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到盏茶功夫,文渊单枪匹马而出,面色严肃,走到了马车之前,下马躬身施礼道:“营地之内,鼠患已清,还望大家暂避左右,余下之事,交付给文渊。”
  苏柔下了马车,摘了面纱,看着恍若巨兽的营地,缓缓前行,忽而转身笑道:“前面便是无间地狱,三郎敢进,苏柔如何不敢?”说着,款动莲步,走入营中。
  文渊见苏柔一身白衣,宛如救世仙子临尘,一时之间竟然看的呆了。
  老钟头走上前,道:“若是有歹人,只怕会对小姐不利。”文渊听了,回过神来,慌忙赶上前。


第53章 结义与美女
  这营地真是个人间地狱,苏柔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也曾在马车上听那女子说了营地之事。
  但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终究还是有天壤之别。
  营地之内,饿殍遍地,男女老幼,衣不附体,见到文渊护着苏柔前来,能动之人无不跪倒在地,跪谢救命之恩。
  不能动的听说文渊杀了囚困自己的士卒,一个个哭号起来,声音嘶哑,让人动容。
  苏柔一一将众人扶起,文渊把仓库之中米粮搬出,寻了三五个形若枯槁的汉子,简单造了饭煮了粥,分了给营地中百姓。
  众百姓又感恩谢了,老钟头并着环儿扶着车中女子进了营地。
  那女子见了亲属,父女二人抱头痛哭,哭了半天,其父上前跪在苏柔面前,磕头不止,有人认得苏柔,道这是琴音娘娘,老头哭的更是厉害,差点昏厥过去。
  文渊赶紧将他搀起来,问其姓名,老头道:“小老儿本是北宁城人,姓张,俺们村子遭了灾,又闹了匪,俺们为避兵祸,举家来凉州投奔亲属,到了半路遇到了官差,说是奉命来杀贼救灾,解救俺们。”
  张老汉摸着眼泪,提起伤心之处,抱着闺女又是一阵大哭,一旁有同村的乡亲接着道:“俺们跟着他们便来到了这里,谁知到了这里再也出不去了,他们抢了张老汉的闺女,俺们一家老少也都饿死了。”
  说着想起活生生饿死在自己面前的家小,再也忍不住,也跟着嚎啕大哭,张老汉又跪在地上,接着道:“若不是恩人今日前来,只怕俺们都活不过明天了。”
  张老丈痛哭流涕,转头看着女儿模样,哭声更大,他这一哭,周边众人均哭道:“俺们与他一般,均是被官兵哄骗到了此处,每日只给水喝,不给饭吃,隔些日子还要拉走一批。”
  文渊道:“可知去做什么?”
  一人哭道:“将军跟我来。”
  那人引着文渊左拐右拐,到了营地后一大坑。
  只见坑中均是无头之尸,恶臭扑鼻,那人道:“他们将人带到此处,活活将脑袋砍了,说是杀的造反贼寇,俺哥哥就是这般死的。”
  那人说完放声大哭,声嘶力竭,竟然昏厥过去,文渊将他掐醒,只觉得肺都快要气炸开。
  拿人又引着文渊来到了一个屋子,道:“将军,俺妹妹便是死在这里。”
  文渊推门而入,只见屋子之中狼藉满地,十五六个年轻女子不着一物,蜷缩在一角,浑身上下遍体鳞伤,更有一女子被吊挂在屋梁之上,眼珠突兀,已然死了。
  文渊咬牙切齿,攥紧拳头,眼中血红,嘶吼道:“禽兽不如,禽兽不如!”
  苏柔闻声而来,见得屋内场景,慌忙上前,文渊退出屋外,压住满腔子怒火,问众人道:“可知这是哪路兵马?”
  一老丈上前道:“将军,小老儿会些医术,被他们召到身边伺候,听他们说话,像是高南州的官军。”
  正说着,只听一人叫道:“不好了,割头的官军又来了。”
  四下里众人听了无不胆寒,跪倒在地,道:“求将军救命。”
  文渊咬牙切齿,安慰众人道:“诸位乡亲莫忧,待文渊为诸位报仇。”
  说着走进屋内,避身转脸冲着门外道:“大家,有寇来袭,如何应对。”
  苏柔将那女子收敛了,为她穿好衣物,冷声道:“三郎乃当世豪杰,不可因妾身瞻前顾后,妾身自会照顾好自己,将军莫要担忧。”
  文渊听了,也不说话,转身而走。
  出了营门,便见百余官军排列于前,为首一将见了文渊,喝道:“你是何人,胆敢擅闯囚犯重地,还杀了我手下部众。”
  文渊眯眼看他,握紧手中长枪,沉声道:“禽兽不如之人,还不配知道我的名号!”
  这边说完,催马向前,马快枪利,不等那将反应过来,便被文渊杀了,其他官军一见上官身死,吆喝着来战文渊,文渊使出浑身解数,将周身士卒全都斩杀。
  其他兵卒胆寒,回马而逃,文渊怒极而笑,连追五里,将残兵尽数杀个干净。
  只剩得一个吓破了胆的兵卒,慌张落马跪地求饶,文渊道:“你等来此做甚?”
  士卒道:“巡视到此,冲撞好汉,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文渊面色如冰,冷哼一声,长枪挑断他的脚筋,道:“还敢骗我。”
  那士卒哀嚎:“我等奉命前来杀贼。”
  文渊哈哈大笑,笑声之中不尽悲凉,道:“好一个杀贼,好一个杀贼!”
  那士卒跪地求饶,文渊又道:“你来此处,前后共有几回?”
  士卒道:“小人初次来此,将军恕罪,小人真的是初次来此。”
  文渊长枪一扫,将他另一脚筋挑断,厉声道:“贼兵,还敢欺我!”
  那士卒痛不欲生,道:“每十天来一次,共来了四次。”
  “好,好,好。”文渊伸出枪来,挑中士卒后背,用力一提,放在马上,道:“你且回去,告诉你家太守,就说朝廷钦犯,反贼文渊在此,若想立功,让他亲自带兵前来。”
  说罢枪头刺中马臀,马儿吃痛,全力奔跑。
  营中百姓见文渊归来,欢呼来迎,均道:“将军真乃天兵下凡,神将重生,前来救我等性命。”
  众人拥着文渊见了苏柔,苏柔将那些女子安排好了,左右有人将文渊一人斩杀官军之事告知苏柔,苏柔听了,一双眸子放在文渊身上,说不出的万般柔情。
  文渊见她这般看自己,心中一横,抱拳道:“大家,只怕文渊不能再送大家了。”
  苏柔美目看他,道:“将军来去自如,能送至此地已是妾身之福。”
  文渊道:“非是文渊不愿,而是我放了一人回去通知那高南太守,想来最多半日,便有大军来袭,文渊死则罢已,只怕连累了大家。”
  众人听有大军来袭,顿时鸦雀无声,张老丈忽而怒声道:“怕个球!今日有天神般的将军在此,又有琴音娘娘在,咱们雍州子弟,都是带种的汉子,如今家破人亡,便是反了他娘贼的,这样的狗皇帝,这样的朝廷,咱们跟着将军杀到长安,看了那些大人们的狗头,剥了他娘的皮,就算死又有何怕的。”
  众人吃了喝了,也都有了精神,张老丈一说,有青壮汉子捡起周围的兵器,纷纷应和。
  苏柔道:“妾身虽是女流,却也知大义,将军不怕,苏柔又怕什么?”
  此时二人心意相同,好像对方所想,自己都能清楚的感觉到一样。
  苏柔这样说了,文渊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大家领着老弱,寻个小路下山,我带着青壮迎敌,等大家走得远了,我们再跟上。”
  苏柔聪颖,本想拒绝,但见文渊坚定,知道他已抱着必死决心,只得点头答应。
  人群中有人挤进来说了下山的小路,众人寻了马车,拉着一众老幼残弱并着粮草,出了营地顺着小路下山。
  文渊送出营地,对老钟头道:“若文渊生还,便去寻钟伯,认赌服输。大家安危,只得寄托钟伯身上。”
  老钟头抱拳道:“三郎大义,老汉诚服,若有歹人想对大家不利,须得问问老汉手中家伙答应不答应。”
  老钟头说着,舞动手中的物件,文渊眼前一亮,道:“文渊有眼不识金镶玉,同行多日,竟不知先生深藏绝技。”
  老钟头收了枪,笑道:“老夫年少时也曾寄身绿林,这柄长枪也饮过不少奸贼污血,自从老夫跟了我家老爷,已有二十多年,这神兵蒙尘二十载,委屈他了。”
  说罢,抽开武器的裹布,现出一杆长枪来。


第54章 杀手再来
  文渊细看去,只见这枪约有丈余长,不知是何物打造,通体雪白,枪头枪身浑然一体。
  枪身上纹着一条五爪白龙,栩栩如生,龙尾为枪柄,龙口含着枪头,再看那枪头,寒光闪闪,左右血槽,尾有倒刺,端的是一把神兵利器。
  文渊看了,连连赞叹,老钟头递枪给他,文渊不敢去接,老钟头道:“只望将军凭此枪,扫平这昏昏世道。”
  文渊接过,只觉枪上白龙似乎活了一般,耳旁恍恍有龙吟低沉,道:“不知此枪可有名。”
  老钟头道:“有名,曰白龙云滚。”
  文渊手中握着长枪,心道:“白龙云滚枪,文渊必不负你。”
  正说着,环儿走了过来,手捧一叠衣衫,道:“三郎,我家小姐命我给你。”
  文渊慌忙放下手中枪接了过来,只见这衣衫乃是用上等绸缎缝制而成,做工精巧无双。
  环儿道:“那日在登州,小姐专门让钟伯专门买了麻布和云锦,一路上缝制了两身衣衫,一身将军身上穿了,还有一身,本想到了凉州,拜别之时赠于三郎。”
  文渊心中感动,道:“文渊一介武夫,如何当得起此等大礼。”
  老钟头哈哈一笑,道:“将军若不当得,谁人又能当得?”
  文渊又拜谢了,送了钟伯和环儿上了马车,苏柔坐在马车内,纹丝不动。
  环儿拉上帘子,道:“小姐,如何不让三郎与我们一同走,大军前来,三郎纵然有三头六臂,却也好汉难敌四手。”
  苏柔摇头道:“他心意已决,我又如何劝说?”
  环儿道:“小姐若开口,三郎必然应允。”
  苏柔叹了口气,道:“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他既然已决定在此杀贼,我若劝他,便是不懂他,我若是不懂他,强留他在身边,他也不开心,此行九死一生,我又何必这般让他遗憾?”
  环儿摇头不语,便听到马车外钟伯忽而唱道:“爷爷生来不读书啊,只在雍州山里住哇,虽然生的泼皮身,杀贼原来,不杀人啊。”
  歌声浑厚悠长,文渊身后站立一百多精壮,纷纷跟着和唱。
  望着苏柔一众走远,文渊安心下来,朗声道:“雍州子弟何在?”
  众人应:“雍州子弟在此!”
  文渊道:“尚能战否?”
  众人道:“可撕虎豹。”
  文渊又道:“兵戈利否。”
  众人不答。
  文渊又道:“兵戈利否?”
  众人中只有稀稀落落之声道:“利。”
  文渊皱眉,又问一句:“兵戈利否。”
  众人答道:“将军,我等并无兵刃。”
  文渊转过身望去,果不其然,众人之中只有十余人手持兵戈,还是杀了那些守所获。
  不由得气势一滞,只得安排四五十人去到前方挖陷马坑,又派剩下的人进了树林折了树枝,待到大军来,便让他们在树林中扬起尘土,当做疑兵。
  又寻了三个机灵精壮去做哨卫,安排妥当,文渊进了营帐,寻了些吃食,饮了水,将营地烧了。
  众人如此等了一个多时辰,那三名青壮跑了回来,道:“将军,有兵马来了,乌泱泱一群看不到头。”
  文渊听了,浑身兴奋,道:“来的好!”
  命众人藏入林中,自己一人一骑立在路中央。
  不多时,大军前来,为首一群鲜衣怒马的将领拥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这人正是高南太守胡凤,胡凤见文渊立在营地之前,又见营地浓烟滚滚,树林两旁尘土飞扬,对左右笑道:“这狗贼真是好大胆,还真的在此等我,营地之内都是残弱,那树林之中必定是疑兵,还来唬我。”
  众人皆道太守英明。
  却有一人道:“太守,此人武艺高强,不可轻敌。”
  高凤看去,正是昨日带着三百多喽啰前来头被自己的强盗头子吴秀。
  吴秀自那日遇到文渊,唯恐文渊追上来,带着山寨的喽啰跋山涉水一路狂奔,不知怎么就到了高南境内,被高凤手下巡查兵发现,也是这吴秀命好,高凤见他带着这帮子人能从登州跑到这里,是个人才,就手在帐下,做了一个百长。
  按理来说,他还够不上站在高凤身边,只不过吴秀深得手下人真传,马屁功夫登峰造极,让高凤十分受用,因此带他随身侍候。
  胡凤一听,很是不开心,道:“哼,不能轻视?他这一人,能挡我一万精兵么?”
  吴秀被文渊吓破了胆子,也是好心劝告高凤,见高凤这样说,慌忙告罪。
  胡凤见他告罪,也不生气,有心炫耀,道:“吴百长新来,不知我高南军中多的是武艺高超的将军,不知者不怪。”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