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绝望,无尽的绝望,在杨洪文脑中冒了出来。
  他想到了南方士绅还有宁王打算,这一刻看来是如此可笑。
  这些人想要半壁江山,甚至还想着北上讨伐,如今看起来全是痴心妄想。
  “我们得赶紧回去!”
  听到这话,百户不经感到诧异,问道:“大人,您刚才不是说,要再等上一天?”
  杨洪文一边起身,一边问道:“你觉得,接下来还有悬念?”
  没等这百户回答,只听城墙方向又传来爆炸声,然后又是一片守城士兵倒下。
  “我们得赶紧回去,迟了……就没命了!”
  “是!”
  杨洪文二人匆忙离开,而城墙上的厮杀已经开始。
  雍军军阵严正,挡在前面的守城军队,直接被逼得节节后退。
  “顶住,顶住他们!”后方军官大吼着。
  但声音再大也没用,只因其部下军心已乱,刚才飞出的几枚手雷,再次震慑了靠近的所有人。
  别说抵抗,这些后退的士兵们,此刻一门心思往后退,只嫌身后袍泽挡住了退路。
  事实上,李进忠对城墙上的守军已不抱希望,所以他将陆续赶来的军队,在城墙下组织起了防御。
  这些赶来的近两万人,此刻已形成严密军阵,等待着雍军士兵来碰得头破血流。
  当然了,这只是李进忠的一厢情愿,因为组成军阵的士兵们,内心其实已害怕得不行。
  换句话说,只要雍军再扔几颗手雷,这些人原地溃散也不是没可能。
  终于,城墙上参与的近千守军,包括指挥使在内全部溃逃,沿着城墙直接往远处逃去。
  雍军顺利占领城墙,有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往里面进,他们的优势在进一步扩大。
  “放箭!”
  不只守城军队有弓箭,雍军一样配了这些装备。
  此刻他们居高临下,正好可以发挥箭矢优势,箭雨直接压得前方守军抬不起头。
  撑着这段时间,雍军急剧赶下城墙,开始在城内内侧结阵。
  很快千人军队布置完成,大盾长枪在前,弓弩手居于后方,两侧是刀盾兵护持,这是很完美的军阵。
  “出击……”千户举刀高呼。
  迈着整齐的步伐,军阵开始前移,他们前方有近五千敌军。
  虽然对方人多,但此刻已处于崩溃边缘,仅在气势上就被雍军一千人压制。
  而在雍军行进时,后方还有更多士兵结阵,他们将攻击其他方向。
  当两者军队相距五十米时,城楼上的弓弩兵停止房间,以防止发生误伤。
  “雍王殿下,万岁!”
  最前方的千户喊了这一声,顿时将手下士兵战意提到顶点,并引起大批人跟着喊叫。
  一般来说,这个“口号”是在绝境时呼喊,眼下喊出颇有杀鸡用牛刀之感。
  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这千户想一次打崩对面,给自己揽到更多功劳。
  看着前方打了鸡血般的雍军,顶在前面的蓉城守军胆战心惊,以至于拿刀的手都在颤抖。
  不知他们,站在靠后位置的军官们,心里一眼害怕得不行。
  什么是虎狼之师?眼前杀来的雍军,向他们深刻诠释了出来。
  更要命的是,还有更多雍军在入城,城池恐怕已经守不住了,他们坚持在此的意义是什么?
  当许多人思考这个问题时,对面雍军加快速度冲了过来。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双方军队冲击到了一起,现场看起来格外凌乱。
  “杀……”
  城外,看着前方放下的吊桥,三位指挥使打马向前。
  从始至终,他们都很淡定,此刻脸上更是洋溢出笑容。
  “我军主力入城,贼军已是瓮中捉鳖,这蓉城就算拿下了!”丁弘笑容满面。
  郑凡拿起水壶喝了一口,而后笑道:“拿下一座坚城,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言到于此,二人相视大笑,气氛更显得轻松和谐。
  可作为主将,此时陈玉和却轻松不起来,说道:“城虽破了,但王爷要的是一座完整的城,所以接下来还得恢复秩序,否则……”
  接下来的话不用陈玉和说,在场二人心里也很清楚。
  只听丁弘说道:“陈大人,你就放心吧……这事儿我俩已提前打了招呼,
  紧接着郑凡说道:“依我之见,不如现在……我们就向王爷传捷报吧!”
  传捷只是表面的意思,郑凡之所以如此热切,其实是想给自己这些人请功。
  作为主将,陈玉和不免考虑得更多,只听他说道:“差事还没办完,传捷之事不急!”
  “什么意思?”
  陈玉和答道:“要抓住那些带头造反的人!”
  没人能置疑这一点,他们攻城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惩戒这些人。
  只听郑凡说道:“此事简单,如今各城门外,都有我军骑兵封锁,任何人都别想逃出来!”
  丁弘接着说道:“抓住这些人,轻而易举!”
  几人一路说着话,很快就来到了城门处,附近的战斗已经结束。
  挡在南城的军队,已经全部向北溃退,而雍军并未耗费多大力气。
  严格来说,守城的军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只诛首恶,缴械不杀!”
  “只诛首恶,缴械不杀!”
  屋子里,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呼喊声,王保真大吼道:“来人,来人……”
  “还有没有活人?来人啊?”
  本来院子里都没了动静,看守此地的人都跑差不多了。
  可当王保真连续大喊,还是引来了活人。
  “您老行行好,别闹腾了……千万别把那些人引来!”
  看着门口出现的小吏,王保真当即问道:“谁?把谁引来了?”
  “雍军!”
  “雍军入城了?李进忠在何处?城内三万大军在何处?”王保真伸长脖子问道。
  “败了,全都败了……”
  “全败了?这才多长时辰?”王保真大为震惊。
  小吏无奈说道:“半个时辰都不到,三万大军全没了!”
  一瞬间,王保真如泄气的皮球,直接原地瘫软下去。
  “半个时辰不到,三万大军溃败,雍军……竟如此之强?”


第781章 宗亲
  京城,太阳高升。
  阳光撒在宫阙间,与金色屋顶交相辉映,更衬得此地天威煌煌。
  此刻在皇极门外,约某有三十多人的队伍,正排成两列往前走着。
  这些人皆身着红色团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一看便是皇室宗亲,起码也是郡王级别的人。
  队伍钱迷你,一位二十来岁的藩王,看着前方宫阙感慨道:“老八,七年了……我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来!”
  旁边一青年跟着说道:“是啊……列位兄长已逝,当真物是人非!”
  这二人,是太安赵永铖第七和第八子,分别是定王赵延毅和惠王赵延淳。
  太安帝一共十五子,除去早夭病逝之人,以及被赵维隆迫害而死的,现在活着的只有五个人。
  这五个人里,包括老七老八和是老九赵延洵,以及老十赵延垣和老十一赵延菘。
  作为太安帝亲子,赵延毅二人地位更高,所以能走在一众藩王前面。
  他二人多年未见,自是可以说话解闷,但后面的藩王们却基本沉默,只因关系隔得远互相很陌生。
  从太宗赵洪章之后,晋廷对藩王的管束越来越严,这些人在封地虽生活优渥,但实质上等同于囚徒。
  相互之间陌生,其实很正常。
  沿着宫道,一众藩王很快来到了皇极门前。
  此时皇极门的台阶上,已有三人在等候,此三人亦着红色团龙袍。
  “七哥,八哥……好久不见!”
  说话这人是光王赵延垣,在三位宗王里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这个时候由他说话。
  “原来是十弟,七年未见……你都长这么大了!”赵延毅笑着说道。
  一旁的赵延淳接着说道:“十弟十一弟,当年我离京时,送给你们的木雕可还在?”
  “八哥,木雕我和十哥存得好好的,被伪帝赵维隆强令就藩时弄丢了!”赵延菘迈步上前。
  提到赵维隆,赵延毅二人脸上也浮起了怨气,只因他二人也遭了迫害。
  “唉……活着就好,十二弟才是真的可怜!”
  老十二赵延逍死在就藩路上,这事儿现场众人都知道。
  为稳固帝位,赵维隆对宗室多有打压,皇极门前的这些藩王们,或多或少都被收拾过,所以对赵维隆都有怨恨。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藩王开口道:“伪帝已死,如今天下太平,我等可以安心了!”
  此人已六十多岁,论辈分是太安帝的叔叔,就连他也差点儿被迁了封地。
  有他这句话,本来死气沉沉的藩王们,此刻都倒起了哭水,把死去的赵维隆骂得狗屁不是。
  见众人七嘴八舌,赵延垣大声道:“诸位,赵维隆已死,咱就不必为死人多费心,还是先办正事要紧!”
  “九哥他现在,可还在乾安殿等着诸位!”
  赵延菘让到了一边,说道:“诸位,请吧!”
  众人这才继续赶路,通过皇极门往禁宫深处走去,一个个神色间格外谨慎谦卑。
  如果说,他们对赵维隆是怨恨,那对赵延洵则带有恐惧。
  一个只用了两个月,就把皇帝落下龙椅的人,值得他们所有人敬畏。
  这样的人,很大可能残暴狠辣,他们这些藩王被赵维隆打压,会不会也被赵延洵收拾?
  毕竟,赵延洵称帝合法性较差,他们这些人威胁更大,受到打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人家连皇位都敢抢,杀他们这些无反抗能力的藩王,是轻而易举的事。
  越是靠近乾安殿,他们心中的恐惧就被放得越大,以至于有人面色苍白起来。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赵延洵召集这些人时,并未向他们说清缘由。
  大概几分钟后,众人来到了乾安宫外,经霍安通禀后得以入内。
  此时的赵延洵,身着蓝色云纹袍,头发只用网巾束着,和入殿的几十名藩王相比,他的穿着实在太简单了些。
  但进入殿内的众人,却丝毫生不起轻视之心,尤其赵延洵一双眼睛,看向何处那人就得低头。
  “见过摄政王殿下!”
  赵延垣三人先行拜见,算是给其他人打了个样。
  众人都是人精,于是有样学样跟着做了一遍,这个时候没人会觉得,同样是王差距太大不对。
  放下手里的奏疏,赵延洵端起茶杯,问道:“诸位宗亲,可知这次叫你们过来,所谓何事?”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赵延洵什么意思,一个个都没说话。
  “伪帝赵维隆,弑君篡位,残害宗室,实为禽兽!”
  “这次请你们过来,一是议伪帝赵维隆的身后事,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实打实的说,这个问题极其突兀,以至于现场众人不知如何回答。
  关于赵维隆的身后事,主要是墓葬规格,谥号评定,以及身份确认。
  要说这件事,赵延洵完全可以自己处置,只不过为了“避嫌”,他觉得让宗室公议最好,反正也费不了多大事。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见众人不答,赵延洵接着说道;“近期有不少官员上奏,有的说把他以庶人下葬,有的说以王侯下葬……”
  “你们也都说说吧!”
  大殿内陷入死寂,几息之后便见赵延垣开口道:“九哥,赵维隆弑君篡位,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我大晋宗室!”
  “所以臣弟以为,该将赵维隆初去宗籍,以庶人之份下葬!”
  “臣弟也是如此认为,对此等恶贼,九哥切不可心慈手软!”赵延菘神色冷厉道。
  一直没说话的赵维恒,紧接着站出来说道:“臣侄附议!”
  好家伙,他们三个把话说到了这份儿上,现场众人那还不知该怎么选。
  “殿下,臣也附议!”
  “臣愿附议!”
  一时间,在场宗室全都表态,同意将赵维隆除去宗籍,以庶人的名义葬掉。
  既然是庶人可,谥号和葬礼规格也就没必要议了。
  待众人全都表态,赵延洵平静道:“既然诸位宗亲,都有如此意见,那就如此办理吧!”
  “霍安!”
  “奴婢在,请王爷吩咐!”
  赵延洵肃然道:“向内阁传话……”
  “就说经宗室公议,削赵维隆宗籍,以庶人之礼下葬!”
  利用宗室的名义办事,对赵延洵来说可以避免脏水,即便有非议也会朝着全体宗室。
  待霍安离去传命,赵延洵再度开口道:“第二件事,则是关于父皇安葬事宜,也需与诸位宗亲商议!”
  太安帝死了一年多,因为陵寝还未建设完毕,如今棺椁还停放在皇城北面的长乐宫。
  前些天,赵延洵亲自去了陵寝地看过,估算其完工至少还有两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