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十抽其二的税率计算,铁的年产量也就在四五千万斤,就是两万多吨。
    当然了,逃税的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实际产量也许可以达到四五万吨。但那是宣和之难前的数据,现在大宋已经失去了利国监和莱芜监这两个位于京东地区的冶铁重镇。铁产量能不能维持宣和之难前的一半都难说而在剩余的产能中,固镇和綦村镇这两处就占了大半!
    所以固镇和綦村镇对于赵楷的政权而言,绝对是不容有失的地区!
    而为了确保固镇和綦村镇的安全,邯郸、武安、沙河、邢台、永年、固镇、綦镇(綦村镇)、尧山、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滏阳等十三座城池,在洪武二年正月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赵楷这回可算是拿出了血本——把刚刚从赵桓那里收到的洪武元年的“补发工资”(价值300万的丝绸、铜钱、茶叶)全数拿了出来,都用于信(信德府)、磁、洺等处十三城筑城工程,以及固镇、綦村镇铁山扩建工程了。
    其中“十三城筑城”是直接投资,雇了信德府、磁州、洺州、相州、卫州等五个州府的十三万民伕,用沙包筑垒的方法进行施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十三座城池以及环绕在这些城池周围的支堡全部打造得固若金汤!
    而对固镇和綦村镇的铁山的投资,则以借贷的方式进行。借钱给以张广辉和陈潜这两个“忠商”为行首的36个冶主为本,分别让他们负责固镇、綦村镇的铁矿和煤矿——之前因为金兵南下,这一带的铁矿、煤矿大多停了产,冶主和矿工也大多逃散。不过在张广辉和陈潜的努力下,现在总算又找到三十几个冶主和万余户矿工。
    现在固镇、綦村镇一带的铁矿煤矿,都已经复工,一车车的铁矿石、煤炭、木料,,已经被拉到了用土包垒起来的固镇城和綦镇城中。这两座城堡的占地可都不小,城内还给分了二十多个“坊”,除了被官府和兵营所占据的“坊”,其余都是铁坊。每座铁坊门口都有不少附近村子上来的壮工,簇拥得一团一团的,看见有大车入坊,就一拥而上。随车的铁坊伙计就会大喊:“别挤,别挤都有活干!托官家的福,扛大包的活儿可干不完!”
    说的也是啊,赵楷这几个月发给劳动人民去扛的大包真是数以千万计!
    以至于用来编织大包的麻和稻草都出现了供应紧张在盛产水稻的四川、荆湖两路,各地官府都开始要求农民们上缴稻草抵免役钱了。
    除了这些扛大包的力伕,各家铁坊之中,还有许多砌炉子的造炉匠在忙活——他们正在建造的是土法高炉,建好以后看着就跟碉堡差不多。“碉堡”边上还要修个巨型的鼓风箱,用来往炉子里面吹风。
    而用这种土法高炉炼出来的就是生铁了,需要用炒炼法、灌钢法、坩埚法进行再加工,才能变成接近于钢的熟铁。
    不过为了节约木炭,上等的铁料(用木炭炼出来的生铁)不会在固镇和綦村镇进行加工,而是会直接运往洛阳。在木炭供应比较宽松的洛阳加工成熟铁,最后再进行锻打,制成甲胄或兵刃而所产出的甲胄,如果要卖给赵楷,则需要一套一套的用神臂弓试射,而且还要随机抽取几套,由铁坊之主穿上亲自去试神臂弓!
    至于卖给府兵的甲,赵楷每套只给20贯,余下得他们自己的血汗钱!而且这甲是他们的私产,可以传给子孙的!怎么检验,赵楷就不管了不要弄出人命就行!
    这大概就是高中生穿越的苦了会得太少,金手指都不能好好开,点不出焦炭炼钢的科技树——焦炭倒是炼出来了,但是赵楷不知道有反射炉,而且宋朝的耐火材料不过关,所以炼钢的炉子承受不了焦炭的高温。
    而赵楷这个“高二青年”虽然知道石墨可以耐高温,但是上哪儿找那么多石墨呢?现在的石墨还是画画用的颜料,可昂贵着呢!用石墨粘土造几个坩埚用一用还能承受,造高炉那是不可能的。
    无奈之下,赵楷只好选择了“退步”,不讲武德的用上了要命的质量控制之法,而且还不顾潜在的危险,允许府兵私人持有甲胄——如果他不允许私人持有甲胄,那些西军的将门和营伍世家就不会把私藏的甲胄拿出来用了,而赵楷手头的盔甲数量又不够,他的军队的披甲率就更低了
    “官家,这就是照着您的吩咐,让匠人们打造出来,专门用来试甲的盾板”
    赵楷在固城镇上的行宫,原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冶主的豪宅,这位冶主不知跑去了哪里?大宅没有人住,就被张广辉收了去,然后装修了一下,献给赵楷居住了。
    在这所宅子的后院之中,一张中间挖了个大洞的大木盾已经架好了。这个大洞的大小和一副掩心甲的正面差不多。人穿上掩心甲,站在木楯后面,就露出披甲的这一段而在这张木楯边上,还很贴心的放上了两口棺材!
    赵楷站在那里,身边两个女班直已经给两支神臂弓上好了木羽箭,而张广辉和陈潜已经各自披上了一身冷锻的掩心甲虽然这甲是好甲,但是两人额头还是浮出一层一层的冷汗啊!
    赵楷看了看两人,笑道:“你们谁先来?”
    张广辉和陈潜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有点腿软。
    “你们俩不想试了?要不要让他们代替你们?”赵楷笑着看了眼两边站着的三十几个中年男子——都是家财万贯的冶主啊!而张广辉和陈潜就是他们的行首!
    如果他们俩不想当行首了,也不要皇商牌照了,现在就可以找人来替代。
    “我先来!”先来的是张广辉,他咬着牙,努力装出镇定的模样,笑着道,“好叫官家知道,我的甲是最硬的!”
    “好!”赵楷一指那木楯,“请吧!”
    张广辉深吸了口气,迈开步子就往那木楯走了去,不过还没等他站好,郭天女已经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还直接凑到了赵楷的身边,低声道:“官家马和尚来了!”
    “马植?”赵楷微微皱眉,“知道什么事儿?”
    郭天女点点头,压低声音道:“带来了机密军情金贼今秋将有大动作,据说联合了蒙兀和西贼,准备分五路进兵。分别攻打淮东、河北、河东、陕西、陇右!还准备扶植康王为儿皇帝,进兵淮东,直下江南!”
    “什么?”赵楷一听郭天女的话,怒火就起来了——这些鞑子不讲武德啊!女真、蒙古、党项、汉奸大联合,一起来欺负朕这个大宋官家,这样不好!
    哼,你们不讲武德在先,可别怪本官家也不讲武德用上黑科技!
    想到这里,他就取过了一张神臂弓,对着已经在楯牌后面站好了的张广辉就是一箭,还大喊了一声:“中!”
    然后就听见张广辉一声惨叫,应声而倒!

第231章 不割地不和亲不纳款(求订阅求月票)
    “死了?”
    “真的射死了!”
    “这张家老号的甲怎么不牢靠啊!”
    “偷工减料奸商!”
    “唉,害人害己啊!”
    “奸商当得命都不要了!”
    “咱们可不能和他学”
    看见张广辉中箭倒地,周围等着接班当皇商冶主们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了——这同行之间的仇恨,果然是赤果果的!不仅没有人同情张广辉一下,甚至还有人骂起了奸商!看他们态度,显然是要和张大奸商划清界限
    赵楷的心善,也不忍再加罪张广辉了,就对郭天女道:“天女,你去看看,能救的话就让大夫来抢救则个(一下),不能救就用棺材装了拉出去掩埋了。”
    郭天女领了旨,就招呼了两个天策亲兵一起上前去收尸,可还没走近,倒在地上的张广辉忽然就诈尸了,嚷嚷了起来:“我没死,真的没有死,挡住了,挡住了,阿弥陀佛我就知道能挡住的!呜呜呜”
    还活着啊!原来是被吓趴下了,这胆子还是有点小,需要多练一练啊!
    不过只要没死,以后试箭的机会有的是!
    赵楷吐了口气,对郭天女道:“去验一验甲,若是完好无损,就算他过关了!”然后他又对另一位脸色刷白,呼吸看着都有点艰难的皇商行首陈潜道:“陈行首,到你了男儿大丈夫,要勇而无畏,可别和张行首一样,给吓趴下了!”
    陈潜努力挤出一点笑容,对赵楷道:“草,草民领旨!”
    不能吓趴下啊!
    这是圣旨,趴下了就是抗旨不遵后果很严重啊!
    就在陈潜鼓起勇气,走向“试箭台”去当靶子的时候,郭天女和两个天策兵已经把刚才穿在张广辉身上的甲给拿来了。果然挡住了赵楷射出的木羽箭——那支木羽箭给这领盔甲造成的唯一损伤,就是一片甲叶上的黑漆被打掉了一些。
    赵楷满意地点点头,“昔日沈梦溪兼判军器监时,也想要打造瘊子甲,试了许多次,都不能成功。没想到这个难题居然被朕用这种简单的办法给解决了这沈梦溪一世聪明,怎么就想不到呢?”
    郭天女是辽人,也没听说过沈括沈梦溪的名号,不过她还是挺有想法的,笑着对赵楷说:“这个沈梦溪想是文官,不必披甲上阵冒着契丹人、党项人的箭镞冲锋,所以不能在打造瘊子甲的事情上下死功夫!
    而大宋带兵的武将又没多少实权,管不了军器监和各地冶铁监、冶铁务的事情,顶多也就是给自己搞一件好甲,哪顾得上下面的战士?”
    赵楷略一思索,觉得还有点道理。自己会下那么大的气力,不惜赌上张广辉、陈潜的性命,也要把冷锻甲打造出来,不就是因为自己得披着这种冷锻甲临阵讨贼!
    另外,跟着赵楷一起上前线的将士,也得有一身好甲护身保命要不然他们都叫女真人射死,赵楷自己也保不住啊!
    而且赵楷自己是官家,还是重开大宋的开国官家,今儿就是一箭射死了张广辉,也不是他不仁,而是张广辉奸诈欺君,自寻死路,没有人会替他说一句话。
    所以他尽管学赫连勃勃,没有人敢说他不对!
    想到这里,他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兵者国之大事,更是人君的存亡之道人君不可不亲察也!”
    这时,郭天女已经将一支上好了箭的神臂弓递给赵楷了,“官家,陈行首已经站好了,您可以射他了!”
    赵楷二话不说,接过神臂弓,对着“试箭台”上的陈潜露出来的掩心甲就是一箭!
    这回只听见“当”的一声轻响,并没有人应声倒地。赌上性命造出来的甲,果然靠谱——其实真没多难,根本就不需要开金手指。无非就是在选矿、冶铁、炒灌熟铁、锻打这几道工序上严格把关,不弄虚作假,就能打造出合格的冷锻甲了。
    试箭完毕,赵楷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将围观的三十四个冶主都叫到跟前,笑着对他们说:“今日朕亲自试了张行首、陈行首的打造的冷锻甲的确是好甲,朕和朕的府兵要的就是这样的甲!
    尔等如果可以造出这样的甲,也可以去洛阳开办铁坊。三年之后,张行首、陈行首中的一人就要卸任行首,你们人人都有机会取而代之好好努力啊!
    另外,明年春天,朕要在洛阳开诸科取实学之士,其中就有冶铁科!凡是精通冶铁,又通文字之人,无论何种身份,都可以应试。如果能够入取,朕会立即给他授官。你们家中若有实才之士,不妨让他们试试。”
    技术进步也不能光看赫连勃勃的法子赵楷可还有金手指要开呢!
    所以他早就琢磨着要开诸科选拔实才之士了。本来计划洪武二年就张罗这事儿,但是现在金兵来凑热闹了,赵楷只得推迟实科取材,先应付金贼的五路大军了。
    赵楷结束了这次试箭(这是要经常试的)之后,就在自己的固镇行宫内召集了一次小型朝议。
    跟随他来固镇的官员并不多,大部分随他东巡的朝臣在结束了开封府的行程后就返回洛阳去过年了。只有何灌、耶律余睹、岳飞、董金刚、李辅臣,还有奉命镇守广武山大营的御营都统制韩世忠等高级将领跟随他过河视察,现在都在固镇。
    此外,赵楷派在河北的三个大头目,河北营田使刘子羽,河北安抚使马扩,河北诸军都统制黄无忌,现在也在固镇,因此也被叫来一起参加军议了。
    “官家,这次金贼分兵五路而来,出兵总数预计能达到数十万,战场西起陇右,东至沧海,辽阔异常我军实难应付周全。因此臣建议朝廷可以在河东适当收紧,先确保太原不失。在河北方面,则当厚集重兵,先取守势,以保信德、磁州、相州无碍,再许图进取。对于西贼则不妨许以岁币,再割丰、府、麟三州,及晋宁军河西之地,以缓其兵。”
    正在建议赵楷割地纳款的,就是风尘仆仆而来的马植马和尚。为了方便往来,马植剃了光头,披了僧衣,装成了五台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