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言罢,赵延洵往地上磕了个头,可以说是把戏做了全套。
  底下几名大臣亦叩首道:“天佑吾王,天佑大晋!”


第345章 试弓
  上午从系统内领了弓,收割了一波崇拜之后,赵延洵就按捺不住试一试的想法。
  此刻坐在东偏厅内,赵延洵爱不释手的拿着手里硬弓,一旁则摆着系统奖励的陨铁刀。
  毫无疑问,这两样都是好东西。
  此刻已近中午,赵延洵虽想着试试弓,但还是按捺住了这一想法。
  就在这时,霍安在门口禀告道:“启禀王爷,袁广到了!”
  “让他进来!”赵延洵沉声道。
  没一会儿,一个身着甲胄的汉子从殿外进来,此人便是侍卫司总旗袁广。
  如今袁广在陈玉和手下当差,此人虽名声不显,但也是个实心用事的人。
  进入殿内,看着上位的赵延洵,袁广大礼参拜道:“臣袁广,叩见王爷!”
  眼睛瞟了袁广一眼后,赵延洵开口道:“袁广,这一年多时间,你出城征战剿灭了不少怪物,功劳甚大!”
  直接就被夸了,跪在地上的袁广有些不知所措,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剿灭怪物,都是下面弟兄勇猛,臣不敢居功!”
  袁广能说出这句话,颇让赵延洵有些意外,看来此人也不是那般老实木讷。
  “下面士兵再勇猛,若是没有上官统领,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你的能力还是有的!”
  放下手里的强弓,赵延洵起身走向袁广,徐徐说道:“既然有才能,就该担起更重的担子,一直在侍卫司躲清闲可不是好汉!”
  “王爷教诲得是!”袁广答道。
  现在他已经能确认,自己是要被升官了,而且应该是副千户的职务。
  甚至于是去何处就职,袁广也已经猜出,除了方同被免职出缺,其他地方都没他的位置。
  果然,赵延洵沉声道:“元县副千户出缺,你去就职吧!”
  愣了几秒后,袁广再度叩首道:“王爷,臣没啥大本事,怕是难当此重任!”
  “若是坏了王爷大事,臣百死莫赎!”
  赵延洵徐徐说道:“大本事都是练出来的,好男儿志在四方,你难道只想做一个总旗?”
  “本王信任你,莫要让本王失望!”
  看样子,这个副千户自己是非做不可了。
  事实上,此刻袁广心里是高兴的,毕竟他现在升官了。
  当初的一批老兄弟,大多已经升官走出了侍卫司,要说袁广不羡慕那是假的。
  毕竟,在侍卫司他只能统领三十多号侍卫,副千户手底下却有三百多人,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也只有做到了百户一级那几位,才不愿意踏出侍卫司去,因为他们留在王府已经可以立大功。
  “王爷信重,臣必当以死相报!”袁广语气坚决说道。
  赵延洵转过身去,语气和煦道:“好了,起来吧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就去上任吧!”
  “谢王爷!”
  “高正安轻功冒进,你不要走了他的老路,出去独当一面一定谨慎,事情要周全思虑!”
  “是”
  接下来,又是对袁广一番提点后,赵延洵才让他退出了大殿。
  很快,午膳的时间到了,赵延洵接到了两份邀请,最终他选择去了永福宫。
  上午的时间,赵延洵处理了今天所有重要的事,所以下午他就自由了许多。
  在永福宫吃过午饭,赵延洵陪着薛宝筠说了会儿话,最终还是忍不住去了南城校场。
  新得的弓他一直没用过,如今自然手痒得很。
  说走就走,在林大贵等侍卫随行下,赵延洵往南城校场赶了去。
  也只有南城校场,才有足够大的地方,可以让赵延洵一试弓箭的威力。
  很快,赵延洵一行赶到了校场,这里的四百名新兵正在训练。
  事实上,南城校场自从启用以来,就一直在训练新兵。
  这次训练的四百名士兵,将会补充到方胜的手下,接下来又会招募下一批士兵。
  如今赵延洵实控人口接近八万,其中青壮男子有近三万,可招募士兵并非是难事。
  每次招募,都算得上是优中选优,毕竟能在这乱世活下来的,本就是能力比较出众的。
  赵延洵并未打扰士兵训练,而是单独找了个地方,命人摆上了箭靶。
  周围只有殿前卫的时候,所有相对来说比较清净。
  王府量产的弓,射程只有百米左右,赵延洵用着可以说很不顺手。
  但这也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知道工正所的人已经尽力了。
  箭靶摆在两百米外,此刻赵延洵已经拉动弓弦。
  在这张弓上,赵延洵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硬弓,之前的弓对他来说都是软绵绵的。
  弓被拉到三分之一时,赵延洵宋掉了弓弦,利箭随即呼啸而出。
  在众人淡定的目光中,箭矢毫无疑问命中了靶心。
  “王爷武!”侍卫发出喝彩声。
  “再往前移二十丈!”
  也就是说,靶子的距离将被调到了二百六十米左右,这个距离已是相当的远。
  很快靶子设立完毕,赵延洵接下来的一箭,仍然轻松射中了靶心。
  于是赵延洵又让移动靶子,这次过来除了试验弓精准度,赵延洵还要试出其射程。
  最终,赵延洵用尽全力,只能将弓拉至五分之三,最终测出的射程是三百米。
  三百米的距离,指哪儿射哪儿,这已经是了不得的能力,拿去当狙击手也够用了。
  脑子里冒出的“狙击手”三个字,却让赵延洵突然灵光乍现。
  自己或许可以客串一把狙击手,去把北面那姓朱的射死。
  这个想法,不断在赵延洵脑子里打转,最后变得越发具有可行性。
  就在这时,被赵延洵免职的高正安赶了过来。
  这厮被免除元县副千户之职后,返回元阳被委派了训练新兵的事。
  刚才他不在校场,而是去了枢密院领取书,回来后得知赵延洵驾到,就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跪在地上,高正安叩首道:“王爷驾临,臣未亲迎,请王爷治罪!”
  赵延洵此刻正在拉宫,三百米外的围墙上,正停着一只大雁。
  盯着远处目标,赵延洵平静道:“让你训练新兵,是不是屈才了?”
  “训练新兵,门道甚多,臣虽负责训练他们,其实也是在和他们一块儿学!”
  说到这里,高正安肃然道:“臣有一身毛病,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学着如何当一个兵,当王爷的好兵!”
  高正安把姿态放得极低,可以说经过这次事件,他整个人改变了许多。
  只听赵延洵淡然道:“你能这样想,本王也就放心了!”
  言罢,箭矢呼啸而出,几息后远处大雁掉落墙头。


第346章 春耕已开始
  安都县内,官道之上,一大队兵卒正押送着物资前行着。
  这些物资全都是粮食,是从元阳往安都调拨,以保证安都县的粮食供应。
  去年秋收的粮食,大多储存在元阳府城内,导致元阳的粮食供大于求。
  押送队伍的最前方,赫然是赵延洵骑马走在最前面,随行之人有殿前卫总旗林大贵,还有负责押送粮食的百户王山。
  林大贵虽忠心耿耿,但却是个闷葫芦,所以这一路走来,赵延洵都没怎么说过话。
  这次他离开元阳,表面上是出来视察地方春耕,实际上却是为了实施自己的刺杀计划。
  如今元阳各县,已经陆续开始春耕,王府的兵包括王府是侍卫在内,几乎全都被派出了城外参与护卫。
  如今元阳城内,除了张猛和手下几十名殿前卫士兵,城内留守的只有那四百名新兵。
  从二月二十号开始,王府文武军民就处于满负荷运转中,这种状态或许会持续到四月。
  换句话说,在四月之前,王府不可能对外用兵。
  事实上,通过林全手下探子的消息,北面的朱晋璋的势力,如今也在开展春耕。
  民以食为天,让底下人吃饱肚子,是上位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此刻,赵延洵目光正四处打量,便看到了前方的田野里,不少人正忙碌着。
  显然,这是安都的百姓正在干活儿。
  “王山!”
  “臣在!”
  “你们先走,本王去前面看看!”
  “遵命!”
  紧接着,赵延洵脱离了大队人马,带着林大贵一行往前方田野赶了去。
  看到有人过来,负责戍卫士兵立马围了过来,带队之人正是已经被升为百户的刘山。
  打马来到近前,刘山一个跃身跳下马背,直接跪在了赵延洵面前。
  “臣刘山……叩见王爷!”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山……做了百户,感觉如何?”赵延洵笑着问道。
  刘山本是一个小旗官,被赵延洵一路提拔到了百户,说是赵延洵的腹心之人也不为过。
  所以对刘山,赵延洵不需要摆架子,这是在显示亲近。
  但被赵延洵如此发问,刘山有些尴尬道:“王爷,臣……感觉还行,就是责任更重大了!”
  此刻赵延洵也下了马背,只听他平静道:“官阶就是责任,你能明白这一点,本王很欣慰!”
  “起来,让其他人都各回其位,不要围在这里浪费兵力!”
  “是!”
  刘山从地上起身后,这才挥手让部下离开,但他本人却留了下来。
  只见赵延洵亦下了马,看着远处忙碌的百姓道:“有多少百姓在此?”
  “回禀王爷,约有六百多人!”
  “如何保证安全?”
  “回王爷,我们这边的六百多人,一共分成了三个队,分别由一位总旗带队警卫!”
  “就在前面三里之地,有一处废弃后,被臣等重新加固的宅院,一但有情况……所有人可以躲进宅院里!”
  “如今安都县内,已依山势河流,将县内分成了几个大区,去年秋冬连续清理后,怪物数量已经少了许多,所以等能保证安全!”
  冬季清理丧尸,并挖沟凿渠形成隔离带,这是各处驻军都在做的事情。
  “六百人,每天何时开始干活儿?”
  “回禀王爷,每天天亮开始干活儿,中午歇半个时辰,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差不多一天要干五个时辰!”
  “每天能耕种多少地?”
  “每天差不多有五百亩,具体多少……只有那些监督的官吏才知道!”
  一亩地,平均每人每天耕种一亩,这已经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按照长史司制定的标准,虽然没有要求精耕细作,但也不是随便刨坑就行的。
  略微思索后,赵延洵接着问道:“每天五百亩左右,要不了几天时间,你们就得换住处,住处可能保证?”
  “回王爷,差不多三四天就得换住处,毕竟不能和干活儿的地方离太远,城外有不少废弃的庄子……臣等会提前收拾好!”
  随着耕种的进行,他们会陆续转移地方,这对后勤保障要求极高,对哥县衙及驻军来说是一场大考。
  当然了,只有经历过这些极端情况的考验,才能锻炼出可靠的官员队伍,才能扛住后面更大的考验。
  “不错,好好干!”
  言罢,赵延洵对林大贵招了招手,后者立马牵着马赶了过来。
  翻身上马之后,赵延洵拉住缰绳道:“回去吧!”
  随即马鞭挥动,一行五十多骑飞驰离去,原地只剩刘山跪拜相送。
  赵延洵一行继续北上,沿途只要遇上了丧尸,他会让侍卫们将其清理掉,也算尽最大努力减轻春耕的压力。
  事实上,如今侍卫司的几个百户所,被派出城后全都在干这活儿,为的就是尽可能降低城外丧尸密度。
  很快,赵延洵一行赶到了安都县城,但他却没有带人进入城中,而是继续向北赶路。
  沿途他又遇上了春耕的百姓,于是赵延洵再度停下,询问了春耕的各种情况。
  最终,赵延洵一行来到了天马堡。
  这处本已被废弃的要塞,此刻又被王府军队占据,在此驻扎了一个百户所的兵力。
  这里派驻的士兵,并未让安都驻军出人,而是从元阳驻军直接划拨,领队着同样也是新上任的百户秦昊。
  作为头一批被赵延洵简拔的低层军官,杨青秦昊和刘山三人,可以说已从曾经的同僚中脱颖而出,格外要受赵延洵看中。
  当然了,这一切还是源于他们自身能力。
  不是说其他人没能力,而是他们三个能力更强。
  此刻,便见秦昊带着三位总旗,老老实实打开了堡门,出现在赵延洵面前。
  堡墙之上,刀枪林立,士兵们威严肃立,只为将最精神的一面展示给赵延洵。
  “参见王爷!”
  “起来!”
  待秦昊起身后,赵延洵接着问道:“身上的伤可有复发?”
  来了第一句,就是关心自己身体情况,这让秦昊心中极为感动。
  日理万机的雍王殿下,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