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个大宋赵楷特别能打,专治不服!
    “服”段誉咬牙切齿道,“贫僧对大官家当然是心服口服的!贫僧回头就准备一份奏表,请太守带回大宋如何?”
    “不必了,”王重阳道,“天子已下明诏,召大王入朝觐见!”
    君王入朝觐见是比册封继承更加明确的“主权标志”君王入朝,就等于百分之一百承认了宗主的权威。
    “贫僧年老体弱,走不得万里之路了!”段誉铁青着脸说。
    王重阳笑道:“大王不要说笑了谁不知道大王春秋鼎盛,武艺超群,几年前还以一敌二活捉两名刺客。这等身手,怎么会走不了万里路?大王是担心有去无回,从此当了顺天富家翁吧?”
    段誉心说:贫僧才不怕当富家翁呢!贫僧是担心被你们大宋官家喂牵机之药
    王重阳看段誉不说话,接着又道:“大王尽可以放心,官家是不会留您在顺天府当富家翁的官家还想让您管好云南这片好山好水。官家在宣您入京的诏书上说了,段氏一门可以永镇云南,世世代代都当云南节度使和大理国王,谁也别想夺走!”
    永镇云南?
    云南以后就是段家的江山,谁也别想夺走了?真有那么好的事儿?
    段誉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下高顺贞和高明清这两个权臣看上去都是一脸的恭顺。
    他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就问高顺贞和高明清,“中国公、定远将军你们觉得贫僧应该去北京顺天府一趟吗?”
    王重阳不等两个权臣回答,就抢着道:“当然应该去了去了,段氏就能永镇云南!有朝廷保着,在云南这里,谁敢生出不臣之心?到时候,大理段氏可就能高枕无忧了。”
    他这话一说,高顺贞和高明清额头上冷汗直冒啊!
    他们家不就篡过一回大位?
    现在怎么办?
    拦着段誉不让他去北京路抱大腿?这不就等于说自家还想再篡一次位吗?
    不拦着段誉要是给赵楷喂了牵机药也就算了,万一赵楷真的不追究段誉僭越称帝的事儿,还让段誉抱了大腿,以后高家怎么混?
    段誉这家伙手段不弱啊!
    差得只是硬实力,如果赵楷当了段誉的后盾,那么硬实力的问题就解决了。赵楷的实力加上段誉的手段,云南还不得变成段家天下?
    中国公高顺贞道:“广,广弘大师,您,您还是去一趟北京路吧!”
    定远将军高明清也点头道:“对,对,还是去一趟吧大官家兵多将勇,如果真的要出兵云南,咱们也抵挡不住啊!”
    赵楷真的要灭大理国,段誉的手段屁用没有,高家的兵力也完全不是对手不过灭国是一回事儿,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统治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所以赵楷才不愿意过度使用武力,而愿意收编段氏政权。
    如果能够收编段氏,那么凭借段氏的影响力,大宋就能很顺利的在云南推行汉化,有个百余年的,云南就会变成一个汉化程度相当高的地区。到时候即便要改土归流,难度也会大大下降。
    看见段誉还在犹豫,王重阳接着娓娓而道:“大王,您也是饱读史书的明主该知道人有生老病死,国有兴衰存亡。大理之前的南诏才多少年国祚?大理段氏又享国多久了?现在如果投靠天朝,成为真正的藩国,怎么都能再让大理国延寿二百年吧?这难道不是好事儿吗?”
    对啊,就大理段氏这样半死不活的样子,自己过能有200年吗?如果大宋真要打过来,200天都不见得有了!投了大宋,200年国祚没有,100年总是稳稳的。到时候即便改土归流了,段氏依旧会是一方豪强!
    该怎么选择,段誉那么高的智商,那么厉害的手段,还会不明白?
    王重阳这个时候又道:“若是大王有什么不放心的,本官可以留在羊苴咩城作客这总行了吧?”
    这下段誉再没理由不去北京了,虽然王重阳的身份不能和大理国王相比,但是段誉现在不是避位为僧了吗?你一个和尚换个大宋的知州来做抵押,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段誉沉默半晌,终于点了点头,“也罢贫僧不过是一介老僧,何处不能埋骨?便是北去万里,又能如何?”

第474章 赵楷天下变大了(求订阅求月票)
    南帝段誉准备北上来顺天府朝见大宋官家的消息,立即就被王重阳派出的信使,快马加鞭送去了北京城不过由于两地相距太远,而是川滇黔一带的路况都不是太好,所以直到洪武十年的深秋,赵楷才得知了这个好消息。
    而赵楷得知自己再过几个月就能见到段誉的时候,却只是一声长叹。
    因为这个时候的赵楷,已经认清了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云南的归附,并不是这场天下统一之战的终结。
    因为这个天下已然发生了剧变!
    就在赵楷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马上就能一统天下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这天下居然变大了!
    这个蝴蝶效应可真是太神奇了!
    实际上,这个天下变大的进程早在西夏西迁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西夏西迁的时候没有打出大唐旗号,而是用大白高国的名号。而且在拿下安西四镇后,他们也不用西周式的封建之礼,搞什么唐君夷民和国野之分,还在安西四镇的土地上建立起“皇帝(天子)—节度使(国君)—军州刺史(卿)—城主(大夫)—国人(士)—野人(农奴)”这一套封建体系,那么西唐也可以不算华夏天下的一部分。
    但是赵楷征完东南回到顺天,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大宋天下地”之外时,才发现西唐这个冒牌货现在越做越好,已经和正品没什么区别了
    哦,西唐之所以要这么搞,也不是为了想扩大华夏天下。而是西周封建其实就是一种低成本的“征服者封建”。因为跑路到西域的西贼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除了西周的封建制或是类似的体制,还真的没有别的好办法。
    他们的人数根本不足以填满无比辽阔的疆域,就和当年西周建立时所面临的情况一样。
    但是他们的人也不是很少,西夏带去西域的人口接近百万,再加上于阗人和高昌回鹘的人口,总数多达一百几十万。而且这些人虽然可以半农半牧,但是却更喜欢定居生活,所以辽阔的钦察草原不是他们想要的。
    西迁的西夏政权必须占有大量的肥沃土地,而要灌溉这些土地,他们还得控制水源和灌溉体系。
    可是肥沃的土地和水源在西域还是比较稀缺的如果西夏政权要大量占据这些土地和水源,就不可避免的会和西域当地势力发生严重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李仁礼和曹勉这两个西夏的实际掌权者,就很自然的从史书上找到了西周的封建体制,加以改良后直接用在了他们的西唐国。
    而且用了几年之后,居然越用越顺手了!
    就在赵楷派王重阳去抓段誉的时候,西唐方面也派了个使团来找大宋通好结盟
    不过西唐并不是天下变大的唯一原因。赵构留下的伪宋余孽,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不是吞下了整个日本,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但是却占据了九州岛几乎全部和本州岛西部的一小块地盘。
    而这个叛逃日本的汉奸集团,居然还恬不知耻的打出了大宋征夷大将军幕府的旗号,堂而皇之的在日本九州的博多开设幕府,还将九州本岛上的九个令制国中的五个封给了李成、孔彦舟、刘麟、王伯龙、刘猊等五个大汉奸。
    其中李成得到了萨摩国,成了萨州李氏开山之祖。
    孔彦舟得到了肥后国,成了肥后孔氏之祖。
    刘麟拿下了肥前国,开创了肥前刘氏。
    王伯龙拿下了丰后国,创立了丰后王氏。
    刘猊则成为丰前刘氏的开创之祖。
    至于余下的筑前、筑后、日向、大隅等四国,外加壹岐国、对马国这两个设立在九州外岛上的小国,则分成了两部分,日向、大隅两国封给了“副将军”赵善合,余下的四个国都属于大将军赵善真。
    李成、孔彦舟、刘麟、王伯龙、刘猊等五个万户,现在被称为万户国主,每人都带着大约七八千户部下去统治自己的封国了。而余下的万余户(原属于五个万户)加上完颜燕自己的2500户女真人,则封在了其余几个国。
    另外,这个“博多幕府”还控制了位于本州岛西部的半个长门国。这个长门国现在是博多幕府和日本朝廷争夺的重点地区,所以并没分封出去,而是博多幕府和下面的五个万户国主共同出兵进驻长门国,与日本的“朝廷军”对抗。
    虽然博多幕府的军队比日本朝廷的军队更加强大,但是他们其实也不大会当侵略者所以没有选择直捣平安京,一举击溃对手,并且逼迫日本朝廷签署不平等条约。
    而是一边应付长门国的拉锯战,一边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压制九州两岛十一国的地盘上。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  公众号【】  看热门神作  抽888现金红包!
    至于压制的办法不用说,也是西周封建的路数!
    因为博多幕府并没有太大的进取精神,所以日本朝廷也就维持下来了,而且他们也搞清楚这个大宋征夷大将军府是什么玩意儿了?
    搞清楚以后,日本朝廷也顾不得什么“神国体面”了,赶紧向大宋派出称臣纳贡的使者“宋务运动”还得继续搞啊!搞不好是要亡国的!
    既然要称臣,日本国的头目当然不能自称天皇了不过他们也不肯称国王。于是就来了个折中,称“天王”。
    现在这个日本国的遣送使团已经到了顺天府,正在等待赵楷的接见。
    虽然赵楷还不清楚日本国的称臣会称到何种程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博多幕府已经在日本九州站稳了脚跟,大宋天下地也跟着扩张到了日本国的土地上
    除了西唐政权和博多政权之外,自称为大宋南帝的赵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似乎也取得不小的成功!
    赵谌现在的主要扩张方向是中南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且采取了依托海洋、只吃沿海、优先熟地、宋君夷民、理教跟进的策略!
    相比西唐和博多幕府,赵谌的路数显然更“华夏”,因为他不仅输出人口和封建制度,而且还输出名教!
    他也和赵楷一样,建立了自己的“理教宗廷”,自封为“教宗”——这个比赵楷的学宗听上去霸气多了!
    而且理教宗廷的理想也比赵楷的儒学宗廷霸气他们不去格物穷理,也不想把自己搞成科学教。他们就是“奉天教化”,要奉天理、教做人!
    这个斗争精神很足啊!
    不过斗争精神很足的“理教”和“南帝”也没有直扑升龙,去一举灭亡安南。他们甚至没有去占领安南的一寸土地,而是攻占了占城国的都城,劫掠了一番之后,迫使占城国王改宗理教,成了孔夫子的信徒,还签了个“平等保护条约”,将占城国置于南帝的保护之下,同时获得了在占城国沿海地区开辟殖民地的特权
    这手段看着很眼熟啊!
    此外,在大宋天下地的北方,这段时间也出现了看着不怎么轰轰烈烈,但是影响却可能会非常深远的变化——北方草原和白山黑水之地,似乎进入了“堡垒时代”!
    这“堡垒”并不是棱堡,而是三角堡——三棱台的外形比较复杂,修筑的难度较大,而三角台就容易多了。所以大金朝和耶律大石的辽国虽然照着棱堡在抄,但是抄出来的却都是防御力较次的三角堡。
    这三角堡的防御力虽然比棱堡差多了,但还是可以胜过普通的四方形城堡而且大金和辽国现在都拥有了许多骆驼炮,前者是自己铸造的,后者是由大宋提供的。
    而这种“三角堡”加“骆驼炮”的组合,则正在永远的改变大宋天下以北的形势。
    游牧政权很可能会成为历史!
    因为耶律大石并不喜欢游牧,他本质上是个士大夫(不是宋朝的士大夫,而是原始版的士大夫),筑城定居才是他的理想。
    所以在赵楷平定东南的这些日子中,他在漠北草原上筑造了数十个三角堡,控制了大片肥美的草原而且还重点控制了漠北草原上的“坐冬地”,也就是可供牧民们避寒的地盘!
    此外,他还利用这些三角堡加强了对漠北草原南方干旱地区水源的控制。
    因此大石对漠北草原的控制力已经大大增强,他重建的“新辽国”,也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国家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榆关之战中吃够了棱堡的苦头,缩到塞外东北去的金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除了一场大规模的西进,也在靠近大宋边境的地方大量修建三角堡,而且还在新征服的高丽国土地上修建了上百座三角堡
    在瑶池宫的御书房内,站在一张巨大的辽金合图前面的赵楷,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三角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