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李仁孝一愣,“儿子怎么可以和父亲一字并肩?这是不孝啊!”
曹丞相笑道:“他们西方都是这个规矩,他们又不读圣贤之书,哪管什么孝不孝的他们的储君就叫一字并肩王,有时候君主的妻子或夫君也封一字并肩王。”
这个曹大翻译家的水准也真够可以的照他的译法,将来的英国王储没准就得叫英国一字并肩王了。
“哦,原来如此。”李仁孝点了点头,“既然这个罗马一字并肩王是斜保天王的对头,那咱们要不要拿了他打入囚车送往君堡?”
“这倒不必。”曹丞相笑着摇摇头。
李仁孝笑道:“那依着外祖父的意思,是不是就在长安把这个罗马一字并肩王斩了?”
阿莱克修斯要是听见这话,一定会后悔死的去哪儿求救不好?来什么大唐啊!
人家大唐和完颜斜保压根就是穿一条裤子的!
原来完颜斜保和西唐之间是存在一些矛盾,但远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不仅没有撕破脸,双方还保持着相当牢固的同盟关系西唐的支持其实是完颜斜保能够成为罗马天王的重要原因!
而西唐之所以支持斜保,则是为了打通陆上的丝绸之路。对于立足中亚的西唐而言,还有比打通丝绸之路更重要的事情?
而且打通丝绸之路对西唐而言可不仅是收点过路费那么简单,西唐在西迁之前就会生产火药。在西迁之后,更是痛定思痛,将火药生产摆在了决定国家存亡的高度。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现在西唐的火药产量已经很高了,而且他们提炼的火硝和硫磺的质量都不错。虽然还没掌握火药颗粒化的秘密,但他们已经会将火药和轻质石油混合制造燃烧弹了距离颗粒状火药也就是一层纸的事儿了!
而被大量生产出来的火药,肯定不能放着受潮啊。现在西唐虽然和塞尔柱突厥之间冲突不断,但是双方交战的规模都不大,没有大量使用火药的机会。
所以西唐就当起了军火贩子,把他们生产的火药高价倒给了完颜斜保。
因为丝绸之路和军火买卖的利益,完颜斜保也就成了西唐的最亲密盟友了。这个罗马一字并肩王阿莱克修斯向西唐请援去反对完颜斜保,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也不必斩了他,”曹丞相还是摇摇头,“他那么大老远来给咱朝贡,一刀斩了可不合适。况且是格鲁王国的巴格拉季昂法师陪着他一块儿来的这位巴法师是格鲁国的王族,还是拜上帝教会的高僧大德,咱们还是要给他一点面子的。”
格鲁吉亚和大唐隔海相望,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虽然西去的商队也可以走里海北部,通过阿兰国进入克里木半岛。但是格鲁吉亚这条路也挺重要的,不能失去了。
“那就打发他回去吧。”李仁孝说,“这总行了吧?”
“也不行”曹丞相还是反对。
李仁礼有点不高兴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么才行?”
曹丞相笑道:“老臣和皇叔父摄政王商量过了”
他提到“皇叔父摄政王”时,李仁孝的脸色就有点难看。因为李仁礼根本不是他的叔父,他们都是“仁”字辈的兄弟!
可是李仁孝的母亲曹太后却给李仁礼升了一辈,还封他当了皇叔父摄政王而曹太后之所以要怎么干,则是为了和李仁礼结“转房婚”!
虽然西唐在自家国中以大唐自居,也实行中原的礼法,但是却鼓励转房婚,也就是收继婚。
原因当然是为了尽可能快的增加唐人数量西唐缺人啊!唐人国族不过一百多万,相当于他们占有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守寡这种事情,对于唐国丧偶的唐人育龄妇女而言,是根本不允许的!
不过由儿子收继庶母,或由侄子收继婶婶这样的收继婚还是明令禁止的。
因此李仁礼就变成了李仁孝的叔父,然后名正言顺的收了太后还替李仁孝添了两个粉粉嫩嫩的弟妹!
不过李仁孝却拿李仁礼和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办法不仅因为他还没有亲政,还因为西唐并不是君主集权的国家。李仁礼有自己的封地、城堡和家臣。如果李仁孝敢动他,那李仁礼的家臣们说不定就会保着他的儿子造反了。
再说了,有封地、城堡和家臣的西唐大贵族又不是李仁礼一个,你杀了李仁礼,别人不得兔死狐悲?
你个李仁孝连那么亲的堂兄兼后爹都杀,那别人和你没那么好的关系,也没伺候过你娘亲,岂不是更加危险?
曹丞相吸了口气儿,接着又道:“咱俩都认为应该派人送罗马一字并肩王阿莱克修斯去大宋的北京顺天府,让他亲口向大宋官家求援。”
“向大宋求援?”李仁孝眉头大皱,哼了一声,“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类!”
大宋官家赵楷可是个不仁不义的暴君啊!当年就是他发兵灵夏,迫使大唐西迁的而且他现在还得寸进尺,派兵进驻了西州哈密和高昌,而且还向疏勒、龟兹、于阗派出了武装儒者去建立儒家学堂。
这些儒家学堂明面上是学堂,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个武装殖民点。西唐的地域非常辽阔,但是人口特别是唐人数量太少,所以这个西唐看地图是一大片,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个孤立的点。
而且这些孤立的点并不是由大唐朝廷派出的流官在治理,而是由军事贵族自治。而这些远离西京长安府的军事贵族对儒家学堂又是非常欢迎的。因为这些学堂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教育子弟,而且还可以教化西域当地的百姓
但是对西京长安府的大唐朝廷而言,这些儒家学堂的渗透,无疑会造成大唐东部的疏勒、龟兹、于阗、西州、高昌等镇的离心。
可西唐又不敢和大宋撕破脸开战,所以就只能采取进一步西迁的退缩政策。将疏勒、龟兹、于阗、西州、高昌等地的唐人,陆续迁往天山西麓和钦察草原。
而为了安置这些移民,西唐还陆续在忽章河北岸的塔什干城周围设立了洛城府塔什干改名洛城,在花剌子模绿洲设立了西平府,还在亦堵山属于天山山脉北麓和亦列河之间后世阿拉木图一带设立了兴庆府。
虽然西唐有的是地方可以跑路,但是被大宋这样逼迫总是非常不爽的。
更何况李仁孝并不知道自己是党项人,他还以为自己是李渊、李世民的子孙呢!
堂堂大唐正统,居然被赵宋王朝逼成这样,不仅没办法在中原祖地立足,连安西四镇中靠东面的三个镇都不能好好呆着,怎么不气人呢?
“正是因为宋国不是什么善类,咱们才应该把罗马国的一字并肩王送去见赵楷。”曹丞相也不好和李仁孝说明真相,只好另找说辞,“咱们得让赵楷知道他的死对头金人的国运还没尽又给续上了!这西方罗马国可是大国啊!地阔一万里,人口两千万,自古就是西方一霸!只因为没有火药、火锅、弹筒,才被斜保所破。现在斜保不仅带去了火药、火锅、弹筒,而且自己还入了西方拜上帝教会,当了祭司王约翰,因此得了罗马人的拥护,被选为罗马天王。
若假以时日,斜保一定能一统东西罗马各部。到了那时,他就要率领罗马之兵东征大宋,以报故国灭亡之恨了!”
曹丞相完全在瞎掰,东罗马就那么一丢丢地盘,那里有一万里?人口也没两千万,最多就一千万。而且12世纪时东罗马帝国治下的人民大多都是不会当兵打仗的顺民,打仗基本上靠外国雇佣军。就算完颜斜保有一些火药武器,也不可能仗着他们统一东西罗马,更不用说率领罗马之兵东征攻宋了。
李仁孝一听曹丞相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外祖父,斜保天王真有那么厉害?那咱们可不能再卖火药给他了他要发罗马之兵攻宋,那一定得打咱们这里过啊!这假道灭虢的事儿可不稀罕。”
“圣人放心,”曹丞相笑道,“斜保天王没那么强,他能当上罗马的天王已经到头了。不过咱们得把他吹得强一点这叫吹寇自重!赵楷离开罗马有万里之遥,根本不可能去讨伐,他要遏制斜保就只有扶咱们一把了!”
第521章 ? 我们的天下(求订阅求月票)
李仁孝听了曹丞相的话,总觉得有点不妥,“外祖父,如果大宋官家不嫌路远,那咱们该怎么办?”
曹丞相还是一副笑模样,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赵楷的大军杀到西京长安府城下。
他笑了笑都:“如果大宋不嫌路远,那咱们就帮着大宋进攻罗马呗大宋官家可以不怕路远,但是大军远行要吃要用,消耗惊人,想靠东土送来补给是不可能的,只能靠咱们!”
李仁孝眉头大皱,“外祖父就不怕宋国假道灭唐?”他没等曹丞相言语,就自己吓自己道:“我大唐毕竟是天下正统,东土百姓一定翘首以盼我大唐王师吧?大宋官家能不忌惮我大唐吗?”
曹丞相愣了又愣,心想:这可怎么办?小孩子给教坏掉了,真的以为自己是李世民的子孙东土百姓可都知道底细,他们怎么会盼着党项打回去?所以赵楷压根就不把西唐当回事儿。
想到这里,曹丞相只好耐心的解释道:“圣人多虑了西域不比东土,乃是人少地荒,草原、大漠遍布之处,东土的军队百姓很难适应。而且东土富、西域穷,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东土到西域来安居的。
倒是欧陆罗马国富庶繁荣,胜过西域多矣。若大宋兴兵西征,我朝可以发兵跟随欧陆距离大宋太远,宋兵不可能久留欧陆。到时候宋军得胜而还,我朝正好取斜保而代之,圣人说不定也能当上罗马国的天王!”
曹勉说的那是如意算盘,基本上不会成真的。在他想来,赵楷即便知道完颜斜保给大金充了国运,也只能命令西唐进行防备。最多最多,也就是命令耶律大石和西唐一起征讨。
这对西唐而言,肯定是没有坏处的不仅可以向大宋要钱要东西,还能跟着耶律大石一起去占点便宜,何乐不为?至于“假道灭唐”什么的,又不是真唐,一个东土尽人皆知的家伙,还想入主中原?不可能的,所以赵楷也不会折腾这事儿。
“宣罗马国一字并肩王阿莱克修斯,拜上帝正教会大法师巴格拉季昂上殿!”
大明宫宣政殿外,响起了大声的唱名。正捧着国书、礼单,跟格鲁吉亚来的巴法师,以及两个西唐鸿胪寺的官员,一块儿在殿外候着的阿莱克修斯听见了自己的名字,知道是喊自己呢,忙抬头望向站在自己身前的那个鸿胪寺的官人。
这官人是个也深目隆鼻的“桃花石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可以毫无障碍的和阿克莱修斯交流。这个时候他也扭头看着这位罗马一字并肩王,笑着用拉丁语道:“至尊的巴塞勒斯共治皇帝的尊号,天可汗请您入宣政殿。”
“天可汗”当然是指李仁孝了。他的头衔也是相当魔幻的,对内是大唐皇帝,对东方则以西唐国王自居,对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方面,则自称天可汗。
然后这个鸿胪寺的官人又对巴格拉季昂说:“主教,天可汗也邀请您入殿。”
说完他就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走在前面带路了。
阿克莱修斯和巴格拉季昂就跟着他走向宣政殿。
这座宣政殿是西长安大明宫的主殿和门面,当然建造得巍峨庄严,粗壮的木头立柱支持着巨大的屋顶,四周的墙面都是石造的。因为西长安府冬天的气温极低,所以宣政殿的窗户很小,数量也不多。即便全部打开,采光也是极差的。
阿克莱修斯和巴格拉季昂到访西长安时,已经是儒略历的10月,西长安的天气已经很凉了。因此所有的窗户都已经关闭了,大殿的门口还挂上了厚厚的门帘。
守在门口的金吾卫士撩开门帘,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热气,原来里面已经升上了火炉,非常温暖。
大殿当中,群臣聚集,都着了紫色、绯色和绿色的直袖袍服,头上戴着式样简洁的软脚幞头。天可汗李仁孝则高高的坐在御座上面,曹丞相和皇叔父摄政王李仁礼一左一右在他两边摆了交椅。在背后还挂着珠帘,帘子后面隐约还坐了个人,正是李仁孝的母亲曹太后。
觐见的礼仪那名鸿胪寺的官员早就交给阿克莱修斯和巴格拉季昂了,两人不必行揖拜礼,鞠个躬就行了。
两把高背带扶手的椅子,已经在大殿上摆好了,阿克莱修斯和巴格拉季昂一鞠躬完毕,就在椅子上落了座。国书和礼单,则是那名鸿胪寺的官员接过去,交给了曹丞相。
曹丞相早就知道阿克莱修斯和巴格拉季昂的来意了,所以接过国书和礼单后,就笑着说:“一字并肩王殿下,大法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桃花石吗?”
他的话被那位鸿胪寺的官人翻译成了拉丁语。
阿克莱修斯在前往长安的途中,已经向知识渊博的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