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息之后,赵延洵苦笑道:“有时候,我还真想把他赶走,让他去偏远的地方做个知县!”
林静玉站起身,慢慢走向赵延洵道:“可王爷却没这么做,足见王爷胸怀宽广!”
这话听着舒服,赵延洵心中暗道。
“臣妾素来喜欢读书,史书也翻看了一些,当年太宗皇帝时,也有一个犯颜直谏的大臣,就差指着太宗皇帝骂了……”
林静玉一边说着话,一边端起茶杯递向赵延洵
“当年太宗皇帝,不但没把那大臣贬黜,反倒给他升了官封了侯!”
“太宗皇帝一代雄主,王爷亦是天降圣主,当不弱于太宗皇帝才是!”
林静玉一番话,让赵延洵哭笑不得,自己未免被她捧得太高了。
大晋大宗皇帝赵洪章,称得上是绝世猛人,其功其德彪炳千古,堪称千古一帝。
就自己取得这点儿小陈旧,被林静玉拿来比肩太宗,听得赵延洵有些羞耻。
但不管怎么说,此刻赵延洵对周承平的怒意消了,于是他打趣问道:“当年太宗皇帝身边,可有如爱妃这般伶牙俐齿的女子?”
“臣妾只是粗略翻过史书,对太宗皇帝的妃嫔却无了解,等日后看到了再答王爷吧!”
事实上,赵洪章当年身边确实有这么位女子,乃是被世人传颂的一代贤后。
对此林静玉当然知道,可惜她不是王妃,所以不好与贤后媲美。
不然传了出去,别人还说她觊觎王妃之位,为此引来永福宫的嫉恨就不好了。
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霍安禀告声:“启禀王爷,刘德回来了!”
刘德回来了?这个消息让赵延洵深感意外,但同时又让他极为期待。
“传他进来!”
刘德是宦官,可以在内宅接见。
赵延洵找了张椅子坐下,林静玉又返回了窗边位置,拿起书本继续阅读起来。
没一会儿,太监刘德走进了大殿,来到了偏厅之内。
“奴婢刘德叩见王爷,娘娘!”
刚才还与林静玉说笑,此刻赵延洵已换上了威严的面孔,只听他徐徐道:“一路赶来,辛苦你了!”
“为端妃娘娘和王爷做事,是奴婢的福分!”
“起来吧!”
“是!”
“谁派你来的?”
“端妃娘娘派奴婢来的,还让奴婢给王爷带了一封信!”
说到这里,刘德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封,小心翼翼递到了赵延洵手中。
这时赵延洵也不多问,而是径直打开了信封,上面是端妃娟秀的字迹。
“延洵吾儿,为娘甚想念你……”
当先来的这一句,就让赵延洵感受到了浓厚的母爱,前面几大段都是些关怀的话。
而信的后半段,则向赵延洵讲述了朝中的情况。
“父皇追封我为太子?”
信里是这样说的,但赵延洵还是问了出来。
“回禀王爷,当时娘娘以为您……已遇难,所以奏请皇上追封您为太子!”
“太子死了,他儿子被册封太损了?”这个消息,无疑让赵延洵更惊讶。
“正是!”
赵延洵没再发问,而是继续阅读信件。
“京中大事已定,皇上一意孤行,娘亦无法改变,若想夺取帝位,吾儿可效仿太宗故事……”
“起西北之强兵,入关以夺大位……”
把信看完,赵延洵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静玉才以太宗为例让自己效仿,千里之外的母亲也让自己学太宗。
“待我儿挥师东进京畿,为娘便可为内应……”
看到这里,赵延洵更是有些啼笑皆非。
便宜老妈一个女人,如果没了皇帝的支持,她在京城折腾不等于找死?
第397章 疫情
未来该怎么做,赵延洵心里是有数的,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教他。
将信件收起,赵延洵平静问道:“说说那位皇太孙!”
这个问题很宽泛,刘德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皇太孙赵惟隆,今年将满十六岁,是故太子长子……”
从个人情况开始,刘德客观的将赵惟隆介绍了一遍,让赵延洵其有了一些了解。
将信件装进信封,赵延洵沉声道:“如此说来,我这个大侄子……倒也不是一般人!”
这话刘德就不好接了,所以他保持了沉默。
紧接着赵延洵问道:“父皇身体如何?”
“据娘娘所说,皇上已经卧床不起,恐怕已是行将就木,很难……撑过今年了!”
点了点头,赵延洵没有多说什么,但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这位老父亲待他不薄,而且还听信了他的“风言风语”,最大程度控制了丧尸蔓延,所以赵延洵对他观感不错。
可惜,自己应该是见不到他了……赵延洵无可奈何。
轻叹一声,赵延洵徐徐道:“还得辛苦你再跑一趟,替我带封信给母妃!”
言罢,赵延洵走向了林静玉。
她看书的地方有纸和笔,赵延洵正好借来一用。
林静玉随即起身,把书桌让了出来,并顺手为赵延洵研墨。
吸饱墨汁,赵延洵提起笔书写起来。
他的信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问候端妃,告诉她自己过得很好;二是告诫端妃,在京城不要瞎折腾,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赵延洵书写之际,研墨的林静玉也没闲着,向刘德问起了京城的情形,尤其是林家的情况。
没过一会儿,赵延洵书写完毕,此时自有太监拿来了信封。
将其密封装好,赵延洵将其交给了刘德。
“不着急动身,先修整几天再说,后面还有信件要交给你!”
一时之间,赵延洵也只能想到这么多,后面他想到了什么还会继续写。
“去休息吧!”
“奴婢告退!”
得知了京城的情况,赵延洵与林静玉各有心思,以至于此刻不发一言。
最终,还是林静玉打破沉默问道:“王爷,我们……还能回去吗?”
“回哪儿去?”
“回京城!”
走到林静玉面前,赵延洵捏住她的下巴,低声道:“你真要我做太宗?”
鼓动丈夫造反,是林静玉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许的,所以此刻她沉默了。
就在这时,霍安走进了大殿内,低头禀告道:“王爷……两位长史觐见!”
两位长史求见?半个时辰之前不是才见过,现在又有什么事?
“知道了!”
………………
来到谨身殿时,两位大臣已在西厅等候。
见赵延洵出现,成文光第一个开口道:“殿下,静东县出现疫病,已有二十五人死亡,另有七十八人卧床不起……”
成文光冒出的这番话,让赵延洵表情凝重起来。
“瘟疫发生在何处?城内还是城外?”
“是在县城外发生,一个正在劳作的队伍!”
“此疫有何特征?”虽然不是医生,但赵延洵毕竟见多识广,说不定就认出是过敏或者中暑。
成文光接着答道:“据朱安才所报,此病发作时口吐白沫,轻者昏迷浑身无力,重则直接死掉!”
“怎会发生疫病?可知是何缘由?”
“静东并无良医,只知是起了瘟疫,却不知是何缘由!”
“想必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医治!”赵延洵冷笑。
“你们有什么意见?”
作为决策者,具体事务的处理是下面官员的事,赵延洵只需要拍板做决策。
“术业有专攻,臣以为当从良医所派出精干太医,前往静东处理疫病事宜!”
“嗯……也只能做这些了,先派太医去处置疫病吧!”
赵延洵只希望,这不是什么烈性传染病,死太多人他也心疼得很。
好在,良医所有他从京城收罗的人才,其中就有主攻疫病的医生。
“去办差吧!”
“是!”
待这两人退下,赵延洵又叹了口气,想过安生日子太难了。
今日议事,他已经想着大干一场,那知会发生这一档子事。
但愿不要影响北伐……赵延洵暗自道。
………………
良医所,这是王府医疗部门,里面收罗了各种人才。
经过赵延洵的改造,良医所除了医治疾病,还负担起培养人才的任务。
如今的良医所,授官的太医有近三十人,另有学徒七十多人。
此刻良医所的院子里,许多学徒正在忙碌着,他们在晾晒药材。
一切看起来很平静,直到一个小吏走进院子,静谧的氛围被打破了。
来到大堂,这名小吏直接找上了良医正杨德秋,拿出奏报说道:“杨大人,静东发生疫病,这是奏报!”
待杨德秋接过奏报,小吏接着说道:“两位长史,命良医所选拔太医十名,学徒二十名赶赴静东,请杨大人尽快安排妥当,下午就要出发!”
看完奏报,杨德秋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于是他立马召集了所有太医。
大堂内,王府在编太医齐聚一堂。
“情况诸位都清楚了,王太医……你主攻疫病,就由你挑选人手前往静东,如何?”
王鹤显,便是当初赵延洵去太医院找来的人才,此人专注于瘟疫救治。
到了元阳之后,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研究丧尸特性,许多研究成果都是他亲力亲为。
此刻被杨德秋点到,王鹤显很是干脆道:“可以!”
既然已经接下任务,王鹤显也就不再废话,直接在大堂内点齐了人手。
对王鹤显来说,这次疫情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所以他表现得格外积极。
倒不是为了立功,而是想要一展自身所学,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其他人都去准备,杨德秋把王鹤显留在了大堂内。
“贤弟,这次去静东,你要谨慎一些,即便不能把人治好,也一定要把疫情势头遏制住!”杨德秋告诫道。
王鹤显对此不以为然,但他没有回杨德秋的话,而是提出要求:“还请大人备足药材,到时候会有极大需求!”
“这些药材,得来不易,是要给……”
没等杨德秋说完,王鹤显上前一步到:“药材……是拿来救人的!”
第398章 集结
踢踏踢踏……
马蹄声在长街上响起,打破了桐昌县城的宁静。
桐昌的耕种已结束,百姓多数都在城里,他们要干的活儿还有很多,只不过比城外安定了些。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磨难,这些存活下的百姓们,一点儿都不喜欢看热闹。
没活儿的老实在家休息,干活儿老实在家干活儿,街上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影。
骑马的士兵,最终在桐昌县城军营外停下,然后一路进了千户所衙门。
“有军令,请许千户接令!”
里面当值的小吏接待了传令士兵,随即派人去请千户许洪。
许洪在校场耍刀,距离千户所没多远,所以几分钟后他就来到了衙门大堂。
传令士兵将一密封竹筒拿出,递给许洪说道:“许千户,枢密院军令!”
许洪当即打开来看,细细阅读之后,说道:“你去回话,我会安排妥当!”
“是!”
待这传令兵离开后,许洪坐到了自己千户的官椅上,吩咐道:“去把胡百户叫来!”
“是!”
许洪为正职千户,他手下直辖四个百户所,这位胡百户是他最看重的人。
又是十几分钟后,一位百户来到了大堂内。
“卑职参见大人!”
“阳平,你看看这个!”许洪递出了手里的军令。
胡阳平将其接在手中,他识字并不算多,但勉强也能读懂。
“枢密院让桐昌驻军,抽调一个百户所的兵力进驻安都,本官打算让你带队!”
“可……抽调的这些人,都不是卑职的部下!”胡阳平面带疑虑。
“没错,抽调的兵力来自各百户所,你可知为何要如此抽调?”
思索一番后,胡阳平答道:“被抽调的各部,他们的总旗都在元阳集训!”
上次运粮事故之后,赵延洵从全军抽调了总旗小旗百多人集训,桐昌驻军自然也有人被抽调。
许洪接着说道:“带这些人去作战,你可知这是天大的好事!”
胡阳平思索之间,只听许洪接着说道:“这些参与集训的军官,想来都是要优先提拔的,偏偏这次又先遣他们作战,这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这次作战之后,这些人必然要被提拔,你正好借此机会往上走!”
这一层很好理解,听了许洪讲述,胡阳平连连点头。
“这次王爷用兵后,咱王府实控地方还得扩大,扩军势在必行……到时候正副千户位置空缺,你难道不想再进一步?”
所以,许洪把升迁的机会给了自己,这让胡阳平很是感激。
“卑职多谢大人提携!”胡阳平极为郑重的道。
许洪点了点头,胡阳平还算上道。
“只有三天时间,你现在就去点齐兵马,明天一早带队出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