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统军,乾顺是个什么东西,你还不知道?当年借咱们大辽的力杀了亲妈,现在又杀了亲儿子和结发妻子取信女真这就是个不忠不孝、无情无义之人啊!你跟着他混,怎么可能有好下场?”
    在夏州城内的衙署中煽风点火的正是耶律余睹,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联络萧合达了,不过上一回他是空手来的,没有说服力啊!
    这一回可厉害了,十万匹绢,再加上夏、银、宥三州之地,再加一个定难军节度使,诚意十足啊!
    “萧统军,”耶律余睹看着眼前这个又高又瘦,脸色阴沉的草原汉子,知道自己的这一趟差事快要办成了,于是又加了点料,“现在大辽还没有亡!大石林牙率领我大辽的志士在镇州可敦城聚兵蓄锐,正等待再起的机会你该知道可敦城那边,是有两万大军久镇长驻的,这两万兵是永镇草原的!
    大石林牙现在一定得了这支大军,所以咱们大辽还在,还没有亡啊!”
    镇州可敦城是草原上的要冲之地,差不多就在后来的和林一带,辽圣宗在这里布兵两万时就定下规矩,无论国家到了何种地步,这两万兵都不能调离草原——这支军队就是大辽国摆在草原上镇压各个游牧部落的大山,如果他们离开了,草原就要乱了。
    耶律余睹又说:“现在还有不少契丹人流亡到了阴山一带,据说也有数万户你如果当了定南军节度使,就能有招揽他们的名义和余力。有了这数万户,加上夏州这边的数千户,加上大石林牙的两万户。咱们大辽国可就复兴有望了!”
    萧合达的眉头还是皱着,似乎还有什么疑虑没有打消,他看余睹说完了,就低声道:“我如果当了宋朝的节度使,将来还能和大石林牙一起去恢复大辽吗?”
    “当然了!”耶律余睹笑道,“你只要不把夏、银、宥三州之地并入辽国就行了大宋有的是人,不在乎你的几千户契丹人的去留,哪怕你把横山蕃也拉走,官家都不会不同意的。”

第239章 大炮在手天下我有(求订阅求月票)
    西贼内部,有人在做借金人之力占据全陕的大梦,也有人在做借大宋之力恢复大辽的美梦。但是作为这两场大梦中的重要角色,赵楷现在是一点都不在乎党项人和契丹人是怎么打算的。
    因为他现在已经有了十八口二十五斤的“大火锅”,不是锅重二十五斤,而是这口大火锅炮发射的铁弹重达二十五斤!
    这一型“火锅炮”的锅长到三尺,而口径约在半尺上下——虽然赵楷一再强调“标准化”,但是每一口“锅”铸成之后,口径都不一样,不过并不影响使用。因为张广辉和陈潜这两个奸商送来的铸铁炮弹的大小也不是完全一样的,重量当然也有上下,所谓的“二十五斤”也是个约数。
    不过张广辉和陈潜虽然很奸商,但他们的脑子还挺好使的,都把炮弹铸小了一些(主要是省材料),不会塞不进“锅口”的。
    但是炮弹小了一圈也有问题,就是漏气太多,会严重影响火锅炮的射程和精度。好在熟读“四大兵书”的赵楷当年还在网上找过许多18世纪、19世纪的武器资料,所以知道怎么克服炮膛漏气的问题。他让宫中的木匠照着“大火锅”的“锅口”,用软木打造了一些木托(木托的图样是赵楷画的),然后又把这些木托发给洛阳城内的木匠当样品,订购了好几万个当然了,这些木托做好后,口径都略大于“锅口”,在使用之前需要随军木匠根据所对应的火锅炮的“锅口”进行精加工。
    这些木托还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布条把木托和铁弹捆在一起,将木托变成一个尾翼,以稳定弹道,提升精确度。另一种办法则是将加热后的炮弹直接放在木托上打出去——这就是纵火弹了!
    至于开花弹当然也已经“发明”了,但是用不起啊!
    这是因为铸铁开花弹的试制还没有成功,不过阜财监的铜匠们倒是铸成了青铜开花弹一个开花弹就要用掉十八斤青铜啊!赵楷虽然年薪六百万,但还是用不起这样的开花弹。
    除了铸铁弹之外,赵楷还命人打造了一批石弹就是石头炮弹!这个既便宜又容易制造,只要捡一些大小合适的石头,打磨一下,然后捆在木托上就能打出去了!
    在洛阳紫薇宫北面的玄武城(这是个夹城,是洛阳皇城的一部分)外,有一处新开辟出来的御用靶场,赵楷这会儿正顶着初夏的大太阳,站在玄武门城墙上看着玄武城外靶场上的八个炮组,在慢吞吞的摆弄八口“大火锅炮”。
    虽然“大火锅炮”已经交付了十八门,但是可用的炮组却只有八个,其中的四个还是由赵楷的二十个女班直外加四名工匠组成。余下的四个,则是由徐庆、汤显、吴璘、黄无病四个正将、副将、部将亲自负责的——要当炮兵军官,自己不会玩炮可不行啊!
    至于玩炮的标准方法,也是赵楷凭前世的那点记忆和女班直们一块儿摸索了一个多月,才总结出来的。
    一个炮组都是六个人,一名炮长,两人负责装填弹药,两人负责清膛,还有一人是个工匠,负责修理火炮、修改木托、敲打石弹,加热炮弹——如果要发射纵火弹的话。
    如果真的上了战场,也许还得配一群负责扛炮弹的壮汉!毕竟是二十五斤的炮弹,真要扛上几个时辰,铁人都得累趴下!
    在装填弹药时,要先装药包,再用推弹杆压紧,再放软木(软木也可以和炮弹捆在一起),再放炮弹,最后再次压紧。
    炮长负责瞄准和点火,瞄准的方式是调整射角——“火锅炮”两侧都有炮耳,可以放进“木箱”炮架的卡口中,所以可以通过抬高炮口,然后加入或调整垫木以改变射角。在改变射角的时候,则需要五名炮手一起出力。
    点火则是用火绳加上点火杆——火绳就是一根在硝水中泡过的绳子,在炮长用长针刺破药包后就插进去。然后用一根缠绕了点燃的长火绳的点火杆去点燃火绳。点燃火绳之后,炮组成员则要全部后退到用沙袋垒起来的掩体后躲避,以免炸膛
    一炮打完之后,则是两名负责清膛炮手出马,用装了倒勾的清膛杆把炮膛中的零零碎碎都掏一下,再用装了毛毡的另一根清膛杆沾水刷膛。
    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七个炮组都已经比较熟练了。不过射速依旧不高,发射一枚炮弹怎么都得三四分钟。如果上了战场,他们还能维持这个射速,倒也够了。
    一个时辰差不多能打出40发,一天打5个时辰也有200发。8门炮火力全开的话,一天就是1600发,3天就能打出去4800发灵州城怎么可能扛得住?那可是25斤的铁弹、石弹,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纵火弹!
    如果真扛得住,那也没关系赵楷还准备了掘子军,可以一边打炮,一边打洞,只要能挖到灵州城墙下面,再放上十几桶黑火药,什么样的城墙崩不开?
    “轰轰轰”
    就在赵楷想着怎么用闪电般的速度拿下灵州城的时候,摆在靶场中的八门25斤“大火锅炮”已经打响了!
    这动静可比之前在阜财监靶场上打响的10斤“锅”响多了,哪怕远远的站在城墙上,都有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吓得赵楷身边一个女扮男装的小姑娘惊叫了一声,直往他怀里扑。
    “小美,别怕,有朕在!”赵楷赶忙安慰人家小姑娘——小姑娘胆小啊!虽然赵楷不在的时候,她还跟一帮女班直们一块儿摆弄火炮、火药,据郭天女说,她还是其中玩得最好的一个。可每当赵楷在她身边的时候,她的胆子就小得可爱了。
    “咳咳”
    赵楷身边突然有人剧烈咳嗽了起来,他忙回头一看,原来是韩世忠也不知道是不是给下面飘上来的火药味儿呛着了?
    赵楷接着又发现自己身边站了一圈大男人,都瞪着眼珠子在瞅自己搂小姑娘!
    啊,今天是带着群臣一起来看“火锅炮”试射的!
    他赶紧松开武美娘,又恢复了宝相庄严的君王之姿,然后将目光转向玄武城外靶场上的那个靶子——一圈临时垒起来的夯土墙。
    夯土墙并不高,但是圈了很大的一块地皮——“大火锅炮”的精度是非常低的,所以只能用来在近距离(比如几百米)打大号的固定目标(比如一座城堡)。
    八枚弹丸全部落在了那圈土墙当中打得挺准——当然准了!又不是第一次打了,这些日子他们天天打这个目标,早就找准感觉了。射角多少,距离多少,都是固定的,闭着眼睛也能打着。
    不过灵州城比那圈土墙还大,所以也不可能打不着,问题只是能不能把炮弹轰到灵州城墙顶上?
    “打得不错!”赵楷笑着点点头,对身边的群臣道,“有了这些大火锅炮,不仅金贼要完,西贼要好不到哪儿去!”
    在场的有文臣有武将,其中不少还是第一次看见“大火锅炮”发射——虽然“大火锅炮”发射的巨响大家都听见了,但是玄武门外这一块,都被天策军圈起来了,闲杂人等不许靠近。
    所以大家伙都只知道官家天天去玄武门外“打雷”,至于这个“雷法”到底是怎么打出来的,大家并不知道还有人以为是官家修了神通,可以用天雷击打地面目标了呢!
    没想到这雷法原来就是“大火锅炮”啊!
    “官家的雷法神通广大,区区西贼、金贼,早晚只能授首!”
    “官家的大锅厉害,一定能把西贼、金贼都给一锅烩了!”
    “官家的锅,那是能装天下的!臣等为官家贺!”
    “官家有这等神器,此次北伐燕云,一定大获全胜”
    臣子们已经反应过来了,纷纷挑起大拇哥使劲儿吹捧!有几个都没弄清楚雷法、锅法的,也使劲儿吹上了。
    反正马屁总是不臭的!
    赵楷也是好生得意,对这群臣子道:“朕要西幸长安,并且巡视关中各处也不太久,三两个月便回。大家都不必跟了,就由岳飞、董金刚、李辅臣护驾即可。东都之中,就劳烦诸位相公、枢密辅佐皇后监国!
    广武山大营还是由韩良臣留镇,河北固镇大营由黄四郎守着诸位都恪尽职守,不可有丝毫懈怠。
    另外,赵侍郎,这次铸炮的差遣做得很好,这是大功!你回头把参与铸炮的工匠名录给朕取来。朕要召见他们,还要给他们授勋放赏!”
    赵楷这次西幸,当然是要一路“幸”到灵州去的,不过他不能公开说这事儿,万一走漏了消息就不好了。
    所以他对外就说去陕西巡视,不过在场的重臣们都心中有数——今天赵楷带着他们来看大炮试射,目的也是为了安他们的心!
    本官家有那么厉害的“神通”,区区西贼不在话下!所以想要劝本官家持重的人,还是不要说话,等着听捷报吧!

第240章 宋军是来野餐的(求订阅求月票)
    洪武二年仲夏。
    大白高国韦州静塞军司和大宋怀州、西安州交界处的赏移口城外。
    这个季节,正是西北最湿润、最温暖的时候儿。而赏移口城所在的葫芦川一带,又处于“塞上江南”灵武地区的边缘,气候湿润,环境宜人,绝非人们想象中黄沙漫天的苦瘠之地。站在赏移口城向南望去,两边山头,都郁郁葱葱的。一条道路,沿着弯弯曲曲的葫芦川,从赏移口城的东城旁经过,一直向南延伸,通往曾经属于西夏的唱歌作乐地——天都山和没烟峡谷地。
    站在高大坚固的赏移口东城的前营城关上,已经上了年纪,须发全都白了的西夏宗室老将嵬名阿宝又一次望着南面峡谷和大山那峡谷就是富得流油的没烟峡,那大山就是他的先辈们避暑点兵、唱歌作乐的天都山!
    现在没烟峡已经变成了大宋府兵们的田园家宅所在,天都山则成了大宋的安西州。留给嵬名阿宝这一代西夏老将的,只有回忆和憾恨。
    昔日和嵬名阿吴、嵬名阿埋其名的大白高国宗室三阿之一的嵬名阿宝,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重返曾经作为大白高国皇家避暑之地和大军集结之地的天都山。
    可惜他的这个心愿,却总是差一口气儿在去年夏天的时候,领了韦州静塞军司监军一职的阿宝老爷爷几乎以为自己马上就能重回天都山了。
    在他上任之后,他都派出细作打探清楚了——宋朝的怀德军、安西州境内防备空虚,精壮都被那个洛阳天子赵楷调去和女真人打生打死了!
    作为西夏国内所剩不多的跟过梁太后(不是小梁太后)东征西讨的老将,阿宝都感到热血沸腾了。为此他还亲自去兴庆府拜见晋王察哥,向他提出建议——起举国之兵去和陕西的宋军拼了!
    现在的时机可是大白高国立国以来最好的所以不要犹豫,也不要瞎琢磨了,有多少本钱都拿出来吧!豪赌一把,赢了就是关中之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