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颇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道:“对不住对不住了,孟大哥找我啥事?”
将手里的包裹交给那灰衣男子,并感谢他帮忙传话后,孟海才将张猛拉到一旁,说到:“张兄弟,这次找你是想请你帮个忙!”
“只要是我能办得到的,孟大哥说就是了!”张猛一拍胸脯道。
“你先别急着答应,等我说完了再决定!”
“孟大哥你说就是了!”
孟海与马山对视了一眼,然后才说道:“我想见王爷,要请你代为通禀!”
刚才还自信满满,此刻听到这话,张猛一下就傻了眼。
“啊这”
张猛取下头盔,挠了挠头后,问道:“孟大哥,你见王爷有什么事?”
孟海表情严肃,说道:“有事,有很重要的事,关乎成百上千人生死!”
然后孟海就把自己的目的,向张猛简单讲了一遍。
张猛没有说话,此刻他脑子飞速转着,在想这事儿有没有办法。
他虽值守殿前,但无诏根本进不了大殿,相见赵延洵也不容易。
孟海此刻也没催促,这事儿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他需要给张猛思考的时间。
“孟大哥,这忙我帮了,但成不成我就不知道了!”张猛最后说道。
“好多谢了!”知道张猛犯难,所以孟海真心实意道谢。
“那你跟我来!”
孟海跟着张猛离去,马山则被留在原地等待。
来到门口,张猛向值守的侍卫解释了一番,孟海才被带进了王府。
跟在张猛身后,他俩走了很长一条巷道,沿途遇到了好几波巡逻的侍卫,最终他俩来到了王府的西便门。
到了这里,即便是张猛,也没办法带陌生人进去,所以他只能让孟海在此等待。
张猛进入西便门,很快来到了谨身殿外,今天本就该他当值。
站在谨身殿前,想起自己要主动觐见,向来胆大包天的张猛,此刻心里竟有些发虚。
深吸一口气后,张猛直接跪在地上,而后叩首道:“烦请公公通禀,臣张猛有要事觐见王爷!”
见张猛这番动作,站岗哨的侍卫们惊讶务必,纷纷猜测上司是何目的。
而此刻,大殿之外的两名太监,听到声音后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便迈步走了下来。
“张总旗,你有何事觐见王爷?”
张猛抬起头后,说道:“这这事儿我得当面和王爷说,还请公公先帮忙禀告!”
沉默一番后,这小太监转过身,径直便走上了台阶。
张猛也算是熟人了,所以他们愿意帮这个忙,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张猛受赵延洵的看重和信任。
没一会儿,回去的小太监又折返过来,走到张猛面前道:“王爷叫你进去!”
第239章 西向
张猛站起身来,在前方太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上了台阶。
来到大殿外,张猛将自己佩刀解下,交给了一旁的太监,然后才学着官员们的样子,小心翼翼踏进了殿内。
只要不是多人议事,赵延洵一般不在正殿,所以此刻里面空空如也。
在殿内太监的指引下,张猛来到了西面偏厅,果然赵延洵正坐在里面,正翻看着一摞公。
而在一旁,除了两名侍奉的小太监,谨身殿总管太监霍安也在。
小心进入偏厅后,张猛大礼参拜道:“臣张猛,叩见王爷!”
赵延洵这才抬起头来,问道:“什么事?”
面对赵延洵,张猛显得有些紧张。
“回禀王爷,臣有一个朋友,他是从城德,经桐昌一路逃到元阳!”
“他说自己沿途遇到了不少百姓,这些百姓还活在怪物威胁下,所以他想面见王爷请求派兵相救!”
“所以,你是替他来传话的?”赵延洵反问道。
“是!”
“此人你信得过?”
“信得过,当初在卫所时时常碰到,他是个好人!”
张猛的脾性赵延洵了解,能被他称为好人的,那基本上不可能是坏人。
这样一个心念百姓的人,见一名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你信得过他,就带他过来吧!”赵延洵平静道,随即又低头看向了桌上的公。
“遵命!”
张猛小心起身,然后慢慢退了出去。
待他走出大殿后,张猛才感觉压力消失,随后他便长舒了一口气。
随时都可能有官员前来觐见,三位王妃也可能有事找上赵延洵,所以张猛不敢耽搁时间。
他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西便门,在孟海满脸期许下,张猛大声道:“孟大哥王爷决定见你,快随我一道觐见吧!”
孟海心中大喜,随即便跟张猛一道进入便门,此处值守的侍卫没有阻拦。
正式进入王府,里面更显威严肃穆,在张猛的告诫下他低着头,一路来到了谨身殿的台阶下。
看着前方大殿,张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孟大哥,等会儿就得靠你自己了!”
事实上,孟海此刻也有些紧张。
即便他已多次经历生死,但今天之事关系到许多人安危,这些都沉甸甸压在了他的心头。
两人一路行至殿,方才替他通禀的小太监说道:“张总旗,王爷说了,待会儿你不必再进去!”
“是!”
张猛应了一声,随即目光中充满鼓舞扫向孟海,而孟海则点头让张猛放心。
就在这时,殿内出来了一名小太监,看向孟海说道:“王爷宣你觐见,随我来!”
然后孟海便跟着小太监,一路来到了偏厅外。
看到正在翻阅书的赵延洵,孟海立马一个激灵,当即跪拜叩首道:“草民孟海,叩见王爷!”
“听张猛说,你是从城德,经桐昌一路到的元阳?”
跪在地上,孟海老老实实答道:“是,草民”
但赵延洵没让他继续往下说,而是紧接着问道:“这一路想必困难重重,你有那个本事,带着一堆人逃亡?”
听到这番质疑,孟海暗想这次恐怕没这么顺,然后他便答道:“回王爷,小人没太大本事,所以一路上都在死人,只不过一路上也在救人!”
赵延洵本以为孟海要吹嘘自己,不料此人却会如此作答,看得出孟海是个实诚人。
于是赵延洵也不再多加盘问,直接问道:“说说你的来意!”
孟海本以为还有盘问,却也没料到赵延洵直接跳到了这一步,但还是让他松了口气。
“王爷仁德,解救了元阳河城的百姓,让草民深感敬服!”
“但草民途径的桐昌城德二县,也有不少百姓存活,但却身处怪物围困之中,命悬一线还请王爷广施仁德,救救这些百姓!”
孟海言辞恳切,让赵延洵对他印象又好了几分,暗道此人也有一颗仁心。
“解救百姓,本王不会推辞,但元阳陇右这么多百姓,他们都身处危险凭什么,本王要先救你说的城德,桐昌二县的人?”
如今河城已下,王府之内正在商议,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此刻赵延洵正好听听孟海的说法。
面对问话,孟海一时有些语结,诚如赵延洵所说,其他人的命也是命,凭什么就得先救这两个县。
深思一番后,孟海答道:“回王爷,小人在元阳待了两个月,跟随车队去了不少地方,也经历了多次危险”
“危险皆因怪物而至,和桐昌方向的怪物相比,元阳周边及河城,怪物明显要多!”
“且桐昌县内河流众多,怪物难以为祸,所以王府收复桐昌要容易许多!”
目光盯在孟海脸上,赵延洵平静道:“看来你还有第二个理由!”
“王爷明鉴,臣的第二个理由是,正因桐昌方向怪物较少,且难以为祸,所以存活的百姓的也更多,他们全都”
此时赵延洵却打断道:“百姓多,能有多少?”
“肯定比河城要多,仅臣沿途所见的,便不下三千人的!”
桐昌城德很大,孟海经过的地方很小,如果他沿途遇到的都有三千人,那实际上的人只会更多。
这让赵延洵心情大好,现在唯一制约他发展的就是人口,所以孟海的这第二个理由,才真正将他打动。
赵延洵靠上椅背,徐徐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王府应当先易后难,先多后少!”
孟海没有急着答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关乎赵延洵最后的决定。
再三思索后,孟海才道:“桐昌与元阳经灞河相连,王府若要派驻兵力,顺流直下可直到县城,交通也十分便利!”
孟海这句话,等于是他总结出的第三个理由。
当孟海等着答复时,却见赵延洵端起茶杯,沉声说道:“此事重大,本王还得与几位大臣商讨,你先回去吧!”
没有答复,这让孟海颇为失落,但他也清楚自己已经尽力,只能回去等待最后的结果。
孟海再度叩首,然后才慢慢从地上起身。
可当他要转身离去时,却听赵延洵道:“依你的本事,加入军中,或许会有一番作为!”
孟海不由怔住,随即便道:“多谢王爷提点!”
“回去之后,把你沿途遇到有活人村落,全都记录下来,说不定能用得上!”
孟海心中大喜,虽然赵延洵没有答应他什么,但他还是叩谢道:“草民替桐昌城德百姓,叩谢王爷天恩!”
第240章 本王此议如何
孟海离开后,赵延洵才从位置上起身,然后他便迈步走进了正殿。
几番踱步后,赵延洵吩咐道:“去把我舅舅,还有那个太监刘德叫过来!
随即霍安便安排人去做事,紧接着赵延洵又道:“还有把两位长史和枢密使也叫过来!”
听到这话,霍安便问道:“王爷,是先见国舅爷,还是”
赵延洵平静道:“按本王方才所说的顺序叫人!”
“遵命!”
没一会儿,曹嘉勋来到了谨身殿外,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太监刘德。
走到这里,曹嘉勋有些忐忑,上次他在这地方差点儿把命丢了。
见他不迈步,传话的小太监便提醒道:“国舅爷,王爷还等着您呢!”
曹嘉勋这才迈动脚步,徐徐走上了台阶,出现在了谨身殿正大门外。
“舅舅来了,快快进来!”赵延洵主动迎出。
“延洵,你找舅舅何事?”曹嘉勋开门见山问道。
将曹嘉勋二人引进殿内,赵延洵才问道:“有件事要请舅舅帮忙!”
在到元阳这些天,曹嘉勋才真正过上了人的日子。
在这里,没有丧尸袭扰,没有兄长教诲,更没有端妃的逼迫,他的小日子别提有多美了。
一听需要自己帮忙,曹嘉勋马上露出了为难之色,只听他道:“延洵,你是做大事的人,舅舅可没什么本事,又怎能帮得了你!”
赵延洵微微一笑,然后拍了拍曹嘉勋的肩膀,说道:“舅舅别担心,只是问你一些事情,不是让你提刀去砍怪物!”
曹嘉勋干笑了两声,便道:“延洵有什么就问,只要是舅舅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坐回自己位置上,又命霍安搬来墩子赐座后,赵延洵才问道:“前段时间,舅舅从大河入灞河,途径陇右不少府县,想必对其情况也有所知,不知沿途怪物肆掠,比之元阳如何?”
这些天在元阳,有吃有喝有小妾陪着,已让曹嘉勋有些乐不思蜀。
此刻被问道沿途情况,让曹嘉勋感觉恍如隔世。
“要说起来,仅凭舅舅肉眼所见,大河北面的北地郡,情况可比陇右要严重许多”
于是接下来,曹嘉勋讲述了大河沿岸北地郡的情况,虽然这不是赵延洵想问的,但他还是认认真真听着。
待曹嘉勋说完后,赵延洵接着问道:“北地情况我已知晓,舅舅可以说说,临近元阳的桐昌县是何情况!”
曹嘉勋皱眉不语,他说些大方向的还行,但要更精确就难了。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太监刘德开口道:“回禀王爷,奴婢却是知道一些!”
“那你来说!”赵延洵当即道。
“遵命”应声后,刘德便开口道:“临近原因的桐昌县,奴婢对其深有印象”
“灞河横穿桐昌,两岸的怪物要比别的县少许多,这是肉眼可见的!”
柳德这番话,正好与孟海所说印证,这也进一步改变了赵延洵的想法。
或许却是该转变思维,换一种模式发展了。
刘德回话完毕,这时霍安走进殿内,禀告几位大臣已在外面等候。
“舅舅,你们先回去吧后面若有事,我会再请你过来!”
正当曹嘉勋起身要离开,却见太监刘德突然跪在地上,叩首道:“殿下,奴婢有一事相求!”
赵延洵不由愣住,随即问道:“刘公公请说!”
刘德抬起头来,回话道:“启禀殿下,奴婢是受端妃娘娘重托,前来打探殿下之安危!”
“如今殿下无恙,奴婢祈求殿下,赐一轻舟与奴婢返京,向端妃娘娘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