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中的密匣,递到王承恩跟前,崇祯皇帝严肃道:“亲自交到周遇吉的手中,并确保没有外人看到,切记,此事关系重大,绝不可有任何闪失,听明白没有?”
    “皇爷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承恩恭敬的接过密匣,郑重道:“若此事有任何差池,奴婢甘愿自裁!”
    服侍在天子身边这些年,王承恩极少见到天子,这般郑重的交代一件事情,那所写密诏定然不是小事。
    “去着办吧。”
    崇祯皇帝摆手道:“做好此事后,就将朕先前给你讲的,也都办好,算算时间,曹文诏他们,就要快抵达京城了。”
    “喏!”
    王承恩应了一声,便捧着密匣,匆匆离开东暖阁,传递密诏之事,他必须要谨慎对待,所挑选的人手,必须绝对值得信赖才行,好在他已经选好了人手。
    第五十一章 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叫周遇吉所领勇卫营,在山陕一带奉行天诛计划,是崇祯皇帝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下来的事情。
    其实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是毛承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帮原东江一系,他们够狠,他们敢做。
    只可惜崇祯皇帝不可能放他们去山陕一带,去贯彻精心谋划的天诛计划。
    别肆虐山陕的各股流寇势力,还没有设法镇压下来,搞死张献忠、李自成这帮天生的流寇。
    再叫毛承禄、孔有德这帮没调教好的人,瞧见洗劫臭名昭著的恶绅、地主,累世积攒的家财。
    一个个再把持不住,听调不听宣,那乐子就闹大了。
    本身大明的治下,就有不少的准军阀势力,或小的军头,再经自己的手,培养出一批的话,崇祯皇帝都对不起自己谋划的事宜。
    “元辅啊,您说陛下就一点不顾及朝堂安稳吗?”
    成基命面露忧色,来回走动着,对有些心烦的韩爌说道:“这都五日了,我等递上求见的奏疏,陛下都不召见我等。
    军机处那边,明发的那几道上谕。
    陈延生、李明忠他们,奉诏离京赶赴天津了。
    这些事情,根本就不切实际,完全罔顾大明的安定于不顾。
    朝堂当下的反响极大。
    科道这边,甚至是部寺等处,不知呈递了多少规谏奏疏。
    可陛下全都留中不发!
    倘若陛下继续这般一意孤行,不听忠言,那我大明还会有安宁吗?”
    “够了!别再说下去了。”
    韩爌眉头紧皱,沉声道:“陛下做什么,不做什么,是我等所能在私下妄加评议的吗?
    成阁老,别忘了你的职责。
    陛下决定的事情,你觉得会更改吗?
    想想京营那边,被陛下罢黜的在职勋戚,还有现在裁撤的员额,兵部全都给停发了。
    现在我等所能做的事情,是好好做好本职,辅佐陛下,替陛下稳定朝局,处理好大明的朝政!”
    关于天津撤卫设州事,及军机处明发的几道上谕,韩爌在沉下心来,细细想了想,发现天子所谋甚大。
    减轻国朝的财政负担。
    增强地方的主动性。
    加强地方的掌控力。
    增补国朝所征赋税。
    若是韩爌没有处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不明白当前的国朝,所经历的处境,那他会像朝中的很多大臣一样,不断向天子呈递规谏奏疏。
    但随着他这个内阁首辅,所执掌的权柄增强不少,协助执政的范畴增大不少,压力随之就扑面而来。
    当大明的内阁首辅,难啊!
    只是难的又何止是内阁首辅呢?
    “这么说来…近几日所闹的动静,韩爌这个内阁首辅,一直都在主动做事了?”倚靠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听完韩赞周所禀明的事情,笑着说道。
    “是的皇爷。”
    韩赞周微微欠身道。
    “行,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向前探探身,拿起那份《天诛计划善后、轮调等诸事》案牍,轻呼道:“韩爌能体恤朕心,朕很欣慰,着尚膳监那边,去文华殿那边,给韩爌送些糕点。
    还有…把这份案牍,送到内书堂,叫朕选的那帮宦官,依着案牍上所写,完善体制,再送到御前来。”
    “喏!”
    这几日,崇祯皇帝就在忙一件事情,那便是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所挑执行天诛计划的群体,应怎样避免消息泄露,并如何安排那些将校和锐士等事宜。
    由这样一件事情,又延伸到涉及辽东、山陕等地,所需要调整和谋定的部署,以确保平叛这盘大棋,能牢牢掌握在手中。
    现在的内书堂,已然成为崇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内廷人才储备地,每一名内书堂宦官,都是崇祯皇帝精挑细选的。
    忠诚是首要。
    当大明的皇帝,身边没一帮忠诚的宦官,那才是最可笑的。
    “皇爷,好消息啊!”
    韩赞周前脚刚离开,后脚,王承恩就匆匆来到东暖阁,眉宇间是难掩的喜色。M。。
    “王伴伴,什么事情,叫你这般高兴?”
    崇祯皇帝见状,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打趣道:“可是内厂那边,所筹建的诸厂,都建设好了?”
    “是远赴山西的讲武堂队伍,抵京了!”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王承恩拱手作揖道:“为首的曹文诏,派人进宫复命,除押解回所抄银子外,还带回一众叛逆分子!”
    “此事是真的?”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看向王承恩说道:“那方正化所领的西厂,是否跟随讲武堂所部,一起归京了?”
    “是真的,皇爷。”
    王承恩忙道:“方太监所领西厂,想要回京…恐还需一些时日,据曹文诏派人所言,查抄的一应田产等事,至少需要一个月查验,所以……”
    “哈哈,好啊!朕的虎将,都回来了。”崇祯皇帝大笑道:“这次他们办差得当,朕必须要好好犒赏他们。
    王伴伴,你即刻领着内厂的人,将所押解的一应银子,悉数押运回内帑。
    至于赏赐,等朕见到曹文诏他们再说。
    对了。
    押解归京的八大贼罪囚,派人去锦衣卫,叫骆养性带队,悉数押进诏狱中去,朕有大用!
    等这些差事落实后,王伴伴领着曹文诏他们,即刻进宫见朕。
    所领归京的一应锐士,皆赏银五十两,从内廷挑选御酒等,犒赏他们。
    着办此事的人,不可懈怠朕的那些锐士!”
    “喏!”
    王承恩忙拱手道。
    崇祯皇帝说的很快,很杂,但王承恩都一一记在了心里,相应的差事,该怎么办,该叫谁去落实,王承恩都有了想法。
    服侍在天子身边,若是没有点应急的本事,那是得不到重用和赏识的。
    “曹文诏他们,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看着匆匆离去的王承恩,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暗暗说道:“有了这笔银子,很多事情都能加快落实了。
    至于范永斗这帮叛贼,那也能拿来做做文章了。
    文官势力庞大,勋戚不作为,好啊,那朕就拿你们开开刀,还把事情办的漂亮,叫人找不到任何能泼脏水的机会!”
    第五十二章 你们是朕的肱股啊
    
作为崇祯皇帝所器重的将校团,除去派往陕西治下的周遇吉、陈继盛等人,像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孔有德这些人,那都是能力极强的虎将悍将。
    忠诚这种东西,是能通过精心做出的恩赏,包括一些行为表现,来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毕竟不是谁天生就是反贼。
    若非是被逼到绝境上,前面没有任何路可走,为何要背叛正朔的大明呢?
    “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当乾清门那边传报,以周遇吉为首的众将校,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带领下,赶到乾清宫这边,崇祯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神情间流露出喜色,快步朝殿外走去。
    “沙沙……”
    在乾清宫这边,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以曹文诏为首的众将校,紧跟在王承恩的身后,快步朝着东暖阁方向走去。
    “哈哈,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崇祯皇帝的声音,叫曹文诏、左良玉这帮虎将悍将,心里一震,不少都看见天子,竟从东暖阁那边出来,在众多大汉将军的簇拥下,朝他们走了过来。
    这怎么得了啊。
    见到此幕的众人,纷纷绕开王承恩,快步朝崇祯皇帝跑去,行进间,一个整齐的队列,便出现在崇祯皇帝的眼前。
    “砰!”
    “哗~”
    在道道声响下,由曹文诏带队的将校团,挺拔而立,向崇祯皇帝行礼喝道:“末将等…拜见陛下!”
    “好,好,快免礼。”
    崇祯皇帝摆手说道,走上前,拍拍曹文诏的肩膀,锤锤左良玉的胸膛,对孔有德笑着点头……
    这队列中的每一位虎将悍将,包括几名勋戚子弟,崇祯皇帝都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黑了,也瘦了。”
    再度走到队列前时,崇祯皇帝轻叹道:“这次叫你们奉密诏行事,真是苦了你们了。”
    “愿为陛下效死!”
    “愿为大明效死!”
    被天子闹这么一出,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哪一个不是面露动容,强压激动的怒吼起来。
    自从他们被天子特召进京,更被选进西苑讲武堂,参与进修,并完善讲武堂的各项培训制度。
    一开始在他们之中,不少人的心中,是揣揣难安的。
    尤其是像陈继盛、毛承禄、孔有德这些原东江一系的,生怕这是个圈套,想对他们做些什么。
    但是在进京了以后,崇祯皇帝的种种表现,包括一视同仁的态度,叫陈继盛、毛承禄他们,多少都有些羞愧。
    “走,朕叫尚膳监那边,给你们准备了膳食。”
    看着眼前的众将,崇祯皇帝挥手道:“有什么话,等你们吃饱了再说,这一路赶回京城,只怕肚子里都空了吧。
    今天在这乾清宫,可没什么规矩,咱们君臣间,好好聊聊。”
    想笼络武将的心,可远比笼络文臣简单多了。
    对他们好。
    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赏罚分明。
    不偏袒。
    只要能做到这些,就依着崇祯皇帝加持的天子光环,除了像祖大寿那种准军阀外,其他的武将,都会拜倒在崇祯皇帝的脚下。
    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下,大明武将的官场地位,社会地位,其实都是比较尴尬的存在。
    一个官阶很小的文官,站在堂堂总兵官面前,或者副总兵官、副将面前,都能表现出倨傲的一面,甩脸子就更正常了。
    大明文官的嘴能杀人,那可不是吹嘘之言。
    被天子这般恩遇,叫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那一个个没有不激动的。
    尚膳监所准备的饭菜,很朴实,都是能填饱肚子的,像他们这些领兵打仗的将领,吃山珍海味,跟吃家常便饭,是没有挑剔的。
    只是在乾清宫的正殿,吃这顿家常便饭,那就显得格外不一样了。
    ‘幸好内廷这边,被朕完全掌控,不然若叫那帮文官知道,在乾清宫正殿,宴请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那不知会在朝堂引起怎样的风波。’
    看着吃完饭,整齐站立的一众将校,崇祯皇帝面露笑意,心里却暗暗说道:‘不过这些做起来,都是值得的。’
    “诸卿,此次你们的表现,极佳。”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曹文诏他们,开口道:“所奉朕的密诏,替国朝铲除掉一大隐患,你们所立下的功勋,朕都在心里记着。
    等到西苑讲武堂完成考评,在场的每个人,都将会被朕授予官职,前去朕最需要你们去的地方,多多替朕分忧。
    不要羡慕周卿他们,被朕谴派到陕西参与平叛,眼下国朝这边,需要用兵的地方很多。
    你们都是朕的肱股啊。
    陕西那边,有周卿他们,还有所领的勇卫营,足够了。
    以后京畿这边,辽东那边,朕都需要你们,来扛起重担,这样朕在京城御极天下,才能心安。”
    关于周遇吉等将校,被天子外派到陕西一带平叛,还统率着最精锐的勇卫营。
    要说曹文诏他们,这心里没有些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同样都是讲武堂的一员,虽说是袍泽,但是吧,那内心深处的好胜欲,还是难免叫他们生出些想法。
    当然也仅仅是想法罢了,至于别的,还真没有。
    不过崇祯皇帝当着他们的面,讲了那么多,这叫曹文诏、左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