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在一场议事结束之后,赵延洵便带着众人离开了。
从田埂到官道,中间有两三里路程,他们全部都是步行。
在他们路过时,就可以看到远处田地里,老百姓或在劳作或在吃饭,亦或者两件事一起做。
因为是微服出巡,他们这些人全都未着官袍,所以百姓们并不知他们真实身份,只知道是京城来的贵人。
接下来这些文官们将返回京城,赵延洵则会赶去新升级军队营中,查看他们训练的情况。
新升级的两万军队,其战斗力着实强绝,赵延洵打算用他们去平叛。
在他们全都离开后,原地负责戒严的士兵开始撤离。
当他们陆续离开时,终于有胆子大的上前,询问今日来的是那位贵人。
“是雍王殿下,带着百官们体察民情!”
“王爷心系百姓,生怕这些当官儿弄权欺人,所以带他们看看老百姓活得不容易,让他们都有点儿良心!”
听到这番解释,在场百姓大受感动,高高在上的王竟带着百官,来看他们这些卑贱的泥腿子。
“王爷是个好人呐!”
“是啊……”
听到众人念叨的话,方才答话的千户又说道:“要不了多久,王爷就会做皇帝,那时候好日子就来了!”
关于雍王起兵靖难的事,老百姓其实分不清谁对谁错。
对他们而言,谁治下让他们日子好过,谁就是对的正义的。
“只盼王爷早点儿做皇帝!”
“是啊是啊……”
千户点了点头,说道:“不只你们盼着,我们也都盼着呢!”
第766章 入宫
马车停在承天门前,侍卫们全都已经退下。
马车帘子被侍女拉起,薛宝筠从马车内走出,并伸手挡住了刺眼的阳光。
走下马车,看着前方高大的宫阙,薛宝筠想起了初入此地的情形。
那时赵延洵还未就藩,京城有许多他将被立为太子的传言,而她则是赵延洵的正妃。
当时跟着赵延洵入宫,薛宝筠就被高大宫阙震撼到了,心里还盘算着自己称为太子妃,而后母仪天下的事情。
可谁能想到,新嫁之后没过几天,她就跟着赵延洵离开了京城。
如今时隔三年,再度返回京城,却是一切都变了。
“娘娘……该进去了,刚才咸福宫有人来传了话,端妃娘娘还等着呢!”
听到玉竹的提示,薛宝筠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是该进去了,把宏儿也带上!”
“是!”
在薛宝筠身后,林静玉和黄蓉蓉也下了马车,更后面还有侯诗筠和周兰芷。
林静玉身旁,侍女小心上前道:“娘娘,给奴婢抱着吧!”
眼见各人都已收拾妥当,薛宝筠转过身数道:“诸位,走吧!”
作为雍王府,薛宝筠有统领妃嫔的责任,这个时候自然该她说话。
几人迈着莲步,身边跟着一大帮太监侍女,缓缓往承天门内走了去。
太监霍安也在其中,他是跟随王妃们一道过来的,统领着雍王府的上百名太监。
“公公,前日里见到的林公公,听他身边的人说……他都已是辑事监的大总管了!”
听到这话,霍安点了点头,答道:“他有这个能力,担得起王爷的信任!”
“公公您和王爷更亲近,怕不是要做乾安宫的大总管了,往后奴婢这些人,可全耐公公您照应了!”
乾安宫大总管,虽然不明确统领那一监,但因时刻和皇帝在一起,所以是正儿八经的太监一哥。
“你们这些人,成日不想着如何伺候好主子,偏偏想着这些歪门邪道……”
霍安的表情极为平静,也正是因为他“拙”的性格,才让他能一直待在赵延洵身边。
当众人通过承天门并进入大安门后,从皇极门方向迎来了一群人,其中还抬着五架辇轿。
“奴婢林全,叩见诸位娘娘!”
随着林全跪下,其身后抬轿的一众太监,乌压压的也全都跟着跪下。
看着跪在面前的林全,薛宝筠平静道:“起来吧!”
“谢娘娘!”
虽然前两天和薛宝筠有不愉快,但林全清楚自己的斤两,所以此刻仍是笑脸相迎。
“奴婢遵王爷的示下,特来接几位娘娘进宫去!”
“王爷说了,诸位娘娘与他在陇右,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如今进入皇城,自该多享尊荣体面!”
不得不说,赵延洵让传的这番话,让现场几个女人深为感动。
“诸位娘娘,请吧!”林全让到了一边去。
众人依次序坐上辇轿,薛宝筠处在第一个,而周兰芷则在末尾。
五架辇轿依次进入皇极门内,按道理说这是不符合规定的,他们应该从皇极门左侧宫门进入。
可如今赵延洵摄政,内外一应事务都是他说了算,此时自然也无人敢发牢骚。
“王爷不在宫里?”林静玉忍不住问道。
对于这位,林全丝毫不敢怠慢,连忙答道:“王爷今早带朝臣们去了城外,眼下应该是在军营里,或许一会儿就回来了!”
“嗯!”林静玉点了点头,神色间却有一丝担忧。
薛宝筠知道薛家的事,她也知道自己林家的事,知道亲爹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或许赵延洵可以宽宏大量,但即将要见的端妃娘娘,可不是心胸大度的人。
对于端妃的事迹,薛林二都有了解,知道这位有多厉害。
所以在通往咸福宫的路上,她二人心情越发沉重。
而侯诗筠和周兰芷二人,虽没有得罪端妃的地方,但想到要见婆婆也觉得紧张。
五个人里,只有黄蓉蓉一人兴致高昂,看着周围掠过的建筑,思索着自己会住其中那一间。
很快,五顶辇轿落在了咸福门外。
“几位娘娘,端妃娘娘在里面等着呢!”林全提醒道。
几人下了辇轿,在薛宝筠的带领下,迈步往宫门方向走了去。
只走了几步,薛宝筠就对一旁的玉竹说道:“把宏儿交给我!”
虽不明其意,但玉竹还是把孩子递了过来。
于是薛宝筠牵着已会走路的赵维宏,带领着其他人走进了咸福门。
咸福宫正殿内,端妃坐在主位上,在她身侧位置站的是张凤秀。
“娘娘,几位王妃已经来了!”
端妃表情冷淡,接过了张凤秀递来的茶杯,缓缓撇起了茶水面上的浮叶。
几位王妃进入殿内,按次序站定之后,便在薛宝筠的带领下,向主位上的端妃大礼参拜。
“臣妾参见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听到这几句话,端妃稍稍抬了一下眼帘,却见众人都低着脑袋,只有黄蓉蓉悄悄抬头打量。
端妃微微一笑,目光扫向黄蓉蓉后,说道:“你就是黄万安的女儿?”
谁知黄蓉蓉却反问道:“娘娘认识我爹?”
端妃脸上仍带着笑,说道:“认识,本宫不止认识你爹,更认识你前面这两位的爹!”
这话虽是对黄蓉蓉说,但点的却是薛林二人。
见黄蓉蓉一脸懵懂,端妃徐徐说道:“你还怀着孩子,就不必多礼了,旁边坐着吧!”
“多谢娘娘!”
于是乎,黄蓉蓉被扶着起身,然后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
“后面的两个,是洵儿在陇右收的?”
被端妃点到,侯诗筠答道:“回娘娘的话,臣妾在陇右遭受怪物追杀,是王爷救了臣妾的命,见臣妾孤苦无依,所以收入了王府!”
“回禀娘娘,臣妾也是如此!”
听到这话,端妃叹息道:“都是可怜的孩子啊!”
“既然洵儿对你们有救命之恩,那往后你们更要好好服侍!”
二人当即答道:“臣妾明白!”
“起来吧!”
“谢娘娘!”
此刻正殿之内,便只有薛宝筠和林静玉跪着,当然还有趴在地上的赵维宏。
殿内气氛格外压抑,黄蓉蓉虽是一脸担心,可因端妃的气场实在太强,让她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唯有站在端妃身旁侍奉的张凤秀,此刻眼中带有笑意,当然这一点被她藏得很深。
殿内安静了几息,又仿佛过去了许久,便听端妃说道:“薛家林家,都骂我儿是反贼,你们两个就没什么要说的?”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薛宝筠却不得不回答。
“娘娘,族中人口众多,难免良莠不齐,我爹他被族人威胁,铸成大错……臣妾难以自辩,唯愿领罚,以求娘娘息怒!”
第767章 这还是王吗
嘴里说的是不为自己辩解,但实际上薛宝筠这番话已在开脱。
更准确的说,她是按照自己老爹的思路,把罪名全往自己二叔身上推,反正薛景煜已上吊自杀谢罪了。
这时端妃冷笑道:“惩处?你是你他是他,别的人犯了错,本宫岂能惩处于你?”
端妃的这句话,等于说这件事还没完。
“你们都起来吧,要是跪坏了身子骨,反倒让人说我这个做婆婆的不是!”
实际上,让薛林二人多跪这么一会儿,就已经表明了端妃的态度。
她不可能真的惩罚这两人,做这些其实是给赵延洵看的,希望其调整后宫的格局。
说得更直白些,端妃不希望薛林两人中的任一个,成为长春宫那张凤位的主人。
这时,端妃身旁的张凤秀开口道:“两位姐姐,娘娘让你们起来呢,赶紧谢恩吧!”
…………
京城西侧的军营里,赵延洵结束了对军队的观摩。
这是他在将军队升级后,第一次来看他们的训练效果,结果自然是非常的满意。
这时赵延洵说道:“让你们去平叛,本王可以安心了!”
一旁的陈玉和笑着说道:“王爷您放心,这帮子不识时务的叛贼,臣一定把他们脑袋给您带回来!”
一边走着,赵延洵一边说道:“孤不担心你们的本事,只是要速战速决才好,年前得把所有事情办妥,拖到明年去就不好了!”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处军帐外,此此时有二十多名军官已侯在此处。
这些人是四个卫的千户,在见到赵延洵赶过来时,众人纷纷跪下向赵延洵行礼。
“参见王爷!”
“免礼!”赵延洵面带笑容。
当所有人起身后,他们看向赵延洵的眼神中,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于他们这些受过“升级”的人来说,赵延洵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是他们誓死效忠的对象。
“王爷请!”
赵延洵来到了上首位置坐下,并示意其他人也都落座。
“谢王爷赐座!”
赵延洵坐的是交椅,其余军官们坐的是马扎,这也是区分地位的重要标志。
“今天来你们看了一遍,军队训练得很好,基本功都很扎实,最重要的是战斗力强!”
“这说明你们用了心,尽到了作为将领的职责,本王很满意!”
赵延洵的每个字,在场众人都认真听着。
这种毫无掩饰的褒奖之语言,在这些高级军官们深感荣耀,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按道理说,你们跟着本王起兵,如今连京城都打下来了,该到了立功受赏的时!”
“可如今天下还未安定,本王也只能委屈你们了,但你们的功劳本王全都记着!”
“你们有的人能封伯封侯,但只要你们继续立功,到时候封伯着可为侯,封侯者可为公!”
说到这里,赵延洵扶着椅子把手,调整坐姿后接着说道:“你们也知道,本王从来不是小气之人!”
唯有对军队有绝对掌握,赵延洵才能把话说得如此明白,而不用担心
其实他后面这些话,是说给面前四位指挥使听的,毕竟四人才有封侯的可能。
在打下京城后,赵延洵在皇极门外诛杀了一批人后,对“贼逆”的清算并未停止过。
京城的豪门勋贵们,到如今已有七成被抄家流放,牵扯了至少有上万人。
当然了,这种牵连并非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是严格按照《大晋律》来办事。
只怪这些勋贵家族,做的恶事实在太多,清理掉他们也算为国除害。
打掉了这批勋贵,接下来赵延洵打算对文官开刀,这些人里至少也有七成不是好东西。
当然了,打压文官这事儿不能着急,得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不然会引起大乱子。
伴随着整顿吏治的,还有的摊丁入亩,官绅纳粮等一系列政策。
这些政策是对既得利益者的挑战,这就要求赵延洵手里有一把快刀,将一切不服的人声音斩掉。
很显然,他不但有这样的刀,而且这样的刀还很多。
“再过三天天,你们就要出征了……”
说道这里,赵延洵语气变得严肃,在场众人亦是神色一凛。
“打赢平叛之战后,本王亲自给你们庆功!”
这次临时的会议,算得上是简短的战前宣言。
“王爷放心,臣等必定早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