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现在广州不是国门了!”赵楷笑着说,“谌儿得再向南边挪一挪要么去顺化,要么去奉化,要么去承化。”
    赵谌打得牌子是“南帝出、天理兴”。南帝为什么出?就是为了教化蛮夷们“存天理、灭人欲”。
    所以他的政权是比较宗教化的,而赵谌为了实行“南帝出、天理兴”的目标,就在南洋设立了顺天教化府、奉天教化府和承天教化府三块“天理殖民地”。
    其中顺天教化府占据了占婆的大占海口到安南都护府的乂安地区之间的海岸地带,还在大占海口建立了顺化堡垒,作为统治天南半岛的中心。
    奉天教化府则圈了西洋海口北面的奉化半岛(马来半岛)的土地,还在后世李家坡一带占了块地盘建立了奉化城堡。
    而承天教化府则在九龙江(湄公河)口圈了块地,也建立了一座六边十二角棱堡,作为对抗真腊帝国和开辟九龙江流域的大据点。
    不过这三个“教化府”的人口并不多,如果不算“野人”的话,三府国人的总数才刚刚超过10万根本不足以立国。
    所以赵楷这个时候让赵谌从广州挪窝,可就有点缺乏“父爱”了。
    赵椅心说:难道传言有误?赵谌不是三哥的儿子?
    “皇兄,”赵椅琢磨了一下,“现在让南粤国王南下是不是早了一点?这两广的人口,可比教化三府多太多了。”
    赵楷一笑:“总得有个开始吧?两广自古就是中华之地,朕可不能让那里自立于外不过朕也不会把谌儿往绝路上逼。两广之地可以封给大哥,作为他的养老之地,将来再给谌儿的儿子们封几个郡王在两广。椅子,你和大哥的关系不错啊。等过上几年,谌儿走了,你就去当广南两路安抚使吧!”
    赵楷的封建主义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了,各种操作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步步的推进统一,但同时又照顾老赵家的封建利益。而且还不断开辟新的封建疆土所以他的中央政权现在虽然没有迈出“国门”(指汉唐之土)一步,但是整个“普天之下”却一直在扩张,而且进行得还非常顺利。
    赵椅则松了口气儿,赵楷的路子应该卡在赵桓、赵谌可以接受的底线上毕竟他们父子是绝对打不过赵楷的。
    “也好,”他也没把话说死,“臣弟去和大哥还有南粤国王好好说说皇兄,能不能再饶他们些年?”
    “这个好说,”赵楷笑了笑,“椅子,你去和他们好好谈谈,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第529章 对就是要这样的粗儒
    洪武十四年六月,广州,番禹。
    千年商都的街道,仍然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广州的百姓们穿着单薄的衣衫,在烈日照耀下的街头为了生计奔忙。还有不少飘洋过海而来的白蕃黑蕃,混杂在汉人百姓当中,奔走于一个又一个的商铺货栈之间,也是一种奇特的风景线。街头偶尔有布衣角巾,腰悬长剑的武士经过,趾高气昂,不可一世。
    这些布衣武士都列队而行,在队伍顶头还有人举着旗帜,旗帜的底色是白色,上面刺着夺目的红字“存天理、灭人欲”。这些布衣武士有时候还会高呼口号“南帝出、天理兴;存天理、灭人欲”。喊着口号的武士走到哪里,那些白色黑色的蕃人都跌跌撞撞的走避。
    他们都知道,这些武士都是所谓的“天理儒者”,是四年多以前借着什么天降祥瑞出现在广州的,然后就迅速做大。而且还变得越来越邪门、越来越暴力!
    而且这派儒学还打出了“奉天化胡”的旗号,宣称得了天理,要去天南之地广传天理、教化诸夷。所以广州的白蕃黑蕃看见他们一定得躲着一点,要不然给拉去当场教化了,那可就惨了
    广州本地的汉人百姓看见这些根本不讲道理的“天理儒者”,也只能躲在一边唉声叹气了这帮“天理儒者”并不是广州本地的儒生,都是跟着南帝从北方过来的北佬,其中的大部分人原来都不习儒业,甚至还是粗鄙武夫,为了混饭吃或是向上爬,才加入了“天理儒宗”。
    也不知道是这帮“粗儒”闹腾的,还是那个天理儒宗的头头南帝赵谌自己推动的。总之天理儒宗这三四年来是越来越邪性,也越来越暴力。
    去年秋天的时候还借口要教化广州蕃坊内的蕃人,成群结队冲进蕃坊和蕃坊、蕃商的护卫发生火并——这些蕃人说是护卫那是好话,难听点就是海贼!
    到了无法无天的海上,还能指望谁遵纪守法?
    所以广州蕃坊之中的蕃商武力并不弱,如果不是赵谌带着十几北军南下,以广州原来的那的厢兵,真要打起来都不见得是蕃坊护卫队对手,更别说一群儒生了。
    可是这场蕃坊火并,却以“粗儒”大胜告终,最后粗儒们血洗蕃坊,好几家有“归德将军”封号的大蕃商甚至被这群“粗儒”灭了门。
    而在整个火并过程中,南帝的军队和广州的官府居然不闻不问,直到这些“粗儒”撒完野,广州的官府才派出厢兵开进蕃坊维持秩序、救助伤者、埋葬死人。
    这次血洗蕃坊事件不仅把来宋朝发财的蕃人吓得够呛,连广州的百姓也都被这群“粗儒”的暴力行为吓得目瞪口呆。
    不过这场血洗蕃坊事件并没有终结广州的繁华,更没有造成海上贸易的中断——因为大宋朝廷和南粤王廷允许汉人海商采购弹重3斤及以下的铜炮以武装商船,所以现在南洋海上的优势已经从大食、波斯海商手中转到了汉人海商手中。广州蕃坊的蕃商被血洗的事件,只是加速了蕃商的没落。不过蕃商并没有马上从广州消失,有许多人幸存了下来,还有一些人甚至在“血洗”发生后到来只是无论是幸存者还是后来者,都知道要躲着这帮“粗儒”了。
    还有一些蕃商则采取了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托关系走门子弄了个天理书院学生的身份,成了儒门中人了,算是接受了教化。
    而天理儒者善于教化的威名算是打出来了!
    而类似的火并事件,稍后在顺化、奉化、承化三个教化府的地盘上开始频繁发生总之,这群人跑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那些不受教化的蕃人就得夹起尾巴做人。
    当然了,例外总是有的。比如今天的广州街面上就出现了一队打着十字旗的蕃人骑士,大摇大摆的从珠江码头向着城内的皇宫开进。而且还有一队南帝直属的班直骑兵在前面开道,还有几个“北帝”方面的武官和他们同行。
    马队迅速从街面上通过,很快吸引了一队粗儒的注意,这群粗儒中的几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嚣张的蕃人了,也不管对方是谁,张口就骂:“他的十字蕃奴!”
    这队蕃人骑士正是罗马帝国一字并肩王阿莱克修斯、格鲁吉亚大法师巴格拉季昂以及他们的随从。而几个北帝方面的武官中领头的正是嘉国公赵椅,他听见了骂声,顺着声音看过去,居然看见几个凶神恶煞一般儒者正一手持剑,一手指着自己这边在骂
    他当然认识这群儒者的装束——在赵楷召开曲阜儒门大会后,布衣、角巾、长剑就成了儒家宗廷和天南儒宗这两伙儒者的标配了可是儒家宗廷下面的武装儒生还是比较文明的,不会当街叫骂,也很少会成群结队在大街上耀武扬威。
    可是广州这边的武装儒者怎么这样啊?
    上回(去年夏天)来广州的时候,他们好像还没这么粗鲁无礼啊!
    这样下去可不行,回头得和大哥好好说说儒生还是得有儒生的样子。
    想到这里,赵椅就夹了下马腹,提了提速度,加快向广州皇宫而去。
    粗儒之所以会那么粗,当然是南帝赵谌故意推动的!
    因为这三四年来的殖民,不,是教化经验告诉他,他要干的事儿,靠好好说理是不会成功的。
    而且天南儒宗的对手,也不是什么讲理的主儿这事儿就得看谁家的刀子够锋利!
    谁的刀子锋利,谁就能制定规则,并且推行自己的一套道理根本不必担心下面的人不听。
    反之,如果刀子不够快,光靠苦口婆心的讲道理,那些没什么武力的儒生,根本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在天南大地上立足。
    立足都没办法立足,还有什么教化,还有什么将来?
    而且那些不能砍人只会写文章的弱儒,在天南这边根本不好使,他们的文章蛮夷根本看不懂能看懂还是蛮夷吗?还不如砍人的刀子好使呢!
    反正这一片千百年来的规矩,就是谁的刀子锋利谁就说了算,谁说了算,其他人信仰就跟随他了。
    所以赵谌从去年开始,就加快武装自己的天南儒宗,从自己的军队当中抽调了大批粗通文墨的官兵加入天南儒宗,成为了一名武装儒者。
    而去年秋天的广州蕃坊火并则是对武装儒生战斗力的检验!
    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在确定了自己的武装儒生非常能打后,赵谌就向顺化、承化、奉化三个教化府派出了大量的教化团,开始清洗三府地方,同时大量开设武装的天理书院。
    不过殖民教化的事儿得一步步来,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赵谌忙活了四年多,也就运了10万人(主要是壮丁)去顺化、承化、奉化三府境内落户。
    所以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还是赵谌的根基!至少未来的十年八年,这个基本面是不会改变的。
    “二十六叔,你说什么?”
    “椅子,你你说什么?”
    皇宫,准确的说,是南越王宫(赵椅是朝廷天使,他一来南帝赵谌就自动变成南越王了)当中,赵桓、赵谌两父子正在一块接见赵椅。
    听赵椅说完了赵楷的口信后,两人都大吃了一惊。
    赵谌是没想到赵楷那么不给自己娘亲面子,而且他这几年也听过一些关于他“亲爹”的流言蜚语,说得跟真的似的现在赵楷怎么翻脸不认人啊?
    难道流言终究只是流言?
    而赵桓却有点兴奋——看来谌儿不是老三那个乱臣贼子的孽种啊!
    这三四年中,退隐的赵桓一直在琢磨这事儿。
    一方面是流言四起;一方面则是赵谌越长越像赵桓年轻时候的模样五官有七八成相似,体型虽然大一号,但是赵楷比赵桓大得多啊!而且朱琏也是个“大码美人”,如果真是他们俩的种,赵谌不可能才这么点儿个吧?
    赵桓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娶了朱琏后的几年中,赵楷有什么机会可以接近朱琏?当时赵楷好像忙着和自己争太子宝座,还忙着管皇城司,还要读书、写字、画画,一大堆的事儿,可忙着呢!而且他身边也不缺女人,何必冒那样的风险来偷?
    赵椅说话的时候也在打量赵谌、赵桓这分明就是亲父子嘛!分开来看还不觉得,摆在一起那是真的像啊!
    怪不得赵楷现在容不得赵谌了这事儿也没办法啊!
    赵谌看了看赵桓头上的幞头,是黑黑的,不是绿绿的。
    想到这里他就叹了口气,对赵桓、赵谌父子说:“大哥儿,大郎广南两路是什么地方啊?那是祖宗基业,怎么可能一直给南越国占着?总得有个归还的时候吧?三哥儿说了,这两个路可以给大哥您当养老的封地。将来还可以封几个南越王的儿子当两广的郡王。我看这条件还算优厚,你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接着,他又用威胁的语气说:“这‘南帝出、天理兴’的事儿,三哥早就知道了这事儿要追究的话,都够打上一仗了!”

第530章 ?没错这就是天理的意志
    “哼!”
    面对赵椅的威胁,赵谌的回应,就是一声冷哼。
    “‘南帝出、天理兴’乃是天降祥瑞,官家要追究,那就尽管放马过来,孤家自有天理庇佑,还怕了他不成?”
    赵谌的强硬态度一出,坐在旁边的赵桓眉头一下就皱起来了——这话听着不就是老三“天选之人”的翻版吗?而且这神态举止,分明就是一个小一号的赵楷啊!
    这儿子到底是谁的?
    赵椅也觉得赵谌有点像赵楷了长得不是很像,但是发起脾气来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看来大哥的幞头还是有点绿啊!
    不过“赵椅子”也不会被赵谌给唬住,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他是个海军嘛!),还能怕了赵谌这个小辈?
    “大王既言天理天命,那么大王可知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吗?”
    赵谌也不装了,而是厉声道:“孤家的天命,当然是成为天南之帝!”
    他现在已经不想北伐中原了打不过啊!
    但是征服天南,开创一个天南帝业,还是很有可能的。
    这应该就是他的天命一定是的!
    赵椅笑道:“天者,天下也!两广早在秦汉便是天下之地,而非天下之南。大王若有天命,也不在两广,而在两广之南!只要大王将两广之地奉还朝廷,让官家封你当个天南儿皇帝或是南帝,也不是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