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6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俊顿了顿,用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在治下的时候,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用惯性思维去理解天下。”
  “梁锦还是用统一六国,治理亲朝的思想来面对炎朝。梁羽依旧是用隋朝乱世,治理大唐的思维去看待炎朝。这种惯性,不会因为前世里他们创造了多大的伟业而改变。”
  “大家所有人都不知道,炎朝的基层,到底是什么样子。”
  “如果不搞清楚炎朝底层真实的情况,只是想当然的改制,把前世的模式生搬硬套,最后只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经过这些日子的深入南楚基层调研,诸葛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截然相反。
  比如,他以为山南在楚家近百年的治理下,女子应该有很高的地位。
  毕竟成都城内便是这种现象。
  可一调研,却发现,整个南楚,除了成都之外,其他州郡表面上女子的地位很高。
  但实际上,用梁俊的话来说乃是两极分化。
  地位高的女子被捧上天,但绝大数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却甚至连炎朝普通女子的地位都不如。
  这种畸形的发展,直接就否定了诸葛亮马上改制丘山学院的计划。
  “殿下所言极是。”
  有了诸葛亮的赞同,其他人也不好再反对。
  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认可梁俊所说,因此纷纷点头。
  见得到了众人的同意,梁俊露出轻松的笑容。
  夫子则道:“既然如此,老夫便与你同行。”
  梁俊一愣,看了看夫子,刚想说话,却见诸葛亮冲着他点了点头。
  “也好,有老师在,那是最好不过了。”
  夫子又道:“宜早不宜迟,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咱们明日便出发吧。”
  说完没有理会其他人,收拾收拾桌上的宣纸,转身出了书房。
  夫子一走,诸葛亮也跟着走了出去。
  其他人一见,也都给梁俊告辞转身离去。
  整个屋内瞬间只剩下貂蝉、吕布和徐妙锦。
  “殿下,让奉先与你一同出行吧。”
  貂蝉走到了梁俊面前,微微行礼,开口道。
  旁边的吕布刚想说话,却被貂蝉一个眼神按了下去。
  不等梁俊说话,貂蝉又道:“妾身告退了。”
  说着款动莲步,走出了书房。
  吕布看了看梁俊又看了看貂蝉,无可奈何,只得冲着梁俊抱拳施礼,跟着貂蝉走出书房。
  一时之间,整个书房内,只剩下徐妙锦和梁俊。
  “徐姑娘,我送你回去吧。”
  梁俊已经与徐妙锦很熟悉了,因此虽然有些紧张,却也不觉得尴尬。
  徐妙锦微微一笑,躬身道:“有劳殿下了。”
  梁俊看着烛光下的女子,摇头道:“以后,还是叫我殷诚吧,太子去了雍州,我在想冒充他,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一边说,俩人走到了门口,看着天空之中皎洁的圆月。
  殷诚叹道:“如今,我也不需要再用梁俊这个名字了。”
  说着,转身看向徐妙锦,目光之中,脉脉如流。


第767章 夫子打人了嘿(为孑孓不二十万打赏加更)
  然后,天亮了。
  成都城外,车水马龙。
  城门还没开的时候,城外的商贩们就已经排起了长龙。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虽然短短不到一个月。
  整个成都城就焕然一新。
  改制的消息虽然让乡绅士族们提心吊胆。
  甚至还私下里聚会,商议如何应对。
  更是达成了同盟,表示与新镇南公府对抗到底。
  还煞有其事的写了血书。
  可这帮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是诸葛亮和刘备这俩人对手。
  初出茅庐,未曾经历风霜,斗志昂扬,一心想要施展抱负的诸葛亮。
  历经生死,看透世间百态,返璞归真,心如止水却又重振雄心的刘备。
  莫说是成都城这帮没见过世面的乡绅士族,就算是对上梁羽和房玄龄,只怕也不可能在诸葛亮与刘备二人手上讨得任何便宜。
  成都的百姓仿佛都忘记了楚家已经不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日子有条不紊的过着。
  唯一让他们有所察觉的是,来往成都的商队比之前更多。
  甚至连挂着霍家商行的商队都频繁出现在成都城内。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开心的事。
  百姓们开心,是因为霍家商行带来了可以让他们多一分收入,养家糊口的岗位。
  每天如流水一般的货物搬运,几乎带动了整个长安城所有闲置劳动力。
  士族们开心,是因为霍家商行愿意让他们跟着一起行商。
  霍家商行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权,是天下所有士族都梦寐以求的。
  只要跟着霍家商行,不管往西域贩卖任何货物,只需要缴纳一成的商税。
  而在此之前,就算是楚家的商队也得缴纳三成的税。
  诸葛亮对付这帮士族的办法之一就是从税上下手。
  只要听话的就有钱赚,不听话的不仅提高税收,而且还要排队抢每月的行商名额。
  只有背叛阶层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层。
  这句话在成都,乃是整个南楚的士族,被他们实际行动诠释的淋漓尽致。
  所有反对南楚改制的人,全都放弃了对于南楚新政权的抵抗,争先恐后的向诸葛亮为主导的新镇南公府表忠。
  当初叫嚷的最凶,提议组建同盟写血书的那位,更是直接倒戈,主动献上写书。
  还把所有的锅甩给了那帮受了怂恿,在血书上签名的士族。
  诸葛亮也十分配合的接受了投诚者,并高调的宣布成立南楚商会。
  任命献上血书的士卒为会长,授予他可以安排商队出行谁家在前谁家在后的权力。
  整个成都士族瞬间分崩离析,为了这无法给他们带来利益,只能彰显自己面子的事私下里打的头破血流。
  以至于在诸葛亮出城送殷诚回来的时候,那些挨打了的士族还拦路当街告状,涕泗横流,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
  殷诚看着站在城门口安抚那帮士族的诸葛亮,微微一笑。
  “天下间的士族果然都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哎,不得不说,要论政治手腕,我比之诸葛师兄还是差得远了。”
  殷诚坐在马上,手里捏着徐妙锦赠送的香囊。
  淡淡的幽香随风飘荡,让他心情大好。
  夫子则翻看着自己编纂整理的殷诚背诵的书籍,头也不抬道:“可即便如此,千百年来,天下变更,所有君王靠的还是这帮士族。”
  殷诚白了夫子一眼,道:“天下所有的财富全都聚集在他们手里,不靠他们靠谁?不过话又说回来,哪个皇帝不是得了天下之后,就开始对付这群帮着皇帝登基的家伙?”
  夫子没搭理他,一行人顺着官道缓缓的走着。
  “你难道当真只是出来转一转那么简单?”
  成都城消失在视线内,周围也没有了来往的客商,夫子合上了书,看着殷诚问道。
  “当然不是,我还以为老师不会问呢。”
  殷诚微微一笑,一直在等着夫子问自己。
  “老师,你知道我从雍州改制和南楚改制里得到最大的收货是什么吗?”
  夫子不屑的笑了笑,道:“老夫便是说中了,你也说不是,何必问老夫?”
  殷诚哈哈大笑,而后压低了声音,看着走在前面的吕布,悄声道:“老师认为,现在的南楚,不,是现在的炎朝,什么最重要?”
  夫子看了看殷诚,见他一脸你猜猜看,但是我打赌你猜不中的表情,久违的好胜之心涌了上来。
  “自然是先进的生产力了。”
  经过殷诚这半个多月夜课的洗礼,夫子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殷诚之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专业术语。
  “嗯,没错,先进的生产力是没错的。”
  殷诚连连点头,对夫子的表现十分满意。
  这老头活了那么多年,当真是身体力行的证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
  老头学习的劲头和学习能力,恐怖到让殷诚已经不把他当成一个正常人看待了。
  夫子皱了皱眉,脑子里飞速旋转。
  半晌坚定道:“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殷诚见即便是夫子,也没能够真正的将自己复述的知识彻底的消化。
  心里有些宽慰。
  夫子不行,其他人更是不可能做到。
  看来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是足够的。
  “老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殷诚沉声道:“先进的生产力是炎朝最需要的,但这先进的生产力从何而来?”
  夫子一愣,反问道:“从何而来?”
  殷诚笑道:“东宫的珍宝坊,乃是仿制的珍宝斋,这珍宝斋是谁创建的?乃是沈云。东宫的火器研究所,是谁提供的技术?乃是从山蛮来的马如龙。东宫的那些种子,又是谁人给的,乃是大皇子梁锦,可梁锦又从哪里弄来的?乃是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不辞辛苦,远渡重洋,花费了数年从海外搜集培育出来的。”
  说到这,夫子明白过来,知道梁俊接下来要说什么,缓缓的点了点头。
  “再说雍州改制,这么大的摊子是谁维持的?主要负责者是以刘文静为首的东宫文官集团,可每一项执行者却是刘三刀为首的基层人员。”
  “现在张角浪子回头,痴迷发明,以后必然会给东宫带来很多武器和划时代的发明。”
  “而我们想要在把丘山书院变成丘山学院,创办算学班和医生、护理学院,需要的是什么?”
  夫子点了点头,道:“人。”
  殷诚翘起大拇指,恭维道:“老师说的没错,确切的说是人才。”
  “这天下的穿越者,几乎全都是历史筛选下的人才,草莽之中更是有许多被淹没的人才。若是咱们能够聚集起这些人才,何愁天下不兴?”
  夫子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殷诚说的话,道理他都懂,可总觉得后面有个坑等着他。
  “你想说什么,尽管说,没必要遮遮掩掩。”
  夫子忽而本着脸,声音严肃起来。
  殷诚嘿嘿一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老师。”
  他双腿夹了夹马腹,靠近了夫子,道:“所以学生想,趁着这次出行,招揽天下群英。”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夫子对殷诚的性子了如指掌,他露出如此谄媚之笑,必然是没有好事。
  “如何招揽?”
  殷诚一拍手,一直在等夫子这句话,激动道:“老师猜一猜!”
  夫子没好气的看了殷诚一眼,他已经完全明白过来,殷诚刚刚为什么一直绕来绕去。
  这小子是打算打自己的名号,来招揽天下英豪。
  别的不敢说,夫子在炎朝的读书人心中地位不言而喻。
  丘山书院乃是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头也不是白叫的。
  天下间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不是科举高中,而是能够拜在夫子的门下。
  尤其是刘文静这位丘山八奇成为东宫祭茶,掌握朝廷实权之后,更是把夫子的名声推到了顶端。
  二十多岁就成为一国之宰府的人,一手把他培养出来的老师又是何等样人?
  想明白前因后果之后,夫子没好气道:“若是老夫昨日里不说与你同行,你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法子么?”
  殷诚摇了摇头,笑道:“其实我昨天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徐姑娘给我出的主意。”
  “老师,学生的面子您不给,这干闺女的面子可不能不给吧。”
  夫子本想表面上拒绝一下,可殷诚抬出徐妙锦,直接把拒绝的话堵死。
  “哼。”
  夫子哼了一声,道:“若是老夫的名头也不好用,遇到那些誓死不从的人你又该怎么办?难不成都像霍让那般全都杀了?”
  “老师,这事徐姑娘也给我出主意了,您猜徐姑娘怎么说?”
  殷诚表功似的笑着,看的夫子有些吃醋,不由自主的攥紧了拳头。
  眼见得夫子露出杀气,连吕布都回头看了看,殷诚也不敢惹急老头,马上做好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样子道:“徐姑娘说,若是有不从者,无须杀害,只要将他绑回南楚便可。”
  “绑回南楚?”
  夫子一愣,有些不明白。
  殷诚轻轻咳嗽一声,道:“老师不知么?南楚改制的计划里,针对牢狱也有一份改制方案。”
  “这份方案里主要提倡的就是用劳动教育取代之前的单纯关押。”
  “劳动教育?”
  夫子还是头一次听殷诚提到这四个字,不免有些好奇。
  “简单点来说,就是在牢狱之中建造工厂。。。晚上的时候再给他们上夜课。。。剩下的就不用学生多说了吧。”
  夫子一愣,十分的诧异,还能这么干么?
  “谁,谁提的这个方案?”
  殷诚正襟危坐,理了理衣衫,道:“不才正是区区在下。”
  “而且已经开始按照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