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的文章他一气呵成,历数了朝廷如今各项弊端,还将皇帝继位后的各项政策夸了一遍,自以为整篇文章字字珠玑。
  “看这些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会试入前三十,想来不算太难!”杨安心中暗道。
  他家虽是小地主,但有清正家风在,杨安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有勇气直述朝廷弊端。
  在加上他来自山南,那边相对穷苦许多,使他对基层暴露的问题认识更深刻。
  如今皇帝有改革积弊之大志,杨安自然愿意舍命陪君子,抛开一切秉笔直书。


第838章 放榜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十天过去。
  三月初二,贡院大门牌坊外,此刻聚集了大批举子。
  他们之所以聚在这里,是因为今日是会试放榜,参试学子们都迫切想知道结果。
  只不过,贡院大门外,已提前有兵丁守候,将所有赶到之人隔绝在外。
  在这些士兵身后,则是空白的木坊,一会儿会试结果将张贴在上。
  “来了来了……”
  人群中有人高呼,随即众人目光扫向贡院内,果然见里面有官吏走出。
  只见前方几名小吏手中,正拿着明黄色的长卷。
  走出贡院后,有士兵搭来了梯子,从吏员手中接过榜单后,就往坊牌上爬了去。
  榜单将张贴在一丈高的位置,贴这么高是为了防止看榜时被人损坏。
  贴榜是件麻烦事,纸张脆弱得慢慢来。
  乘此间隙,刘长青高声道:“诸位学子,本次会试……取贡士一百三十八名!”
  如今北方几个郡沦陷,但考生数量并未有明显减少,按以往惯例,贡士该有两百五十名左右。
  如今只取一百三十八人,录取比例可谓极低。
  当然了,到场的学子们,认为是出题方式改变所致。
  “依照皇上圣谕,往后入仕只有两条路,要么殿试得中,要么国子监毕业!”
  “本次会试未中者不必忧心,如今国子监正在扩招,入学之后只要通过考试,一样可以为朝廷效力!”
  刘长青说了这么多,意思就只有一个,号召学子们入国子监。
  他的话众人听进了耳中,可这时候他们更关心会试结果,所以根本没功夫多加思索。
  只不过,眼下他们被兵丁隔开十几米,即便眼下已有部分名单露出,但基本没有能清晰看到。
  很快,名单展开完毕。
  见到举子们热切的目光,刘长青摇着头离开了,而士兵们则放开了管制。
  举子们一拥而上,全部都涌到了榜下。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聚向了第一名。
  “会试第一名,山南郡古俞府张安……”
  “张安是谁?”
  “没听说过……”
  “这厮都写了什么文章!”
  众人议论纷纷时,站在圈外的张安惊了,自己竟成了会试第一名。
  在他身边的同伴,此刻比张安还要感到惊奇,某些人甚至感到不平衡,乃至于升起了嫉妒之心。
  “张会员在此!”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把所有人都目光都聚了过来。
  张安年近三十,看起来成熟稳重其他不了解底细的人,只认为他实至名归。
  “恭喜恭喜……”
  周围人开始向张安道贺。
  当然了,真正有雄心的人,现在更关心自己的排名。
  “第二名,陇右郡天金府韩云飞!”
  “第三名,蜀郡蓉城府陶瞿勘!”
  有人大声念着,只希望后面的人安分些。
  可惜,在场众人都希望亲自看,所以仍有更多举子往前挤。
  近三千人参加考试,聚集过来的人实在太多,注定有许多人短时间看不到。
  当然了,许多人此刻没来,因为他们预料到眼下的清情形,所以在等专门的人誊抄榜单,到时候买一份就行了。
  此刻,陈鸿青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挤到了前面去,开始顺着榜单往下查看。
  当看到了第十七行,出现自己的名字,陈鸿青顿时激动得不行。
  他想要跟人分享喜悦,可惜周遭全是陌生人。
  在喜悦的同时,陈鸿青也觉得奇怪,只因他没看王歆的名字。
  于是他只能继续往后看,终于在第五十八名,陈鸿青看到了“江西郡王歆”。
  “这……王老弟怎会是五十八名!”陈鸿青更是奇怪。
  连他都能考到第十七名,作为辅导自己的老师,不应该比自己差才对,偏偏如今还差了这么多。
  想起这些天,王歆的种种怪异之处,陈鸿青顿时有所明悟。
  “或许王歆早就知道,自己此番发挥失常了!”
  想到这些,陈鸿青收起自己的喜悦,他决定回去好生安慰这位王兄弟。
  毕竟这些天,人家又跟他讲了许多,有关于殿试的种种情况。
  当陈鸿青马不停蹄往客栈赶时,此刻王歆正在闭目沉思。
  “这些天,清查税赋的案子,已陆续结案……”
  “近万人或被砍头或被流放,可见皇上意志坚定,为求法制不惜代价……”
  “犯案的朝廷官员众多,等于说当下对官员的监督不够……”
  “如今中原田亩清查不到两成,皇上又派谢阁老前往江西,可见对税制改革之迫切……”
  王歆嘴里低声念着,里面有对现实情况的分析,也有对一些问题的应对方案。
  如果赵延洵在场,一定会惊叹于王歆的想法,只因此人很多项措施,都与他不谋而合。
  就在这时,王歆的房门被推开,也打断了他的思索。
  “王兄,你可真坐得住,我佩服你!”陈鸿青笑着说道。
  倒了杯茶递给陈鸿青,王歆笑着说道:“看你这样子,想必考得很好!”
  谈到自己,陈鸿青颇为得意道:“还行,第十七名!”
  “你就不想问问,自己是多少名?”
  “中了就行,管他多少名!”王歆淡定道你
  “我是真服了你!”陈鸿青竖起大拇指。
  “告诉你吧,你才考了五十八名!”
  “嗯!”
  “嗯”就完了?陈鸿青颇为讶异。
  “为何会如此?莫非发挥失误?”
  王歆笑了笑,答道:“算是吧!”
  王歆似不愿多说,陈鸿青也就没细问。
  “你可知,此番会试录取多少人?”
  “多少?”
  “只一百三十八人!”
  “嗯,比以往少了许多,可见此番考题,让举子们发挥失常了!”
  王歆仍旧淡定,这让陈鸿青极为无语,莫非你这厮成圣人了?
  于是王歆接着问道:“你可知,本次会员是谁?”
  王歆却答道:“该不会是杨安吧?”
  这一刻,陈鸿青着实惊呆了。
  莫非这厮真的成神成圣?否则岂会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只听王歆接着说道:“如今得中,过往已是云烟,此刻当静下心来,好生准备典试!”
  “正是,正是!”陈鸿青连连道。
  虽然考试成绩好了些,但和王歆这份气度相比,陈鸿青感觉自己差了许多,往后更该向眼前这位学习才是。
  而此刻,客栈外敲锣打鼓起来,只因会员杨安的消息传回来,让客栈老板起了蹭“热度”的想法。
  如果不出意外,杨安会成为状元,到时候他这客栈,就能多一块状元匾了。
  “会员老爷回来了!”
  一句话,瞬间引得街头,所有人都想瞧瞧未来的状元郎。
  当然了,有人欢呼就有人嫉妒。
  客栈某处房间内,看着笑容满面的杨安,有人冷着脸说道:“巧言媚上,幸进之人,无耻之尤!”
  此人很愤怒,只因他落榜了。
  只是愤怒,说明他还是正常人
  方才还有更夸张的,在榜单下晕了二十几好人,还有三人当场疯掉了。


第839章 勿谓言之不预
  三月十五,皇极门外,群臣已按班站立。
  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一,皇帝连续两次罢朝,彻底让大臣们没了脾气。
  他们想联名上奏,在大朝会上唱大戏的想法,被赵延洵这一手化解,反而被庭杖打掉了气焰。
  事实上,在赵延洵入主京城这半年多,大臣们一直在改变底线,去适应这位强势的皇帝。
  当鼓声响起,官员们显得越发恭敬。
  而此时,赵延洵在太监簇拥下,徐徐来到御座前。
  当他落座,在礼官高呼下,群臣动作整齐面北而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椅上,赵延洵神色平静,说道:“把人带上来!”
  “遵旨!”
  底下几百号朝臣多数感到疑惑,但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晓接下来谁会被带到这里。
  没一会儿,只见从西侧宫门出,大批侍卫押解着囚犯走来。
  偏偏这些囚犯,朝臣们基本都认识,只因这些人是朝廷高官。
  “跪下!”侍卫们大声呵斥。
  这些被押来的官员,都是因赋税一事罗马,且全都在三品以上。
  说实话,看到这批高官沦为阶下囚,对在场官员们的冲击很大。
  所谓刑不上大夫,历来对官员的处置都很谨慎,一般来说都是重拿轻放。
  当然了,这一理念在如今根本市场,毕竟当今这位眼里揉不得沙子。
  “列为臣工,这些人想必你们都认识,也知道他们为何这幅德性!”
  赵延洵说话中气十足,声音低沉而稳健,自然让在场官员们心生敬畏。
  见众人低着头,赵延洵说道:“都抬起头来,仔细看看这二十几个人!”
  这话等于是圣旨,于是众人只得抬头,但也只有靠前的人能看到,后面的人只能做个样子。
  “税赋征收,乃国之大事……”
  此刻,赵延洵已经起身,手扶革带走向前方台阶。
  “朝廷制定了收缴方案,朕再三叮嘱,有司衙门要严格执行,可最终的结果出来,却让朕大失所望……”
  说到这里,赵延洵语气变得舒缓,但在场官员都明白,皇帝的怒火变得更旺了。
  缓缓往台阶下走去,赵延洵接着说道:“各郡藩臬长官有十七位,朕不得不下狱九人,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统共有二十七人,朕不得不致法十四人……”
  说完这话,赵延洵已走到了台阶下,就站在一众革职高官们面前。
  这些人全都跪伏于地,把自己表现得卑微无比,一次尽可能的降低皇帝怒火。
  而此刻,听到赵延洵森冷的语调,在场官员们心中亦受触动,这确实是沉甸甸的数字。
  “看看这些人,那个不是两鬓斑白,那个不是饱读圣训,那个不是朕的肱骨臂膀……”
  在他面前这二十几人,听闻皇帝将他比作肱骨臂膀,此刻心中亦是遭受重击。
  在审讯过程中,他们从未觉得自己错了,只认为是皇帝小题大做,对他们过于苛责……
  但这一刻,他们猛然醒悟,只觉之前所作所为,实在是鼠目寸光,不识时务,愚蠢至极……
  只是,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他们已没了回头的机会。
  而此刻,赵延洵走入犯官之间,嘴里还接着说道:“可偏偏他们,违背朕的旨意,欺上瞒下,残害生民……”
  “朕为君父,却任用他们这些奸佞小人,朕是痛心疾首啊……”
  言罢,赵延洵目光扫向远处,与他视线接触的官员尽皆低头。
  只听赵延洵接着说道:“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弄成了这般模样,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
  所谓君忧臣辱,眼见皇帝向自己问罪,靠在前方的几位内阁大臣坐不住了。
  “皇上圣明烛照,此皆臣等之过,万望皇上勿要自戕,臣等万死……”
  说这话的,乃是内阁首辅王庭鹤,眼下也只有他能开口。
  “臣等万死!”
  紧接着,余下几百名官员也都开始请罪,一个个痛心疾首的样子,仿佛真的有赤胆忠心。
  谁知这时,赵延洵接着说道:“你们是有罪……”
  这句话铿锵有力,却让在场众人全都傻眼,纷纷闭嘴以免给自己招祸。
  “虽然,你们各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真的那么干净?”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里除了极少数人,屁股底下都不干净。
  继续往前走去,越过前排的阁臣尚书,赵延洵接着说道:“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这前面那些人更腐败,只不过暂时没被查出而已!”
  “朕奉劝你们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明,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否则你们……也会跟前面那些人一样!”
  “身首异处,全家流放,难道是你们想要的结局?”
  说完这话,在官员们深思之际,赵延洵转身向御座走去。
  缓缓迈上台阶,他的脑海中浮现着前世某剧名场面。
  “朕在陇右的时候,以为朝廷的灾祸是因伪帝而起,于是朕起兵灭了伪帝!”
  “后来,各地叛臣又成了朝廷大患,朕派兵把他们诛杀灭族……”
  听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