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微微皱了皱眉,从刚刚姚广孝暗怼李秀宁就让梁俊有些觉得不合适。
不说自己对李秀宁的私人感情,只是你大和尚刚来,就不团结同事,让我这个太子很尴尬呀。
刚想说话,却被刘文静伸手在桌下拦住了。
梁俊对李秀宁的感情,东宫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这些日子以来,连安宁对待李秀宁都以准太子妃的态度。
刘文静心中一边为梁俊高兴,一边又担心起来。
毕竟李秀宁乃是东宫的财政大臣,在雍州百官之中的人气仅次于梁俊,若是她做了太子妃,雍州的势力在东宫必然会一家独大。
这是刘文静不愿意看到的。
第479章 秦王若是不从,我就送他见大哥
一个稳定的东宫政权,绝对不能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
毕竟历史上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这一点的正确性。
刘文静虽然很欣赏刘三刀,但是他绝对不会同意在这个时候让刘三刀进入东宫决策层。
这也是为什么东宫决议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只是梁俊、刘文静和上官瑞鹤三人。
因为雍州的势力在东宫原本就大,梁俊能够回到长安全靠着雍州的人撑着。
如果再让刘三刀在东宫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进入了决策层,时间一长,难免会让以山贼强盗为主的雍州派内心膨胀。
一旦他们膨胀了,对于梁俊接下来要做的事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就像梁俊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何处理好东宫内部的矛盾,让现在的东宫和未来的东宫可以在梁俊的指挥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奔着一个目标奴隶,是刘文静这位东宫首席谋主最大的事情。
他刘文静和上官瑞鹤是不能对李秀宁有任何不敬的,毕竟俩人一个是谋主,一个是东宫的眼睛和耳朵。
一旦和李秀宁这位财政大臣不愉快,势必会让东宫在雍州的执行能力大打折扣。
而姚广孝乃是以后的作战衙门的司长,说白了,他就是个作战总军师。
在未来梁俊和刘文静对东宫未来的规划中,军事方面肯定是要单独立成一个体系。
因此姚广孝以后与李秀宁不是一个体系,就算关系再不好,也不可能给东宫造成什么影响。
姚广孝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从一进东宫,看到军机二处给他的那些情报,多年的经验让他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刘文静的担心。
刘文静也乐得有姚广孝这样一个人从侧面敲打敲打李秀宁。
李秀宁礼貌一笑,看着姚广孝道:“姚少师,正因为我十分了解秦王,所以才知道只要殿下能够和秦王开诚布公的谈,就算我和秦王没有任何关系,秦王也会赞同联手对付皇帝的方案。”
姚广孝微微摇头,道:“只怕是不见得,若是秦王有心联合东宫对付皇帝,为何要隐瞒皇帝要出逃的消息,还要借着韩励之死与东宫为难呢?”
李秀宁道:“姚少师刚刚也说了,此一时彼一时。也许之前天策府并不知道,东宫也知晓皇帝要出逃幽州的事。毕竟此事皇帝十分小心,若非是太子无意发现,只怕东宫到现在还蒙在鼓中。”
李秀宁前世能带领大军在隋唐乱世立下赫赫战功,自然有非比寻常的见解。
她侃侃而谈,在姚广孝面前丝毫没有落下风。
梁俊见李秀宁像是从悲伤之中恢复过来,心中也有些宽慰。
“如果天策府以为当时只有他们知道这个消息,自然也能猜到,在这个时候军机处与东宫发生争执,皇帝必然不会贸然插手,反而乐得如此。”
李秀宁的话都是顺着姚广孝刚刚分下的事来,因此姚广孝也无法辩解,反而对李秀宁连连点头,十分的赞赏。
“不管如何,从现在的局势的来看,东宫和军机处联合则两利,斗则两败。若是以除掉秦王为代价让皇帝放松警惕,以达到让太子孤身逼宫的目的,反倒不如联合秦王在正月十五的宴会上和皇帝摊牌。”
每年的正月十五,乃是皇家的大日子。
这一天白天,梁老三要带着文武百官到太庙祭祖,下午的时候在宫廷之中设宴,长安城内诸多亲王和朝堂中的重臣都要参加。
晚上的时候还要接受长安城百姓们的朝拜,与民同乐。
这是炎朝建国以来雷打不动的规矩,梁老三就算再不乐意,也绝对不会推辞此事。
寻常朝会不露面也就算了,毕竟还有一个托病的理由在。
可这种事若是不出面,一个不尊祖宗、无道昏君的大帽子扣下来,可不是好玩的。
姚广孝见李秀宁说的有理有据,反而是饶有兴趣的问道:“依李司长之见,若是能够联合军机处在上元节发难,如何保证皇帝没有防范措施呢?”
“毕竟皇帝身边有个诸葛夕,今日里秦王到东宫来,想必现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诸葛夕非是迂腐之辈,自然也能想到东宫和天策府联合的可能。”
李秀宁这个法子,原本就是姚广孝的备用方案。
毕竟自己第一个法子确实过于凶险,梁俊就算是不同意,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因此他还准备了三个备用方案,这三个备用方案之中,姚广孝认为成功率最高的就是李秀宁现在所说的,正月十五逼宫方案。
所以对于李秀宁能够和自己想的一样,姚广孝还是很开心的。
毕竟自己在怎么和李秀宁对立,也绝对不是敌人关系,相反,李秀宁的能力越强,姚广孝越安心。
李秀宁见姚广孝对自己的态度缓和下来,微微一笑道:“姚少师所虑甚是,只不过少师有没有想过,秦王不来东宫,难道诸葛夕就不会考虑到东宫和天策府联合的可能么?难道皇帝就会放松对正月十五那天的警惕么?”
“如今程经一死,皇帝在军机处没有傀儡,势必让皇帝在接下来的局势中十分的被动。而且没有了程经,珍宝斋也绝对不是珍宝坊的对手,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皇帝都到了不得不离开长安的地步。”
“而刚刚少师也说,皇帝想要名正言顺的离开长安,只有先让长安乱起来。长安如何才能乱,无非是东宫和军机处之间兵戎相见。因此就算上元节那日东宫和军机处并无任何打算,只怕诸葛先生却不会让东宫和军机处如愿。“
梁俊点了点头,道:“李司长说的没错,程经一死,拱卫皇帝的最后一层防线也没了。如今谁都知道他想要逃往幽州,明年之后就算东宫不提,军机处也会有人想要联合咱们对付皇帝。”
一直没有说哈的上官瑞鹤在一旁插嘴道:“此事当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那诸葛师兄不会在这期间联合军机处对付东宫。如果皇帝给秦王或者其他皇子许诺,只要帮他除掉太子,皇帝便让他做太子,而他要做的事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皇帝去幽州,我想就算是秦王,面对这个诱惑也不会不动心。“
刘文静点头道:“没错,依着小生对诸葛夕的了解,我这位师兄完全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梁俊没有对此事发表态度,毕竟该说的都说了,不管怎么样梁俊还在门口站着呢。
姚广孝见梁俊不说话,心里也知道了太子对于此事的选择,当下点头道:“若是如此,便按李司长之策。”
李秀宁的心听到这句话才彻底踏实下来。
从刚刚刘文静的态度上来看,李秀宁也发现了,虽然刘文静也不是很赞成姚广孝除掉秦王逼宫皇帝的方案,但也没有太过反对。
梁俊更是碍于自己的面子没有直接说这个方案可以考虑。
若是自己不开口,只怕今天秦王到东宫来可就是凶多吉少了。
梁俊起身道:“好,既然商议好了如何对付秦王殿下,那就好办了。”
刚想叫王保把秦王请进来,却听姚广孝忽而问道:“李司长,若是秦王不同意联合的话,又该如何?”
李秀宁刚悬下来的心马上又提了起来,她没有马上回到姚广孝的话,反而是看着姚广孝的眼睛。
许久才缓缓的道:“若是秦王不从,妾身便不会让他出东宫。”
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姚广孝也知道自己不能作的太过分,当下拱手道:“李司长,贫僧初入东宫,多有得罪,望司长见谅。”
李秀宁并没有因为姚广孝针对自己而生气,反而道:“少师也是为了东宫大业着想,何谈得罪,此事要说,罪责也是在妾身,让殿下和诸位大人为难了。”
刘文静和上官瑞鹤连道不敢,梁俊道:“说什么为难不为难,秦王自己做的事,与你何干。他一会若是敢拿此事道德绑架你,且看本王如何收拾他。”
梁俊说着,披上披风,冲着门外大步走去,一边走一边道:“梁定昌,把你们骁骑卫中长的凶神恶煞的兄弟们全都给我叫出来。杨威,叫上本王的亲卫军,开门迎接秦王殿下!”
第480章 心狠手辣李秀宁
东宫外,一片安静。
天策府的黑甲亲卫站在街道上排成两排,手持长枪,宛如一尊尊雕像一动也不动。
拱卫东宫的骁骑卫远远的看着,不少人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
梁羽站在东宫门口,披着上等的黑色貂绒披风,面无表情的像根标枪一样。
一旁的房玄龄心疼不已,来回踱步,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沉着。
“殿下,太子既然不愿意相见,不如咱们就先回去吧。”
房玄龄实在是害怕,这个节骨眼上来东宫,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刘文静等人能看清的局势,房玄龄当然也不会看不清。
他虽然不敢肯定梁俊敢对夜晚前来的秦王动杀心。
但他却不敢拿秦王的生命来试探东宫的可能性。
可梁羽却置若罔闻,一动也不动。
多年的相处,让房玄龄深知秦王今夜来东宫的动机。
前世里,杜如晦的早逝,让他前世并没有见过晚年的梁羽。
而房玄龄则是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位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在晚年时候内心的凄凉。
虽然成为了万民敬仰的天可汗,但早年的玄武门之变,之后儿子们的各种谋反,让这坚强的帝王对于亲情的无奈和渴望深埋心底。
除了房玄龄之外,谁也不知道深夜时分,这位帝王会对着烛台陷入沉思,听不到自己的呼喊,以至于需要房玄龄亲自上前推动,方才能够醒来。
除了房玄龄之外,谁也不知道面对太子谋反的时候,这位帝王对自己的儿子如何的失望,以至于面对千军万马、生死绝境时都能坦然面对的李世民,落下了悔恨的泪水。
除了房玄龄之外,谁也不知道前世的梁羽在嘉偶之上观望文德皇后之陵时,所说的忏悔之言。
因此当梁羽并没有对房玄龄的劝谏有什么反应的时候。
房玄龄只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站在一旁不在说话。
就算他房玄龄再聪明,人算终究比不过天算,谁能想到在秦王心目中地位最高的平阳昭公主也来到了这个朝代。
秦王自小跟着平阳昭公主一起长大,长姐如母,加上平阳昭公主前世早逝,其在秦王的心中更是无人可及。
“哎,造化弄人啊。”
在房玄龄的感慨中,东宫的门开了。
映入眼前的,是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士卒,在火把的映衬下,像是来自地狱的恶魔一般,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太子梁俊站在最中央,身边站着李秀宁,刘文静和上官瑞鹤等人则依次站在梁俊的背后。
房玄龄被这阵势吓到了,万没想到等了这么久的时间,梁俊会亲自出来迎接。
只是这阵势好像并不怎么的友好。
房玄龄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道:“参见太子殿下。”
梁羽抬起头来,一张脸很憔悴,看了看梁俊又看了看站在他身边的李秀宁。
“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说着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磕了一头。
按照规定,梁俊身为一等亲王,非正式场合下见到梁俊这个太子是不用行跪拜礼的。
更不要说行如此大礼。
梁俊皱了皱眉,虽然天策府与东宫属于敌对势力,但梁羽这位千古一帝在他心中还是颇有好感的。
毕竟能够开创贞观之治,让盛唐成为历史之上让人心生向往的存在,光是这一点就让梁俊十分的佩服。
因此在梁羽行跪拜之礼之时,梁俊侧了侧身子,表示自己与李秀宁同时受他这一大礼。
毕竟自己和李秀宁一个是他这辈子的兄长,一个是他前世的姐姐,秦王虽然尊贵,但这一礼他两人一同接受,梁俊心里还是能过得去的。
房玄龄见梁羽行此大礼,也是有些蒙圈,不等反应过来,刘文静上前一步将梁羽搀扶起来。
在刘文静的认知中,到了他们这个阶层,哪怕是政敌,也要相互给足面子。
秦王身为一等亲王,又是长安城中第二大势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