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远百姓发觉了不对劲儿,但他们还处于聚集状态,而明军士兵已经把粮食全部装车。
按照朱晋璋的命令,在将最后一批粮食运走前,他们还要尽可能的毁掉城池。
比如拆掉城门,烧毁城内建筑,乃至于杀人也是被允许的!
所以当有百姓聚集在粮库外时,里面的士兵直接先下手为强,提着刀就杀了出来。
百多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连续被杀二三十人之后,才发现这些士兵敢动真格,于是纷纷作鸟兽散。
“挺好了,杀人放火,诸位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千户朱孝安正在训话,只听他话锋一转:“但有一条,至少你们得五个人一队,绝不能折在这些贱民手里!”
“听明白没?”
“听明白了!”士兵们热血上涌。
他们当然会热血上涌,今天他们可以撒了欢儿的干,一切规矩都束缚不了他们。
“去吧!”朱孝安大手一挥。
他将留在原地,带着剩下的百号兵卒守着粮食。
两百多名士兵分做二十队,分别往城里各处游走而去,杀人放火瞬间在城内各处上演。
杀人,抢粮,奸淫……各种人间惨剧,在兴远县城内上演。
兴远东门,张子明踉跄跑到城墙下,却连个守城门的都没看见。
听到里面隐隐约约传来的喊杀声,张子明差点儿以为雍军破了城。
眼看着丧尸已经追来,张子明只得骑马继续逃离,等他绕到北门时终于发现有守军。
“什么人?”上面的人呵斥。
北门是朱孝安一会儿撤离的道路,所以他在这地方派驻了兵力。
“是我,千户张子明!”
张子明名头很大,毕竟他打了很多胜仗。
守城的士兵仔细查看,确认是张子明后,里面高呼道:“是张千户,赶紧开门!”
自天马堡逃离后,张子明一路坚信,数次遭遇性命之险,可最终他还是命大逃了回来。
进入城内,张子明先是问道:“王爷在何处?如今战况如何?”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守备的小旗官答道:“白山县战败,我军损失惨重,王爷已率军退回辽平府城!”
张子明神色大变,随即面露痛苦之色。
废了那么多心血,死了那么多兄弟,却还是没有改变这一结果。
难道晋廷真的气数未尽?可又为何天降灾祸?张子明想不明白。
这种大事想不明白,但眼前的事他却可以问清楚。
“城内怎么回事?”张子明问道。
小旗官答道:“贱民作乱,我军正在镇压!”
“贱民”二字,张子明听着格外刺耳。
“为何会作乱?”张子明又问道。
“这……”小旗官答不上来。
他当然答不上来,他只是区区小旗官,一年前还是普通百姓,半年前才学会骑马,一个月前才成为小旗官。
朱晋璋的谋划,仅被明军高层知晓,一个小旗官又怎会知晓。
“谁是你们上司?官儿最大的是谁?”张子明冷声问道。
“是朱孝安朱千户!”小旗官答道。
“带我去见他!”
“来个人,带张千户过去!”
跟着带路士兵,张子明便往城内走去。
然后他就见到了,当街奸女的明军,旁边还摆着这家男丁尸体。
张子明心里很难受,但一想到慈不掌兵,他就压下了心里的怒火。
继续往前,到处都燃被放了火,走一段路就能看见尸体。
在他路过一处巷子时,又看见几名士兵正在殴打一位老妇,旁边则是一具老头儿的尸体。
“饶……饶命……”老妇已经奄奄一息。
老妇眼中,满是求生欲,可士兵们不会放过她。
“住手!”张子明大声呵斥。
几名士兵冷眼相对,甚至提着刀起了杀心,但终究还是有人认出了他。
“是张千户!”
“为何打人?为何乱杀人?”张子明一步一步靠近,目光中满是冷色。
他一忍再忍,可当看到眼前情形,他已经忍无可忍。
当初他的爹娘,就是被人活活打死的,死前的眼神他和这老妇一模一样,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士兵们无言以对,他们就是单纯的虐杀,没有那么对为什么。
“回话!”张子明大吼,然后扇了领队小旗官一个耳光。
一众士兵怒目而视,他们已经杀红了眼,此刻胆子比平时大了许多。
张子明俯下身去,老妇却是已经死了。
人死不能复生,他张子明也不可能把这些人都砍了。
“滚,都滚!”
待这些人离开,张子明缓缓站起身,对身后带路的士兵道:“带去我见朱孝安!”
镇压百姓,不是残害百姓,他必须要见朱孝安,只有他才能阻止这一切。
而此刻,朱孝安已经指挥着士兵,开始把粮食往北门运送。
“什么?张子明还活着?”
得到禀告,朱孝安极为惊讶,所有人都认为他死了。
“正是,现在就在粮库外面!”
朱孝安转过身道:“好,我去见他!”
张子明站在粮库外,离着大门足有七八丈,看着一辆辆大车往外运粮。
他本想到粮库里说,但里面人实在太多,想到一会儿可能发生争吵,所以他就没有进去。
正当张子明思索之间,只听粮库方向有人笑道:“张兄弟,你还活着……可真是太好了!”
第442章 平乱
面对朱孝安的热情,张子明冷声问道:“朱兄弟,军士在城内烧杀掳掠,你为何放任不管?”
“张兄弟,你有所不知,城内这些百姓,意图哄抢粮食,所以我才派兵镇压!”
说到这里,朱孝安轻描淡写道:“你也知道,这些军士素来野性难驯,做得出格了些也属正常!”
张子明一时大怒:“出格了些?朱兄弟,你难道不出去看看?城里都成什么样了?”
抹去脸上被喷的口水,朱孝安面不改色,说道:“张兄弟,眼下最要紧的,是把粮食带回去,我军将与雍军决战,此战关乎存亡啊!”
朱孝安苦口婆心,但张子明却无感觉。
此刻他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一个之前被掩盖的关键问题。
自己愿意造反,是要推翻腐朽的晋廷,是要让所有百姓都不再受苦。
但朱晋璋起事,却并非秉持此念,他想要的只有胜利,而不计较过程和其他代价。
平时还好,这些都可以被掩盖住,可一到艰难时候,这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至少现在你知道了,就该尽快约束军士!”张子明沉声道。
朱孝安没有答话,而是目光平静看着张子明。
“张兄弟,你是自己人……我也就不瞒你了!”朱孝安打算说实话,免得张子明继续烦自己。
难道还另有隐情?张子明盯着朱孝安,等待着他的讲述。
“这是王爷动静意思!”朱孝安叹息道。
“什么意思?”
“张兄弟是读书人,知道有个词叫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咱们有多大的地盘,就敢用这个法子?”张子明气急。
但这也正说明了,朱晋璋如今是何等窘迫,否则断不会用这个法子。
与其说是坚壁清野,不如说是断尾求生。
“是谁出的主意?吴平轩?”张子明接着问道。
朱孝安没有回答,因为这不重要。
“张兄弟,我也奉命行事!”朱孝安叹息道。
而后他不再多说,转过身便粮库走去。
张子明气得不行,他不愿看着百姓生死,于是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阻止那些疯狂的士兵
“大人,张千户走了!”
朱孝安停下脚步,无奈道:“由他去吧!”
当然是由他去了,所谓慈不掌兵,朱孝安肯定不会约束下属,而张子明也不可能约束得住。
本来就当他死了,如果他在乱兵中被杀,那也是他自寻死路。
正当朱孝安思索之间,只见远处有军士打马而来,高声道:“大人,雍军杀过来了!”
“雍军?从哪儿来的?来了多久?”朱孝安大惊失色。
“就在南边儿,至少有三百人,距城已不足三里!”
这次运粮并非作战,故而没有派出斥候,所以才被人高正安摸这么近,朱孝安的部下才得知。
但雍军探子一直都在,所以城内的情况高正安清楚。
离城已不足三里,当消息传到这里时,算不定人家又走了一里地。
如今大批士兵散在城内,短时间要着急起来根本不可能,但粮食却是必须要送回去的。
“大人,该怎么办?”
再三思索,朱孝安当即道:“留几个人,去通知城内其他人,其他人押着粮车尽快离开!”
“是!”
众人纷纷忙碌起来,粮车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再说南门,高正安带兵进入城内,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烽火气息。
城内到处都有明火,老百姓东躲西藏。
高正安下令道:“贼军在城内烧杀,都给我救人去,贼军若有抵抗全部处死!”
于是有人问道:“大人,那若是有投降的,该如何处置?”
“投降的先押起来,过两天一块儿斩了,正好用来安抚人心!”
“是!”
于是雍军各部散入城内,相比于到烧杀的明军,雍军显然要精锐许多。
“啊哈哈……都是东西啊!”
一处巷子,几名士兵从院子里出来,后面还抬着一名挣扎的妇人。
看到外面出现的雍军,这些人顿时不淡定了。
“官……官军!”
众人纷纷提刀,想要离开他们得打出去。
“杀……”
没什么可多说的,双方直接战在原地。
说实话,明军这帮人既非合格的骑兵,也不是合格的步兵。
相互之间配合不行,兵甲不行,战斗意志更差……
在那夫人的惊惧之中,七个明军士兵全部被斩杀,前后过程不过十几秒。
“别怕,我们是雍王府的军队,是王爷派我们来救你们的!”领队的年长士兵面带微笑。
只不过此刻他脸上带这血,这份微笑显得格外慎人。
“别……别过来!”
“你放心,我们不会害你,其他的贼军在哪里,给我们指条路……”
“在……在那边!”女人指了条路,他只想这些人赶紧离开。
…………
北城某处街道上,树下足足聚了十五六名士兵,他们围了一个小圈子,时不时还传出哄笑声,以及女人的惨叫声。
“混蛋,你们在干什么?”张子明怒吼。
树下的十几人,正在轮番强暴妇女,旁边还摆着几具女人尸体。
聚集的士兵扫了他一眼,然后就没理会他。
“好像是位千户!”
“千户又怎样?朱千户可没说不准这么干!”
“就是就是,不管他!”
这些人不为所动,张子明直接冲了过去,可他还没出拳就被人拦了下来。
“这位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你们这些混账,你们在做什么?”张子明怒斥。
没等这些人回答,一旁巷子里冲出了十几人,个个手里拿着棍棒。
“和他们拼了!”
“拼了……”
这些人一看就是百姓,被欺压到极致之后,他们终于鼓起了勇气出手。
“宰了他们!”领队的小旗官直接下令。
七八个士兵提刀冲出,与那十几民汉子杀到了一处。
一个又一个百姓被杀,张子明此刻被拉住什么也干不了。
“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大人,我们是奉命行事!”小旗官义正言辞。
就在这时,另一条巷子里杀出一队人,见到街上情形有人怒吼道;“残害百姓,你们该死,兄弟们……杀了他们!”
从这些人的装束,张子明一眼就认了,这些人是雍军士兵。
明军杀自己的百姓,却是雍军来解救……一切显得如此颠倒。
“杀呀!”
现场顿时混战一团,见雍军与明军作战,其他围攻的百姓迅速加入进来,一起围攻这些烧杀抢掠的明军。
很快,这队士兵被斩杀,余下几人落荒而逃。
“诸位,我们是雍王殿下的军队,奉王命来救大家……你们不要害怕!”
“现在,只要是个带把儿,就跟我们一起围剿这些贼兵,给自己和家人报仇!”
这番讲话,立刻赢得了拥护。
“报仇!”
“报仇!”
而这一幕,也在城内各处上演。
第443章 战时升级
大队人马往北赶路,此刻他们面临第一道难关,渡河。
拦住赵延洵面前的是随河,河流宽大约有七八丈,渡过随河北上二十里就是辽平。
根据探马回报,北面随河岸边有明军骑兵,渡河时他们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但眼下,摆在赵延洵面前更关键的,是没有渡河能用的桥。
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