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都有些不明白,眉头皱的更紧。
  诸葛亮与梁俊对视一眼,梁俊道:“既然如此,丞相便给大哥说个清楚便是。”
  魏都也道:“太子所言极是,丞相就别卖关子了。”
  诸葛亮坐下来,笑道:“北凉王,你觉得南楚的士族门阀愿意听从安排乖乖的把土地拿出来么?”
  魏都连连摇头道:“自然不肯。”
  “那么他们现在敢起兵造反么?”
  魏都又摇头道:“如今未曾改制,他们自然也不敢。”
  “他们现在不敢,若是土地改制颁布之后呢?”
  诸葛亮循循诱导,魏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便是那时,他们纵然有反心,也绝不敢立即造反。可一旦土地改制一开始推行,这帮人势必要抱成一团,公然与镇南公府对抗。”
  “嗯,没错,所以说在土地改制落实之前,即便镇南公府下了改制的命令,他们也绝对不敢马上造反,却会对土地改制的消息隐瞒。”
  梁俊在一旁插嘴道:“而且还极有可能会被妖魔化土地改制,让南楚的百姓也都相信,土地改制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对百姓百害而无一利。”
  魏都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道:“没错,没错,太子所言极是。这帮乡绅最是喜欢颠倒黑白,愚弄百姓。”
  诸葛亮等人更是有些惊讶的看着梁俊,未曾想到这位一直身处高层的太子对基层还有这般见识。
  梁俊看懂了众人的眼神,呵呵一笑,不愿意多说。
  “所以土地改制虽然是南楚改制的核心,但绝对不能操之过急,要放在最后。”
  梁俊转移了话题,让大家的注意力从自己为什么如此理解基层又转到了南楚改制上。
  “而之所以要先从军队和经济入手,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给土地改制铺路。”
  说完了具体方案,梁俊就要开始给众人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动机。
  “军队这块,自然不用说,现在炎朝的军队战斗力很低,确切的说封建王朝军队的战斗力都很低,即便是青史留名的那些名将带领的军队,也是如此。”
  梁俊一说这话,坐在旁边的吕布和魏都神色就有些不自然了。
  他们俩注定是太子阵营之中日后冲锋陷阵的武将。
  梁俊在这种会议上公开发表这等言论,岂不是瞧不起他们?
  见吕布有些不服气,梁俊笑道:“温侯,笼统的来说,若你带一支万人军队与别人对敌,一场仗下来,己方伤亡千人,军队可还有一战之力?”
  吕布傲声道:“自然。”
  梁俊又笑道:“若是伤亡两千余人,敌军步步紧逼,军队可还有一战之力?”
  吕布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是带兵打仗的武将,亲临战场的统帅。
  自然知道军队的特性。
  自己带一万人与人对阵,若是死伤一千,他自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依旧可以与敌军厮杀。
  可伤亡两千,虽然手下还有八千人,但士气必然衰减。
  如果敌军步步紧逼,只怕就要有逃兵出现了。
  不等吕布回答,梁俊又问道:“若是士卒死伤了三千,敌军依旧没有甩掉,温侯觉得,可还有一战之力?”
  吕布的脸色阴沉下来。
  他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梁俊说的这种情况他倒还真没有遇到过。
  当然,他也曾遇到过比这更惨的,那就是前世里被曹操吊起来打的那次。
  “当然,我不是行军打仗的行家,这种例子举的也十分的理论化,没有考虑到地形、天气、作战双方将领的能力和,交战士兵的素质,有无援军,是本土作战还是千里奔袭。”
  梁俊呵呵一笑,想要缓解一下气氛。
  吕布则不为所动,看着梁俊问道:“太子是想说,世间有死伤三成的依旧有一战之力的军队?”
  又道:“而且并非是个例?”
  梁俊一愣,看着吕布严肃的表情,点了点头。
  许久方才道:“有,我那个时代,有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军队。但有一支伟大的军队,不仅战斗力极强,就算战到一兵一卒,也会坚守阵地。“
  梁俊说到这,呼吸有些急促,神情有些激动。
  “而且还是一支妇孺可与之争路的王者之师。”
  书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梁俊坐在椅子上,脑袋里回忆着前世看的那些资料,脸上挂着向往的神情。
  周围的人则一脸的不可思议,就连诸葛亮也微微皱眉。
  显然对梁俊说的话持怀疑态度。
  梁俊见众人全都不说话看着自己,神色怪异,哈哈一笑。
  “咱们接着说回来。”
  梁俊抬起手,在诸葛亮眼前晃了晃,诸葛亮回了神,别有深意的看了梁俊一眼。
  “所以说军队改制,目的就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具体的三个方面刚刚我也都说了。”
  梁俊伸出手指,道:“第一就是训练方式要改变,详细的方案一会开完会,大哥和温侯咱们再商议。”
  吕布和魏都还沉浸在梁俊刚刚说的话中,听到梁俊叫他,赶紧点头:“好。”
  “这第二个方面,便是军队的纪律,这一点我也说了,明日便可推行。”
  诸葛亮看着墙上临时搭建的黑板的条例陷入了深思。
  他现在有点明白,梁俊所说的王者之师是什么样子。
  梁俊接着道:“这第三点,自然就是关于军队的宣传,一定要从根上改正。”
  说到这,梁俊的脸色沉了下来。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类似这种错误言论必须消除。南楚的新军,乃是为了保家卫国,守卫百姓所创建,军民本是一体,新军不是属于任何一个人的,不属于我梁俊,也不属于你魏都,更不属于你吕布,而是属于天下的百姓。”
  梁俊双手按在桌子上,斩钉截铁的看着众人说道。
  吕布和魏都,还有坐在最外面的刘备和徐道也都缓缓的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还不能理解梁俊这样做的意义。
  甚至觉得梁俊这样做纯粹是纸上谈兵,外行指挥内行。
  但在刚刚商议这些事的时候,他们一提反对意见,梁俊马上变得冷酷决绝,不容得任何人反对。
  甚至还对着吕布说出,若不愿意,尽管离开的话。
  要不是貂蝉刚刚进来送茶水,只怕吕布得和梁俊干起来。
  见到梁俊又再次重申,语气比刚刚更重,四人更不敢懈怠。
  “军队改制这块,虽然是最先实行的,却也不能操之过急。”
  梁俊缓和了语气,道:“需得徐徐图之。”
  诸葛亮点头道:“这个自然,军队改制由臣亲自推行。”
  梁俊嗯了一声,接着道:“军队改制的同时,便是要经济改制。”
  他说着又拿起指挥杆来,看着众人道:“经济改制乃是为了土地改制做基础。”
  众人又开始疑惑,不知道梁俊为何这样说。
  “后世有一个大贪官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历来造反的都是种地的,商人是绝对不会揭竿而起的。”
  梁俊一说到这,诸葛亮马上认可的点了点头,道:“没错,太子是想通过丝绸之路和类似聚宝斋之类的商铺,在南楚扶持商人。”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梁俊刚表明态度,诸葛亮马上就明白过来。
  这种交流让梁俊十分的舒服。
  “丞相说的没错,不光要扶持商人势力,而且还要想办法将这些乡绅门阀变成商人。”
  “将乡绅门阀转变成商人?”
  楚秋九露出不解的神色,完全搞不懂梁俊的思路。
  “没错,只要他们从商业上得到的利益,大于从土地上得到了钱财,那时候他们便是案上的鱼肉,就算想要造反也得掂量掂量。”
  梁俊一说到祸害那帮欺压百姓的乡绅门阀,一双眼睛就开始放光。
  让在座的众人浑身都不舒服。
  楚秋九更是为南楚的乡绅门阀们一阵默哀。
  他们招谁惹谁了,居然碰到梁俊这个煞星。
  “没错,只要他们愿意跟着丝绸之路走,我有一千种法子对付他们。”
  梁俊越说越兴奋,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实施自己心中想的计策。
  还不等旁人问具体都有哪些办法,只听敲门声响起。
  “进。”
  梁俊抬头回应。
  诸葛亮则摇着羽扇,侧身冲着魏都笑道:“是徐姑娘来了。”
  魏都刚想问你怎么知道是徐姑娘来了,就见房门推开,徐妙锦走了进来。
  诸葛亮悄声道:“徐姑娘敲门与众不同,自然一听便知。”
  说话间,徐妙锦走进了书房,冲着众人行了一礼,看着梁俊道:“殿下,夫子让妾身将这份消息送来。”
  说罢从袖筒之中拿出一封信,递给了梁俊。
  梁俊赶紧接过来,道了声辛苦,也不客气,当着徐妙锦的面就拆开了。
  信上的字并不多,但内容却让梁俊笑呵呵的脸瞬间阴沉下来。
  “怎么了?”
  诸葛亮发现不对劲,赶紧起身。
  梁俊转身将纸张递给诸葛亮,环视众人,冷声道:“冤家对头来了。”
  众人纷纷凑到诸葛亮身边,向着纸张看去。
  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
  有海上来寇千余人,攻克明州不退,占据府衙,于民秋毫无犯。
  又使人携国书传于长安,内容不详,贼首自曰丰臣秀吉。
  众人看完全都十分的诧异。
  梁俊则冷声一笑:“敢上岸侵占我大炎国境,还敢递交国书?哼,我倒是要看一看,长安那帮人打算怎么办。”


第754章 赵云救我(为孑孓不二十万打赏第一更)
  太阳落下山。
  夕阳在含元殿的屋脊上洒下金灿灿的余晖。
  一直在大殿上回荡的声音截然而止。
  成群的雪白鸽子落在了含元殿前的广场上。
  这些鸽子是梁俊送给安阳的。
  它们是这片皇宫里,唯一可以自由自在,想什么时候出宫就什么时候飞走的生物。
  一只鸽子脱离了队伍,仓皇之间,飞进了含元殿里。
  整个大殿之内坐满了人。
  却没有任何的声音。
  这种诡异的气氛,连鸽子也吓了一跳。
  它落在了柱子上,一动不动。
  歪着脑袋看着大殿内的情形。
  “我早该知道的。”
  许久,方才有一个声音响起。
  这个声音的主人,身穿着炎朝太子才能穿着的服侍。
  原本雍容华贵的气质,此时却因为脸上的狰狞和头冠的散落而显得狼狈不堪。
  梁俊后退一步,身后就是宽大的龙椅。
  他冷不防的被绊倒,跌坐在龙椅上。
  一双眼睛血红无比,可语气却又十分的平静。
  “我早就知道的。”
  梁俊坐在龙椅上,喃喃自语。
  当他说到第三遍的时候,站了起来,大声嘶吼:“所以说,父皇,父皇并不是假冒的,不是别人冒充的。。。”
  面对梁俊这个问题,所有人先是一愣,随后也都跟着思考起来。
  是啊,原来的皇帝好像也可以这样理解。
  他还是梁俊的父皇。
  但,却又不全是。
  好在现在的炎朝并没有适合哲学生长的空间。
  大家伙对,我是谁,从我哪里来,宇宙有多大这种填不饱肚子的问题没有任何的兴趣。
  因此也没有人回答梁俊的这个问题,任由他自说自话。
  梁俊哈哈大笑,这笑声带着哭腔,只是没有那么的明显。
  但紧接着,这哭腔慢慢的掩盖了笑声,回荡在大殿之中。
  “我早就该知道的。”
  梁俊失魂落魄的坐在龙椅上,整个人像是瞬间苍老了十几岁。
  “我早该知道的。。。”
  他喃喃自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只是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能看清他的嘴唇微微颤动,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殿下。”
  苏信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眼前这个人毕竟是他看着长大,又尽心辅佐五年的太子。
  若非是苏信的御史台顶住压力,不惜放弃文人的斯文,拿起鞋底作为武器捍卫太子的尊严,梁俊这个太子早就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
  “你住嘴!”
  梁俊一把抓过摇摇欲坠的头冠,冲着苏信扔去。
  “你这个奸臣!你这个奸臣!”
  他指着苏信嘶吼怒骂道:“你这个奸臣!”
  如杜鹃啼血,似困兽哀鸣。
  梁俊浑身的力气全都用在了这一句话上。
  整个大殿之内不断回响着这句话。
  苏信如遭雷劈,整个人颤颤悠悠,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梁俊。
  许久,他缓缓的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殿下,臣有罪。”
  苏信哽咽着低声喃喃,整个人忍不住的颤抖着。
  梁俊大口大口的喘着,一双眼睛里闪烁着凶光。
  像是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不敢拼命搏杀,只能用嘶吼作为武器,维护着自己那仅存却又可怜的尊严。
  “陛下。”
  李建成说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