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福等人拔掉官军哨位,目的是让雍军在准备阶段,不被这些哨兵们给发现。
汉水只有几百米宽,渡河也就是二十来分钟的事,这里全靠打一个时间差。
只要开始渡河时,对岸官军还没发现情况,他们就算取得初步胜利。
而此刻,一切都还在计划之中。
半个小时后,西岸这边准备就绪,就等着东岸发来信号。
又过了十几分钟,在西岸一片安静中,东岸那边终于亮了灯火。
看到信号,坐镇前线的赵延洵,下达了发动进攻的命令。
本次进攻,只用了九个步兵卫所,剩下的步兵卫所和骑兵,专门负责防住骚扰的丧尸。
他们全都聚在岸边,自然会引来大批丧尸,所以赵延洵必须要分兵。
当然了,这九个卫所全是精兵,渡河之后只要顺利列阵,击败官军在赵延洵看来毫无问题。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各卫所船只向对岸进发,河面上顿时出现几百架小舟,上面满载着渡河的士兵。
而首批过河的,自然是担任先锋的侍卫司南军。
第702章 血色黎明
数百船只一同渡河,即使他们尽量避免弄出动静,可还是会发出声音。
当第一批船只还未靠岸,官军派出巡逻的队伍就发现了情况。
“是……是敌袭!”
领队的百户大声呼喊:“赶紧敲锣,赶紧的!”
但实际上,在他们发现之前,顶在最前面的虎贲右卫,就接到了哨兵带回的敌情。
没错,刘恩福等人解决了所有已知哨位,但终究有些是他们不知道的。
可即便如此,虎贲左卫的人慌忙集结,也无妨赶在雍军登岸前列阵。
事实上,赵延洵要的就是这效果。
只要让雍军上了岸,那就如同猛虎下山,龙归于海。
战鼓雷动,营寨之中大批士兵在聚集。
这几天都有战事,士兵们精神都处于紧绷状态,一听鼓声立刻就行动起来。
当然了,也只有禁军精锐才反应迅速,其他卫所军连带抽调的民夫,其营寨更多的是慌张和混乱。
眼下夜色深沉,要让这些二流军队参战,着实太难为他们。
事实上,即便是禁军的精锐,其夜间作战能力也很勉强。
当然了,不管有什么客观原因,眼下朝廷诸军也得赶着上了。
先是虎贲卫集结完毕,出营之后开赴岸边。
他们的营寨,距离河岸只有三四百米,小跑也就是三四分钟的事。
虎贲卫的指挥使比较谨慎,在列队完成后让部下稳扎稳打,力求整个军阵严整。
若不是对这一片地方很熟,他们的军阵只会更乱。
此刻岸边,第一批到达的雍军士兵,已经开始整齐列队,这是比较难的一步。
虽然雍军配备有手电,可各部到岸顺序很难保持,会极大影响他们上岸后的建制。
最先列阵的是侍卫司各部,他们人数相对较少,所以能更加迅速组织起来。
当反应最快的虎贲右卫靠近时,侍卫司各部在列阵完成后,已经在开始向前方推进。
“他们那是什么东西,怎会如此明亮……”
“何止是明亮,而且还晃眼睛……”
未交战前,虎贲右卫的士兵,就遭受了雍军灯光“攻击”。
正当众人叫骂之际,只听军阵中有人高呼道。
“戒备,戒备……箭来了!”
事实上,箭矢的呼啸声很明显,听力好士兵已本能戒备。
所谓戒备,就是把大盾抡起来,顶在头上继续前进。
顶着头上箭雨,有千户高呼道:“再往前三十步,开始放箭!”
一名千户,在战场上拥有很高自主权,更何况在这指挥不便的情况下。
此刻,在虎贲右卫两侧,其他禁军卫所的军队,也在开始往前推进。
所有人都知道,要尽可能快赶到河岸,将雍军挤进河里去。
前些天的短暂交手,给了朝廷军队造成了错觉,让他们根本想不到,决战会以这种方式开始。
被打掉了“眼睛”,使得雍军悄悄渡江,这让朝廷各部极为被动。
这次大战后,即便胜也是惨胜,与之相关的人定会被追究责任。
再说两军前锋,此刻相距已不足五十米,相互之间都在抛射箭矢。
头顶着呼啸的箭矢,两支军队持续靠近,双方都已出现伤亡。
虽然都是血肉之躯,但毕竟侍卫司装备精良,所以死伤数量并不算大。
“弟兄们,一定要顶住……他们人数不多,马上咱们援军就要到了,我们一鼓作气击败他们!”
虎贲右卫军阵中,有军官大声呼喊。
很快,五十米的距离很快拉进,双方开始进行白刃战。
而到了这一步,
虎贲卫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绝望。
卫司南军,士兵虽然只被升级了一次,但整体战力比虎贲卫强出不少。
“弟兄们,立功的时候到了,杀呀!”侍卫司千户汪成拿着“喇叭”大吼。
有“喇叭”这项神器,在这黑灯瞎火的局面下,雍军的指挥能力无疑更强。
“杀!”士兵们大声吼叫。
前方在正面交战,而后方两军各自力量,都在以最快速度行进。
当虎贲右卫南北两侧援兵靠近时,首先列队完成的第七卫,也已经开始往前推进。
指挥使谭鲁拿着大喇叭吼道:“弟兄们,为王尽忠的时候到了,前进……”
啪……啪……啪……
迈着整齐的步伐,第七卫的士兵们开始前进。
侍卫司的人顶在前面,此刻已经和虎贲右卫血战,喊杀声盖过了后方的脚步声。
随着第七位往前推进,渡河完成的其他卫所,此刻仍在以最快速度集结。
最前线,虽有虎贲卫的阻挡,可侍卫司的阵线,依然在往前缓慢推进。
“顶住……一定要顶住!”
虎贲卫军阵中,此刻有千户大声呼喊。
也亏得这是在汉水以东,否则若有丧尸聚集,虎贲右卫恐怕早就崩溃了。
虽被压得步步后退,好在南北两侧援兵赶来,给虎贲卫注入了强心剂。
当然了,可不只是虎贲卫有援兵,除了已经开动的第七卫,第十一和第十五卫两支兵马,也已列队完毕开始行进。
当然了,此时第七卫已经和朝廷禁军交手。
“杀呀!”
阴沉的战场上,不断传来喊杀声和惨叫声,交战两支大军接触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流逝,雍军的优势已经显露。
可就在这时,雍军两侧都传来了骑兵的声音。
龙直右卫被打垮,朝廷在西线军团,还有骁骑右卫和骁武右卫两支骑兵。
这可是正儿八满建制的骑兵,称得上是朝廷的心头肉。
雍军阵地北侧,第十一卫指挥使周力行大吼道;“守住后边儿,他们的骑兵来了!”
他们不但要往前进攻,还负责防守大军左翼,所以必须挡住这些进扰的骑兵。
“放箭……放箭!”
在骑兵到来之前,用箭矢将其压制,能够达到极好的阻击效果。
当然了,雍军最外围的士兵,则是以长枪大盾临敌,以防止朝廷骑兵强行冲阵。
到现在,战争已经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双方正处于胶着状态。
朝廷的卫所军以及征调的民夫,也都陆续被组织起来,在军阵后方拿着旗子大喊,有的甚至已经直接加入战团。
此刻,东方已是鱼肚吐白,夜色开始逐渐褪去。
也正因为此,双方战斗变得越发激烈。
禁军主力右后侧,此刻侍卫司北军的人,正在陆陆续续集结。
刚才他们执行了拔除暗哨的命令,接下来他们将作为一支骑兵,从朝廷大军后侧发动攻击。
这些被二次升级的士兵,人数足足有一千多,此刻集结起了发动攻击,定然会起到促进战局的作用。
因为靠得过近,他们已被赶来支援的卫所军发现,这些人此刻已经围了过来。
“弟兄们,杀!”刘恩福大吼道。
作为王府最强大的武力,他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将一切敌人粉碎。
“杀!”
第703章 请大将军早做决断
雍军各卫所,陆续乘船渡河,到岸列阵后便投入战斗。
而另一边的朝廷军队,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适应”后,也全都被组织起来进行作战。
雍军渡河的四万五千余众,和朝廷拼凑的十三万大军,在汉水以东十五里宽范围内,你来我往打得极为激烈。
雍军渡河兵力虽少,但都是一等一的精锐,所以依然能顶住压力,持续往前推进。
本来朝廷战线是往西凸出,此刻已被打得向东凹陷进去。
雍军攻击力度极大,这让顶在最前线的禁军士兵苦不堪言,他们如今已有了极大伤亡。
挥刀亲手斩杀几名逃跑士兵,虎贲右卫指挥使大吼道:“谁若再敢后撤,定斩不饶!”
和他一样,指挥使一级的军官,此刻都带着亲兵在督战。
当然了,身处于军阵后方,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他们安全,更方便他们指挥军队。
仗打到这一步,其实也没啥可指挥的,双方在战场上就是正面硬撼。
也就是朝廷兵力众多,而且组织调动非常迅速,才能撑了这么长时间。
朝廷军政后方五里处有一处山坡,此刻正有数十骑驻马于此。
西线军团主将张安,此刻表情凝重看向前方。
他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外加此时天光大亮,对前线情况能有清晰掌握。
仗打到这一步,眼看着大军颓势已现,张安心里已经急得不行。
他才上任大将军之位十来天,指挥大军的瘾都还没过够,就遇上了这档子事。
一但兵败,他张安少不得自裁谢罪,如此可减皇帝之怒,给自己家人求一条活路。
此时,张安很羡慕被罢官的卢立清,至少不用承担兵败的责任。
是的,张安在心底也认为,即使仍由卢立清任主将,也改变不了朝廷兵败的结局。
既然败势已现,就该考虑败了之后怎么办,张安要尽己所能把朝廷损失降到最低。
就在这时,有一骑飞速赶来,正是张安派出的探马。
“大将军,北端安云卫遭遇猛攻,眼下正在溃败!”
听到这话,张安目光扫向北端,果然看到那边军阵崩溃,旗帜横倒军卒四散逃离。
一个点崩溃,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局面,将可能导致全线大崩溃。
而此刻,张安还没想好接下来怎么走,以至于他不知该如何决断。
几息之后,本能让他觉得应该先稳住局面。
“传令骁武卫,大力袭扰雍军追击,并派人挡住溃兵,把他们全部赶回去!”
“是!”
安云卫本来只有两千卫所军,后期被卢立清补了三千民夫,成为一个满编千户所。
可这样操作,并未使安云卫战斗力上升多少,反而加大卫所的管理难度。
打打顺风仗和屯住防守还行,一但打起如今这般硬仗,那就有一触即溃的可能。
之所以撑到了现在,是因为他们处在边缘位置,而且还有禁军骁武卫策应。
有句话叫兵败如山倒,战场上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安可以叫骁武卫策应安云卫,可顶在最前面的虎贲卫神武卫和武骧卫,又能让谁前去策应?
没等张安想出接下来怎么走,山坡下又有十几骑飞速敢来。
来人是虎贲右卫指挥使段静祯,此刻他的甲胄上沾有血迹,给他平添了几分煞气。
打马来到张安面前,段静祯当即道:“大将军……我军颓势已现,弟兄们如今不过苦苦支撑,望大将军早做决断!”
一听这话,张安脸色阴沉道:“早做什么决断?”
对张安的态度,段静祯混不在意,只听他坦然道:“大将军,雍军战力无匹,再这么打下去……我军必然大溃,不如趁如今未败时后撤!”
“有骁武卫和骁骑卫断后,必定使得雍军行进缓慢,再让卫所军的人顶上去,咱们禁军就能与雍军脱离撤走!”
段静祯的设想很“完美”,不但能够撤出战斗,还能最大程度保存自己力量。
可张安却没给他面子,而是脸色阴沉道:“段指挥使,撤走……我们该撤到何处去?”
这一问题,反倒把段静祯问住了。
他只想着赶紧撤退,那管撤到什么地方去,自然是越远越好。
如果可以的话,段静祯想退回京城去。
紧接着张安又说道:“你可知道,擅自撤退,丢城失地的后果?”
别看他说得义正言辞,但其实也想着赶紧撤离,毕竟继续打下去后果可能失控。
所以,张安需要有人说服自己,用充足理由说服自己撤退。
“大人,若是我军大溃,又该是何等后果?”
说这话时,段静祯回头看向了战场。
可他并非是在观察战争情况,而是在等其他两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