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贼来了是恶人当道,金贼走了王师来了,怎么还是恶人当道呢?
    叹息之后,大部分人都散去了,恶人当道就恶人当道吧,他们只要过得下去就行了。
    也就没散去的,都是几个进过学的书生,有老的,也有年轻一些的。
    他们聚在一起,小声讨论了起来。
    “听说了吗?京东路又出了个大宋好像和咱们这里不一样!”
    “能有什么不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
    “不一样,不一样,那个大宋好像要和士大夫共天下的,还预备在明年春天开科取士还说天下士子都可以去考。”
    “开科取士?大名府那边不也要办科举了?说是招什么伎术官的要不咱们去碰碰运气?万一考上了,也能分到百亩职田啊!”
    “那就去试试考不上再去京东路,也不耽误什么呀。”
    “好,就这样!”

第376章 汉奸们杀头啦
    洪武七年,七月初七,大名府城,万人空巷看杀人!
    这座昔日的大宋北京城,现在降了一级,成了河北路的首府。河北路营田使司和河北路安抚使司,都在洪武七年的夏季,从相州迁到了大名府。
    而和河北路营田使司、河北路安抚使司一起迁移而来的,还有一个河北路提点刑狱司。
    现在洛阳朝廷的地方治理,大致上就是营田使司或转运使司管理行政,安抚使司管理军事,提点刑狱司管司法,大致上就是“三司并列”的路子。“三司”当中也是有个头儿的,就是营田使或转运使。
    在转运使路当中,管军的安抚使地位虽然低于转运使,但是独立性很强,转运使基本上不能插手军事。
    而在营田使路,因为营田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政官员,而是个管辖着屯田军府的军官(营田使都是武官),所以营田使路中的安抚使更像是营田使的副手。
    不过无论是营田使路还是转运使路的安抚使,除非有特旨,否则都无权指挥驻扎在其辖区内的野战部队。而这些野战部队,又至于军司和军种司的共管之下至少这些军头在赵楷手里都服服帖帖的,只要赵楷能给下面的府兵分下去足够多的田,那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各路的提点刑狱司,则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衙门。主管司法刑狱这摊子事儿,一般的民事、刑事案件,都是提点刑狱司的活儿。
    不过官员犯法、军官和在役府兵犯法,提点刑狱司是不能过问的。至于镇抚司的案子,提点刑狱司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因为镇抚司是没有自己的监狱和审判所的,因此只能根据钦犯的身份不同,分别和军法司、御史台、提刑司会办案件,理论上也会出现三堂、四堂会审的情况——如果同一个案子有多名钦犯,其中包括平民、军人、官员,自然就得四堂会审了。
    而前一阵子在大名府这边抓到的一大批“伪官”,因为没有洛阳朝廷的官身,所以御史台是不管的,他们也不是大宋的军人,军法司当然也不管。
    因此就由镇抚司负责侦缉和公诉,由河北路提点刑狱司负责关押、审判、行刑了。
    包括原来那个金贼的元城县令元椿在内的八个“罪在不赎”(不给赎)的大汉奸,还有一个“可赎不赎”(没有人赎)的小汉奸,就被刚刚上任没多久的河北提刑使来玉峰安排在了七月初七这个好日子一起上路!
    宋朝犯人上路的方式,原本就是“斩”和“绞”两种,其中“绞”可以花钱“免绞”,斩就不能赎了。在宋仁宗当官家的时候,他觉得“斩”和“绞”还不足以震慑宵小,所以又加了个凌迟真是很仁宗啊!
    而重开大宋的赵楷并没有在怎么杀人这方面花太多心思,所以就全盘保留了“绞”、“斩”、“凌迟”这三种死刑。
    而且赵楷的心比较软,看不得人遭罪,因此允许判了斩刑和凌迟刑的犯人也花钱减刑。
    一般情况下,斩刑可以减刑到绞刑,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刑到释放!
    比如卢家庄李大官人判的斩刑就是可以“全额赎罪”的斩刑,只要粮食给够(赵楷的二十几万大军天天要吃饭啊!),立即可以走人。而且只要刀没砍下去,都是可以赎的!
    所以今儿被押到大名府西北角,永济门内的大校场中,等着挨刀的李坚,现在还伸长了脖子,眼巴巴望着他的贾娘子回心转意,拿出粮食来赎他的命。
    可是眼看着日头越来越高,也不见贾娘子带着粮食来救他
    而凌迟刑就只能赎到斩刑了!不过赵楷本人下旨,还是可以法外开恩的,否则就必死无疑了。
    包括原元城县县令元椿在内的八个罪大恶极的伪官,全都给吕秀才判了凌迟,不过在元城县主簿李师文的帮助下,八个伪官的孝子,都倾家荡产的为他们赎了凌迟,改判了比较痛快的斩首。
    这八个算是死定了,现在都已经崩溃了,瘫软在刑场上,就等着时辰一到,人头落地了。
    负责今天这场行刑的是刘大,就那个带兵攻占卢家庄的刘大,他现在被调到了大名府第二折冲府任官,负责训练刚刚招募来的效用士。
    刘大从新募的效用士中选出了九个体壮胆肥,又能使用大刀片子的,让他们临时客串一下刽子手。河北提刑司的刽子手人数有限。一共也没多少,最近业务又比较忙,得赶场子杀人啊!
    这两天都去沧州支援那里的除奸工作了——沧州是金贼魏博军在河北路最后的据点,完颜齐跑路的时候丢下了不少大小汉奸,其中一些人还利用沧州的地形(多森林和湿地)负隅顽抗,结果大多都让奉命率兵镇压的董金刚给活捉了。所以河北提刑司的砍人专业户都去沧州帮忙了
    而大名府这里因为已经杀过几拨了,现在只剩下八个或九个(其中一个不确定)要杀,所以就让刘大的人来随便杀一杀了。
    来看杀人的大名府的百姓和士绅人数不少,在“杀人现场”外面围了个大圈,总有几万人伸着脖子等着看“真人版恐怖片”。其中不少还是大名府这边的士绅,那个元城县的主簿李师文也在人群中站着,身边还围着一大群昂首挺胸,没戴头巾、幞头的士子——他们得意的露出头上的发髻!
    现在大名府这边有发髻的士子可值钱了,有发髻说明他们没投过敌啊虽然没用,但骨气还是有的,所以只要有点学问的,都能考上一个伎术官。
    实际上他们就是来大名府求官的!
    而李师文则奉命带着他们来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所以这会儿他们一个个都指着马上要挨刀的人破口大骂。
    “此等负国逆贼,实在罪该万死啊!”
    “叛国家,叛祖宗,不忠不孝,如今真是罪有应得!”
    “此等贼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一刀杀之犹不解恨!”
    “对,应该千刀万剐”
    也有一些带着加厚东坡巾的读书人站在人群当中一个劲儿的倒吸凉气儿他们可都差一点就跪在那里等挨刀呢!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逃了一死,但是家产也在这场变故当中损失惨重现在又因为发型问题遭到歧视!
    真不知道前途在何处啊!
    赵楷这里肯定不要他们,而去投靠赵构会不会几年以后就给逮着砍头啊?可是不去投赵构,又上哪儿当官去呢?
    就在这些人琢磨着要不要去京东路碰运气的时候,耳边忽地传来一声惊天巨响——轰隆隆!
    这是一门5斤长筒炮打了一发报时的空炮!
    刘大听见这炮声,就知道午时三刻已到,于是大步走向今日的监斩官提刑使来玉峰,行了一礼:“提刑,时辰已到!”
    来玉峰是洪武元年的进士,和那个吕宝山是同科,入仕七年做到一路提刑,这官运搁在太平年间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是乱世,他又当过“翰林武士”,跟着赵楷上过前线,自然有军功在身,再加上赵楷的提携,坐上提刑的位子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上过战场的来玉峰连尸山血海都见过,当然不怕杀人了,笑吟吟的拿起一个令箭丢给刘大,大声道:“斩了!”
    “喏!”
    刘大接住令牌,然后大步走向法场当中,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的九个人犯,大声道:“时辰到了该杀头了!所有人犯,都他n的给老子把脖子伸长了!”
    然后他又对那九个拎着大刀的刽子手道:“弟兄们,好好砍别砍歪了!”
    “好勒!”
    站在元椿身后的一个年轻的刽子手头一个应声,然后就见他熟练的挥动手刀,然后就是手起刀落!
    “问世间情为何物”
    就在元椿被砍头的同一时间,赵楷正在北京顺天府的皇城内和自己的“大孙女”耶律余里衍一块儿研究诗词呢。
    他当时正在念一首他非常喜欢的《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这是历仕金、元两朝的大贰臣和大文学家元好问的名作。
    可赵楷刚刚念了个开头,居然完全忘记下面的词儿是什么了?
    “怎么就忘词了呢?”赵楷眉头紧皱,自言自语,“李莫愁怎么说来着?”
    “爷爷”余里衍好奇地问,“李莫愁是谁?”
    赵楷却没有回答他,只是眉头越皱越紧——问题严重了!
    他赵楷居然忘记了一些前世的事情!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因为赵楷今世的记忆力超级好,过目不忘啊!
    所以他前世的记忆,只要跟着他来的,就从来没有失去过。
    但是今天居然忘记了一首词!这是要失忆啊!
    赵楷再没心情“含饴弄孙”了,冲着余里衍道:“给朕研磨,朕要写东西!”
    他得趁着自己没有“完全失忆”,把脑子当中还记着的知识,全部写下来——这些可都是“全人类的瑰宝”啊!

第377章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金这边啊
    天下的形势,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飞速变迁,一场剧变接着一场剧变,已经让身处变局之中的人很难分清楚东南西北了。
    在中原这边,先是北宋收复燕京,一扫二百年国土沦亡之恨。一时间天下有识之士都以为赵楷就是那位扫平乱世,重开太平的真命主了。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又让天下大势变得朦胧起来了。
    刚刚收复燕京的赵楷,居然变成了一个倒行逆施的暴君!
    他现在一点都不晓得要施行仁政,收拢人心,安抚沦亡在金贼铁蹄下多年的燕地、河北等处的士绅百姓。
    反而在燕地、河北大肆搜刮民财,圈占土地,杀戮士人,短短几个月就搞得民怨沸腾,变乱四起。在变乱最严重的沧州,义军的人数多达数万,还一度包围了沧州首县清池,吓得赵楷任命的地方官不敢出城。赵楷不得不派遣大将董金刚率兵两万前往镇压,打了一个多月,才把沧州起义镇压下去。
    虽然沧州起义失败了,但也极大的“动摇”了赵楷在燕地、河北的统治,也让本来对赵楷抱有幻想的天下有识之士看清了他的正面目。
    与此同时,在京东(金国称为山东)方向上,也发生了一场惊天剧变——大宋居然开了第三家分号,大宋庄宗皇帝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被囚金营并且忍辱负重八年之后,终于迎来了“迟来的逆袭”,在邳州城外的陈桥馆黄袍加身,登基称帝,随后就宣布开科取士,声称要恢复大宋旧制,真正与士大夫共天下!
    赵构的政策马上得到了京东沦陷区大部分州府的拥护,很快便领有了三府十七州之地,获得了足以对抗南北二宋的地盘。
    中原大地,居然出现了三宋鼎足的魔幻场面。
    而撤离了燕京城的大金国,也没有完全离开中原,而是盘踞燕山东部,占据了燕山东麓的各处山口,还占着由辽东进出燕地的门户——榆关以及平、滦二州之地。
    一旦赵楷的大军离开燕地,金兵就能以平、滦二州为基地,大举进攻燕地和河北,即便不重新夺回那些土地,也可以大掠而还。
    而赵楷的军队如果常驻燕地,倒是可以看住东门敞开的大门。但是赵楷的军队主力是府兵,不能长期服役。而且每年的“免费期”只有四个月,之后就要拿军饷了。
    可是赵楷的朝廷却没有足够的财力为多达几十万人的常备之军发放足额的军饷。
    而且赵楷如果一直将主力集中在燕地,那他哪儿还有余力向京东、江南进军?
    天下还要不要一统了?
    三宋还要不要归一了?
    所以摆在赵楷面前的选项只有一个,就是趁着自己的军队还在状态,尽快发起东征,打下平、滦二州,封锁燕山各口,将大金国挡在燕山以北、以东,然后再回头去收拾京东赵构。
    可赵楷似乎正在,不,是已经错过了迅速击败金军,夺取平、滦二州的良机!
    “赵楷快完了,山海口城寨已立,小筒子也打造了数百,赵构又在山东举旗,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就都不在他那边了,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