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村民们不敢接受他递来的粮食,差役们不听从他的命令,王庆安就等着看他笑话。
  再待下去也没意义,所以胡礼贞干脆选择离开,此刻他脑海里还回想着王庆安奚落的话。
  因为是大清官,胡礼贞本人是步行来的,但此时他却想起了一件事。
  “你们老实告诉我,谁将我离衙的消息走漏?”
  如果没有通知高文柏,后者怎会即时出现在穷乡僻壤。
  不把家贼拿下,要扳倒高文柏根本不现实,所以胡礼贞才会此刻逼问。
  见众人不说话,胡礼贞冷笑道:“你们怕高文柏,但你们可知,他们犯的是欺君之罪?”
  “皇上旨意,说的是两百亩以上土地之人,才要加征赋税……你们自己想想看,他们这是多大罪!”
  “当今皇上,最见不得作奸犯科之人,入主京城后砍头流放了几万人……”
  方才是高文柏不讲道理,胡礼贞才毫无办法,但此刻上司已然不在,吓唬这些差役便是手到擒来。
  见众人已有惧意,胡礼贞接着说道:“你们若一意听高文柏的话,就成了他的同党,到时候什么下场……你们自己想想看!”
  “大人,是周主簿……”捕头扛不住压力,只得实话实说。
  不得不说,此刻胡礼贞心中有些悲凉,只因整个县衙都站在他的对立面。
  就在这时,他们一行身后传来喧闹声,引得胡礼贞等人回头眺望。
  便见远处有人飞奔而来,口中还高呼着“救命”二字。
  “大人,就命啊!”
  “怎么回事?”胡礼贞停下问道。
  “村里遭贼了,您快带人回去抓贼!”
  一听有贼,胡礼贞立马担忧百姓安危,随即问道:“有多少贼人?”
  “共有六七人,如今正在村里抢掠,老爷怕是被他们踹死了!”
  听到是王家遭难,胡礼贞心中虽快意,但作为父母官肯定不能放任贼人猖獗。
  “走,抓贼去!”
  差役们虽有些不情愿,但胡礼贞都赶前面上了,他们也只能跟着去,毕竟这是他们最本职的差事。
  再说村子里,在赵延洵的授意下,十几名侍卫蒙面杀进了王家,直接闹了个鸡飞狗跳。
  也不知张猛是有意无意,竟直接把王庆安踹死了,同时还打开了王家库房,把银钱粮食全都散了出去。
  当胡礼贞带着人返回时,好好的一个王家已经残破了。
  王庆安身死,府上仆婢伤的伤逃的逃,已不见一个“贼人”身影。
  “你们可见贼人去了何处?”胡礼贞问草屋内瑟瑟发抖的村民。
  “回老爷的话,贼人全逃了!”
  “逃哪儿去了?”
  “小人不知!”
  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胡礼贞正安排手下去搜,却见远处走来一布衣青年。
  在这青年身后,还跟着一位魁梧汉子,此二人正是赵延洵和张猛。
  只看赵延洵二人一眼,胡礼贞便察觉到此二人之不不凡,心中同时诧异起来。
  按道理说,在这山野荒僻之地,不该有此等杰出人物。
  “县尊,在下有礼了!”
  赵延洵一来如此讲礼,虽对方年轻,但也让胡礼贞拱手回礼。
  “方才之事,在下全都看在眼里!”
  “哦?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县尊想要惩处奸恶,却被上官阻挠,如今因果报应,王家被强人所劫,岂不为大快之事?”
  听了赵延洵此言,胡礼贞便答道:“少年人,奸恶要惩处,强人要捉拿,不可混为一谈!”
  紧接着,胡礼贞叹了口气,说道:“此二事,本官一件也没办成,愧对这身官服啊!”
  赵延洵沉默几息后,说道:“相较于那些贪官污吏,县尊已是皎如明月了!”
  听了这句宽慰,胡礼贞只是笑了笑,心中对赵延洵也多了几分好感。
  正当他打算询问赵延洵来历,却听赵延洵又问道:“你开罪了上司,想必尔接下来日子不会好过,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
  盯着胡礼贞的眼睛,赵延洵沉声问道:“难道你就不怕?”
  胡礼贞却不知道,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面试。
  “怕,也不怕!”
  难道遇到一位能聊天的“朋友”,胡礼贞自然打开了话匣子。
  “这话何意?”赵延洵问道。
  “上官势大压人,我如大浪行船,如狂风秉烛,安能不惧?”
  屏去脸上苦涩,胡礼贞接着数道:“然我辈饱读圣贤之书,屡受国恩之厚,岂能不思爱民报国之志?”
  “先贤有云:虽千万人吾往矣!我虽不必先贤,却比旁人多了些勇气,所以也就不怕了!”
  听了胡礼贞这番话,赵延洵对胡礼贞更高看了几分。
  大道理谁都会讲,身体力行却难如登天,这样的人难得一遇。
  “阁下高义,令人敬佩!”赵延洵赞许道。
  很显然,胡礼贞这次面试很成功,只不过他自己不知道。
  “似阁下这般清正之士,若是被奸人所害,便是朝廷百姓的一大损失!”
  赵延洵极为真诚道:“在下家中,在京城颇有些门路,胡知县若需帮忙,可对我直言!”
  谁知胡礼贞笑了笑,他只当赵延洵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
  “少年人,此事牵涉重大,只怕你家也帮不上忙,还不不要给家中长辈添乱了!”
  在胡礼贞看来,高文柏说得没错,他今日之行会让郡府,乃至户部某些人不爽,若让赵延洵掺和进来,只会是害了对方。
  所以,胡礼贞拒绝了他的好意。
  “若你真想帮我,便要保住心中那颗赤子之心,来日出仕时多为百姓请命!”胡礼贞面带微笑。
  赵延洵也笑了笑,既然胡礼贞不开口,那他也就不强求了。
  “受教了,那便祝你好运,我也该回去了!”赵延洵微微一笑。
  那一瞬间,赵延洵恢复了帝王雄风,让胡礼贞大受震撼。
  但下一刻定睛一看,少年还是那个少年,正拱手向自己告辞。
  直到赵延洵离开后,胡礼贞才想起忘了对方名号,但此时对方已经走远。
  可眼下,他还有正事要办,便也只能留下遗憾了。
  另一头,赵延洵与张猛走在山路上,二人一路上都没说话。
  终于,赵延洵打破沉默,问道:“让你劫财,可有让你害命?”
  张猛很干脆的跪下,而后道:“臣自作主张,与他人无关,请皇上惩处!”
  瞥了一眼地上的张猛,赵延洵叹息道:“这样的人,更该有律法要他性命,比直接杀了他更有意义!”
  “是!”
  “起来吧!”
  “是!”
  依法治国,让正义得到伸张,才是治国良策。
  虽是张猛自作主张,意气用事杀了人,但赵延洵也有放任之过。
  所以,责问张猛,其实是赵延洵在反省自己。
  只不过,皇帝知错改错,却绝不能认错。


第815章 己溺己饥
  光武元年,二月初五。
  连续几天的晴天,伴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让许多人心里松了口气。
  虽说瑞雪兆丰年,可若是进了二月还有大雪,是个人都知道要出大事。
  朝廷高官们眉头舒展,见面脸上也多了笑容,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一些。
  直到皇帝召见的命令传到,便让官员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于新任皇帝,官员们畏惧多过尊敬,哪怕是内阁大臣六部堂官,每次觐见都诚惶诚恐。
  皇权至高无上,这本是很正常的情况,只不过多年来文官掣肘皇权,以至于他们忘了最本分的东西。
  如今赵延洵重塑皇权,便会让他们觉得极其不适应。
  再说赵延洵,经过几天游历,他一路看到了很多事,看够了便回了京城。
  这次出行,他的收获很多,偏偏也是这些收获,让他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总结起来便是,官绅串通一气,将百姓往绝路上逼。
  乾安宫内,赵延洵正在更换袍服。
  “人都到了?”
  “回皇上,都在正殿恭候!”
  乾安宫正殿内,除谢孝方在南边,余下三位内阁大臣全在,他们后方则是六部堂官躬身侍立。
  唯有都御史周承平,此刻全然无所惧,正皱眉思索着手中几个大案。
  这几天皇帝出了宫,难保会看到某些龌龊事,这自然让列位大臣忧心。
  底下什么样,他们是再清楚不过。
  突然被叫来议事,此刻众人难免忐忑。
  众人大概等了十几分钟,才听到后殿传来脚步声,于是他们更恭敬了几分。
  只见赵延洵身着黄色团龙圆领袍,头戴乌纱翼善冠从左侧屏风走出,阴郁的神色让众人越发惊慌。
  坐上龙椅,赵延洵目光扫向了一众高官。
  “臣等叩见皇上!”
  沉默几息后,赵延洵便说道:“免礼!”
  “谢皇上!”
  待众人起身后,赵延洵开口道:“这两天,朕读了先贤之书,有几句话不明其意,诸位爱卿可否教我?”
  众人一阵沉默后,还是首辅王庭鹤开口道:“不知皇上何处不明?臣等虽愚,亦当勉力为皇上分忧解惑!”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赵延洵目光如炬,沉声问道:“诸卿谁可于朕解惑?”
  在场这些人,说是博古通今绝不为过,这么一句当然难不到他们。
  问题的关键在于,皇帝此刻说出这句话,其目的是什么?
  但有一点众人可以知晓,今天这一关不太好过。
  众人都在思索,包括首辅王庭鹤也是如此,唯有周承平走出班列,深深一拜后答道:“回禀皇上,此段出自《孟子离娄下》……”
  周承平无私欲,所以他无所畏惧,此刻便能坦然作答。
  而那位知县胡礼贞,在赵延洵看来便是小号的周承平。
  后者虽官小位低,却一样有有一往无前,舍身成仁之气概。
  大殿之内,周承平的声音继续回想。
  “其意是说,大禹一想到天下的人有淹在水里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淹在水里一般;后稷一想到天下的人还有挨饿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挨了饿似的,所以才那样急迫!”
  说完上面一大段话,周承平接着说道:“皇上代天牧民,以上古圣王为师,乃江山社稷之福,天下万民之幸!”
  最后这一句伟光正,在场一众高官当即开启颂圣模式,纷纷为天下百姓感到幸运。
  让众人打住之后,赵延洵再度问道:“诸位爱卿,周卿刚才所解,谬否?”
  其他人在思索皇帝的意图,成文光却直接站了出来,答道:“皇上,周承平解得切,正是先圣之意!”
  赵延洵点了点头,叹道:“先圣教诲,朕当身体力行啊!”
  众人垂首聆听圣训,仍在思索赵延洵的意图,以及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朕代天牧民,尔等代朕治民,这己溺己饥的道理,诸位爱卿也当时刻不忘!”
  皇帝的教诲,众臣岂敢怠慢,于是纷纷跪地承训。
  “臣等谨记!”
  铺垫了一大堆,赵延洵神色凛然,问道:“陆阁老,一月加征税赋,此事可已落实?”
  王庭鹤负责清查中原各郡土地,这件差事便由陆朝文制定方案。
  只听陆朝文答道:“回禀皇上,此事太安二十六年尾制定,随交各地藩司执行,并由户部督促审计!”
  听到陆朝文这话,户部尚书王世伟连忙出列,禀告道:“回禀皇上,加征税赋已入库三成,二月之内当能全部征缴完毕!”
  王世伟原为河西巡抚,只因他及时归降赵延洵,如今才得到了重用,一跃成了户部尚书。
  赵延洵又问道:“粮食征到了,从何处征的粮食,你可知道?”
  王世伟连忙答道:“遵皇上的旨意,凡有田地二百亩以上者,加征本次赋税!”
  谁知赵延洵反问道:“是吗?”
  到底是不是,此刻王世伟不敢胡乱打包票,以至于他愣在了原地。
  “这次朕出去巡视,看到了好几起官绅勾结,掠夺民财的情况,你作何解释?”
  赵延洵不会撒谎,王世伟只能跪地请罪。
  “户部监督不严,请皇上治罪!”
  这时陆朝文也跪地道:“臣亦有罪!”
  目光扫向殿内大臣,赵延洵沉声道:“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尔等位列中枢,秉政治民,写出的每个字,说出的每句话,都关系到百姓生死!”
  情绪酝酿到位,赵延洵一拍桌子,怒斥道:“若尔等时刻以先圣为楷模,时刻将百姓记挂在心中,又如何会发生这样的事!”
  听到训斥,即便觉得事不关己的人,此刻也惶惶颤栗不安,连忙跪地叩头聆听训示。
  作为重打一遍天下的皇帝,再加上有上天之认可,赵延洵的权威无与伦比,他这一怒官员们又如何能不害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