并,减轻底层百姓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连提都不敢提。

    可这些事情,没法在当前的局势推开,

    但是这一些事情,却又不能不做在前面啊。

    汇通票号一事,能否开到大明各地,特别是深入到江南诸省,关系到崇祯皇帝的诸多谋划。

    周奎这个当朝国丈,很抠门,会算计,怕死,无疑是崇祯皇帝最好的白手套,用好了,能帮自己分不少忧。

    “陛下,老臣先前湖涂了!”周奎眉头微挑,向皇帝女婿作揖道:“臣不该只计较眼前这些,臣愿意再招募一批青壮,为大明社稷分忧,为陛下分忧……”

    听着周奎所讲这些,崇祯皇帝笑了,他知道周奎这个人,上套了,对钱财的热衷,叫他甘愿付出。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能获取到相应的回报。

    “皇爷!

    生了!

    生了……”

    就在崇祯皇帝还想敲打一二时,在东暖阁外,响起一道激动的声音,uu看书这叫崇祯皇帝眉头紧蹙起来。

    在大内这般喧哗聒噪,谁这般大的胆子。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内官监掌印太监张国元,跑进东暖阁内,便行跪拜之礼,难掩激动道:“皇后生了,诞下龙子。”

    崇祯皇帝:“……”

    张国元所讲之言,叫崇祯皇帝有些发愣,怀有身孕的周皇后,生了?

    这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和原有轨迹不同,本该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因建虏进犯一事,动了胎气,早产的周皇后。

    这一世并没有受此影响。

    足月生产,且一应的消毒措施,崇祯皇帝先前就言明了,那这一世,早夭的朱慈@,是否就不会早夭了?

    对崇祯皇帝而言,所诞子嗣越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亦会叫皇权巩固,特别是对封建王朝的君主,无嗣,少子,都是不好的。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周奎面色激动,向皇帝女婿作揖道:“大明再诞一龙子,实乃列祖列宗庇佑啊,大明在陛下的御极下,定能扫平叛乱,一改势颓之象,在陛下的手里中兴起来。”

    自家女儿又诞一龙子,这对周奎而言,那绝对是大喜事,这代表他们周家,在大明的地位更稳固了。

    说不定天子一高兴,就该敕赏他爵位了。

    “走,摆驾坤宁宫!”

    但是叫周奎略显失望的是,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接他这一茬,一甩袍袖,快步朝东暖阁外走去。

    敕赏爵位,那也要把事情做好,诞下皇子,高兴归高兴,但就这样敕赏封爵,崇祯皇帝肯定是不会做的。“陛下,您所定的那些规矩,是否能稍稍宽限一些?”

    周奎面露忧愁,对皇帝女婿欠身说道:“这又要安置青壮的家卷,又要保证青壮三餐,就算老臣有些家底,那也经不起这般造啊。”

    “国丈,你这是跟朕讲条件来了?”

    崇祯皇帝搁下御笔,抬头看向周奎,神情自若道:“你所控的林家商号,在阜财坊拿下的地块,无疑是最好的。

    若是按照朕的规划来筹建,拿出一半对外售卖,留下一半对外租赁,就国丈所投的那些银子,不仅能回本,还能赚不少银子。”

    听皇帝女婿讲到这里,周奎脸上的忧容,算稍稍消退些,但是心里的小算盘,依旧在噼里啪啦的打着。

    就算不对那帮贱民这般好,那也能把一应的建筑,都悉数建造起来,这样岂不是又能节省一笔银子?

    不过这些话,周奎却不敢讲出来。

    先前京畿这边混乱,自家皇帝女婿,揪出一批背叛大明的国贼,绝大多数还都是勋戚啊。

    那可是说杀就给杀了!

    眼下在这朝野间,谁都不敢提及此事,生怕跟自己牵连在一起。

    对当前四处起火的大明,崇祯皇帝凭借此次铁血表现,算是震慑住大批的人,特别是朝中的文官群体。

    “再者说,国丈所掌的汇通票号,难道日后就不增设了?”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缓步朝悬挂的地舆图走去,周奎见状,忙撩袍跟随过来,崇祯皇帝指着眼前的地舆图,开口道:“就当前汇通票号,所赚取的银子,恐也不在少数吧?

    那日后若开遍北直隶呢?

    甚至沿着运河的府州县,分批开设起相应的分号呢?

    周家有多少可靠之辈,朕心里不清楚吗?

    国丈,不要把你的眼界,就狭窄的局限于眼前,这一些散碎银子上。

    这些在林家商号的人,现在对你是否感恩戴德?在这灾年之下,你的一捧粮食,能就他们全家。

    等到汇通票号的部署,逐步落实下来后,这么多的分号,你怎么寻找可靠之辈?是不是从头培养,最牢靠!?”

    周奎:“……”

    汇通票号有多赚银子,周奎这个当事人,是最有发言权的。

    就此前所开设的那几家分号,再算上京城这座总号,特别是在京畿局势动荡时,那存储业务增长不少。

    ‘是啊,老夫怎么把这一项给忘了。’

    周奎眼睛放光,看着眼前的地舆图,心里暗暗说道:‘就周家的那点人,即便想把汇通票号开起来,那撑死也就再多几家罢了。

    可若是依着天子所言,从这些灾民中,甚至是他们的子侄,挑选一些机灵的,好好培养起来,那以后票号这边,可靠的人手就不缺了。

    挑选的这些人,都给他签订卖身契,成了周家的人,把他们的家卷,都养在田庄里,那汇通票号就越开越大。’

    见自家抠门岳丈,沉默不言的站着,两眼放光,崇祯皇帝就清楚周奎,此时在心里盘算着什么。

    相比较于其他人,这周奎什么德性,崇祯皇帝最清楚,说实话,在经商方面的确有些天赋。

    似乎抠门的人,都有这方面的算计吧。

    在大明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前,诸如整改币制,明确银本位,金本位,筹建皇家银行之事,崇祯皇帝还不能做。

    涉及赋税的诸多类目,特别是商税、矿税等税目,都还没有一一修订。

    遏制土地兼并,减轻底层百姓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连提都不敢提。

    可这些事情,没法在当前的局势推开,

    但是这一些事情,却又不能不做在前面啊。

    汇通票号一事,能否开到大明各地,特别是深入到江南诸省,关系到崇祯皇帝的诸多谋划。

    周奎这个当朝国丈,很抠门,会算计,怕死,无疑是崇祯皇帝最好的白手套,用好了,能帮自己分不少忧。

    “陛下,老臣先前湖涂了!”周奎眉头微挑,向皇帝女婿作揖道:“臣不该只计较眼前这些,臣愿意再招募一批青壮,为大明社稷分忧,为陛下分忧……”

    听着周奎所讲这些,崇祯皇帝笑了,他知道周奎这个人,上套了,对钱财的热衷,叫他甘愿付出。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能获取到相应的回报。

    “皇爷!

    生了!

    生了……”

    就在崇祯皇帝还想敲打一二时,在东暖阁外,响起一道激动的声音,uu看书这叫崇祯皇帝眉头紧蹙起来。

    在大内这般喧哗聒噪,谁这般大的胆子。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内官监掌印太监张国元,跑进东暖阁内,便行跪拜之礼,难掩激动道:“皇后生了,诞下龙子。”

    崇祯皇帝:“……”

    张国元所讲之言,叫崇祯皇帝有些发愣,怀有身孕的周皇后,生了?

    这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和原有轨迹不同,本该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因建虏进犯一事,动了胎气,早产的周皇后。

    这一世并没有受此影响。

    足月生产,且一应的消毒措施,崇祯皇帝先前就言明了,那这一世,早夭的朱慈@,是否就不会早夭了?

    对崇祯皇帝而言,所诞子嗣越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亦会叫皇权巩固,特别是对封建王朝的君主,无嗣,少子,都是不好的。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周奎面色激动,向皇帝女婿作揖道:“大明再诞一龙子,实乃列祖列宗庇佑啊,大明在陛下的御极下,定能扫平叛乱,一改势颓之象,在陛下的手里中兴起来。”

    自家女儿又诞一龙子,这对周奎而言,那绝对是大喜事,这代表他们周家,在大明的地位更稳固了。

    说不定天子一高兴,就该敕赏他爵位了。

    “走,摆驾坤宁宫!”

    但是叫周奎略显失望的是,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接他这一茬,一甩袍袖,快步朝东暖阁外走去。

    敕赏爵位,那也要把事情做好,诞下皇子,高兴归高兴,但就这样敕赏封爵,崇祯皇帝肯定是不会做的。



    第一百四十章 直隶巡抚

    

从崇祯皇帝御极登基以来,似乎就连老天都跟他作对一般,灾害频生,叛乱四起,建虏势起,朝中勾心斗角,兵变,赋税难征

    能想象到的,不能想象到的,都发生在初临宝座的那两年。

    似乎除了剪除阉党,除掉魏阉,没有太多值得崇祯皇帝高兴的事情。

    面对这等暗潮汹涌、四处皆雷的局面,对魂穿的崇祯皇帝来讲,从崇祯二年的十月,到现在的崇祯三年的三月,经此半年的进取、谋划、取舍,使得他掌握了不少优势,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所处的崇祯三年,终究不是崇祯十七年,值得崇祯皇帝去改变的契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今日将诸卿家召来,是有几件事情要说。”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着乾清宫正殿,所站的内阁大臣,军机处大臣,包括吏部尚书王永光,平静道:“一个是得皇明列祖列宗的庇佑,朕又诞一皇嗣,内阁这边,着有司商榷,拟定奏疏,朕决意降下一些恩典,以叫天下知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殿内所站群臣,听闻此言,无不作揖行礼,山呼起来。

    在当前这个不平静的局势下,天子又诞一皇嗣,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毕竟这也代表大明的江山社稷,是得上天卷恋的。

    倘若像熹宗皇帝那般,虽御极以来诞有皇嗣,然无一例外尽皆早夭或薨殁,那难保流言蜚语四起。

    “近些时日,朝野间发生了什么,想必诸卿心里都清楚吧。”

    在群臣庆贺以后,崇祯皇帝神情自若,澹然道:“特别是京畿动乱之际,朕发现有很多事情,并非是替朕分忧的。

    处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山西突生民乱,陕西流贼势大,辽东建虏猖獗,大明的腹心所在,北直隶竟置身于险境之下。”

    本心情不错的韩爌、温体仁等内阁大臣,王洽、王在晋等军机大臣,包括吏部天官王永光,在听闻天子所讲之言后,一个个都露出凝重的神情。

    “朕有些时候就在想啊。”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继续说道:“如果说建虏进犯关内,和流贼突进北直隶,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

    就北直隶治下,这错综复杂的官职,诸卿觉得,国朝有希望能平定叛乱,确保北直隶的安稳吗?”

    崇祯皇帝的反问,叫韩爌、温体仁、王洽、王在晋、王永光等一众高官,皆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心中的思绪变得驳杂起来。

    天子提及此事,这是何意?难道是要裁撤巡抚?增强卢象升的权柄不成?

    天子所言之事,并非是没有可能的,毕竟当前山陕那边,局势是这般的混乱,虽说平叛一直在持续,但效果却不明显啊。

    看来天子所想之事,一旦在朝中传开的话,必然会生出些许波澜啊,这次天子的召见

    看着眼前神情各异、沉默不言的群臣,崇祯皇帝并没太大反应,不过心里却暗暗思量起来。

    就当前所处的局势,趁着除掉一批勋戚之余威,该就北直隶这个基本盘,地方顶层的权力构架,进行重新梳理了。

    顺天巡抚、保定巡抚、宣府巡抚等职,加上天津直隶州设立,被裁掉的天津巡抚,都必须要全部拿下。

    特设直隶巡抚,是非常有必要的谋划。

    叫卢象升这位栋梁之才,从蓟辽总督的位置,换到直隶巡抚上来,以总揽北直隶的军政事宜。

    这为后续建设直隶,发展直隶,厘清直隶,都起到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