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头疼。”
皇帝一愣,忍不住啐道:“才给你的庶长女赐了郡主,又想着来了?”
李谨脸一伸小委屈道:“陛下总不能让臣将来的子女都是平头百姓吧?”
大雍帝沉声道:“只有正侧出的孩子能赐爵位,除非他们将来立功。”
李谨不乐意道:“臣立的功,还没要赏赐哩,不如给我儿子吧?什么将军,国公、侯爷~臣都不挑的。”
“好大口气!”皇帝不由得被逗乐,传口谕道:“既是你的庶出长子,朕便赐安定侯,没别的事赶紧滚的远远的。”
“谢陛下恩赐………”
第229章 好事扎堆
十二月初,平儿诞下一子。来王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上至郡王、下至文武百官。因是忠亲王府长孙,老王爷亲自取名:李耀。
这庶长子一出生,便赐了安定侯。多多少少母凭子贵,虽说姐妹们素日相处惯了。也难免让其她几位有点危机感。
王府青玄殿,老王爷一手抱着庶长孙。一手抱着长孙女李清,笑着打赏众人,吩咐李谨道:“本王现在就等着嫡孙儿,便也全了心愿。”
黛玉坐在一边又羞又恼。宝钗元春,自也有心思。
李谨笑道:“父王急这些个做什么,儿子还年轻着。定会让您如愿的。”偷偷和黛玉,宝钗她们使了使眼色。
到了晚间,回到自己的殿内。李谨让晴雯把孩子抱去平儿那喂养,又叮咛道:“咱们王府有王府的规矩,孩子哪个母亲生的,就哪个带。”小娃儿嘛,就要跟自己母亲长大,才亲热。况且平儿的品性,孩子将来也差不了。
其他姑娘,宝钗们听了自然是欢喜的。
又陆陆续续说了迎春和岫烟的婚事。干脆定在孩子满月,一齐都办了。
所谓好事扎堆。
李谨便问黛玉:“今儿是王妃伺候,本王努力造个小公子?”又看向宝钗,元春。“还是宝钗和元春伺候…”
黛玉羞恼,忙拿帕子掩他嘴嗔道:“这人越发厚颜无耻了,姐妹们还在呢。”
一时说的探春、湘云、惜春、宝琴几个不敢发言,只涨红着脸低头看足。
李谨笑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说不得?”
黛玉打趣道:“这便更是做实了,厚颜无耻四个字。”
“呃……这个……多谢玉儿赐字。”他也舔着脸接受了,黛玉一时无言,竟找不到话来刺他。
宝钗笑道:“一向伶牙俐齿的玉儿,今天竟也挑不出话来了。”
黛玉咬咬牙,娇嗔道:“既如此,宝姐姐倒说他几句。”
又把宝钗给说的无言了。
众人均是不知如何说话,湘云红着脸起身道:“我也没准备什么礼物,这是长命锁,便给耀哥儿挂着。”命丫鬟送去平儿那,这时惜春也道:“我也备了礼,是长寿镯。”
接下来便是姑娘们纷纷拿出礼物来,让丫鬟们送去。
李谨笑道:“姐妹们还得多准备几样备下,没准来年又多几个小侄子,侄女儿来。”
“你可闭嘴吧!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黛玉忍不住羞恼道。
宝琴捂着肚子笑,“林姐姐让姐夫闭嘴,这可比登天还难呢。”王熙凤、秦可卿、李纨三人刚从平儿那边过来,进来笑道:“喲,你们这会子聚在这里说什么呢?”
湘云,将李谨的厚颜无耻说了,王熙凤登时满脸通红瞪了他一眼。
李纨笑道:“真真什么不正经话,也当着姑娘们说。幸而我来的晚,才听不得他胡言乱语。”因贾兰得到第一批新书院名额,她自然开心的无烦恼。
秦可卿抱着女儿,一把让李谨抱住,似解脱道:“王爷只顾生,也不见你带,今儿你就抱着。”李谨一抱住女儿,就忍不住满口儿亲她的小脸。一面抱着逗,一面举高高讨女儿喜欢。
哪知小郡主,清儿丝毫不给他面子。伸着藕节小手,就在他脸上乱打起来,姐妹们不由得大笑。
“可算找到他的软处了,以后就拿清儿来便了事。”宝钗打趣道,李谨呵呵一笑,“那宝钗多生俩,再给本王生个郡主来,天天折磨死我罢。”
“元春也要多努力努力…迎春和岫烟也一样。”
最后看向黛玉,拉住她手道:“什么时候给爷生个小玉儿?”黛玉一脸幽怨地撇开他,“你少拿我打趣儿,人家才不想回理你的话。”
“可是本王想和玉儿说话,讨论一下生闺女的事。”李谨一句,说的众姑娘们脸上一红,连李纨也红着脸听不下去,忙揭开帘子去王府后院看贾兰。
黛玉脸上又是一红,嗔道:“快来针来,我今儿非给他缝严实了。”
王熙凤笑道,“咱们一路去看平儿,让他一个人在这瞎说。”姐妹们也都起身,便要走。李谨也巴巴跟上,“本王也同你们一道去。”拿着清儿的小手,招了招笑道:“走,去看你弟弟去。”
一面众人来到平儿屋内,丫鬟婆子,姑娘登时把内屋里占的满满当当。平儿撑起身子,道:“王妃,侧妃,姑娘们请坐,恕平儿不能起身还礼。”
宝钗忙上前扶她躺下道:“我们倒不用你伺候,快些躺下。”
探春、湘云、宝琴几个顽皮的,早俯身去看小公子。
“姐夫,耀哥儿眼睛像你呢。”宝琴道笑了笑,湘云也接着说:“眉毛像平姐姐。”探春补充说,“这小脸和神情更像谨哥哥。”众人一见,果是如此。这耀哥儿才生了几日,已经能睁眼四处看了。
黛玉前来看见耀哥儿果然神态和哥哥一样,也是喜欢的很。不禁笑道:“这么多好看的姨姨围着他,难怪也不觉了。”
李谨拧了拧黛玉耳垂,“你这是合着打趣我们父子俩呢?”
黛玉白了他一眼,“你管我呢?”
李谨将怀里的清儿递给秦可卿,坐在床边拉着平儿的手。“辛苦你了。”
“这算什么,平儿能跟着王爷,便是福气。如今又有了耀哥儿,平儿也不求什么,只望咱们一家子和和气气,圆圆满满。”看了一眼众姑娘,不觉红了眼。
李谨替她擦了泪,在耀哥儿小脸上轻轻抚摸道:“将来有你享福的日子,耀哥儿好歹也是安定侯。你是她生母,咱王府规矩大家都知道的,等耀哥儿长大,护着你。本王也护着你,平儿只管上天也行。”
平儿给他胡说的一笑,心中一暖。
李谨又对着宝钗她们道:“各位妹妹也放心,虽说本王爵位只有嫡子有。不过本王发誓,只要是我的骨肉,拼死拼活,也得给每个孩子挣一份家业,将来不会委屈哪一个。除了正侧生的子嗣,其他姑娘将来生的男孩,最低侯爷起步,女儿家郡主少不得。”
姐妹心中都是暖暖的,一时为了让平儿休息也都散了。
末了,李谨拉住黛玉笑道:“玉儿,倒不急早生早晚,亲王爵位都是你的。”
黛玉红着脸,打开他手一面揭开帘子出去:“谁急了…”
再拉住宝钗和元春,窃窃私语起来:“宝钗将来孩子至少郡王,元春也一样,第一胎男孩,女孩无所谓。总能生个男孩出来。”两人羞着瞪他一眼,也离了去。
“凤姐…”
只房里剩下,王熙凤和平儿晴雯,小红几个时。未等李谨想说什么,王熙凤其实心里明了,当下打断他笑道:“我正有一事和你说。小红跟了我素久,我正想把她跟芸儿撮合,王爷意下如何?”
李谨一愣,回神道:“正是,既然是凤姐的丫鬟,自然你拿主意。芸儿跟了本王多年,做事也谨慎小红和他挺配的。”
小红听了,跪下道谢:“小红就算跟了芸大爷,也不会离了二奶奶去。”
王熙凤感动,扶她起来道:“我知你忠心…”
李谨笑道,“既然如此,就让小红留下吧。王府后院修的房子,原本就是给府里做事的自己人留下的。本王就把后外院一所三进院子赐给你们做新房,一来你们夫妻也不用分离,二来离王府近,方便你照顾凤姐。”
小红一阵感谢,抹泪不在话下。
“凤姐近日去料理营生了?药可时常吃?也该注意身子。”
王熙凤道:“我又不是个小人儿,牢王爷挂着。”说着,又去和平儿说了些体几话,李谨只得叹气离开。
第230章 一个姑娘一双手二十个姑娘
随着寒冬来临,天气越发寒冷刺骨。
李谨除了朝三四五的去上朝,偶尔去军营看看魏斌和张彪,庞毅三人外。倒真成了大闲人,将任务发布给手下训练。
一得空闲就忙着去内宅寻姑娘们聊天。夜间选择性的开枝散叶,偶尔还兼职说书先生。
这日,黛玉们都在栊翠庵看雪联诗吃酒。因他来了,便被拉着说了几段故事。
渐渐的,大伙也没兴趣说诗词这种年复一年的枯燥游戏。津津有味,听着李谨不知从何处听来,亦或者杜撰来的:笑傲江湖。一直说到他口干舌燥,姐妹们任然抓着不放。
“好妹妹们,本王真说不动了,早知我便不来趟这浑水了。”李谨哭笑不得,突然一杯酒水递到嘴边。黛玉拿着酒杯,亲自喂了笑道:“既喝了茶水,便在说一段儿。”
李谨起身扭了扭腰身,骨头“咔咔咔”响着,连摇手告饶:“好妹妹们,饶我今天一次,真个儿说累了。”
湘云忙道:“要放过你也行,你先跟我们说说,令狐冲他心仪的姑娘是谁?”
惜春笑道:“云姐姐,当然是小师妹。”
姑娘们看着他,半响李谨摇头:“这若是给你们说了,还有什么趣儿。”
宝琴气鼓鼓道:“姐夫这般半桶水,才真个儿让我们没趣儿,只怕天天猜出病来。”
李谨在她脑袋上一点,“谁让你们天天去想故事了?本王看是你们闲的,不如找点正事来做?”他想了想,这才灵机一动拍手道:“本王晓得了,咱们国报不是有一块小专栏是刊登书生才子们的诗词吗?本王觉得姐妹们,哪一个都比他们强百倍,不如写了也刊登上去?”
探春随即摇头道:“这个不好,咱们女儿家怎可去?”
“这有什么难,他们都是化名。妹妹们也用化名,谁又知道是哪个写的?是男是女呢…”
湘云登时高兴的起身一笑,“这法子好,林姐姐可以用潇湘公子。宝姐姐就用蘅芜君。”
宝钗将湘云搂在怀里,摇头:“真真还是这个云丫头鬼点子多。”
黛玉接着道:“我也正想到这出法子,偏被云丫头抢先了。”见姑娘们终于转移了话题,李谨如负释重坐了下来品茶,吃果子。一面招手让晴雯、香菱来按肩膀。见香菱手里按着,心思却飘到姑娘们讨论登诗词刊。
李谨偏头瞧了她一眼,轻轻往她膀子一捏。
无反应?
在一捏……
嗤,他干脆拿了个干果,轻轻丢在香菱脑袋上。这丫头才反应过来一脸慌张道:“爷,可是香菱捏重了?”
李谨摇摇头,“你啊,眼睛都要掉进姑娘们那里去了。到时候你也和姐妹们参加吧。”
香菱登时一喜,“谢谢爷。”
“有什么好谢的?”见她眉间一点胭脂,因问:“姑娘们都有别号,你没取一个?”
香菱摇摇头,一时姐妹们回头看他们谈话。期间也帮着香菱,起了几个不错的。
李谨一时脑子发热,指着她眉间一点笑道:“我看不如叫脂砚斋。”
黛玉眨眼道:“这又是你何处杜撰来的?什么脂砚斋。”
李谨立马打马虎眼,拉过惜春当挡箭牌道:“四妹妹,好久没作画了。怕是在不练,连虫儿也不会了,不如今儿就画几副?”一面不等惜春还口,已经叫丫鬟拿来颜料,宣纸和毛笔。
惜春跺脚直跳,已经被宝钗、黛玉、湘云几个按坐下来。李谨站在旁边继续指挥,“不如姐妹们各作一副画,就以本王英俊潇洒的模样,做模子?”
黛玉啐道:“呸,真要画你,好好的话儿,笔、墨儿、全都糟蹋了。”
李谨指着妙玉屋子前的几株冬梅,“妙玉这几支梅花开的胜好。”一面宝琴兜着大红披风,欢快跑了过去,折了几支梅花在手中。姐妹们见她和梅花相应在一起。
宝钗笑道:“我这便有了。”忙叫住宝琴,“琴儿,你别动。”这时平儿、和李纨、秦可卿也来坐下烤火吃肉。
众人拦住平儿,“平姐姐现在少吃点油腻的才好。”至于耀哥儿,清姐儿,巧姐儿几个小的。则被王府奶嬷嬷照看。
李谨闲的一身轻,他可不会作画。于是绕到邢岫烟身边,点点头夸赞:“岫烟妹妹这一支寒梅出窗,虽单调些却不失为独特。”说话间,已经转到了旁边迎春面前,两人都是新妇,自然羞涩不已。
“元春这画妙啊。”
因他根本不懂画,所以只能这般东夸一句,西赞一口。
“三妹妹这梅花,画的真不错,这一点红,在百绿中尤为傲气。”
“四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