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有种-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班直在赵楷的嫔妃体系中属于“起步价”,待遇不高,是用来安排刚刚入宫,而出身不算太高的河朔、关陇将门从女的——那些女子名义上都是将主的女儿,但实际上都是大宅门里面的旁支庶女。
    而第一代的36名女班直都跟着赵楷上了战场,有了“过命的爱情”,当然得升职加薪了!
    后宫的这些女子全都“升职加薪”了,宫廷的规模必然膨胀——得给她们分派使唤的宫女和宦官啊!
    人一多,宫廷的开销自然水涨船高!
    这些日子,赵楷身边的女人们,可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在等着呢!
    赵楷能让自己的女人失望吗?那样还是男子汉大丈夫吗?
    当然了,后宫的女人们要“升职加薪”,外面的功臣就更得重重有赏了!
    赵楷之前一直都用封官许愿、拜把子和结姻缘的方法在“拉投资”。而那些早期跟随赵楷的元勋和后来加入的河朔、关陇,以及少量的中原豪强,也知道当时是赵楷的创业时期,不能急着索要回报,还要多立功劳,多做贡献这样才能在赵楷的王朝安稳下来后,收取足够的红利!
    而随着黄河万年新堤的决口和中原黄泛区的出现,天下三分的形势已经出现,而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赵楷必须得给元勋功臣们发红利了!
    而给元勋功臣们的红利并不是赵楷需要付出的最大笔开支数量多达三十多万的府兵,才是赵楷最大的债主群体,不把他们安排好了,赵楷的王朝是不会长久的!
    想到这些填不平的亏空,赵楷就没什么心情和朱凤英一起逗儿子玩了,于是站起身,笑着对朱凤英道:“凤英,朕还有些政务要理晚膳时朕再来找你。”
    朱凤英生完孩子后,身子丰腴了不少,美艳更胜从前,赵楷对她也更喜欢了听了丈夫的吩咐,朱凤英抿着嘴淡淡一笑,然后起身给赵楷行了个福礼:“官家莫要操劳太过,政务上的事情,总是要慢慢来的。”
    赵楷点了点头,就大步流星出了寝殿,往贞观殿的正殿而去去召集聚在洛阳的重臣大将们商量怎么搞钱搞土地去填窟窿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到召唤的大臣们很快就到了贞观殿,都不是空手来的,全都捧着本子——都是账本啊!
    他们都是来跟赵楷要账的!
    这哪儿是大宋的忠臣良将?全都是催收的!
    他现在终于有点知道历史上有些开国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杀功臣了这哪里是杀功臣啊,这是在杀催收的债主啊!
    那帮开国皇帝欠下的可不是普通的钱财,而是一笔笔的血债啊!
    欠花呗、借呗不还,大不了黑了征信。可欠了血债不还,那真的要破家亡国的!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啊要不然下次金贼再来,可就没人替赵楷去杀人了!
    “平身,都坐,都是自己人,就别多礼了。”赵楷对于这帮“催收”的忠臣良将,可得客客气气的现在还不是鸟尽弓藏的时候!哪怕换朱元璋来坐这把交椅,也得想尽办法还账!
    “大哥,那臣弟就坐了!”
    “老臣谢过官家。”
    “臣谢官家赐座”
    这些催收的大臣倒也客气,可不敢给赵楷脸色看,其实他们也是被逼的!
    他们自己那份少要一点也没什么,可下面三十几万府兵不能少给了这些人才是北宋强盛的根基啊!
    “都算出来了吗?”赵楷问,“需要给多少职分田,又有多少碰不得的永业田?”
    所谓的职分田,就是赵楷的朝廷要拿出来分给下面的将士的土地——三十多万人跟着赵楷打生打死图什么?就图这个!
    而永业田则是指府兵军将们的“私田”——不管是侵占来的官田,还是隐没田产,或者私田,赵楷都得承认军将们的“永久产权”,所以就用了“永业田”的名称。
    根据最新颁布的《十二勋位新制》(就是个修订版),“荫田”额度将会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则是“永业田”。
    而永业田则会在不久后的京西、陕西、河北、河东等诸路大检地中,被永久的确定下来——永业田将会和军役挂钩,永业田的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也就是充当府兵!
    如果不能承担相应的兵役,那么永业田就会被朝廷收回。
    当然了,不是每一个府兵都能拥有永业田的职田好分,永业田难得啊!只有在洪武大检地之前,在京西、陕西、河北、河东等营田诸路拥有非职分土地的府兵,才能根据勋位高低,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土地(基本上是全部,有些土地太多的将主,还可以把土地登记在子弟名下),登记成永业田。
    而且他人想要得到永业田,就必须从这些老府兵或他们的后裔手中合法取得,并承担相应义务或是立下大功后由朝廷赐予。
    “官家,”负责“大检地”的是枢密副使杜充,只见他皱眉回答道,“目前已经有了三十六万几千府兵户,他们的职分加上永业,怕是要过万万亩了!如果再加上爵田,恐怕得一亿数百万亩才够分”
    赵楷这次给了他一个烫手的“检地使”,总管所谓营田四路的检地工作!
    所谓的“营田路”,也是赵楷回到洛阳后想出来的,就是将原来的转运使司和军府合并,建立营田使司。
    而位于抗金前线的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个转运使路,则全部转为营田使路也就是说,这四个路的土地,几乎都会变成永业田、职分田、爵田和待分配的官田。
    民田或者说,由士大夫地主阶级持有的田土,都会被低价强买!
    这事儿有多得罪人,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了
    可是之前犯过错误的杜充,却不敢不接这个差,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四个营田路的土地可够?”赵楷问。
    “勉强够了”杜充道,“只是这么一分,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路就几无民田了,不仅小民难活,而且朝廷也无法再从四路收取春钱秋稅了”
    赵楷现在手头一共六个转运使(营田使)路,就是陕西、河东、京西、河北、荆湖、四川,其中河北、荆湖两个路并不全,只有几个州府。现在其中的四个路都成了只能提供战士,而无法提供税赋的营田使路,那么能够养活朝廷的就只剩下四川路和荆湖路了
    “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路的商稅、矿稅、盐税、茶稅、酒稅呢?”穷人王赵楷问。
    “官家,”吕颐浩接过话题,“这些稅当然还是有的不过四个营田使司、四个安抚使司,还有地方上的府、州、军、监、县也都要花销,能够解到户部的钱粮是不会太多的。”
    “朝廷就只剩下四川和荆湖了?”赵楷问。
    “对,”吕颐浩道,“就只剩下这两个转运使路了其中荆湖转运使路的地盘不大,所以朝廷的财源以后就是四川了。”
    “四川是天府之国啊!”赵楷咬着牙道,“有四川一路,足够支持大局了!”他想了想,又道,“四川、荆湖是国家的钱粮所在,须得努力经营,也不可再安置府兵于其地了!
    以后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路出兵,四川和荆湖出钱粮若是府兵们还想要土地,就去金国的地盘上拿吧!”
    韩世忠听了赵楷的话马上追问:“大哥,您的意思是,京东、河北、燕山、云中等地恢复后,土地都分给将士们?”
    “对!”赵楷重重点头,“去告诉将士们,京东、河北、燕山、云中的土地都是用来养兵的,此外还有辽东!若是能夺取了,也给将士们!”
    北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呢,土地都已经分出去了赵楷这个官家的派头还是大的!
    不过他也不想把士大夫地主们都往绝路上逼如今天下可还有大金、南宋两家呢!而且直接没收合法的财产,也太打击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了!
    所以他琢磨了一下,又道:“朝廷能给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路田土的原主一些补偿吗?只给有田契的譬如一亩田给个两三匹绢?”
    “官家,”枢密使陈记道,“那可得给数千万到一亿匹了朝廷能拿得出来吗?”
    赵楷想了想,“那就给布票吧!”

第210章 什么是布票(求订阅求月票)
    “布票?”
    “何为布票?”
    “官家,您说的是哪个布?哪个票?怎么写?”
    一群催收大臣们都纷纷提问了,谁也不知道布票是什么啊?
    怎么连布票都不知道,真是没见识!赵楷心说:我这2000后都从爷爷奶奶的遗产中见过布票、粮票什么的,你们怎么都不知道?哦,对了,你们生得早了!没赶上那时代,而且你们这些人都是特大号官僚地主阶级,就是生对了时代,估计也见不着布票
    “布票,”赵楷琢磨了一下,“就是可以在将来兑换绢帛的钱引用蜀地上缴的蜀锦为担保,可以在布票上印上兑现的年月。先发行个五六千万匹,用来抵充征田之费吧。”
    他这个是在发布票吗?他好像是想发现有担保的钞票啊!
    “官家,”东府右相蔡懋听了赵楷的解释,眼前顿时就是一亮,“您说的这布票不就和盐引、茶引差不多吗?也是可以当成钱来用的不过一次发五六千万似乎多了,怕是会掉价啊!不如先一届一届的发吧,这样容易维持市价,建立信用。”
    是吗?
    这个布票还能当钱花?赵楷一琢磨,这就是纸币了,和那个钱引、交子什么的差不多啊!
    想到这里,他又问:“一届一届的要怎么发?”
    蔡懋思索着说:“就是照着明年可以收到的蜀锦数目发行今年的布票等明年收到蜀锦后,就可以用来兑给持票之人了。同时还可以发行新一届的布票,等后年收到蜀锦后,再兑给持票之人。如此往复数年,布票的信誉就起来了。
    这事就得一步步来,可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民间不信,咱们的布票发出去也是废纸。”
    还别说,这个蔡懋对于怎么用纸钱行骗还是很有心得的大宋朝的文官玩这纸币可是很有心得的。
    “那一届布票最多几百万,”赵楷皱眉道,“怎么也不够赎买土地啊!”
    蔡懋笑道:“分期啊!分个十期,一年一期,十年还完不就行了,大不了再给点利息。”
    对啊,还不完就分期,原来这招蔡懋也会。
    赵楷想了想,问:“十年是不是太久了?”
    蔡懋笑道:“如果官家觉得十年太长,还可以缩短几年等布票有了信誉之后,咱们就可以发行两期、三年期的布票,甚至还可以超发一些。咱们头几年少还一点,后几年多还一点,这样有个五六年,大概就能把六千万买田之资还完了。”
    岳飞这个时候插话问:“超发了布票,到时候又如何兑绢?若无绢,朝廷的信用不是又毁了吗?”
    蔡懋听岳飞这么问,心里暗自叹息——岳飞一个武夫,现在不仅可以堂而皇之的参加朝议,而且还能当堂向相公发问若是原来那个大宋,一个跋扈的罪名怎么都少不了!
    可是现在人家是官家的结拜小弟,官家是他的结拜大哥!
    而且如今的大宋行得是“十二勋位制”,军功最大啊!岳飞功大,现在已经升到了上卿,勋位还高于吕颐浩、蔡懋的中卿,就是拜相也够资格了。
    另外,赵楷还准备设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用来封给勋位已经升到上卿的功臣。而韩世忠、岳飞、黄无忌、向克、何灌、王渊、李孝忠、曲端、李永奇等九个上卿肯定是第一批封爵的!
    到了那个时候,岳飞可就比蔡懋大两级了!
    想到这里,蔡懋也只好收起对武人的轻视,笑着解释道:“只要允许以布票抵商税,允许以布票换取盐引、茶引,民间的商人自然会收藏布票,多发一些就没什么了。”
    “那钱引还发不发?”刚刚从长安入朝,准备就任枢密使(陈记将会外放四川)的老将何灌也问了一句。他虽是武夫,但却是老汴梁,还是武进士出身,实际上也是个文士。而且他还担任过地方州郡的长官,对于经济民生并不是外行。
    “发。”
    “不发!”
    何灌的问题,引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说“发”的是蔡懋。
    说“不发”的,却是官家赵楷。
    蔡懋顿时有点尴尬,他可是赵楷阵营中的理财专家。他和蔡京是亲戚,也是蔡京新政团队中的骨干。蔡京虽然名列六贼,但是他的理财本领可不弱,甚至还超过了当年的新政领袖王安石,在并没有太伤筋动骨的情况下,支撑起了赵佶的丰亨豫大。能成为蔡京一党骨干,而且还多次担任大漕的蔡懋,在理财一行上的能力想来是不弱的。在重武轻文的赵楷阵营中,说是理财权威也不为过可是现在和他意见向左的人却是赵楷!
    赵楷看了蔡大权威一眼,笑道:“既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