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问道:“大当家的有什么想法呢?”
李秀宁停下脚步认真的看着殷诚,换了个十分好奇的表情。
“太子并不打算要杀他的吧”
殷诚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心里的计划,反而笑道:“李大当家,你可知道韩信是如何在光州布下十万士卒,准备围杀我的?”
“韩信这一世,也不是豪门贵族,甚至于见平头百姓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个祖上曾经阔绰过,现在家道中落了。”
殷诚侃侃而谈,问道:“可转眼之间他就弄出来了十万军队,难不成他会撒豆成兵之术?”
殷诚说着,不等李秀宁回答,他又笑道:“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里是韩信获得了长安诸王的支持。”
“这些人早就视我为眼中钉,与我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时近时远,韩信能够从他们手中借兵,就是因为他们都想借韩信的手杀了我。”
殷诚长叹一声,李秀宁也有些沉默。
这种事,殷诚不说,她也猜到了。
只是殷诚此时当着她的面挑明了,让李秀宁有些为难。
长安城内的秦王终究是自己的弟弟。
哎,他与殷诚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决战。
到那个时候,说心里话,李秀宁也不知道该支持谁好。
虽然理智上李秀宁是支持太子这边获胜。
但感性上呢。
谁也说不准。
殷诚也没有为难她,问她时候自己若是和梁羽打起来,她支持谁的这种蠢话。
反而微微一笑。道:“我打算把黄巢送到长安城去。梁羽三人现在不是联盟么?他们可以联盟,我们也可以联盟嘛。”
“反正梁羽比谁都清楚,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殷诚微微一笑,道:“其实和秦王联盟也是个幌子,只是想让他们的关系破裂。这样黄巢有了处置,长安也不会给我碍事。”
看了看李秀宁,殷诚改口道:“也不会碍我们接下来的事。”
想了想殷诚这个方案,李秀宁觉得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法子。
又看了殷诚一眼,心中不由得多想。
太子这般做,是不是顾及到我与世民的关系,因此方才要给世民示好?
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很大?
毕竟,太子的性子,李秀宁也算是清楚。
不敢说睚眦必报,却也是不好惹的主。
尤其记仇。
梁羽在他背后阴了他一下,按照正常来说,太子必然不会放过他。
此时却不仅没有和他算账,反而主动示好。
要说太子没有考虑到她的原因,李秀宁是不相信的。
想到此,再看殷诚,心里不由得有些欢喜,眼神也不由得温柔起来。
“那殿下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呢?”
殷诚并没有感到李秀宁对自己态度的变化,一听她发问,马上道:“自然是整备军队,然后和卑国人开战?”
一想到丰臣秀吉和卑国人的火器,殷诚原本轻松的心情沉了下来。
黄巢算不得英雄,却也是一个枭雄。
而且还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枭雄。
能够让他这种人低头,丰臣秀吉的手段之高,他手里火器之利,可见一斑。
“就算打不到卑国去,与卑国人也会有一场决战,最起码要把新罗收复了。”
殷诚说着,便将自己心里想在新罗组建海军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到殷诚这个想法,李秀宁颇感意外。
同时对殷诚又不由得高看一眼。
太子现在比之之前确实成熟了许多。
这种战略眼光,只怕是与世民相比,也不逞相让。
南楚发展着军事势力,又亲自到新罗操练海军。
看来,太子的目光并没有只放在了炎朝境内。
“只怕,卑国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李秀宁有些担忧,他虽然没有见过卑国军队,但是卑国人送给黄巢的火器,她却是见到了。
而且黄巢还借助卑国人的军事力量,轻而易举的攻破了济州城,这种战斗力,放在炎朝各大诸侯之中也算得上是顶尖的。
李秀宁刚想再接着往外说,却见白叶罗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人还没到声音却道了:“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白叶罗跑到了近前,气喘吁吁,道:“有探马来报,说卑国军队全军覆没,我大炎军已经打到了卑国本土境内,卑国人投降了!”
第842章 红毛鬼子
“这怎么可能?”
听到白叶罗这个消息,殷诚直接就懵了。
不光他懵,连旁边的李秀宁也一脸的不敢置信。
卑国军队全军覆没?
还被打到本土了?
这怎么可能。
白叶罗说完了,自己也是能从这个消息中恢复过来。
三人大眼瞪小眼,谁也没从这消息里回复过来。
韩信火急火燎的走了过来。
一脸的凝重。
“真的?”
殷诚见了韩信,直接没头没尾的问道。
韩信点了点头,递过来一个竹筒,竹筒里是一份军情情报。
殷诚接了过来,打开一看,觉得事情变得魔幻起来。
这是于谦和刘秀的军情。
当初自己这边和刘秀联系上,派俩人前去登州会一会卑国人。
可自打出了南楚,殷诚就一直没来得及关心俩人的进展。
在光州收编了韩信之后,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殷诚直接把光州军的情报系统交给了韩信。
一来让韩信通过鲤组织和军机二处的情报网,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制定攻打济州方案。
二来也是让韩信清楚自己的实力,断了他对自己二心的念头。
因此,韩信一接手光州军情报系统,就马上派人去和于谦、刘秀联系。
只是没有实质性的情报,因此一直没告诉殷诚。
此时一得到二人送来的军情,就马上让白叶罗前去通知殷诚。
韩信这么做,自然是想让殷诚知道,自己虽然掌管了光州军的情报系统,但并没有专权,攥在自己手里,要不然前来通报消息的也不会是白叶罗。
只是这会殷诚整个人还沉浸在卑国团灭的消息里,丝毫没有感受到韩信的心思。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卑国人,于刘这俩人,他们是怎么就把卑国人团灭的?”
于谦和刘秀送过来的军情并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简单的提了一嘴。
而且这个消息显然不是送来济州的,而是送往南楚的。
只不过送信的士卒,一进济州境内,就被城外的光州军逮住了。
韩信一说完这情报的前因后果,殷诚马上问道:“人呢?送信的人呢?”
“对了,送信的人呢?”
白叶罗也跟着问道。
韩信皱了皱,沉声道:“死了。”
“死了?”
“对,死了,拦截的士卒,以为是敌军,射杀了。”
韩信有些尴尬,毕竟他现在是三军统帅,出了这种自己人杀了自己人的事,殷诚想要给他他这个大将军定个治军不严罪,名正言顺。
“额,死了……”
气氛有些尴尬,殷诚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秀宁道:“殿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如先解决济州之事,然后派人打探具体事宜,再与诸将商议。”
韩信赶紧道:“李大当家所言极是,殿下,臣已经派快马前去登州,最迟明日中午,必有消息传来。”
殷诚点了点头,事已至此,也不能着急。
当下也没心情和时间送李秀宁回去,直接带着人就回到了济州衙门。
光州军的将领和济州军的统领也都到了。
发生那么大的事,他们也没有心情吃吃喝喝。
外面的事交给铁牛四大金刚应付就足够了。
人员到齐,殷诚也不废话,直接将卑国的消息放在桌上。
“大家都说一说吧。”
等众人看完军情,殷诚开门见山道。
“殿下,我觉得这件事很是蹊跷,卑国人能够帮助黄巢攻克济州,只是靠着刘秀和于谦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可能将他们团灭。”
刘邦在来济州的路上,早就暗地里把该查的信息全都调查清楚。
济州城破,韩信乃是殷诚钦定的大将军,统领光州军,如今又兵不血刃拿下济州,这十万济州军若是再落到韩信手里,他刘邦可是真没有好日子过了。
因此殷诚一问,刘邦直接开口道:“不管卑国和登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务之急,咱们应该是先整备三军,稳定战果。”
说着有意无意向着韩信看了一眼,韩信也不搭理他,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
“嗯,燕将军说的是,这些日子,咱们发展的确实很快,今日里又收编了济州军,军队加起来应该也有三十五万了。”
殷诚自然明白刘邦的意思。
他原本就打算在送李秀宁回去的时候,和李秀宁谈一谈这件事。
三十五万军队,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是那么短的时间,就聚集起三十五万人。
这帮人可以说全都是俘虏。
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出大问题。
从光州到济州,这一路上殷诚虽然十分信任韩信,但确实有赌的成分
虽然一直到现在来看,殷诚看起来是赌对了。
但在往后面走,殷诚就不敢赌了。
毕竟卑国被团灭的消息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也说不准。
有没有一股未知的强大的势力隐藏在其中,谁也说不准。
殷诚若是再这样大包大揽,直接把济州军扔给韩信,一旦翻了车,后果不敢想象。
“今日里咱们就先把济州的事敲定一下。”殷诚看着韩信道:“韩将军,这黄巢那边,可派人审问了?有没有有用的线索问出来?”
韩信摇了摇头道:“暂时没有,但是黄巢的亲卫统领却有一个情报,我觉得有些用。”
“什么情报?”
“黄巢派兵去光州围剿太子,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有一个神秘人的指点。”
“神秘人?什么神秘人?”
黄巢派人去济州,这件事殷诚一直好奇,只是没有时间问他。
此时济州大事已定,韩信一说神秘人,让殷诚好奇起来。
“说是一个叫做陈寒的人。”
韩信说完,殷诚和吕布直接就愣住了。
陈寒?
殷诚和吕布对视一眼。
陈寒不是已经被吕布杀了你?
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不可能!”吕布直接出声反驳。
“陈寒乃是我亲手所杀,怎么可能出现在济州?”
面对吕布的质问,韩信摇了摇头,道:“这个亲卫统领亲耳听到的,我也亲自问了黄巢,黄巢虽然没有承认,但却也没有否认。”
吕布冷哼一声,站起身来道:“我去问一问,难不成他见到鬼了?”
说着起身就要走出去。
殷诚道:“温侯且慢。”
拦住了吕布,殷诚露出笑容:“不要去管他,陈寒也好,别人也罢,如今济州已经在咱们的掌控之中,就算是陈寒,你能杀他一次,自然也能再杀他第二次。”
一听到韩信提到陈寒,殷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之前的一些疑惑算是能够想通了。
他对陈寒算是很了解了,这个老哥野心很大,同时也很怕死。
当初在南楚,陈寒如此容易就死了,殷诚就觉得其中有蹊跷。
在加上诸葛亮一直找不到南楚城内陈寒的同党。
这十分不符合逻辑。
陈寒的组织头脑全都死了,组织里的人居然能够从成都城内消失,这十分不符合常理。
此时听到陈寒还活着的消息,殷诚算是有些踏实了。
也不在意这位老领导的下落,反正以陈寒的能力,想要躲起来,自己就算把三十万军队全部撒出去,也别想把他找出来。
他既然来到济州鼓弄黄巢杀自己,如今自己好好的,他必然还有下一步的计划。
既然知道陈寒还会出现,自己只要耐心的等待就可以了
听到殷诚这样说,吕布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行,黄巢既然不愿意配合,那就不陪他玩了,韩将军,你明日便派人将他送到长安去吧。”
此言一出,屋内不少人有些意外。
送黄巢去长安,送他去长安干什么?
殷诚也懒得解释,韩信听了,点头道:“好,殿下放心,我会派得力之人将他护送到长安。”
“嗯,黄巢送走之后,济州军问题就应该不大了。将所有士卒打散,编入光州军里。”
殷诚又吩咐道。
韩信接着点头道:“是,殿下,臣已经拟好了一份章程。”
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份折子,给你了殷诚。
殷诚接过来,打开一看,颇为意外,看了看韩信。
“韩将军提议将三十五万军队分成六个军队。”
殷诚说完,众人也都是一愣,只有刘邦却是一脸的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