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电话挂断,赵延洵神色趋于平静。
  转向身后,赵延洵问道:“侍卫司可有消息传来,他们现在何处?”
  作为拳头部队,侍卫司的兵马一直顶在最前方,且最危险的地方。
  一旁的胡大彪答道:“王爷,今夜侍卫司的人在休整,明日他们将继续开进!”
  “大概天黑之前,我军便能打到汉北城下!”
  点了点头,赵延洵没再多问,刚才问话他是为了转移自己注意力。
  再说另一头,端妃脸上仍带有泪痕,可她脸上却带着笑容。
  拭去泪水,端妃对一侧侯着的曹云辉问道:“你可有你爹他们消息?”
  曹云辉答道:“被发配去了河内所苦工,殿下说会设法搭救!”
  一但雍军大军杀来,朝廷在河内建立的脆弱秩序,会被轻松震得崩塌。
  如此一来,即便不能搭救曹家人,他们自己也会趁乱逃跑。
  端妃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等洵儿起兵功成,我会让他补偿曹家!”
  曹云辉直接跪地答道:“多谢娘娘抬爱!”
  此刻端妃目光扫向门外,苏楚云一行还在外面侯着。
  “今晚你们都辛苦了,都各自歇息去吧,你们的功劳本宫不会忘记!”
  外面众人纷纷答道:“谢娘娘!”
  随即众人散去,而曹云辉则引导端妃,去往给她准备好的住处。
  条件虽简陋,但却干净卫生。
  端妃倒是歇着了,可另一头的北城,巡城司的人却在大加搜捕,有人问起则以缉捕盗贼为由。
  对李靖隆来说,消息要尽可能的瞒住,他要在事情败露前抓住凶手,这样一来才可将功折罪。
  这一目标,他确信自己一定能完成。
  而若实在完成不了,他也有权宜之计。
  北城这么多苦役,随便抓上几十个,将其屈打成招结案,事情也一样能解决。
  而这一办法,好像比抓捕真凶更容易些。
  想到此处,李靖隆随即叫来小厮,让他返家禀告情况。
  这种见不得光的事,用私人隐蔽渠道去处理,要隐蔽安全许多。


第686章 接连坏消息
  夜色在许多人的煎熬中褪去,东边天际渐染出的亮光,预示着新的一天已经到来。
  武定坊养济院内,修养于此的老太妃,以及年老无去处的宫女们,也都纷纷起身做事。
  很快,那些被隐藏的尸体,被干活儿的老宫人们发现,养济院内传来尖利的喊叫声。
  “杀人了,快报官……”
  里面的管事嬷嬷,立刻命小厮赶去衙门,养济院死了人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才安排了人去报官,管事嬷嬷又听人禀告道:“王嬷嬷,西偏院里的人都死了!”
  “什么?”
  西偏院里住着端妃和几名“宫女”,太皇太后亲自交代过,不能让端妃死了。
  可现在,整个院子里的人都死了,这要是太皇太后问罪下来……
  想到此处,王嬷嬷胆儿都被吓破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
  新的一天到来,皇宫之内一片安详。
  迎着朝阳,皇帝赵维隆正在穿戴衣物。
  上午他未安排朝会,而是要去听课,听那位江南大儒方老先生的课。
  这位方老先生名叫方弘基,他所早就的梅林学派,被南方诸郡许多学子修习,其影响力不是一般的深重。
  为了稳定南方人心,赵维隆虽方弘基格外尊重,当然后者的人品也确实值得他尊重。
  赵维隆穿戴之际,皇后甄湘潋出现在后面,面带浅笑问道:“皇上,今日授课,那位方老先生要讲什么?”
  “皇后如此好奇?莫非也想去听听这位方先生的课?”赵维隆转过身开起了玩笑。
  自从上次二人互诉衷肠后,帝后之间关系便亲密了许多,互相成了对方的知心人。
  甄湘潋靠近后,踮脚替赵维隆整理了领口,说道:“臣妾若是跟过去,怕是会把老先生气跑,所以就不给皇上添麻烦了!”
  赵维隆无奈道:“这话还真没错,方老先生就是这古板脾性!”
  两人又说笑了一阵,估摸着时间快要到了,赵维隆在离开皇后寝宫,径直往文渊阁方向赶去。
  可没等他赶到地方,辑事监总管王安赶了过来,手里拿着前线穿回的战报。
  “皇上,西线大营沈成传回消息,龙直右卫遇袭溃败……”
  “什么?”赵维隆脸色大变,随即命令辇轿停下来。
  王安连忙上前,将手里的密函递到了赵维隆面前。
  接过密函,赵维隆当即打开来看。
  “奴婢掌印监秉笔汪成谨奏……”
  西线军团,集中了朝廷最强大军力,所以监军太监排的是掌印监秉笔。
  信函上的内容简洁,说明了龙直右卫的溃败情况,看得赵维隆勃然大怒。
  “前天的事,为何卢立清的禀告未到?难不成他的八百里加急,比沈成传的消息还要慢?”赵维隆盯着王安问道。
  他口中的卢立清,便是现任西线大营主将,太子太师成国公卢立清。
  虽说用人不疑,但对这些军头,年轻的赵维隆实在难有信任。
  他的这个问题,王安根本无从回答,也没胆量擅自议论这种事。
  事实上,赵维隆还真错怪了卢
  龙直右卫大溃,如今卢立清还在收拢溃兵,连敌人是谁都没搞清楚,所以暂时没有着急上报。
  赵维隆肃然道:“立刻从宫里派人去前线,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答话之后,王安一溜烟儿跑开了,他只想远离这是非之地。
  重新坐会辇轿上,赵维隆努力平复着心情。
  禁军老底子就剩十三卫,任何一个遭遇大溃败,都会让赵维隆心疼不已。
  当然了,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到底是谁袭击了龙直右卫,沈成奏报中所谓的“敌军”究竟是谁。
  除此之外,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强敌,亦会对天下大势带来影响,尤其对处于反叛边缘的西南。
  想到这一层,南方的安定越发显得重要。
  这意味着,当前赵维隆还是得去上课,与那位方老先生详谈一番。
  压住心中惊怒,赵维隆命令辇轿继续启行。
  在他到达文渊阁时,翰林院和礼部的官员都已到场,方弘基则亲自候在宫门处等待。
  “老臣叩见皇上!”
  看着七十多的老头儿颤颤巍巍下跪,赵维隆生怕有什么闪失,于是立刻上前将其扶住。
  “老先生免礼!”
  而此时,周遭官员也都向赵维隆行礼,他们可没方弘基这样待遇。
  众人见礼结束后,赵维隆领着众人进入阁中,开始了今日的讲学授课。
  方弘基虽年纪大了,但讲起课来却精神十足,其所讲内容也确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一堂课下来,一个上午时间就过去了。
  官员们依制散去,唯方弘基被留下,赵维隆要和他一起用武膳。
  走在宫道内,赵维隆让其他人远远跟着,让他和方弘基有单独相处的空间。
  “老先生,朕年少,学识不丰,往后少不得劳烦先生!”
  听得这话,方弘基答道:“皇上天人之资,只要勤于学习,必当学贯古今,老臣不过痴活年岁而已!”
  赵维隆笑着说道:“老先生过谦了,梅林学派在江南学生遍地,说明不只朕觉得先生学问高明!”
  创建梅林学派,是方弘基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此时被赵维隆提起,他却显得格外淡定。
  几十年传道受业解惑,于方弘基而言亦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功名利禄于他如浮云,他之所以选择进京,为的也是能在当下乱世,给天下安定出一份力。
  此时,赵维隆开门见山问道:“老先生……如今南方蜀郡不稳,先生何以教我?”
  听到这话,方弘基直接答道:“南方不稳,皆因人心不稳……人心不稳,皆因贪欲作祟,这便是不修正道之果!”
  接下来,方弘基详细分析了南方情况,并向赵维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会号召南方各郡读书人,忠于朝廷忠于君父,不做那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这里所谓的仇者,便是指肆虐的丧尸。
  “皇上放心,南方可保无虞!”
  赵维隆微笑说道:“有先生这番话,朕已经安心了许多!”
  两人继续往前走,偏偏这时王安再度返回,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
  “皇上……”
  一见王安这样,赵维隆便知没好事,于是不耐烦问道:“什么事?”
  王安看了一眼旁边的方弘基,他的意思是让后者回避。
  “老先生,你先过去,就在前面!”
  “是!”方弘基很识趣的离开。
  待其走远后,赵维隆冷声问道:“说吧!”
  王安低着头禀告道:“皇上,武定坊出事了,巡城司三十多名士兵遇害,养济院有二十七人遇害,且端太妃失踪了!”


第687章 意欲何为
  李靖隆想把消息瞒住,可他没料到养济院那边出事,让辑事监的人探查到了。
  作为皇帝专门的情报机构,对于这种发生在皇城的恶性凶杀案件,辑事监自然是极为重视。
  被这种专门的情报机构一查,武定坊发生的事自然瞒不住。
  事实上,若只是死几十个人,王安只会让手下严查凶手,待查出结果后才会向赵维隆上报。
  现在的问题是,被皇帝和太皇太后“关照”的端妃消失了,让王安不得不尽快上报。
  此刻,赵维隆气得身体发抖。
  皇城脚下,竟发生了如此恶性事件,这简直狠狠打了他的脸。
  为了防备丧尸,京城内各坊管理极为严格,现在看来所谓的固若金汤,暗地里不知有多少缺口。
  今天贼人一晚上杀几十个人,明天是不是就能闯进皇城?
  亦或者说,如今这皇城之内,已经有贼人潜进来了?
  想到这里,赵维隆更是心头火起。
  “责令刑部严查此案,武定坊巡逻千户杖责一百,巡城司指挥使罚俸一年!”
  杖责一百,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千户会被当场打死。
  事实上,依赵维隆真正想法,指挥使李靖隆也该一并打死。
  可终究,眼下是用人之际,军中大小官员的看法,赵维隆也要顾及到。
  当然了,这也说明赵维隆没有绝对权威,否则他哪儿会顾及这些。
  毕竟不是谁都像赵延洵一样,可对手下文武官员生杀予夺。
  “奴婢这就去传旨!”
  “还有,传旨左右监门卫,左右金吾卫指挥使、同知、佥事,前去观刑!”
  禁军剩下的十三个老卫所,其中九个被派往各处前线,剩下的四个卫所则留守京城。
  一方面拱卫京城防务,另一方面则是震慑南方各郡,让他们更老实一些。
  左右监门卫和左右金吾卫,是赵维隆控制力最强的禁军,如今京城出了这样的事,让他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手下将领。
  王安听到这道命令,只稍微愣了一下,随即答道:“是!”
  “去吧!”
  “是!”
  待王安离开后,赵维隆努力平复了心情,才继续迈步往前走去。
  做皇帝,在任何时候都要淡定,这样才能让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压制所有真情实感,这无疑是很痛苦的事,好在赵维隆有皇后可以诉说。
  眼下,他只想赶紧打发走方弘基,回到后宫好好发泄一番。
  …………
  东河府,大军云集。
  此地位于汉水与济水之间,乃是河内郡最东边的一个府,刚刚才被朝廷大军将丧尸清理干净。
  可从西边传来的敌情,让这些久经激战的士兵,根本没有休整的时间,就全部被召集到了东河府。
  距离袭击事件已过去两天,作为西线军团统率的卢立清,直到现在还没摸清敌军来路。
  他派到汉水以西的斥候,要么死在数量众多的丧尸利爪下,要么就是被所谓敌军给杀了。
  雍军在丧尸群可以快速行军,但对朝廷军队来说却非如此,派出的斥候被丧尸弄死很正常。
  这突然冒出来的敌军,让卢立清连觉都没睡好,两天来头发都白了不少。
  如今西线军团,在朝廷派军镇压西南反叛后,如今只有不到六万正军。
  而这六万军队中,真正能打的禁军只有三万,龙直卫右卫便占了五千人。
  如今龙直右卫被打垮,让卢立清可谓肉疼不已,这将极大影响西线军团战斗力。
  龙直右卫战败的责任,他卢立清也将承担责任,如何向朝廷上报也让他极为犯愁。
  当然,这件事肯定瞒不住,所有卢立清能猜到,朝廷已经知道前线战败的事。
  “算了,请罪吧!”
  府衙内,五十多岁的卢立清叹了口气,拿起笔就写了起来。
  这两天收拢溃兵,卢立清大致摸清了龙直右卫的伤亡情况,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