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府城不是很大,即便他们尽可能的小心,也会很快就被发现,所以他们必须要行动迅速。
“干什么?为何不回去休息,现在出现在街道上!”
面对负责弹压军纪的帅帐亲兵,吴平沉声说道:“奉大将军之令,前去北城换防!”
对面立刻问道:“去北城换防?走外面大街不是更快?”
眼见就要露馅,吴平正想着如何应对,却听身旁一百户下令道:“弟兄们,射死他!”
一瞬间,准备好的神武卫士兵,直接松掉了手中弓弦。
几十支箭一同射出,即便准头不是很好,还是把对面十几名士兵射翻在地。
紧接着吴平下令道:“宰了他们!”
被射当场不会死,所以要尽快杀掉以绝后患。
士兵们如狼似虎冲了上去,很是干净利落解决了曾经的袍泽,只为了给自己求一条活路。
“大将军就在前面,弟兄们……走!”吴平走在最前方说道。
事实上,他们这边发生的动静,很容易被北城的驻兵察觉到。
杀人这种事都发生了,正常来书该有人来过问,可驻扎在北城的武骧卫各百户,对此全都保持了沉默。
武骧卫驻地内,一名千户来到一处院子外,对着里面大吼道:“外面有人闹事,所有人都起来,跟我过去看看!”
在他身后,有他亲领一个百户所,兵力大概有七八十号人。
“大人,这么晚能出什么事情,又不是雍军来攻城了,弟兄们累一天了……”
听到里边儿的回话,外面千户大怒道:“别跟老子废话,赶紧让你的人都起来!”
“既然大人这么着急,卑职这就去喊他们!”
“起来起来,都起来了,城里好像出事了,赶紧起来跟千户大人看看去!”
然后便是一阵怨声载道声响起,听得院外这千户大为光火,可一时间又找不到地方发泄。
事实上,他已经喊了手下三个百户,每一个都是如眼前这般情形。
“再派人去通知指挥使大人,让他多带些人过来!”
在等待部下“起床”时,这名千户不也在注意西北边,按道理说指挥使在收到消息后,应该会动员部下过来平乱。
他那里会知道,被他派去报信那人,直接找了个地方猫起来。
这也应证了那句老话,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军中高官们想以身报国,可
从吴平等人“作乱”被发现,到现在他们赶到东河府衙外,时间足足过去了近二十分钟,一路上他们基本未遭遇抵抗。
看着前方的府衙,吴平当即下令道:“吩咐弟兄们,把这里围起来,任何人不得出入,否则格杀勿论!”
此刻众人已吴平为主,其余几位百户尽皆点头,然后吩咐手下做事去了。
当确定府衙被控制后,吴平便对另三位百户说道:“几位兄弟,咱们去见大将军吧!”
第713章 无谓冲锋
砰砰砰……这是甲胄碰撞的声音。
东河府衙大门内,此刻依然是灯火通明,神武卫的士兵已将此地接管。
吴平带着其余三名百户,行走在通往府衙大堂的过道上,他们身后还跟着二十多名持刀士兵。
众人面色阴沉,吓得左右两边被抓的文官书吏们,个个都吓得瑟瑟发抖,但却不敢多说一句话。
带着众人来到大堂外,便见张安一身灰色袍子,由两名士兵看守着坐在大堂内。
“你们是谁?”
没等吴平开口,大堂内的张安先问了话。
此刻的张安仍旧保持镇定,却是为了拖住吴平一段时间,以等待其余心腹带兵来救。
“我是神武卫百户,无名小卒而已……大将军自然不会知道!”吴平在原地站定。
张安接着问道:“你们想要干什么?”
吴平说道:“大将军,弟兄们只想要求条活路,所以只能得罪您了!”
“什么活路?”张安声音低沉,犹如发怒的狮子。
吴平说道:“大将军,守在城里死路一条,弟兄们都不想死,所以想让大将军跟我们一块儿投降!”
“投降?你们这是背叛朝廷,难道也想做叛贼?”
眼见张安敬酒不吃吃罚酒,吴平也冷着脸说道:“大将军,你可别乱说话,我们不过是顺天意而行!”
“雍王殿下承天之命,这是大家伙儿都亲眼看到的,他又怎么会是贼呢!”
“我看京城那位,才是真正的贼!”
一个小小百户,竟敢非议神圣无比的皇帝,这可把张安气得不行。
“你放肆!”
“大将军,你别冲我吼,把弟兄们给吓着了,小心刀剑无眼!”
一个小小白虎,竟敢威胁自己这大将军,张安岂能忍受这口恶气。
张安勃然大怒,直接起身拍桌子吼道:“莫非你们还敢跟我动手?”
吴平冷笑一声,随即对张安左右两人使了个眼色,后者直接拿起刀鞘,就朝张安胸腹部砸了去。
这两人可没留手,直接把张安撂翻在地,疼得后者叫喊不已。
“你们……你们……”
只听吴平说道““把他嘴巴塞住,再找两个会写字的书吏进来!”
“老吴,你可真够狠的!”一旁有百户说道。
刚才一幕,看得他们也是胆战心惊,也更知道了自己三人和吴平的差距。
这才是人狠话不多的典范,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吴平,谁都没想到如此杀伐果断。
很快,张安塞住嘴巴绑了起来,同时有两名书吏走进了大厅。
“去写,就说大将军下令,全军向雍王殿下投降,用印之后传发各部!”
听到吴平这话,两名书吏显得有些迟疑,毕竟这可是没有根据的乱命。
可当吴平亮出了刀子,两名书吏立刻就懂事起来,纷纷提笔开始书写。
“老吴,就凭这几张纸,能行吗?”有人表示怀疑。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禀告道:“大人,虎贲卫指挥使段静祯,带着两百多弟兄赶过来了!”
一时间,大厅内众人面色皆变,一个个顿时紧张起来。
却听吴平说道:“都快半个时辰了,才有这两百多人赶过来,你们还怕个什么?”
“其他卫所的弟兄和咱一样,都只是想着活命罢了,咱们几个只是做了大家伙儿不敢做的事!”
“不要怕,即便是段静祯带过来的这些人,恐怕也不是都想着跟咱们拼命!”
说到这里,吴平抽出佩刀说道:“走……咱们迎敌去!”
听他说了这番话,众人胆气有足了不少,纷纷抽刀往外走了去。
此刻府衙外的街道上,段静祯心里着实憋屈不已。
原本手下如挥臂使的军队,今晚上居然指挥不畅,一个个不是扯皮推诿,便是行动缓慢拖延时间。
以至于这么长时间,段静祯带着手下几名千户,只找了两百多的亲兵过来。
按照段静祯以往的脾性,早就拿出几个典型杀人立威了,可今夜他却不敢这么做,因为他无法确定到时候谁杀谁。
当段静祯带着人赶到府衙外时,吴平带着手下一帮人,已经形成了完备防守军阵。
“对面的兄弟,大将军已经决定向雍王投降,你们还要跟着段静祯卖命吗?”
“大将军已向各部下令,召集兵马平定动乱,你们跟着段静祯不会有好结果!”
“如此大势已成,难道你们想一意寻死?难道你们不想活着回去见自己家人?”
对面先声夺人,段静祯一时气得不行,跟着大吼道:“弟兄们,别听他的鬼话,他们才是叛乱之贼!”
没有理会段静祯的“栽赃”,吴平接着大吼道:“弟兄们,今晚你们都看见了,雍王殿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咱们难道还要跟老天爷斗?”
“京城的朝廷,才是真正奸贼逆臣,咱们弟兄难道要为他们卖命?”
此刻,跟随段静祯赶过来的虎贲卫士兵们,好不容易升起的战斗意志,此刻被这三言两语击打得支离破碎。
于是段静祯发现,现场只有他和少数军官及亲兵在往前,其他百十号人竟落在了后面。
段静祯不由停下脚步,转过身望向身后,呵斥道:“你们……你们也要做叛贼!”
众人沉默以对,眼见周遭兄弟态度已明,其中一位百户站出来说道:“指挥使大人,投降吧……别把弟兄们逼上死路!”
连自己最信任的百户,此刻也背叛了自己,段静祯顿觉五雷轰顶。
他的怒火和恨意在积攒,只听段静祯怒吼道:“弟兄们,跟我杀了这帮乱贼!”
随后段静祯也不管他人如何行动,直接举着刀向吴平军阵冲了去。
在他身后的几名千户,除一人瘫软在地,其余四人全都举刀跟着冲锋。
他们别无选择,只因其家人还在京城,若是投降必定全家死绝。
看着前方冲过来的几人,以及后方默然站立的虎贲卫士兵,吴平知道今晚自己赢了。
“放箭!”
随着吴平冷冰冰的话语,基石支利箭呼啸而出,轻而易举命中了三十步外的段静祯几人。
“杀……”
即使身中数箭,即使已经踉跄难行,但段静祯几人仍奋力向前。
而在后方,数百名虎贲卫士兵,就这样冷眼看着上官身死,一个个纹丝未动。
这一刻,段静祯着实有大丈夫气概,死得也算是顶天立地。
但他的行为,却未让吴平感到钦佩,也未让虎贲卫的士兵感觉怜悯。。
逆天而行,螳臂当车……这只是自寻死路罢了。
京城的朝廷,面对气势汹汹的雍军,不也是这般的不自量力?吴平心中暗暗道。
段静祯几人死了,在摇曳的火光下,可以看到他们胸腹部,插着的箭矢羽毛被风吹动。
刚才停下的那位虎贲卫百户,此刻带着十几名亲兵往前走来。
为避免引起误会,该百户提醒道:“我替他们收尸!”
毕竟是老上司了,而且对自己兄弟等人还算不错,何况今夜之事他的心中有愧,所以才想力所能及替段静祯几人做些什么。
“可以!”吴平很是大度说道。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把其余两位指挥使,外加一干千户全部捉拿,他就可以打开城门请降去了。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中间绝不能出现纰漏,所以吴平依旧极为谨慎。
第714章 问罪王前
东河府城内的和平兵变,没有闹出太大动静,足足过了近两个时辰,城外雍军才察觉到到不对劲儿。
而此时,城内事态已经基本平定,禁军三卫以及其他卫所军士兵,对投降雍军已达成了一致意见。
于是吴平带着十几名百户,在天亮之时打开了城门,并命人放下了吊桥。
就是这十几位百户,亲自押着大将军张安,以及神武卫和武骧卫的指挥使,往东门五里外的雍军营寨走去。
他们全都卸下了甲胄和武器,当雍军士兵发现他们时,反倒被所见情形惊讶到了。
“我们是东河府守军,我们已将主将等人拿下,此行向雍王殿下投降!”吴平大声喊话。
…………
府城以东十五里有一处集镇,赵延洵和殿前卫的人马,近几天便驻扎于此。
天光大亮,接到禀告的赵延洵起身后,在林全等几名太监服侍下正在梳洗。
梳好发髻,戴好网巾,然后便是穿戴袍服。
如今并未打仗,赵延洵一般不穿戴甲胄,而是简单套上一件圆领袍。
开启系统感知能力,赵延洵“看”到了外面跪着等候的一批人。
东河府内发生兵变,赵延洵并不感到意外。
昨夜他把“舞台”设在东河府城外,就是想影响城内的人,现在看来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事实上这很正常,雍军骁勇善战,东河府内的守军人心惶惶,再加上昨晚的“灯光秀”,击垮他们的心防并不困难。
这种事情,在平定北地郡时,禁军和北地都司就发生过好几次,和东河府的兵变如出一辙。
对赵延洵来说是平常事,但东河府不战而降的消息传出,对其他归降的人来说,更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赵延洵穿戴完毕,从林全手中接过糕点吃着,正要命人将吴平等人带进来时,只听外面传来了老十赵延垣的声音。
“九哥?九哥可在?”
“进来吧!”
赵延垣的声音很是激动热情,赵延洵的回应却很是淡漠。
有时候,他也想让自己平易近人,但当他的地位越来越高,机会不自觉的“端”起来。
不只是赵延垣,老十一赵延菘也跟了过来,他们是跟赵延洵道喜来的。
昨夜的灯光秀,他二人自然也在场,且着实是被震撼到了。
眼下他们是真的相信,赵延洵是奉天命而东征,是为了平定大晋之乱世,而非是以夺取皇位为目的,虽然二者并不冲突。
当这二人进入房间内,虽然也有亲王之尊,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