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7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应该也不记得,我徐道自幼修习兵法,也是因此,方才能进的丘山八奇之中。”
  丘山八奇!徐道!
  梁济浑身的血瞬间都亮了。
  刘文静和上官瑞鹤,还有那个在长安当搅屎棍的诸葛夕,全都是丘山八奇。
  这三人的厉害,梁济是亲自领教过的。
  尤其是那个搅屎棍诸葛夕,更是难缠。
  不管长安城谁当家作主,他总是能够在长安城内混的风生水起,甚至地位和势力越来越高。
  皇帝没死时,他是帝师,梁植造反时,他身居高位。
  等殷诚平定长安之后,他依旧迄立不倒。
  就算现在东宫势力被赶出长安,诸王联军,他依旧能够混入其中。
  而梁济是听过诸葛夕点评过丘山八奇的。
  他对自己这位叫做徐道的师兄的评语很简单:半人半鬼,兵鬼徐道。
  “你就是徐道?”
  徐道嗯了一声,而后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忽而抬起右手,扣动右手上手枪的扳机。
  “砰!”
  一声枪响,直接打在了梁济的左腿上。
  梁济猝不及防,直接摔倒在地,周围的亲卫一见,微微一愣神,谁也没有想到,这人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敢先动手。
  就是这一愣神的工夫,徐道已经欺身上前,手枪顶在了梁济的脑袋上,看着周围的亲卫道:“让你们所有人,放下武器,不然我就崩了你们殿下的脑袋。”
  众亲卫和周围听到枪声窜出来的伏兵全都愣住了。
  “砰!”
  徐道抬起枪,冲着最近的亲卫脑袋就是一枪。
  血肉迸溅到周围人的身上,直接让他们唬住了。
  “砰!”
  又是一枪,亲卫统领直接倒地。
  “下一枪,就是你们殿下,我可以死,但是我可以保证,你们也活不了,放下武器!”
  徐道整个人无比的冷静,枪口直接顶在了梁济的咽喉处,让他发不出声音来。
  “放下武器!”
  扎得怒吼一声,冲着城楼砰砰两枪,吓得所有士卒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我投降,我投降!”
  有一个亲卫见这帮人真的不要命,又被手枪的威力吓到了,直接扔下武器跪倒在地。
  梁济想要阻止,却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卒纷纷放下武器,跪倒在地。
  运粮的亲卫见了,快速上前,掌控住了局势。
  彻底安全之后,徐道方才将手枪从梁济的脖子上挪开。
  “没人告诉过你,枪是用来杀人的,不是用来对峙的么?”
  徐道微微一笑,将手枪收好,转身走进城内。
  “扎得,帮咱们这位殿下包扎好伤口,然后让所有殿下得士卒排好队,依次站在城楼上。”
  扎得一愣,虽然不知道这位徐将军为何要让俘虏站在城楼上,却也不敢问。
  这些日子的相处,他算是领教过这位大将军的厉害。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一旦发起飙来,那是极其的可怕。
  扎得干了那么多年的海盗,见过无数不怕死的,但从未见过像徐道这种,根本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的人。
  徐道是他见过唯一一个刚学会开枪,知道俄罗斯轮盘之后,就敢直接上五颗子弹玩的主。
  进了城,收缴了埋伏在城内的士卒。
  徐道一面叫来探马统领,一面告诉组织俘虏站在城楼上的扎得一会干什么。
  探马统领在旁边听的战战兢兢,强自镇定的将一路之上的事说了一遍。
  徐道在一旁听着,当听到刘文静从云安坐船离开,微微皱眉。
  又听到长安派了三十万联军攻打济州,整个人有些不淡定。
  一边思索,一边抬手示意扎得可以行动了。
  扎得看着站在城墙上的梁济军怒声道:“愿意归顺南楚的,往后退一步!”
  几乎没有人后退。
  徐道抬头看了一眼,继续思考着刘文静到底去了哪里,而后冲着扎得挥了挥手。
  扎得一咬牙,看着那些一动不动的梁济军道:“推下去!”
  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南楚军直接将站成一排的梁济军从城楼上退下。
  “下一批!”
  扎得咬着牙怒道。
  紧接着,又一批梁济军站在城楼上。
  看着城下摔的面目全非的尸首,和没有摔死却基本也活不了,在地上挣扎的士卒,城楼上的梁济军有人直接崩溃了。
  “我愿意归降,我愿意归降!”
  说着直接跪倒在地,冲着徐道磕头求饶。
  徐道皱了皱眉,有些埋怨道:“还没有问你,你便投降,如此没有军纪,推下去。”
  话音一落,扎得愣了愣,咬牙上前,将那人求饶的士卒推了下去。
  城楼下没有了武器的梁济军见了,纷纷叫嚷。
  徐道满脸的不耐烦,抬起手来,冲着那帮人开了一枪,直接打死了一个一声不吭的士卒。
  “将这些喧闹的士卒,全都杀了。”
  一声令下,徐道的亲卫军手起刀落,整个城楼下瞬间安静下来。
  “你们愿不愿意归顺南楚!”
  扎得怒吼一声,恨不得替他们回答。
  “愿意,我等愿意!”
  听到扎得发问,站在城墙前,心理早就崩溃的士卒纷纷求饶。
  “呼!”
  扎得出了一口气,挥手示意他们下去。
  “老四是去济州了!”
  徐道猛然一拍巴掌,恍然大悟。
  吓的从他身边经过的士卒扑通跪倒在地。
  徐道见了,脸色一变,那士卒见了,吓的直接昏死过去。
  “扎得,告诉赵郡守,将他云安城内府库内的钱财全都拿出来,我要犒赏愿意归顺我南楚的将士!”
  “然后就地造饭,派人去奉节告诉奉节郡守,准备三百艘船只,明日一早咱们兵发济州!”
  “那四皇子怎么办?”
  “四皇子?”
  徐道想了又想,缓缓的道:“包扎好伤口后,派人送他回长安,再暗中让长安城内的鲤组织人员,散布四皇子已经与咱们南楚结盟的消息,他负伤回来,只是苦肉计。”
  “诺!”


第851章 墙头草,不得好死
  济州城下。
  任何时代,都是有带路党的。
  尤其是炎朝这种民不聊生的时局中,即便殷诚对百姓,给再多的粮食。
  也是喂不饱一些白养狼——或者又蠢又坏的沙雕的。
  城内绝大部分的百姓,全都跟着太子军出了城。
  只剩下极少部分人留了下来。
  虽然留下来的这些人占比不高,却也有千余人左右。
  这千余人之中,大多是之前躲过黄巢屠刀的乡绅士族和其走狗恶仆们。
  这些乡绅士族为什么能够躲过黄巢的屠刀,原因很简单。
  一:说好听点就是识时务、说难听点就是济州乡绅里的败类。
  二:在之前的济州城内,他们还算不上真正的乡绅士族,只能算得上一些略有资财,想要跻身济州乡绅士族阶层而不得的普通百姓。
  黄巢来的时候,直接将济州乡绅士族连根拔起,他们在屠刀的威胁下,主动捐出原本就不多的家产,保得性命之后,拍手叫好,夸赞黄巢杀的好,杀的妙。
  表面上这样说,实际上全都憋着幻想,只要老老实实给黄巢当狗,日后济州城稳定下来之后,他们便能够成为新的乡绅新的士族。
  所以这些人非但并不因为黄巢夺了他们的家产而记恨,反而是对黄巢对忠心的。
  如今黄巢死了,殷诚来了。
  不仅没有继续剥削他们,反倒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活下去。
  但这帮人知道,太子在济州城内稳定下来之后,是要改制的。
  一旦改制,他们这辈子都别想做乡绅老爷了。
  因此,这帮人一面排队领着殷诚的粮食,一面在背地里吃着殷诚给的粮食骂娘。
  怀念着黄巢在济州时的日子——即便黄巢在时,他们连一顿饱饭都没吃过。
  如今长安联军来攻打济州,太子殷诚决定避其锋芒,要离开济州。
  这群人那叫一个高兴。
  若非因为太子军的屠刀也能杀人,他们恨不得放鞭炮庆祝。
  跟着太子走?不存在的。
  跟着太子走过能吃上饱饭,能挺直腰板种地的日子?
  那是人过的日子么?
  愚蠢的穷苦百姓没见过乡绅老爷的生活,才会被太子的粮食所蛊惑。
  他们是见过乡绅老爷们是怎么生活的。
  因此他们并不打算跟着殷诚离开。
  偷偷的藏在了城内,准备做迎接联军的功臣。
  联军一到济州城内,他们就打开城门,请王师入城。
  然后再给联军哭诉一下,他们在殷诚的统治下是多么的惨,内心是多么渴望王师的到来。
  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此当二皇子司马昭带着先头军队入城时,看到城门口衣衫褴褛但面色红润的准乡绅们十分的诧异。
  居然还有能够抵御殷诚诱惑的人。
  安抚好这帮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墙头草,司马昭并没有让军队直接进城,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前去查探。
  确定安全之后,方才下令让五万士卒进入济州城。
  此时的济州城内除了这千余人梦想做乡绅的墙头草外,再也没有任何喘气的。
  王保等人做民生工作和宣传工作,乃是一把好手。
  组织百姓离开济州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带上城内的鸡鸭。
  而且下的命令是,别管鸡鸭有没有主,捉到了出了城,谁就是鸡鸭的新主人。
  虽然这造成了一些骚乱,但却在济州军杀了贪得无厌的家伙之后,整个撤离的过程无比的流畅。
  王保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杀人,之所以要杀人,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让百姓们能够遵守安排的同时,又不会因此记恨济州军。
  这都是他在长安和济州做工作时积累的经验。
  正是有了这些经验,济州百姓虽然撤离的仓促,却是真真正正的给司马昭留下了一座空城。
  没有一颗粮食,没有任何活着的家禽的空城。
  司马昭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又听着手下人没有搜到任何物资的报告,长叹一声。
  殷诚就是殷诚啊,连撤军都能撤的如此稳当。
  不烧济州城,占领那么多的时间就能忽悠着百姓走,而且还能一根毛都没留给自己。
  跟在他身后的司马懿也是满脸阴沉。
  一路直上,老司马就一直对当先锋是反对的。
  可架不住胳膊拧不过大腿,梁锦和梁羽两个长安最粗的胳膊点名让他爷俩冲锋,老司马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
  一路心惊胆颤到了济州城,见城池没烧,心情更不好了。
  没烧城,百姓还愿意跟着走,更能说明,自己要对付的敌人手腕之强。
  虽然看起来三十万军队带着百姓走的很慢,利于联军进攻,但在长安吃过太多亏的司马懿,现在已经把疑心属性点满了。
  司马昭安排好手下人驻扎城内,转身来到了老爹身边。
  “父亲,咱们什么时候出兵?”
  言语之中隐隐有些兴奋。
  在司马昭看来,长安让他爷俩来当先锋对于他爷俩来说,是把双刃剑。
  如果操作不当,他们爷俩可能会变成炮灰,死在殷诚手下。
  如果把握住机会,他们爷俩就可以占据济州,拥兵自立,成为逐鹿中原的诸侯之一。
  出乎司马昭的意料,想象中艰难危险的攻城战,并没有出现。
  非但攻城战没有出现,自己还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济州城——还有一千多名走狗。
  这让司马昭的心情大好。
  什么叫做时来运转?什么叫做否极泰来?
  什么叫做他娘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老子和老子的老子,自打穿越以来,受了多少委屈?挨了多少白眼?装了多少孙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桩那一件说出来不是眼泪?
  现在可是好了,平白无故就得到了济州,虽然是空城,可济州作为炎朝十三大州之一,地理位置极好,易守难攻不说,自己手下的士兵还都装备着最先进的火器。
  凭他和老司马的本事,经营一个州郡还不是手到擒来?
  相对于司马昭的高兴,司马懿则一脸的死妈样。
  若非周围都是士卒,大耳瓜子就扇在了司马昭的脸上。
  “出兵?出什么兵?”
  司马懿的声音之中略微恼怒,司马昭不是傻子,自然听的出来。
  “父亲。。。你不赞同出兵么?”
  司马昭小心的说道:“如今殷诚军带着济州百姓撤离,必定走不快,咱们若是追上去。。。”
  “追上去干什么?送死么?”
  司马懿冷哼一声,对自己这个儿子有些恨铁不成钢。
  “太子军的统帅是谁?”
  司马昭一愣:“父亲,殷诚已经是叛军了,雍州的那位才是太子。”
  “哼,幼稚,他说是太子便是太子么?殷诚有东宫班底和雍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