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逆贼,逆贼……我杀了你们这帮逆贼!”
  破口大骂之际,赵维隆提剑就砍,太监宫女们顿时惊慌大叫,四散而逃。
  “你们这些混账,竟敢逃跑……反了,都反了!”
  赵维隆状若疯魔的样子,别赶入宫内的王存璋看在眼里。
  “皇上……皇上……”
  可惜周围一片混乱,王存璋呼喊的声音,直接被太监宫女们的尖叫声掩盖。
  王存璋要往里面走,却被往外逃窜的太监撞倒,眼睁睁看着赵维隆杀出宫门外。
  很显然,皇帝已经心理崩溃了。
  “皇上,皇上啊……”
  王存璋挣扎着起身,紧跟着赵维隆追了出去。
  从乾安宫到崇政殿,刺死刺伤十几名宫女太监之后,赵维隆逐渐冷静了下来。
  提剑进入崇政殿内,赵维隆四下打量,连一个当值都小太监都没看到。
  门窗七零八落打开,被风吹动发出“啪啪”的声音,更衬得此地森冷凄凉。
  “人呢?人都到哪儿去了?”
  快步走上御阶,赵维隆转过身来,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奋力大吼道:“上朝……上朝!”
  在得知紫金门失守时,赵维隆当即让人去传旨,召集官员过来议事。
  各官署就在皇城内,到达崇政殿最慢的,二十分钟时间也就够了。
  现在时间过去十几分钟,崇政殿却一个人都没有。
  “上朝……上朝……都到了哪里去了?”
  “都是逆臣,都是逆臣……”
  大殿门口,看着发疯的皇帝,王存璋大吼道:“皇上,京城已经大乱,没人会来了!”
  见到王存璋出现,赵维隆丢掉了手中剑,脚步飞快走下了御阶。
  或许是因太过紧张,他的最后一步踏空了,整个人摔在了地上。
  虽然剧痛,但赵维隆根本没耽搁,踉跄起身后向王存璋跑了去。
  “爱卿,你终于来了……你是忠臣,你是朕的大忠臣!”
  一把扶住皇帝,王存璋勾着腰,近距离看着皇帝的脸,说道:“皇上,雍军攻入紫金门,还请皇上速速回避!”
  抓住王存璋的官袍,赵维隆带有哭腔道:“守不守得住?守不守得住?”
  “皇上,皇上……”
  “王卿,守不守得住?”赵维隆恐惧无比。
  王存璋大声说道:“皇上,紫金门失守,请皇上速速回避!”
  这一声大吼,犹如当头棒喝,让赵维隆终于醒转。
  “回避?如何回避?”赵维隆连忙问道。
  既然是“回避”二字,自然也就说明,这京城肯定守不住了。
  “如今城内大乱,几十万人搅和在一起,只要皇上潜入百姓之中,就能免遭反贼毒手!”
  今天上午与赵延洵的对话,让赵维隆明白了一件事,自己这位九叔一定会杀了他。
  所以在回宫后,他就一直在琢磨,如果京城真的守不住,他该如何脱身的事。
  听到王存璋的这些话,赵维隆虽有意动,却还是问道:“王卿……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
  “皇上逃出生天后,或可以重整旗鼓,收拾河山驱逐反贼!”
  赵维隆瘫坐在地上,此刻他已是六神无主,五内如焚的状态。
  就在这时,陈长河出现在大殿外,在他身后跟着十几名太监。
  这些人太监老少不齐,身上衣服各式各样,而且都是民间贫苦百姓打扮。
  这些人,都是陈长河精心挑选出的,用来保护赵维隆潜入百姓间。
  相比于军队和大内侍卫,这些没了根的太监,其实更值得信任。
  走进大殿,两鬓斑白的陈长河大声说道:“皇上,不可耽搁时间!”
  赵维隆是太安帝指定的继承人,陈长河对他自然忠心耿耿,且视赵延洵为叛乱贼子。
  “皇上,臣来之前,已经派人在城内宣扬,说反贼入城后要屠城……”
  依照时代惯例,攻城军队杀入城中,发生屠城的事并不罕见。
  所以王存璋宣扬的话,老百姓很多都会相信。
  王存璋接着说道:“只要臣下令打开各城门,城内几十万必会出城逃命,皇上可混入百姓中,一块儿逃出城去!”
  “王卿,黄师傅去了何处?”
  这事儿王存璋不清楚,只听陈长河说道:“皇上,黄大人去紫金门了!”
  没有黄志成随行,赵维隆始终觉得不踏实。
  可没等他发话让人去找,一旁的王存璋说道:“皇上,没时间了,请皇上速速动身!”
  “请皇上速速动身!”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人,赵维隆感到很是欣慰,至少在最后关头,他还有这样一批忠臣。
  “王卿,陈公公……你们随朕一块儿走!”赵维隆满含热泪。
  “皇上,臣要去紫金门,臣还要与反贼开战!”
  “皇上,老奴走不动了,不能陪着皇上了!”
  两位忠臣都不愿随行,而且都有最充分的理由,让赵维隆不知该如何劝解。
  “皇上,你快走吧!”
  看着王存璋二人坚定的眼神,赵维隆知道自己多劝也无用,于是他擦干泪往后方退了去。
  走出大殿,赵维隆一边换下龙袍,同时让人去叫皇后离开。
  “让皇后换上宫女的衣服!”
  到最后,他唯一能相依为命的人,便是和他相濡以沫的妻子。
  当换上了百姓的衣服,甄湘潋亦穿着宫女服侍,带着一名侍女急匆匆赶了过来。
  “皇后,朕已沦为丧家之犬了!”
  听到这话,甄湘潋郑重说道:“皇上,臣妾愿陪着您!”


第742章 尽呼万岁
  从林大贵带着部下进入城内,到现在战斗已持续半个时辰。
  不得不说,左右监门卫和其他卫所军,以及朝廷征调的几万青壮,给入城雍军带来麻烦。
  即使他们战斗力强,可城内街巷太多,敌军熟悉地形层出不穷,给雍军带来了极大麻烦。
  当然了,也只是带来麻烦而已。
  这半个时辰,让从紫金门入的雍军,一路杀到了了皇城边上。
  换句话说,只要他们打进皇宫,就意味着改朝换代了。
  只不过,打下皇宫并不等于控制城池,更不等于恢复秩序。
  换句话说,距离真正拿下京城,雍军还得忙活好一阵。
  事实上,王存璋吩咐下去的话,此刻已经开始起作用。
  城内谣言纷纷,百姓们以为雍军要屠城,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他们都想着逃出城去。
  所以,当余下各城门全部打开时,得知消息的百姓开始外逃。
  此刻雍军主力,多数聚集在京城西北两面,让东边和南边防守薄弱了许多。
  当大量百姓外逃时,让守在城外雍军懵了,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更无法理解王存璋的意图。
  “百姓大量逃出?”
  军帐内,听到禀告的赵维隆大感诧异。
  军帐内,王世伟沉声道:“殿下,此事反常,怕是城内贼人有阴谋!”
  王兆林脑子反应够快,立马说道:“百姓四散逃离,只怕会放走了逆臣贼子!”
  只一句话,就点出了王存璋的打算,王兆林有些本事。
  自从被赵延洵“面授机宜”,王兆林就非常注重表现,渴望自己能够连升六级。
  “传令各部,堵住城门,不可放人出城!”
  “还有,让入城的军队,要尽快控制城池,安抚百姓!”
  得令之后,胡大彪立刻派人传令去,眼下他就但着这差事。
  “你们都出去,林全留下!”
  听到这话,军帐内的众人全都离开,唯林全留在了原地。
  “林全……”
  “奴婢在!”
  看着跪在面前的林全,赵延洵语气严肃道:“拿着本王的令牌,让胡大彪派人护送你入城,由你节制汪成所部,把所有逆臣贼子抓获!”
  “尤其……不可放过贼首!”
  最后一句话,赵延洵着重强调,实际上是意有所指。
  指的是谁?林全心里清楚,自然是王爷那大侄子。
  实话实说,赵延洵给林全的权力很大,可这一次却让他觉得格外棘手。
  这事若是办不好,对林全来说将是灾难。
  更让人难受的是,若将赵维隆抓住了,如何处理也是麻烦事。
  关键在于,背上杀“皇帝”的罪名,总是让林全感到心颤胆寒,即使这是赵延洵的命令。
  在这个时代,皇帝具有神圣性,哪怕是被赵延洵定为伪帝,那也是皇帝呀!
  “奴婢领命!”
  紧接着,林全走出了军帐,手里还拿着赵延洵的令牌。
  看着林全离去的背影,赵延洵微微叹了口气,靖国难的游戏已经快结束了。
  时间逐渐过去,赵延洵的命令传达到位后,各部雍军便有了统一目标,开始侧重于控制城池。
  出城要逃离的百姓,被雍军开始往回赶,这更让百姓们感到恐慌,以为是要被赶回去集体屠杀。
  于是骚乱发生了,百姓们用武力反抗,逼得雍军只能进行镇压,期间自然出现了流血事件。
  但雍军执行力惊人,很快就将城外局面控制,在把百姓赶回城内时,还派了人去抓逃走的漏网之鱼。
  很快,京城城门陆续被关闭,雍军才算彻底接管城池。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垮残余官军,然后安抚百姓恢复秩序。
  这些事情并不冲突,可以一起去做,而且可以不分昼夜的做。
  天快黑时,官军百人以上的建制已不存在,城内连中等规模的战斗都没有。
  城内进入戒严状态,街巷上有军队巡逻,并有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并宣讲雍军的安抚政策,以让城内百姓安心。
  当然了,在搜查的同时,藏匿于民户中的官员,很多人都被搜了出来。
  这一夜,注定是忙碌的一晚。
  城内的军队在忙碌,城外的文官们也在忙活。
  忙活什么?自然是忙活第二天,雍王赵延洵入城的事。
  入城本是件简单事,可雍王作为胜利者,作为即将君临天下的皇帝,他的入场仪式还需要隆重。
  没错,重点就在于隆重二字。
  所谓先闲有言,非壮丽无以重威,王世伟和王兆林深谙此中道理。
  作为“二臣”,他俩名声已经坏了,想要有好下场,就必须在赵延洵面前好生表现。
  他们的方案制定出来,还得跟入城的将领协调,达成一致后还得安排下去,可以说这一夜过得很漫长。
  当太阳初升,京城迎来的新的一天,却也迎来了新的时代。
  通往皇城的主干道上,已经有雍军士兵值守,将两侧密集的百姓隔离开。
  这些百姓,是被雍军士兵“请”出来,迎接赵延洵入城的。
  百姓们的脸上,此时带有惶恐之色,全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雍军入城后戒严,一切都是冷冰冰的,这让百姓们没有安全感,但他们什么都改变不了。
  正阳门外,赵延洵身着甲胄,在一众侍卫簇拥下,此刻徐徐向城池方向走了去。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极为平静,脑子里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因为一切本就如此顺理成章。
  在他周围,乃是归降的一批文官,以及赵延垣等在内的皇室人员,他们脸上都带有喜悦之色。
  “诸位爱卿,三年之前,孤就是从正阳门离京,前往陇右就藩的!”
  “时至今日,孤还记得那天上午,骄阳格外刺眼!”
  如果是一帮武臣,此刻要么打个哈哈,要么说些直白的马屁话。
  但现场有文官却不一样,这些人引经据典夸赵延洵圣明,所以才能拥有天下。
  一句话,赵延洵就是这世上最圣明,最仁德的人。
  在一片高级马屁声中,赵延洵走进了正阳门,只见里边密密麻麻一大片人。
  眼见赵延洵出现,这些百姓们纷纷下跪,然后开始磕头叩拜。
  “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无边无际的百姓,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呼喊声,迎接着赵延洵的到来。
  本来依王世伟的意思,是该直接喊“皇上万岁”,可最终被赵延洵给否掉了。
  当然了,无论是王爷还是皇帝,都不会动摇赵延洵胜利者的身份。
  此刻的他,身着甲胄,腰挎佩刀,面带笑容。
  在一片万岁呼喊声中,赵延洵拉着缰绳,打马通过长街。
  此刻,他能清晰感觉到,整个世界被踩在脚下。


第743章 王者归来
  长街两侧,尽是俯跪叩首之百姓。
  打马往前走去,赵延洵在靠近皇城,他的新人生开始的地方。
  三年时间不长,但此刻赵延洵回忆起来,却仿佛过去大半辈子。
  他在陇右奋战的每一幕,那些最艰难的每一刻,如今都在他的眼前浮现。
  长街的另一头,皇城正大门,承天门外。
  道路两边跪着的人,由老百姓换成了官员,还有北城居住的大批权贵。
  今天一大早,这些权贵们被赶上了街,跪到现在身体已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