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官府进行动员,在得知皇帝陛下即将回京,他们全都撂下了手里的活儿,自发赶来跪迎皇帝。
“皇上万万岁……”
“皇上万万岁……”
听着百姓山呼声音,外加随行乐队慷慨激昂的演奏,哪怕赵延洵心性沉稳,此刻也觉得心情澎湃。
人心向背如此,他赵延洵必将名垂千古,傲世古今帝王。
封爵让许洪等人觉得不真实,而此刻眼前发生的一切,也赵延洵感到不太真实。
恍然之间,他脑海中浮现出前世情形,倒让他不知何为真实何为虚妄。
“皇上,皇上……”
“皇上……已到皇极门外了!”
轿外成文光提醒的声音,将赵延洵从幻想中拉出,不知不觉间已过小半个时辰。
走出大轿,看着周遭官员,看着前方高大雄伟的宫门,看着宫门后那巍峨的大殿。
赵延洵明白……眼前的就是真实。
迈步往前走着,象征皇权的皇极殿,越来越多出现在他视线内。
他是皇帝,一位真正把控文官,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皇帝。
这是他的皇宫,他将在此通榆天下,建立更为宏伟的功业。
皇图霸业就在眼前,可此时赵延洵想起了另外的事。
停下脚步,赵延洵转过身来,看向身后文武百官。
“父母在不远游,朕离京已逾半年,未能与皇太后膝前尽孝,如今返宫……正该速去太后处请安!”
“诸卿可各回其位,待明日大朝会,朕与诸卿再议国政!”
换句话说,赵延洵现在不想跟官员们扯淡,只想回后宫去和家人团聚,毕竟皇帝也是人。
当然了,赵延洵心中的家人,也就那么寥寥二三人,太后只是搬出来的理由。
当然了,此刻后宫妃嫔们,全部都聚集在延寿宫,所有赵延洵说去见太后也没错。
“皇上仁孝,可谓天下法矣!”
“皇上且去,臣等无碍!”
一时间,皇极门外马屁声不断,谁还记得在两年前,有大批忠正大臣被屠杀。
转过身,赵延洵加快了脚步,走上了宫门处停放的步辇,在内侍簇拥下往深宫内走去。
斜依在靠背上,赵延洵取下头顶的盘龙乌纱翼善冠,目光扫向前方高大的皇极殿。
紧接着他抬高视线,向了湛蓝的天空。
“今天……天气真好啊!”
【正文完】
外篇
选妃事1
元平侯府,一台轿子停下,在随行小厮搀扶下,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侯府大门外侍立得几名家奴,此刻全勾着腰站在原地,老管家则快步迎了出来。
“侯爷,二老爷带着几位公子小姐来了,此刻正在正堂用茶!”
听到这话,薛景彦点了点头,然后便往府门内走了去。
可还没等他去到正堂,其二弟薛景煜就迎了出来。
“哈哈……大哥,半年没见了!”
“二弟,你可算回来了,那边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薛景煜答道:“大哥你就放心吧,跟咱侯府作对的人,已经都下阴曹地府了!”
这些事不该如此张扬,于是薛景彦提醒道:“二弟……什么阴曹地府,不要乱说!”
听到兄长语气变化,薛景煜也知自己失言了,于是答道:“是是……小弟胡说八道了!”
示意随行管家和小厮退下之后,薛景彦才问起了具体过程,这种事若有纰漏他会说不着。
一番询问完毕,确认没有疏漏之后,薛景彦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也就是如今,若是太祖太宗时,就咱们家做的这些事,只怕削爵都是轻的!”
薛景煜说了这么一句,却见大哥脸上不自在,于是问道:“大哥……莫非又遇上了什么麻烦?”
叹了口气,薛景彦便答道:“刚刚我从宫里出来,得知皇上已有旨意,要将筠儿赐婚给雍王!”
“雍王?是九殿下?”
“嗯!”
“做正妃?”薛景煜又问道。
薛景彦点了点头,然后又叹了口气。
“嫁给亲王,地位尊崇,这是筠儿的福气,大哥为何愁眉不展?”薛景煜纳闷道。
看了看左右,薛景彦才道:“如今满朝大臣,皆对雍王不满,若我家与雍王接亲,只怕会被朝臣迁怒!”
“大哥,这……您过虑了吧!”薛景煜皱眉道。
他虽不在朝中,但也大致知晓局势。
如今九殿下被封王,其就藩后夺嫡之事便将落幕,朝臣敌视自然也将消于无形,又那会有迁怒侯府一说。
反倒亲王就藩,必将获得大量封赏,何况还是赵延洵这位受宠藩王,皇上必然会多加补偿的。
雍王府富得流油,若是薛家女子成了王妃,说不定还能在经济给薛家帮助,这是多好的一件事。
大哥为此忧愁,实在是太没必要。
当然薛景煜也知道,自家大哥历来谨慎,只是有些谨慎过头,但这对家族来说并非坏事。
“走……喝茶去!”
“请!”
二人行走时,前方出现一少年,身后带着的两个小厮,手里各捧着一个木匣子。
“见过大伯,父亲!”
“玉同,你爹不在,你也不来侯府?难不成怕我这大伯吃了你?”薛景彦平静道。
少年名叫薛玉同,乃是薛景煜的长子。
“侄儿在读书,所以……”薛玉同磕磕巴巴。
“行了,读书……你读什么狗屁的书,指不定又是在哪儿鬼混!”薛景煜骂道。
作为父亲,儿子什么德性他最清楚。
“你们拿的什么?”
“是甄家送的东西,说是甄家小姐,给姐妹们送的小玩意儿!”
听到这话,薛景煜更是生气,这么大的人一天正事不干,与姐妹们混在一起算什么事。
“东西让小厮送去,你就跟着我们侍奉!”薛景煜怒道。
“是!”薛玉同头低得更低。
而一旁,薛景彦跟着叹了口气,他那两个儿子也一样不成器。
侯府后继无人,长此以往可如何得了,开国勋贵可是有不少败落的。
与前院的压抑不同,在侯府东北侧的花园内,一片莺莺燕燕正嬉笑打闹着。
薛玉同带来的东西,已经分发到了诸小姐手中,众人玩够后正坐在凉亭内歇息。
“二姐姐,甄家公子可真是一片痴心,竟想出这等法子表明心迹!”
“依我看呐,姐姐也该写点儿诗词,作些画什么的……也送给人家啊!”
“你们说的都是什么话,我看干脆禀明了大老爷,干脆让甄家提亲算了!”
饶是薛宝筠沉稳,听到这些话亦是脸上发热,拿起扇子就扔了过去。
说话那绿衣女子闪躲间,嘴里还在调笑:“两家本为世交,若是姐姐嫁过去了,岂不更是亲上加亲!”
“你们够了,再敢乱说……我把你们吃酒的事禀上去!”薛宝筠面带愠色。
就这样,凉亭内才安静了下来,话题才被引到了别处去。
两房姐妹间,自不会真正记仇,所以没一会儿又是其乐融融。
对于甄家那位公子,薛宝筠说不上有多喜欢,只因这也是位纨绔子弟。
可她大概也知道,按照两家长辈的意思,薛甄两家肯定会接亲,或许自己真的会嫁给这位甄家公子。
“二姐姐,二姐姐……”
急促的呼喊声,吸引了园内众芳的注意力,所有人的目光都扫了过去。
来人是薛景彦嫡次子薛玉成,如今十三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跑进凉亭,薛玉成给端起茶一饮而尽,随即说道:“二姐姐,刚才我得了个重要消息!”
薛宝筠教训道:“你看看你,父亲教训过多少次,让你要稳重……却还是没个正形,却不知要挨多少打才能改!”
旁边一明眸少女接着说道:“三哥,前几日你才被父亲打了板子,小心今天又问你书!”
“父亲今日怕是没心思问我书了,咱家要发生一件大事了!”薛玉成慢悠悠道。
“什么大事?”众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薛玉成就喜欢这种,被姐妹们众星捧月的感觉。
“说起来这件大事,还和二姐姐有关呢!”
有少女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什么大事,你快说呀!”
薛玉成便说道:“刚才我听父亲说,二姐姐被选为王妃了,册封的诏书这两天就要下来!”
听到这话,在场一众姐妹大感惊讶,紧接着便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而作为当事人的薛宝筠,此刻完全是懵的,只因一切来得太突然。
在一众姐妹详细询问下,薛宝筠也对这事儿有了更多了解。
原来自己要嫁给雍王,而且是去做他的正妃。
王妃啊……那可是贵重无比的身份,自己可以做得好吗?
“恭喜二姐姐,觅得良婿……”
“我听父亲说过,雍王殿下乃是皇上最喜欢的皇子,还差点儿当了太子呢!”
“啊……那不是说,二姐姐还有机会成为太子妃,成为皇后?”
眼见这些人越说越离谱,薛宝筠当即呵斥道:“都住嘴,别胡说!”
眼见她是真生气了,众人这才收敛了许多,然后又找了新的玩笑。
而坐在原位的薛宝筠,此刻一颗心已如小鹿乱撞。
选妃事2
太安二十四二月二十,御史林家门外,此刻出现了一队人。
之间一众大内侍卫之间,礼部官员捧着明黄色绢布包括的匣子,出现在了林家府门外。
当得知有圣旨送来,林家老爷林观海很是匆忙,只因提前他根本没收到消息。
但这也不能怪他,一个月前他领衔上奏,谏言皇帝长幼有序,应当依祖制令九皇子封王就藩。
正因他的这份奏疏,引起了新一轮让夺嫡争斗,最终坚持了数年的皇帝妥协。
但林观海也因这幅奏疏,被皇帝陛下免了官职,然后让他在家闭门思过。
皇帝治不了群臣,收拾他一个小小御史,那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所以林观海就在家中,待了足足一个月时间,一个外官都没有看到。
“爹,圣旨到了,只怕祸事来了!”林修能声音颤抖。
穿戴整齐后,林观海平静道:“左右不过是罢官回乡,若是皇上要杀人,派的就该是辑事监的人了!”
都到这时候了,老爹还能如此平静,林修能也不由感到敬佩。
“不用怕!”
拍了拍长子肩膀,林观海自顾自走了出去,外面家人全都等着他。
来到大门处,林观海才发现宣旨的是礼部官员,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罪臣林观海,叩问吾皇圣安!”
“圣躬安!”
念完这句话,宣旨官走进了府中,里面院内已设好了接旨香案,一众男女家眷全都跪伏于地。
当这宣旨官走上主位,林观海也已返回,跪在了一众家人前方。
宣旨官打开匣子,从里面拿出了圣旨,摊开之后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君子有德,需以贤佐之……”
“皇九子洵,今以弱冠,朕从卿言,欲使其出就封……”
听到这些话,林观海更是满心疑惑,圣旨里提这些做什么?
“然洵年幼,朕忧其于封地,恣意妄为而失距,故择贤良而佐之……”
难道皇帝的意思,是让自己去雍王府长史司?
想到这里,林观海心情有些沉重,他更希望在御史任上发光发热。
只听宣旨官接着念道:“今王府外臣已备,然内宅未实……”
念到这里,宣旨官看了一眼人群中林家女儿,微不可见摇了摇头。
“余朕闻卿家有女,少知礼而进学,可为良配,故选其为雍王侧妃!”
“钦此!”
好家伙,圣旨前面说了一堆废话,最后尽转了这么大一个弯。
皇帝选自己的女儿,去给雍王做侧妃,这……
想到这里,林观海心如刀割,这门亲事他是一万个不同意。
可皇命不可违,他即使不愿意,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同殿为臣,宣旨官有些怜悯林观海,知道他这是被皇帝报复了。
可知道了又能怎样?又不是易储这样的大事,不可能有人为林家鸣不平。
因为这本就没什么不平的,皇帝赐婚按理说该是隆恩。
“爹……该接旨了!”林修能提醒道。
这个时候没反应,严格来说是大不敬,那可是杀全家的大罪。
可林观海还是没动,此刻的他心中愤懑,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想到竟换来这样的结果。
“林大人,该谢恩了!”宣旨官提醒道,他不想看到林家遭难。
“父亲……谢恩吧!”
这句话,是后方一少女说得,她便是被赐婚的林静玉。
回头望了一眼女儿,林观海只看到女儿面带微笑,这反倒让他更为痛心。
“臣……领旨,谢恩!”林观海叩头道。
关系全家人的性命,这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