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十人早就将之熟练掌握,因此在面对这新奇的玩意时,并没有手足无措。
营帐外五十米内白叶罗亲自带兵把守,殷诚给他的军令是,一只苍蝇都不准放进来。
白叶罗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手一直按在腰刀上,只要有人敢靠近,他便会第一时间将他的脑袋砍下来。
因此殷诚从营帐里一出来,十分敏感的白叶罗便察觉到了。
手本能的想要拔出腰刀,看到是殷诚,赶紧迎了上去。
“怎么样,没什么情况吧。”
殷诚注意到了白叶罗的紧张,面露微笑问道。
白叶罗嗯了一声道:“没有任何情况,一切正常。”
“那就好。”殷诚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赶鸭子上架,让这帮人一天之内就学会发电报,还要熟练掌握,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些人虽然聪明,但终究是炎朝土著,面对无线电发报机这种堪称神仙法宝一般的东西,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接受还是个大问题。
好在从教学现场的反馈来看,这个问题不大。
这让殷诚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殿下,这发报机,当真有那么神奇?”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白叶罗已经成为了殷诚的心腹,属于可以绝对信任的人。
因此在这件事上,殷诚并没有隐瞒他。
见他发问,殷诚点头道:“没错,就是这样的神奇,只要咱们的军队装备了这个东西,不管他们在哪里,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他们的情况。”
“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千里传音。”
白叶罗虽然早就知道了发报机的功能,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世间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好了,不用纠结,也不用怀疑,它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殷诚拍了拍白叶罗的肩膀,又问道:“大将军那边又没有新的军情传来?”
一听殷诚发问,白叶罗赶忙回答:“有,刚送来的军情,我见殿下一直在营帐之中,怕打扰殿下。”
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份军情奏报,递了过去。
殷诚打开一看,眉毛直皱:“温侯偷袭失败了?”
“什么?”白叶罗一听这话,一脸的不可思议,那个恐怖的家伙居然打了败仗,而且还是在偷袭的情况下打了败仗,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天下还有能够打败他的人!
白叶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忽而心中又萌生出一个念头:“长安联军的火器居然如此厉害,连吕将军这种人都不是对手。”
白叶罗的表现,殷诚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份军情很长,而且全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军情的最后,则是韩信下一步作战计划和让询问殷诚是否知道陈庆之这人。
陈庆之也来了?
这小子居然叛变了?
殷诚心里有些生气。
王阳明和陈庆之,这些在长安并不高调的穿越者,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受重视。
尤其是王阳明,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位大佬的本事。
而当时的东宫,官员已经满员了,自己的势力也不足将这些大佬全都收到麾下。
那个时候,自己将他们收到麾下,反倒对她们不利。
毕竟其他人不知道这帮人的本事,自己一旦重视起来,以梁羽和梁锦的性格,绝对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他们王阳明和陈庆之等人到底有没有本事。
绝对会想方设法,从自己手里把他们抢走。
因此殷诚对待这些大佬,一直保持着冷处理的态度。
表面上不重视,但私下里却是态度极好。
甚至还暗中给他们许诺,一旦自己彻底掌握长安,便交给他们治理。
万万没有想到,陈庆之这小子,居然背叛了自己——虽然他并没有公开表明加入过东宫。
心里气归气,也知道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看了看韩信下一步的军事计划,殷诚眉头皱的更紧。
这位韩大将军,分析了济阳的局势,认为白起会采用围点打援的方式,想要将他们各个击破。
因此韩信并不打算去营救吕布,而是让吕布坚持五天。
这五天里,他会派文渊率领三万大军,其袭济州。
之所以要袭击济州,原因很简单,埋伏在济州周围的斥候传来的消息,可以确定,长安联军占据济州之后,直接就把济州当成了这次战争中长安联军的大本营。
长安和周围各郡县已经开始有粮食运往济州。
韩信要做的就是,袭击他们的粮食。
白起玩围点打援,韩信就用围魏救赵。
两人的战术,从战略层面上来看,不分高下,半斤八两。
谁也不比谁技高一筹。
唯一能够分出胜负的,便是谁的速度更快。
如果文渊能够在五日之内,在粮草方面给长安联军来个釜底抽薪,那么白起就算天大的本事,也不敢贸然追击。
毕竟他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千里奔袭,士气不高。
一旦粮草出现问题,军心不稳,就算火器再厉害,白起也不敢像现在这样,让陈庆之像是放野马一样,全力突袭。
而白起若是能够在五日之内攻下吕布防守的济阳,这对于殷诚的军心可以说是沉重的打击。
他们不仅从青州的西北方向撕开一个口子,大军长驱直入,直接来追自己。
而且还能够保持高昂的士气,势如破竹一般,凭借着势均力敌的人数和火力强大的火器,吊打前来阻拦他的军队。
谁的速度越快,谁的战术就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想到,殷诚不由的攥紧了拳头。
时间太赶了!
文渊突袭长安联军的粮草,这原本是一个妙计,也是十分有效的战术。
但是这种战术,对于信息的传递有着致命的要求。
一旦信息不及时,轻则错过攻击粮道的时机,重则,别人派人前来围剿,却不得而知。
说白了就是一支孤军,得不到任何的支援。
一旦被困,便是死路一条。
这对带兵的将领的素质要求极高,而文渊,勇则勇猛,可在行军打仗上,殷诚却不看好。
韩信为什么要这么做?
殷诚不认为他是让文渊故意送死。
这些弊端,韩信作为大将军,又有兵仙的称号,自然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他既然清楚也知道文渊的劣势,却还把文渊派了出去。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白起的攻势太强,他手下捉襟见肘,可用之将实在是太少了。
想到此,殷诚不由得有些后悔。
自己为什么每把南楚那帮文臣武将带来几个。
别的不说,丘山八奇哪怕有一个在这里,也不至于让韩信为难成这样。
一想到丘山八奇,殷诚不由得想到了好久没见的刘文静。
若是刘文静在,只怕韩信的压力会小很多。
可惜啊!
长叹一声,殷诚转头看向身后的营帐。
现在目前唯一的希望,就寄托于这五十人身上了。
只要韩信没把自己这三十万大军败光,等明日之后,这临时赶鸭子上架的五十人,投入战场,殷诚相信,整个战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殷诚抬头望天,看着天上闪过的流星,又是一阵惋惜。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网络,不然彼得船上的无人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856章 装备火枪就叫现代化作战了?
“将军,敌军的火力太猛了,东门快要被突破了!”
济阳城上,炮火震天,硝烟弥漫。
灰头土脸的亲卫弓着腰跑到了吕布的面前,高声汇报道。
此时的吕布,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衣衫褴褛,原本俊朗的面目上灰一块,黑一块。
污血夹杂着灰尘粘在脸上,凝固成黑红肮脏的污渍,只有一双眼睛,保持着猛将兄的威严。
“东门还有多少人!”
吕布拉满弓弦,冲着搭载着云梯想要攻上来的长安军瞄了一眼,手指松动,“嗡”。。。
那爬到了一半的士卒,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应声而倒。
“东门只剩下不到两千人了!”
亲卫带着哭腔,声音颤抖。
他虽然是个老兵,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战争。
三天的时间,整个济阳城内的三万士卒,死伤过半。
这种守城战,莫说是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对面的炮火轰隆一声,城上就死伤一片。
满地的残肢和哀嚎,直接让无数老兵崩溃。
如果不是吕布带着人顶着炮火,强行出去冲杀一阵,端了对面一半火炮,只怕现在济阳城早就已经失守了。
而吕布这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三千精锐铁骑,仅仅是小半个时辰,就被对面吃的干干净净。
如果不是亲卫士卒拼命保着吕布,只怕吕布也得折在里面。
“两千人?”
吕布听了这个消息,脸色十分难看,当然因为满脸污秽,亲卫也看不清自家统帅脸上是什么表情。
刚刚来报的亲卫统领还说有二千五人左右,怎么这会工夫,五百人就没了?
“宋金芳呢!”
吕布手中弓箭没有停歇,手指已经被弓弦拉的血肉模糊,但却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宋金芳是他的亲卫统领,刚刚就是他来汇报的。
自己已经给他下达了战死到最后的军令,他怎么还派人来要增援?
这济阳四城,哪里还有增援能派给他?
“宋统领战死了!”亲卫带着哭腔嘶吼道:“被炸的粉身碎骨,只剩下一地的碎肉。”
吕布听了,手上的动作一缓,脸色狰狞。
“让刘洪顶上!刘洪死了,让周继顶上!”
说话间,一个长安军手举着盾牌,顶着乱石和羽矢摸了上来,吕布放下弓箭,捡起地上的朴刀,怒喝一声,纵身跳起冲着那士卒砍去。
去势之猛,宛如雷霆!直接将那士卒连人带盾砍成两半。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
杀完摸上来的长安军,吕布转头冲着那亲卫怒声吼道!
“将军,刘洪和周继都已经战死了,整个东城,将军的亲卫之中,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吕布一愣,万没有想到东城的战况居然如此惨烈。
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卫居然这般勇猛。
“都是好样的!”
吕布只觉得眼角有些湿润,他虽然常年征战,但却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自己的亲卫乃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大多是殷诚从巴陵一路之上收的匪盗。
这些人自己还没有认全,他们居然能够如此坚定不移的执行自己下的城在人在,人不在城也要在的军令。
“你现在就是东城的统领了,回去,替我守住!这一次,我们没有援兵,只能一直打下去,我们在这里打的越久,太子和济州百姓就越安全!”
吕布的声音有些嘶哑,缓缓的走过去,将朴刀递给他,亲卫哽咽着接过来。
“城在人在!人不在城也在!”
那亲卫握住朴刀,冲着吕布嘶声怒吼,而后转过身,一瘸一拐的走下城楼。
日头西落,晚霞像是被血染红了一般,映衬在斑驳的城墙上。
战斗依然在继续,没有任何停止的征召。
白起站在高坡上,握着望远镜看着城墙上的吕布,脸色十分的淡定。
“杜先生,为什么太子的军队战斗力这么高?”
济阳城的城防并不坚固,虽然有护城河在,但打到现在,尸首和沙袋已经将河水填满。
城内的守军不到三万,自己的军队却有十万之多。
更不要说武器装备上更是比城内的军队强的多。
可即便如此,一连攻了强攻了三天,济阳城的城墙都被轰没了。
自己的军队登上城池十余次,却次次都被打了下来。
城楼上的人,明明已经倒下,却依旧咬着牙站起身来,没有了任何战斗力,明知自己命不久矣,却毅然决然的抱住长安军,跳下城楼,同归于尽。
白起从来没见过战斗意识如此强悍的军队。
这还是济州那些不堪一击的废物么?
济阳城上的战斗,能让白起这种身经百战的人看了都震惊无比,更不要说杜如晦这种虽然上过战场,但并没有太多亲临一线经验的文官了。
“大将军问的是,在下对此也很是好奇。”
杜如晦作为天策府的三把手,主掌控天策府的军事战略谋划和情报搜集分析。
之前就对天下个诸侯军队的战斗力做过详细的调查。
天策府的军队也好,梁锦手下的军队也罢,就算长城守卫军和霍去病的士卒,战斗力如何,杜如晦心中都有计较。
这些军队勇则勇,打起仗来,如狼似虎,甚至比太子军的战斗力还强。
但是他们的战斗意识却全都不如太子军。
但凡是太子带过的嫡系军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不死,打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