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梁凤皇并不以为意,此时又从王易嘴里听到刺客这两个字,梁凤皇当真是郁闷无比。
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刺客?
难道谁篡改了史书,故意抹黑自己不成?
王易见梁凤皇一脸的阴沉,马上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连连道歉。
梁凤皇也懒得和他掰扯这些事,心中暗暗下了主意,等今个的事完了,一定得好好问一问梁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梁俊见自己暗地里给王易的几个试探,王易全都中了,心里对他这个老乡的身份再无怀疑。
“你现在知道了所有人的身份,也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梁俊笑着说道:“我当初刚来到炎朝的时候,就是不知道他们的身份,所以无可奈何之下跑出了长安城,吃了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方才搞清楚炎朝的局势,如今你一来到就参加了如此重要的会议,在我们这帮人里算是开局最好的一个了。”
王易这会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称是。
梁俊看了看一脸淡定,丝毫不着急的梁老三,心里有些纳闷。
这孙子今个怎么那么淡定,难不成还有什么后手不成?
心里一边猜测,一边简单的把长安城这半年来的局势给王易说了一遍。
王易听完,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明白过来之后,马上就吓了一身冷汗。
看了看梁俊又看了看一旁的梁羽,心里叫苦。
自己逞什么能,偏偏挑东宫和军机处逼宫的时候来。
王易前世里为了设计游戏背景和人物人设,没少研究历史资料。
知道这宫廷政变从来都是以流血开始,以流血结束。
自己这个外人,卷入这种斗争之中,怎么可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再加上梁俊一直对自己十分的和蔼,总是让王易感觉这个太子老乡没安好心。
可如今自己就是案板上的咸鱼,想要翻身势比登天,只能祈祷老天让这位看起来挺不错的太子看在老乡的面子上,不要下黑手。
梁俊见王易彻底冷静下来,方才回到话题上。
“现在长安城的局势很明显了,东宫、皇帝和军机处三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程度。你来给诸位大人说一说,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样的,咱们那个时代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有没有皇帝。”
王易咽了咽口水,只能硬着头皮道:“回,回太子的话,封建,封建制度,迟早要废除,皇帝,皇帝也,也被推翻了。”
在此之前梁俊不止一次在朝堂上提出要废黜皇帝制度,实行选举制度。
每一次都拿自己所处的朝代现身说法。
这个时候和梁俊同处一个时代的沈云总是闭口不言,谁问他他都不反对梁俊的话,也不赞成。
这就让不少人以为梁俊这样说乃是一种想要让皇帝退位,自己上位的计策。
如今这个突然杀出来的王易说的和梁俊一模一样,这让众人心里不由的打起鼓来。
难不成后世当真没有了皇帝?
其他人一时不能接受,但梁凤皇却认为梁俊并没有骗人。
毕竟自己后世都能成为他娘的刺客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眼见着节奏被梁俊带跑偏了,军机处众人心里有些着急。
他们来之前可是商议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梁俊逼宫,让皇帝退位。
并不是帮助梁俊废黜皇帝制度。
梁济刚想说话,就被梁羽用眼神按了下来。
“关于此事皇帝怎么看?”
梁羽转过头来看向梁老三,他已经把现在这种变数考虑到了。
自己之所以同意和东宫联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皇帝退位。
而梁俊的目的现在也很明显,那就是在自己的基础上更近一步,不仅要让皇帝退位,还得废黜皇帝制度。
这对梁羽来说,很好解决。
只要自己不同意,梁俊就算是说出大天来,也别想在今天废黜皇帝。
而在让皇帝退位这上面,自己既然和东宫的目的一致,不如先把这个目标达成,在和梁俊掰扯后面的事。
梁老三见梁羽说完,所有的人都看向自己,微微一笑,道:“今日你们逼宫,就是为了让朕退位?”
梁羽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
梁老三哈哈一笑,道:“自古以来,宫廷政变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像今日这般平和的逼宫造反,倒还是不多见。”
他越是这么淡定,梁俊等人越是心里觉得不对劲。
梁老三什么时候变的那么看得开了,难道他不知道,一旦退位之后自己将要面临的处境么?
梁羽道:“正是因为我等见多了血流成河,兄弟相残的政变,因此在多方协调,希望能够按照太子所说,今日能够和平政变。”
梁俊跟着道:“现在的炎朝,也经不起折腾。长安城一旦乱起来,整个天下势必打乱,到时候遭难的还是天下百姓。”
“天下百姓。”梁老三笑着点头,叹气道:“天下百姓是个好借口啊。”
他说着站起身来:“只是朕这个位置,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好。”
说着在众人的注视下从袖筒之中抽出一道圣旨,随手一抖,圣旨打了开来。
“既然你们要让朕退位,又拿出天下百姓来压朕,那朕就听你们的。”
他说着看了看周围众人,接着道:“这是一道退位圣旨。”
说着向着四周摆了摆,又道:“这上面空了一个位置,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写上谁的名字,他就是炎朝下一任皇帝。得国之正,莫过于此。”
“朕只有一个要求,谁继位之后同意让朕去幽州,朕就将谁的名字写上去。”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原本被梁俊调节的有些平缓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第510章 史上第一绝境
很多时候,夜深人静时,梁俊自己躺在床上就在想。
如果当初自己穿越过来的时候,穿的不是太子而是皇帝,自己能不能破局?
又或者说,如果自己是梁老三,面对现在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辗转反侧,一直琢磨这些问题。
思来想去,梁俊坐起来点根烟,心里有些同情梁老三。
这种情况下换做是谁,都破不了这个局。
梁老三坐着的龙椅看起来舒服,实际上和热锅差不多。
刘文静也曾纳闷过,为什么诸葛夕要选择辅佐皇帝。
在这个过程中,他站在皇帝谋臣的角度分析了下梁老三的处境。
梁老三确实是长安城中势力和实力最大的人。
身为皇帝,手握着京师十六卫之中六卫五万士卒。
长安城虽说有十六卫,但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当属梁老三手里的六个卫。
从表面上来看,手握重兵的梁老三对付谁都是易如反掌。
毕竟哪怕掌握了剩下十个卫的人团结一起,将矛头对付皇帝,也不是皇帝手下六个卫的对手。
再者来说,皇帝手里不光有兵权。
在大家伙刚来的时候,梁老三对朝堂的掌控力还是十分强的。
即便是现在,梁老三对朝堂的影响也没有其他人想象的那么弱。
刚回长安的时候,梁俊得知梁老三真实的实力之后,心里十分的纳闷。
这位老哥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对付军机处这帮弟弟还不是手到擒来?
都不用和他们玩什么手段,耍什么心机,直接派兵抄家,谁敢反抗就弄死谁。
可随着对长安城的局势越发的了解,梁俊才体会到梁老三的苦衷。
他有碾压长安城所有穿越者的实力么?
实话实说,有。
但是他敢把这帮人吊起来打么?
实话实说,哪怕是把梁老三换成梁俊,他也不敢和军机处硬碰硬。
原因很简单,因为梁老三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他只是皇帝手中力量的继承者,并不是皇帝力量的缔造者。
长安十六卫之中,他确实握着实力最强的六个卫。
但这六个卫的统领和之前的威武大将军陈飞,对于梁老三来说,这七个人完全是陌生人。
他不知道这七个人到底是靠着忠心得到了原来皇帝的重用。
还是原来的皇帝靠着帝王之术平衡着手下这帮武将。
就像前世里自己老爹手下的年羹尧。
当年年大将军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外人看来,这就是自己老爹心腹中的心腹。
可谁能想到,自己老爹早在年大将军刚立下创世之功的时候就动了杀心。
虽然表面上依旧宠信有加,其实只不过是温水煮青蛙,想让年羹尧越来越膨胀,最后自取灭亡。
炎朝这六卫七个统领之中,有没有被之前的皇帝当做年羹尧的,除了原来的皇帝谁能知道?
再者来说,这帮人有没有早就被朝堂之中其他势力收买的?
当初的皇帝早就知道,但并不想打草惊蛇,想要将计就计因此暂时先养着的?
这种事很有可能,但有没有,又只有原来的皇帝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保险的法子就是一边慢慢的试探手下人的忠诚度,一边将这些人换成自己认为可靠的人。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手段和滴水穿石的耐心。
半年的时间是不够的。
因此梁老三的实力确实强大,可实力越是强大,对他的缚束也越大。
在这一点上就不如军机处的人。
原本实力就比较弱,手下人也少,随便发展发展就能攒出来一个实力过硬班底。
天策府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加上长安城那么多穿越者,明的暗的像是下锅的饺子。
如果不是梁俊回来之后直接捅破窗户纸,梁老三连城内大约有多少穿越者,心里还没底呢。
在这种情况下,把明面上这帮穿越者同行全都杀了,看起来是爽快了。
可实际上更是作死。
毕竟这帮明面上的穿越者死了之后,原本的位置全都空了出来,想要让朝堂正常运转,就得再提拔人上来。
有了前面的例子在,谁敢保证自己提拔的人里没有穿越者?
这帮穿越者有前人的教训,他们敢公开身份么?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如果梁老三真把军机处这帮穿越者弄死了。
在他自己的认知里,朝堂上全都是忠心耿耿的原住民。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王易刚刚已经给他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例子。
满院子穿越者犹不知,还以为自己是那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从各个方面分析,梁老三所处的环境完全可以是绝的不能再绝的绝境。
这是众人没有统一,但在心里全都这样认为的结论。
面对着这样的绝境,梁老三甘愿坐以待毙么?
梁俊不相信,梁羽也不相信,满朝文武谁都不相信他会等着东宫和军机处围剿自己。
可直到上元盛会这一日,梁老三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饶是梁俊和梁羽想破了脑子也想不出他到底怎么破局。
这个疑惑在梁老三将手中的圣旨抛出来之后迎刃而解。
原来如此,难怪这孙子那么淡定。
原来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破局,他一直想的就是逃避。
在看到圣旨的一瞬间,全场的人都明白了过来。
就算是梁羽,在一瞬间也有些失神。
看着梁老三的眼神十分的复杂。
房玄龄也是一脸的错愕。
失策了!
在场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那么多聪明人谁都没有想过梁老三会主动放弃皇位。
不仅主动放弃皇位,还拿着这个皇位当做撤退的筹码和反击东宫与军机处脆弱联盟的诱饵。
按理来说,梁老三这一手并不高明,也不是很难猜。
东宫和军机处这么多帝王将相加上这些个青史留名的谋臣们全都没有料到,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整个朝堂之上,能够参加这场权利的游戏的人,除了梁老三外,几乎都是开国的皇帝。
梁锦不用说,统一六国的男人,开天辟地第一个皇帝。
梁济,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所处的环境每天除了打仗就是打仗,当了皇帝之后,更是心怀统一大志,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梁羽也不需要多说,为了当皇帝弑兄逼父,开创了大唐盛世成为万邦来朝的天可汗。
就算是此时冒充梁昭身份的梁禅,上辈子打小就颠沛流离,当了蜀国的皇帝之后丝毫不敢懈怠,魏吴两国像是两把剑一样悬挂在自己的脑袋上。
梁植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却和手下的文臣们斗了一辈子,对于皇权有着深入灵魂的渴望。
就算是梁俊,前世里也是枪林弹雨之中活下来的人物。
不说皇子,就说方护和左典,俩人都是站在权臣巅峰的人物,只不过一个公开造反,一个虽然没有造反,却干过废黜皇帝的事。
就连不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