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
    大殿上的臣子们还有赵谌本人都被这话给惊呆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谌完全没想到老爹会说出这样的话不就是提前接班吗?如果不是老爹的官家当得实在太烂,他也不会站出来要接班啊!
    而且这也不是他个人的意思,广州这边的重臣们大多都支持赵谌提前上台。现在的局面都这样了,赵谌再不上台,这台就没了!
    大臣们看着赵桓的眼神都变了——官家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太子那么孝顺,不忍心官家一次次的被赵楷欺负,所以才挺身而出,要求提前即位,官家开心都来不及,怎么能说出这样伤感情的话?
    太子不是官家的儿子,还能是谁的儿子?总不会是赵楷的儿子吧
    完全清醒的赵桓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最是无情帝王家啊!为了皇权,亲父子都会相残的,如果不是亲的,那相残起来岂不是更凶?
    一想到自己的苦命,赵桓“哇”一下就哭了。
    他这一哭,下面的大臣都有点同情了——太可怜了,绿帽子戴了多少年啊!
    而赵谌却被赵桓弄得非常尴尬,而且还一头雾水。他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娘亲和赵楷的关系,谁也不和他说啊!他也从没怀疑过自己血统怎么可能有问题?赵谌是在赵桓和朱琏大婚后十六个月才出生的!
    而且赵桓在迎娶朱琏前已经是太子了,太子府的门禁多严啊?赵楷怎么可能进得去?赵楷要是真的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去,给赵桓下点砒霜送走了不好吗?
    赵桓当时要是死了,赵楷铁定是太子啊!
    所以赵谌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父亲,憋了半天,才出来一句:“父皇不哭,儿臣孝顺儿臣以后会好好孝顺父皇的!”
    他这么一说,底下的大臣赶紧跟随啊!
    赵谌如果是赵桓的儿子,那他就下一任的南天一霸!如果他是赵楷的儿子那将来的前途就更不好说了。
    “官家放心,太子是少有的仁孝之主”
    “有太子替官家执掌国政,官家就能颐养天年了!”
    “官家,您为国为民操劳那么多年,也该歇歇了”
    “官家,现在大难临头,非太子之刚猛果决,不足以救国家,挽狂澜了”
    “官家,请让太子殿下领着咱们和北面再斗一斗吧!”
    赵桓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局势不可挽回了,现在是重臣们一致要求他退位!
    没有人再拥护他这个一直失败的官家了!
    他也只得长叹一声,流着眼泪,看着那个“疑似野种”的赵谌,“朕的确愧对祖宗、愧对天下百姓也愧对跟随到此的百官和将士!太子少年英雄,血气方刚,的确胜吾多矣,吾自当禅位太子,退养山林,不再问事矣。”
    总算退了!
    赵谌松了口气儿,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儿。
    不过禅位的事儿还没完三揖三让的手续是少不了的。既然赵桓是诚心诚意的要让位,那么赵谌就该装模作样的把皇位往外推了!
    当然了,这事儿今天必须得干完,不能拖到明天。
    现在是非常时期,夜长梦多啊!
    想到这里,赵谌就一脸诚恳的对赵桓道:“父皇,儿臣年幼少识,恐难当大任,请父皇从儿臣的兄弟当中另择贤明立之为君吧!”
    赵桓知道儿子的意思,不过这戏还得配合着演下去啊
    由于赵桓的配合,这场宫变立即就变得非常顺利了。毕竟赵桓退位,赵谌上位,已经是整个吴宋统治集团的共识了。
    因此宫变进行的非常平稳,宫外的人们甚至没有丝毫察觉。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赵枢、赵杞和张邦昌三人进了宫,才知道大王已经换人了,坐在王座上的人已经不是赵桓,而是赵谌了。
    “什么?我大哥他他已经不干了?”
    “大哥儿他怎么啦?好好的怎么就不会是水土不服,一病不起了吧?”
    “殿下,大王,不,太上大王身体无恙吧?”
    赵谌听了三人的提问,只是笑了笑道:“五叔、六叔、张学士,你们放心吧,我父王一切都好,只是厌倦了俗物,想要退隐深宫,悠游享乐,不问世事孤家是孝子,当然不能忤逆父王,只好勉为其难的接了王位。”
    三个人都松了口气——看来赵桓还没有被干掉!
    “既然如此,”赵杞笑道,“那不知贤侄愿不愿意出任南越国的大王?”
    赵谌点点头道:“求之不得啊!劳烦三位转告孤家的三叔父,孤家愿为朝廷镇守天南,永守臣节!”
    赵枢、赵杞、张邦昌这些都乐坏了,这个赵谌比他爹识时务多了这可太好了,天下从此大定矣!
    张邦昌笑着对赵谌道:“大王,臣和景王还受命走一趟安南,将朝廷设立南越国的事情告知安南都护府不知道能不能行个方便?”
    这个方便可不大好行啊!
    因为赵谌是要称南帝的!
    南帝和南越国王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南越国的赵家王朝被越南人称为“赵朝”,被当成了吴朝、丁朝、黎朝、李朝一样的存在,只是更加古老一些罢了。
    所以称南越国王的赵谌是没有办法用“天朝上国”之威去压服天南诸国的只有打出南帝的旗号才行。
    想到这里,赵谌就笑着对张邦昌道:“张学士有所不知,安南都护早就不尊咱们大宋了,现在的安南李家早就称帝了,国号大南。安南都护什么的,不过是用来蒙骗我大宋的虚号。实际上安南李家所为和西贼无二,该称他们为南贼才对啊!”
    李朝称帝的事儿,大宋这边当然知道,这又不是刚刚才发生的事儿。而且李朝也不是第一个称帝的越南王朝,之前的黎朝和丁朝也称了帝。
    和李朝打过仗的赵枢也点点头,道:“确有此事,而且安南李氏不仅僭越称帝,而且还以上国自居,要求南方诸国向其称臣纳贡。这几年他们还张罗出一个八国之盟,妄图北犯中原,实在可恨!”
    赵谌点点头,说:“王叔言之有理,孤家以为,向这等这等乱臣贼子宣诏毫无用处……必须大兵讨伐彻底剿灭!”

第467章 半封建半殖民帝国(求订阅求月票)
    “贤侄言之有理!南贼昔年曾经犯我钦、廉、邕三州,屠杀我军民十数万,还夺我广源州土地,实在罪大恶极,不尽行诛灭,何以彰显天朝之威!”
    赵谌的主张马上就得到了赵枢的鼎力支持,他和安南李氏政权在占城国的地界上打了好几年的烂仗,到现在战争都没结束呢!
    之前因为赵桓太怂,不肯多给他军队,只给了五千新军步兵,让他随便应付一下。所以赵枢虽然在大占海口取得了空前大捷,但是却无力扩大胜利,只是在大占海口之役后扩大了在大占海口的殖民地,设立了一个平南军。
    现在赵桓终于退位了,大宋也统一了,不管是北边的赵楷,还是南边的赵谌,看上去都气势汹汹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所以现在正是攻打安南李氏的良机啊!
    赵杞却摇摇头道:“五哥儿,安南虽然国小民寡,但是却处在瘴痢之地,又远离中土,而且地形险要,很难攻取,守住就更困难了!依我看他们只要肯奉表称臣,就不必兴师动众去讨伐了。”
    “六哥儿说差了!”赵枢笑道,“安南都护府辖区是不大,但是人口却不少啊!
    安南都护府辖区的腹心之地乃是如江南水乡一般的鱼米之乡,盛产稻米,极为富庶。汉朝的交趾郡就设在那一带,根据史书记载,汉朝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共有户十四万三千有余,口九十余万。两广之地,直到南汉国时也不过只有这点人口啊。而如今安南都护所领之地的人口,怎么都有数百万众,国虽小,民不寡啊!
    而且,安南都护辖区虽然多瘴痢,但是比起两广也差不多。其腹心的交趾郡故地毕竟是开发了一两千年的熟地,岂是那些蛮荒之地能比的?
    另外,安南都护府辖区距离中土也不能算远”
    “怎么会不远?”赵杞插话道,“若是不远,那里早就被纳入我大宋版图了!”
    “远不远的,得看怎么过去,”赵枢笑道,“若是走陆路而去,数千里慢慢长路,百余日能到就不错了。但是由秀州入海,乘北风而南行,五千里海途有二十余日就足够了这能算远吗?”
    从秀州,也就是计划当中大发运使司的驻地走海路去安南,二十余日可以抵达,这绝对算不上远啊!
    不仅不算远,而且极有经济价值。如果由秀州借北风南下只需二十余日,那么反过来由安南乘南风北上秀州也只需要二十余日……安南的大米,二十余日就能运到秀州,再有二十余日就能到天津了。
    以安南的土地、人口,每年向天津输送一百万石大米都不是问题啊!
    赵枢接着又道:“至于安南都护府辖区的地形,呵呵,若是要从陆路攻取,那可谓是险阻重重,不仅要翻山越岭,而且还要渡过几条大河,的确非常困难。
    但是要走海路而进,那安南李氏可就无险可守了!安南的腹心之地就是水乡,还就在海口边上。这安南李氏的巢穴升龙,距离海口也不过二百多里,还临着一条通海的大河。
    咱们只要先占据安南海口一带,再打造内河龟船,然后水陆并行,溯江而上,就能直捣升龙了。”
    越南的地形狭长,海岸线也很长,如果敌人从陆路进攻,则可以节节防守,纵深极大由北向南打穿安南都护府辖区至少得推进上千里!
    可是从海路进兵就不一样了,那么长的海岸线,到处都是海口,根本守不过来啊!
    而且敌人由海路进兵时,安南方面的防御纵深就没有了。安南狭长的南部很容易就会被海上来的敌人直接割走,而安南北部的海口也会被敌人占据。
    如果敌人在海口地区打造内河船只,再溯江而上,取升龙简直易如反掌。
    赵枢一番分析,已经让赵谌眉开眼笑了。
    其实根本用不着什么“驱虎吞狼”之计,赵谌也得出兵去打安南李氏不是为了替钦、廉、邕三州的死难之民报仇,而是为了养活底下的二十万水陆大军、十几万契约奴婢、几千家士大夫,还有两广地方的大批官吏兵卒!
    现在的两广可不能和21世纪相比,不说是蛮荒之地吧,那也是没多少油水的地盘。只有广州、雷州两地因为海洋贸易而兴旺发达,但是靠那点市舶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人数多达几十万的统治集团。
    当然了,赵桓、赵谌两父子也不是两手空空来岭南的,而是带着价值上万万的财货来岭南的。光靠这些财货,赵谌的统治集团就能维持上好几年。
    但是坐吃山空啊!
    如果赵谌不能在几年之内在天南之地打出足够的地盘,他的政权就会因为穷困而亡了。
    “五叔父,您能告诉小侄,小侄应该从哪里下手以平安南吗?”赵谌也顾不得考虑赵枢的立场,直接就在大殿上发问了。
    赵枢似乎早就知道赵谌会有此问,当下就摸出一个卷轴,让边上伺候的内侍拿给赵谌,“贤侄,这是吾与赵不求一起写的平南之策本打算在北上之前献给令尊的,现在就给你了。”
    赵谌赶忙接过卷轴,就当着赵枢、赵杞、张邦昌三人还有满朝文武的面展开看了起来,越看越高兴啊!
    因为赵枢、赵不求这两年花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怎么平定安南不仅琢磨出了一个军事上的可行方案,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政治上有效治理安南都护府辖区的方案——半封建!
    唔,所为半封建,当然就是不完全的封建,差不多就是百分之五十的封建了。
    如果完全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话,那么赵枢、赵不求提出的军事殖民封建就是不完全的封建——他们俩提出在攻打安南之前,先组成一批军政民合一的“军团”,并挑选一批既勇武又有人望的官员出任军使。
    然后再由海军把他们送到安南沿海去占地、建堡、屯田,以为长久之计。
    实际上这就是一些军事殖民团。
    而这些军事殖民团占下来的土地,就归他们所有。这些军事殖民团的军使就成为了世袭的首领,可以将军使的位子传给子孙。
    而军团的成员也成为世袭的军官、军户,同样占有一些土地,并且统治一部分当地百姓。而他们的领地、百姓,也都是世袭的这就是封建了!
    不过这些封建殖军团并不是全部,只是一半。因为靠他们是没有办法在安南都护府的辖区内站稳脚跟还必须要得到南越国海军的支持!
    因此这些封建殖民军团只能是军团,很难成为邦国。
    而南越国的海军是不能以封建殖民团为基础的,因为封建殖民团归根结底是武装地主,他们的根基是土地和佃农,不是海洋。所以南越国海军的基础只能是贸易城市,由南越王廷管辖的贸易城市,比如广州、雷州、平南军城。
    这些贸易城市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