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绝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绝境-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役的士卒,或者是流落江湖的亡命之徒。”
  梁俊跟着道:“正是因此,幽州在朝堂之上一直是个三不管的地方。当地民风彪悍,前些年一连三任刺史死在了上任途中,从那以后,吏部再也没有派过人到幽州。现在幽州并无刺史,陈飞若是不去,朝廷对幽州几乎没有任何掌控能力。”
  “当初陈飞被贬幽州的时候,我心中还在想,梁老三是不是真心想把陈飞边缘化。毕竟幽州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危险,一旦山蛮人突破长城,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幽州。”
  梁俊摇了摇头,心里对梁老三倒是有些佩服。
  能在这种局势之下想到撤退幽州的办法,当过皇帝的人终究是不一样。
  “殿下不是常说,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么?山蛮人看起来很可怕。但自长城建成以来,山蛮人就从未突破过长城。幽州虽然处在危险之下,但却有十分的安全。”
  上官瑞鹤也对皇帝的这个思路感到意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帝深陷长安城中,能够跳出这个圈子把视线放到千里之外的幽州,这等战略眼光确实非比常人。
  “没错,如今山蛮人内部又发生了政变,短时间之内,他们更是没有可能突破长城,因此幽州的外部危险基本上可以忽略。”
  耶律英和他的那二百多山蛮狼骑在自己手上的事,整个长安城都知道。
  只是大家都装作不知道,谁也不愿意提起此事。
  耶律英来到长安之后,也察觉出长安城内的势头,原本想趁机和炎朝修复好关系,让炎朝助他复国的念头也打消了。
  按理来说,如果是原来炎朝的文武百官知道了北山蛮发生了这种事,他们家的王子还流亡到了自己的国都。
  不等耶律英主动来找自己,长安城的官员们就得登门拜访,请他入宫。
  然后聊一聊炎朝和山蛮之间这几百年来的爱恨情仇,最后相逢一笑化敌为友。
  炎朝决定主动出兵帮助耶律英复国,复国后的耶律英也答应北山蛮面南称臣,遵炎朝为宗主之国,皆大欢喜。
  可现在的长安城的气氛让耶律英感觉到,朝廷不仅不会选择这个看起来两全其美,也很符合中原大国做事风格的决策。
  而是会自己出现在朝堂之后,先杀自己这个山蛮王子,然后再出兵剿灭北山蛮。
  长安城内里里外外透露着杀戮的气息,让逃亡了一路的耶律英很是敏感。
  梁俊说完之后,微微皱眉,想到另外一个可能。
  “军师,你说有没有可能,皇帝早就知道北山蛮会发生政变,因此才决定将退路定为幽州。”
  一说到这个可能,上官瑞鹤马上想到了自己那位曾在北山蛮王庭之中担任过要职的诸葛夕。
  诸葛夕的行为实在是太过诡异,先是在北山蛮实习里几年。
  然后等到北山蛮内乱,他又带着人家的精锐山蛮狼骑跑了出来。
  回到长安之后又转身投入了皇帝的麾下。
  现如今皇帝又有迹象往幽州逃脱。
  这一系列的事由不得梁俊不怀疑,在这中间诸葛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梁俊的这个想法,上官瑞鹤刚刚想到了,而且还在心底根据对诸葛夕的了解推算出了最大的可能。
  “也许,逃出长安,进驻幽州就是我那诸葛师兄给皇帝出的主意。”
  上官瑞鹤有些肯定的说道。
  这会梁俊的脑洞大开,可再怎么开也没有想过上官瑞鹤说的这种可能。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皇帝想要逃亡幽州,乃是被东宫和军机处挤兑的不行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原来的皇帝了。
  乾隆来到这个朝代只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那个时候诸葛夕一直在北山蛮中。
  两个人从未见过面不说,就算诸葛夕神机妙算也绝对不可能算到皇帝会变成另外有一个人。
  至于说皇帝想要逃往幽州,从迹象上来看,早在梁俊还没回到长安人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那时候北山蛮正发生政变,诸葛夕作为处在旋涡中心的人更没有可能与皇帝取得联系。
  怎么能说皇帝逃亡幽州,乃是诸葛夕的指使。
  梁俊将心中的疑惑全都详细的说了。
  上官瑞鹤点了点头,道:“殿下可曾记得,下官的恩师曾在长安城中待过一段时间。“
  梁俊一愣,点头道:“此事倒是听不少人说起过,但具体如何,本王却不知晓。“
  上官瑞鹤道:“下官那位老师与殿下都是得上天眷顾之人,只是机遇不同。”
  对于丘山学院的那位夫子,整个长安城的人其实都是采取一种可以的忽视的态度。
  毕竟长生不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终极的诱惑,尤其是以大皇子梁锦为首的这群皇帝们。
  上辈子为了长生,他们没少干一些荒唐的事。
  如今得知丘山上那位夫子有可能是活了上千年的人,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就算是梁俊,也对这位夫子十分的好奇。
  只是现实的压力让他们还无暇去关心长生不长生。
  而且有了再活一世的经历后,包括梁俊在内的所有人都对天道有了一种打心底的敬畏。
  套用前世里的一句话那就是,天道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你不能抢。


第456章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么?
  梁锦也好,梁羽也罢,上辈子临死的前几年为了长生想尽了一切办法。
  水银丸子不知道吃了多少,各种所谓的神仙道士见过的更是数不胜数。
  结果呢?
  自己还不是如同凡人一样死去?
  这辈子重活一世,有些事情虽然还很在意,但却不在那么执着。
  因此虽然从诸葛夕嘴里得知还有夫子这号人物存在。
  但这些帝王将相们暂时还没有丝毫想要去拜见夫子的想法。
  毕竟,天威难测,上天能让自己重活一次,让夫子长生不死,自有安排。
  再者来说,他们也都明白,夫子选择了隐姓埋名,隐于江湖之中,即便长生,也并不违背天道。
  他们投身朝堂,若是再得长生,永生永世享受富贵权势。
  连他们都觉得有违天道。
  上官瑞鹤见梁俊提到自己那位老师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感情变化,有些安心。
  接着说道:“夫子在长安城中待了十年,这十年里一直待着皇宫之内教导折月公主。如此来说,折月公主反倒是我上官瑞鹤的师姐。”
  一提到折月公主,梁俊想到了前些日子发生在折月身上的事。
  又想到张云起和廖忠庭两位文渊的师兄弟,不由的感慨道:“折月身为女子,却能做出这种大胆的事来,倒是颇有丘山八奇之风。”
  折月公主光天化日,大雨倾盆的情况下亲了城门小卒廖忠庭一事早就传遍了长安城。
  梁老三并没有什么态度,只是说让东厂的人弄死廖忠庭。
  最后还是梁俊亲自出面将此事压了下来,又分出了一些好处给皇帝,这才换来了廖忠庭的死罪。
  梁俊原想趁着这个机会让张云起和廖忠庭投到东宫门下,只是这二人商议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接着守城门。
  人各有志,梁俊也不能强求,俩人接着回去守城门,这事也就算了揭过去了。
  上官瑞鹤也跟着笑了笑,道:“下官来到长安有些日子,还未曾见过折月公主,说起来倒是有些失礼。”
  梁俊笑道:“无妨,明日我便让人去请折月如东宫里来。”
  上官瑞鹤没有接着话往下说,反而道:“下官与师兄自小在丘山之上长大,夫子与其说是我等恩师,倒不如说是父亲。可就算如此,夫子也从未给我们说过,他在长安城中那十年来到底干了些什么事。我们只知道,鲤组织乃是夫子当年在长安城创建的。”
  “鲤组织。”梁俊一直对这个神秘的组织十分好奇。
  这个组织的强大,浸透之深连梁俊都十分的意外。
  如果不是上官瑞鹤靠着夫子给他的临时手令,暂时接管了鲤组织,他都不知道原来那位炎朝第一圣母白莲花苏柔苏大家也是鲤组织的成员。
  “此事和鲤组织还有什么关系不成?”
  上官瑞鹤道:“夫子只是给了我鲤组织的暂时接管权,并没有将鲤组织完全的交给我。我并没有权力指挥鲤组织的人,只是能够共享鲤组织的情报。”
  这还是梁俊第一次听上官瑞鹤主动给他说起鲤组织的事。
  心中虽然有无数疑问,却又不能直接开口发问。
  “除了知道夫子在长安十年教导过折月公主和创建了鲤组织外,其他的事情我们这些弟子却是一无所知。”
  上官瑞鹤摇了摇头,面色颇有些遗憾,又道:“不过在某一年的中秋,夫子喝多了,无意之中给我们说了当年他在长安城中曾经收过一个弟子,答应过皇帝一件事。”
  “哦,此事本王倒是听军师说过,夫子在长安城收的这位弟子便是丘山八奇之中,那位神秘的奇首了吧。”
  上官瑞鹤点了点头,道:“没错,事后二师兄曾问过夫子此事,夫子倒也没有隐瞒我们,便说他在长安收的那位弟子乃是我丘山书院的大师兄。”
  “至于答应皇帝的那件事具体如何,却是没有告诉我们。二师兄问到此事的时候,夫子沉默许久,最后让我们师兄弟全都出去,只留下了诸葛师兄。”
  上官瑞鹤不是那种没事就喜欢找人聊天的人,做他这一行的,最忌讳的就是多说话。
  因此上官瑞鹤在东宫众人心里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今日原本说着幽州的事,上官瑞鹤却偏偏要说诸葛夕之前的经历,自然是有的放矢。
  梁俊也不着急,倒了一杯茶细细听他说。
  “那一日夫子与诸葛师兄说了什么,无人可知。诸葛师兄回到住处之后也没有什么反常,当时诸位师兄心中虽然也都有疑虑,却也都没有发问。三天之后,诸葛师兄就下山了,去的地方还是山蛮。”
  上官瑞鹤微微皱眉看着梁俊道:“殿下,如果当日诸葛师兄下山乃是为了完成当年夫子答应皇帝的事,这件事有没有可能是为皇帝谋一条后路?”
  梁俊没有说话,脑子里在想着上官瑞鹤的这个猜测。
  自己这帮人没穿越之前,炎朝已经就有了亡国的迹象。
  再加上炎朝多年来喜欢杀太子的做法更是让这种征兆雪上加霜。
  没有穿越者的干涉,老二和老三就已经因为争夺太子之位,被贬出了长安。
  之前的梁俊更是一个有些窝囊的太子,被原本就有些强势的六皇子梁羽除掉是意料之中的事。
  江山动乱,太子更迭,炎朝的国祚显然已经到头了。
  夫子乃是千古奇人,就算没有后知五百年的本事,但见多了王朝兴败,自然对这种情况十分的清楚。
  当年夫子在长安城里和皇帝交好,又曾答应过一件事,这件事一定不会是皇帝让夫子拯救炎朝。
  夫子就算活了一万年,那是一个普通的人类,没有什么神奇的法术。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炎朝灭亡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大厦将倾的时候,谁也没有办法阻拦。
  如果夫子答应皇帝的事是辅佐朝廷,那夫子现在应该在长安而不是远在丘山。
  不是拯救世界,那么给皇帝铺一条生路,让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而且从现在的局势上来看,好像就是如此。
  梁俊想了很久,方才慢慢的点头,道:“刚刚咱们分析狗皇帝主动想到后撤幽州的可能有些太主观。”
  他站起身来,在上官瑞鹤面前踱来踱去,道:“上官先生,你没有穿越的经历,所以你体会不到刚穿越时候那种从心里往外翻的恐惧。”
  “那是人类本能中对未知的恐惧,当初本王刚过来的时候,了解了周围的环境,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远离长安。本王当时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梁老三也是人,就算他不像本王这么不堪,却也多少有这种倾向。对于那个时候的他来说,荣华富贵也罢,滔天权势也好都不重要,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梁俊由己推人道:“如果那个时候他就想跑了,一定不会往幽州去。第一,幽州紧靠着北山蛮,与山蛮人只隔了一条长城。这些年来虽然山蛮人一直没有大规模的突破过长城,可是你别忘了诸葛夕可是带着二百多山蛮狼骑越过长城进入了中原。一旦山蛮人知道炎朝的皇帝近在咫尺,你说他们会不会拼尽全力攻打幽州。”
  上官瑞鹤点了点头道:“下官若是山蛮人,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会攻破幽州,活捉皇帝。”
  梁俊点了点道:“没错,咱们刚刚之所以分析说,长城几百年来从未被山蛮人突破,所以说就是安全的,其实是站在的局外人的角度。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幽州一旦被突破便是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