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论心说:这个祖制还真是坑人啊!还是子子孙孙的坑下去!
    赵楷点了点头,又看着赵论道:“大郎,东洲地极广而人极寡,距离大宋又特别遥远,寻常情况下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远涉重洋而去的。即便有些人从大宋去了东洲,也多是流放到囚徒和财迷心窍的采金客,这些人是撑不起多少局面的。
    想要把东洲大陆变成咱们赵家子孙的海外江山,也只有用西周封建的办法一代一代的将没有能争到储位的皇子封过去,这些皇子又都有党羽家臣客户奴仆,足以形成势力,占据疆土,传承我华夏之道统礼节。
    数百年后,东洲必然会是汉人的天下,赵家的天下!”
    原来赵论还真是一个“周天子”啊!而且还是“东洲天下”的开国天子他虽然失去了问鼎中原皇位的机会,但是却可以在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建立一个堪比大宋天下的辽阔帝国。
    明白了自己的历史定位,赵论长叹了一声,终于向自己的父皇赵楷揖拜一礼:“儿臣赵论拜谢父皇儿臣愿意率领部众远渡重洋,为我皇宋,再开天下!”
    赵楷欣慰的点点头,笑道:“好的,好的,果然是朕之长男东洲天下,就靠你开辟了!朕给你一个月时间召集人手,一个月后你就带着他们乘坐1000条宝船去东洲大陆吧!你的部下之中,如果有谁这一个月内来不及赶到胶州,给朕一个名单就是了。”
    上了赵论贼船的人,那是一个都没得跑,统统都得打包去新大陆了。
    赵楷接着又道:“论儿,朕这三十多年来一直忙于军务政务,和你有些疏远了。现在你马上要远涉重洋了,朕哪里都不去,就在胶州陪你一个月!
    另外,你的山东路安抚使兼知胶州事也不要当了,把差遣交给你十二叔吧!”
    赵楷这哪是想陪儿子?根本就是以此为借口,留在胶州盯着赵论直到他登上去大洋彼岸的宝船。
    而为了避免赵论昏了头铤而走险,赵楷还顺手拿掉了赵论的职官,让自己最信任的亲兄弟(同父同母)赵植接管了他的职位。
    这下赵论不仅输掉了储位之争,还给赵楷搞成了个没有权势的空头王爷如果他还想品尝权力的甘甜,就得早点飘洋过海去东洲,那里都是他的!
    赵论明白赵楷的心思,但是也不敢拆穿这个慈父的真面目他毕竟还没到新大陆呢!得罪不起慈父赵楷的赵论只好继续伪装孝子,感激涕零的向赵楷行礼称谢。
    赵楷又对赵评说:“评儿,你以后当了官家,一定要多多扶持你大哥的东洲天下可知道了吗?”
    “儿臣谨记。”赵评当然得顺着慈父的话说了。
    赵楷显得非常满意,他现在还知道东洲东面的情况那里有一处大西洋,大西洋对面就是欧洲了。
    现在大宋天下就在和欧洲人的世界抢时间,就看能不能抢在欧洲人之前,占据大陆的东海岸了!

第545章 赵善真与赵善合与日本
    大宋洪武三十二年六月,九州岛,博多湾。
    这座位于九州岛北部筑前国海边上的港口城市,一向是日本和西方大陆交流的核心。一处向内凹陷的弧形海湾加上几座长条形的岛屿和沙洲,形成了一处优良的避风锚泊地。锚泊地的面积不小,东西长约十六里,南北宽约八九里。
    这个时候,开阔的博多锚泊地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泊满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大宋宝船!
    东洲天子赵论率领的宝船舰队,现在正停泊在博多海港,准备补充完物资后,直航东洲大陆。
    因为东洲大陆发展和本洲岛石见银山佐渡金银山的开发,博多商市这些年也一直在快速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了日本列岛上最大的城市。
    在博多海湾附近,一座座宋朝式样的砖木建筑,密密麻麻的排列着,组成了横竖交错的街道。从博多海湾一直向南延伸了十余里!
    在港口码头上,还排列着许多相当新奇的人力脚踏式吊车,一包包的九州大米被它们吊运上了码头边停靠的宝船。
    头上勒着白布带子,穿着短裤,矮小的九州当地苦力,正在码头和仓库之间穿梭往来,搬运着小件货物,将一坛坛米酒,一箱箱的腌菜搬运上那些正靠着码头停泊的宝船。
    在距离码头稍远一点的地方,在原来的大宰府鸿胪馆的旧址,一座崭新的六边十二角的棱堡,已经赫然耸立在那里了。
    这座棱堡是三年前才完工的,现在是博多幕府的驻地博多城,也是东洲天子赵论在九州岛停留期间的驻跸之所。
    赵论是十天之前的六月初六抵达博多的,并且受到了他的两位堂弟,征夷大将军赵善真和管领赵善合的盛情款待博多幕府的实际开创者完颜燕在三年前就病死了。
    不过在完颜燕去世前,她的两个儿子赵善真赵善合都已经成长起来了。
    赵善真赵善合的脾气秉性同他们的父亲赵构完全不同,长得也不大一样。赵善真生得非常粗壮,虎背熊腰,圆脸盘子,眼眸细小,胡子拉碴,看着跟个来自草原的蛮族武夫差不多。
    赵善合长得就秀气多了,面目儒雅,身材欣长,蓄着三捋长髯,整个一白面书生。
    这两人搁在一块儿,如果没人介绍,谁能知道他们原来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反正赵论是看不出来的。
    不过他们两兄弟虽然长得不大一样,但是却能真正做到兄友弟恭和兄弟齐心。虽然他们也各有领地和家臣,形成了团体。但无论在完颜燕生前还是在完颜燕死后,这两兄弟都相互扶持,团结一心!
    据赵论所知,那个长得粗旷的赵善真不是看着像个粗暴的武夫,他实际上就是个武夫!
    早在母亲完颜燕去世前,他就已经成为了博多幕府的头号战将。一年到头都在本州岛前沿和日本天王府的军队作战,而且还自创出了一套非常适合本州岛崎岖地形的小队武士配合战术和小方阵战术。
    前者是十二个人的小队,分别装备大竹矛长枪弓箭神臂弩刀牌和炸雷。这种小队不打堂堂之阵,专打山林混战(这种小队战术其实就是博多幕府的武士在九州山地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极为有效!
    后者则是几百人的长枪方阵配合骆驼炮还有“铁甲菜骑兵”进行作战,在本州岛西部的小块平地上,这样的部队规模和兵种组合,也是最能发挥威力的。
    另外,赵善真筑城的能力也很强。不仅会在平地构筑棱堡,而且还会依托山势力修建山城。
    凡是被他打下来的地盘,别人想要夺回去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所以平忠盛平清盛平忠正源义朝源为义源为朝之类的日本名将,全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在完颜燕去世之前,他已经在本州岛上打下了长门周防石见安芸备后出云等六个国。
    在完颜燕死后,赵善真又在短暂的休整之后,继续进攻,打下了备中备前美作伯耆因幡等五个国这前前后后一共拿下了十一个国(其中长门国只是拿下半个,还有半个早就被幕府所控制),还为自己赢得了九州之虎和军神的威名!
    而长得非常儒雅的赵善合则长于内政和谋略,在完颜燕活着的时候就有“幕府宰相”之名。完颜燕死后,他干脆搬到博多长住,还被兄长任命为幕府管领,在兄长赵善真带兵出征期间,全权主持幕府政务。
    在他的主持下,在本洲前线作战的赵善真从来就没有为军粮兵源民夫武器弹药担心过打仗打后勤啊!
    所以赵善真的军神,至少有一半是赵善合的功劳!
    这才是真正的好兄弟亲兄弟啊!哪儿像赵论赵评这对兄弟,互相之间为了争国本,就差没打起来了!
    站在博多城堡的一座三棱台上,望着博多港口上繁忙的场面,看着博多湾内密密麻麻的宝船,又想到赵善真赵善合这两兄弟的团结和睦,赵论就忍不住一声叹息。
    如果赵评也能和赵善合一样,那该多好啊!
    听见他的叹息声,赵善真赵善合两兄弟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赵善合笑着说道:“陛下,臣弟常听自东洲返回之人说起那里的辽阔富庶论起土地大小,这东洲甚至要超过大宋,只是人口较少,没有得到发展而已。若能假以时日,不断移民殖民,不出百年,必然是片不亚于大宋的富饶天下!大官家以之托付陛下,一定是对陛下寄予极大期待的。”
    赵善真也道:“就是啊臣弟曾经听家母说过,大官家让我们兄弟在日本列岛开设幕府,就是为了让东去东洲大陆的大帆船能有个加水加粮的去处,这样就能输送更多的宋人去东洲开辟疆土了。这如果能一年移民10万,三五十年后,东洲可就能大大的繁盛起来了。”
    赵论一愣,“是吗?竟有此事”
    他可没听他爹说过这些,他只听人说,日本国的这个什么征夷大将军幕府,其实是赵构一党的余孽跑到日本后自己搞起来的。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大宋朝廷的承认!
    当然了,赵楷也没否认征夷大将军幕府说起来,赵善真赵善合两兄弟似乎也和他一样,都是在中土夺位失败,被排挤到日本列岛混日子的。
    和他们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个南帝赵谌,已经在天南之地立国好多年了!
    有传言说这个赵谌才是那位大宋官家真正的长子!
    想到这里,赵论的心情顿时好转了不少,挤出了一丝笑容,对赵善真赵善合道:“真是有劳你们二位了寡人虽然没有能争到大宋国本之位,但终究还是大官家之长男,东洲之天子。二位有用得着寡人的地方,尽管开口!”
    赵善真赵善合都笑了起来。然后一起向赵论行了一礼,“臣弟多谢陛下提携,来日若有所请,一定奉表东洲!”
    他们俩那么热情的招待赵论,当然是有求于人了!
    虽然他们的博多幕府已经打下日本九州和西国的二十二个令制国,可日本总共有六十多个令制国。
    他们不过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想要一统日本六十余国,可没那么容易而让他们无法一统日本的主要原因,除了平安朝廷一边的抵抗非常顽强,就是赵楷的大宋朝廷不怎么支持博多幕府。没有赵楷的支持,他们这些外来户想要一统武家势力日益兴起的日本,当然是极为困难的。特别是当战场不断东移后,博多幕府方面,已经渐渐无力支撑大军远征了。
    赵善真赵善合当然不会从自己和他们的娘亲完颜燕身上找原因,所以就把赵楷和赵构的兄弟恩怨,当成了大宋朝廷不大支持博多的主要理由。
    找到了原因,当然就有解决的办法了当然不是解决了赵楷,他们可没那能耐,但是他们可以等。赵楷比他们老几十岁,现在都“奔六”了,还能蹦达几年?
    等他一死,赵评上了台博多幕府就有机会了!
    不过博多幕府没办法直接向大宋朝廷施加影响,说不上话,更卡不了大宋朝廷的脖子。
    但是他们能向东洲天子施加影响!毕竟东洲天子和大宋母国之间的联络,必须通过日本才能维持。
    否则的话,东去的船只就得在海上多漂20——30天,这意味着需要多准备至少30天份的补给补给装多了,人员和物资就只能少装一点了。
    而在赵楷死后,赵评这个大宋天子又会有求于东洲天子因为赵评也会有几个儿子步了赵论的后尘,去东洲当国君。
    所以只要东洲天子赵论支持,赵评就会给予博多幕府更多的帮助。
    而博多幕府得到了帮助,就有可能一统日本了!
    赵论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了博多海湾,自言自语道:“再有个三五天,应该就能出发了吧?寡人再不回来了,再也不回来了!”

第546章 东洲天子、昭昭天命
    “东洲!东洲!东洲”
    在一片欢呼声中,“天命”号宝船的船艏犁开一道雪白的浪花,笔直的开进了英吉利海口。
    甲板上站满了已经在海上憋了两个多月快三个月的旅客和水手,所有的人都冲着英吉利海口两岸的连绵山丘大声欢呼——不管将来如何,他们现在总算是看见陆地了!
    赵论和盛新这个时候也站在一艘名为宝船六十六号的2000料大帆船的后甲板上。
    新洲天子赵论也不知道是想家了,还是被眼前这片属于他的壮丽山河给震撼了,这个时候已经热泪盈眶了。
    和赵论站在一起的盛新并没有哭,他是到过新大陆的。
    实际上,他就是发现新大陆的那个人!至少在以后的青史上只有盛新发现新大陆,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了。十几年前,他率领两条跨越大洋而来的帆船,也是从这个英吉利海口进入英吉利湾的。
    为什么叫“英吉利海口”和“英吉利海湾”?当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当时盛新他们真的以为自己到了英吉利海峡大地是个球或是个碗嘛!日本国往东都走了一万几千里海路了,怎么都该到欧洲了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