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持续到傍晚,艾米赫愤怒得几乎失去了理智,要不是部下阻止他,艾米赫肯定会拿起步枪亲自带队冲锋了。
不死心的德军在夜里再次发起偷袭,迎接他们的又是一顿劈头盖脑的炮火,除了付出大量伤亡外,什么也没得到,而比利时守军在浓重的血腥味中度过了一夜。
。。。。。。。
比利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8月4日,英法就已经动员军队,准备支援比利时,可是,这需要时间,所以,比利时人得到的,仅仅是口头上,精神上的鼓励。
俄国,莫斯科。
米哈伊尔就三国联合作战问题与英法大使进行了沟通,对于俄国提出的“通道问题”,英法大使表示原则上的赞成。至于具体的计划,英国大使福莱姆不是很热心,法国大使马丁也没有想法,他们抱着一种想法:只要拉俄国参战就行了,这场战争将是一场短暂的战争,一个月,最多三个月,法俄的陆军加上英国的海军,可以很快击败德国。所以,既然是速战速决,也就不存在长期援助这一说法了。
其实不但英法这样想,米哈伊尔也曾经这么认为,不过安娜的一句话让他重新清醒“看看比利时吧,在小小的比利时愿意打到底情形下,欧洲各国不愿意呢?”
对于侄女的言语,米哈伊尔没有当做小孩的戏言,安娜对于这位叔叔,还是十分信任的,于是她把自己了解的事情一口气说了出来。而现在,米哈伊尔正以同样的话劝说英法大使“先生们,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要打赢战争,不仅仅是军队的责任,而是全国的责任。我们俄国需要一条通往西方的通道,就是巴尔干半岛!如果没人帮助我们打开这条路,我宁愿选择与德国结盟!”
………………………………
第58章 大突袭(一)
米哈伊尔的话有些夸张了,英法大使的脸色顿时难看。不过米哈伊尔仍自顾自说着”先生们,我不需要贵国分兵巴尔干,我只需要你们在外交上多多努力,把希腊,阿尔巴尼亚拉到我们这边。“
”请看看这张地图。“米哈伊尔指着桌上的欧洲地图,”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以及门的内罗哥长久以来与我国保持的良好关系,虽然除了塞尔维亚,其他两国没有参战,可它们一直保持着善意的中立,如果贵国能够说服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使它们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让贵国的物资援助与我国的军队在巴尔干半岛通行无阻,那么我国可以立即参战!“
米哈伊尔的一通话说的很明白了。不过英法大使依旧认为,战争是短暂的,可为了尽快将俄国拉上战车,两位大使点头同意,毕竟巴尔干地区本来就是连接欧亚非大陆的交通要地,决不能让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占领了!
”大公阁下,我还有两个消息要通知您。第一,意大利有意脱离德奥同盟,现在正和我国谈判,如果成功,又有一位得力的盟友加入!“马丁大使难得露出了笑容,但很快,他的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根据我们的情报,保加利亚人最近和奥地利人走得很近,保加利亚似乎有意加入德奥同盟。“说完,马丁指了指地图上的保加利亚,”如果大公阁下想在巴尔干开辟一条通道,必须密切注意保加利亚,一旦它投向奥地利人的怀抱。。。。。“
”您不用担心!“米哈伊尔拿起钢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叉,”最多两个星期,保加利亚将会从地图上消失!“
。。。。。。。
西线,8月6日,德军日夜进攻列日,损兵无数,三天三夜却毫无进展。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闻报大惊,再这样下去势必要延误整个西线的德军进攻行动。于是,他马上派德军第2集团军副参谋长鲁登道夫上校率军前去增援,并从总参谋部调运巨型攻城武器运往列日。
鲁登道夫急率3个抽出来的德军旅赶往列日,于8月6日下午到达前线。鲁登道夫喘息未定就立即指挥部队对列日发起了攻击。不过和艾米赫一样,冲锋的德军很快被比军的炮火赶下来。鲁登道夫并不着急,他命令部队再进攻一次。这回,鲁登道夫从望远镜中看到,德军的密集炮火对列日的各个炮台毫无损伤,当德军步兵冲锋时,立即遭到了比利时守军大炮的猛烈轰击,冲锋部队肢体飞溅,死伤枕藉。鲁登道夫倒吸一口冷气,终于明白了为何德军迟迟攻不动列日。
于是,鲁登道夫改变了策略,他一面派信使去列日城中招降,一面等待攻城利器的到来。
傍晚,德军的巨型攻城武器之一运到。这是一种巨型飞艇,内以金属钢条为骨架,外蒙坚韧的织物,再充进氦气,使其能够以一定速度飞行。飞艇体形巨大,呈椭圆形,两头尖,中间溜圆,容积约2万立方米。不久,一架飞艇飞到列日城上空,飞艇上的德军当即向下投下了一颗颗炸弹,并用机枪四处扫射。列日城内立即连连发生爆炸,列日城里的市民知道大事不好,四处乱窜,满城鸡飞狗跳。
不过自认为是正统军人的鲁登道夫,并不想真的轰炸这座城市,只是想恐吓比利时人。
这一招果然有用,在城里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城中人心动摇。比军统帅莱曼知道此城终究不保,为了不使平民遭到更多的杀伤,他下令城内守军撤往附近炮台,他自己则撤往该城以西的隆森炮台,比利时军队弃守了列日城。8月7日,德军顺利进入列日城。
。。。。。。。
自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俄军就陆陆续续通过罗马尼亚领土进入塞尔维亚,作为志愿军穿上赛军的制服作战。因为人数不多,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并没有多介意,对于欧洲发生的大战,斐迪南一世心也痒痒,他时刻观察着局势,寻找扩张领土的机会。
8月7日这天,俄国大使请求会见。大使的第一句话就让斐迪南一世噎住了“尊敬的陛下,请您允许我**队暂时驻扎在贵国,这是我国皇帝陛下的请求。“
”什么?“斐迪南一世一下子愣住了,驻扎?!
”陛下您不要误会,我国准备和保加利亚开战,贵国只需要在边境线上为我军提供一块营地就行了,此外,我军的后勤补给还需要陛下的帮忙。等我军攻占保加利亚全境,您的军队就可以将边界向南扩展了。“大使一口气说完,最后提醒道“作为俄国长久的盟友,务必请您同意!”
大使说完,也不等斐迪南一世表态,就离开了。虽然这种行为不合礼数,可作为小国国君,斐迪南一世也只好忍耐了。
。。。。。。。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北面与罗马尼亚接壤,南面毗邻土耳其和希腊,西面邻接塞尔维亚,东濒黑海。
安娜看着巴尔干地图,她不久前做出的决策:攻打保加利亚,将是俄国的第一战。对于保加利亚这个祸害,与其让它1915年在塞尔维亚后面插一刀,不如早点灭了它。安娜还想通过这次“以大欺小”的战斗,检验一下俄军的实力。
此刻,20万俄军已经在迅速集结,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被安娜推荐为这次行动的指挥官。这位参加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8年毕业于彼得堡骑兵学校,在沿海龙骑兵团服过役的年轻军官,今天才31岁,正值青年,精力充沛。对于这次任命,布琼尼显得十分激动,和其他一些高升的低级军官一样,他知道提拔自己的不是万人瞩目的皇帝陛下,也不是摄政王米哈伊尔大公,而是安娜公主。
在安娜亲自宣布布琼尼为少将,并掌握一个骑兵军时,他激动的热泪盈眶,赶紧宣誓“我将誓死效忠皇帝陛下,保卫祖国!”
“不不不!”安娜连连摇头,“布琼尼将军,我希望您能效忠于我——安娜斯塔西亚。尼古拉耶夫娜。罗曼诺娃,您明白么?”
“?”布琼尼微微吃惊,不过很快就明白了,活了30多年,这点人情世故他还是明白的。于是布琼尼站直身体,举起右臂敬礼,“我,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誓死效忠安娜斯塔西亚。尼古拉耶夫娜。罗曼诺娃大公殿下!”
。。。。。。。
………………………………
第59章 大突袭(二)
8月8日,莱曼再次拒绝了德军的招降。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他很清楚:德军又向列日增加了兵力,而他手中只有1个师,列日已是孤立无援。但莱曼将军已抱定与要塞共存亡的决心,决定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于是,虽然德军占领了列日城,但周围的12座炮台依然坚贞不屈,使德军无法越雷池一步。鲁登道夫发动了几次试探进攻后,依然无果,于是他随即下令德军停止攻击,他已心无二念,专等决定性的巨型攻城武器的到来。
此后几天,双方在平静而又紧张的对峙中度过,直到8月12日,德军的巨型攻城武器终于到来。。。。。。
变态的德国工程师的杰作:大贝尔塔巨型臼炮,炮长7米,炮口直径420毫米,炮身连同炮车重达120吨,能将近1吨重的炮弹发射至14。5千米之外的目标。每发炮弹用掉的发射药近200千克重,需要200多名炮手。为了将它运到前线,德军先用火车运到铁路线尽头,再铺设专门的公路,然后用36匹健马拖拉到列日附近阵地,因为太重,连人行道都给震动了。
傍晚时分,第一门炮架设完毕,矮胖的炮管,巨瘤般的制退机筒,正张着洞穴似的炮口等待突击弗莱龙堡垒的命令。
晚上6点半,鲁登道夫下令“大贝尔塔”向列日各个炮台中最坚固的弗莱龙炮台首先发炮。专业的炮手们填好炮弹,又退到离巨炮300米外的防护壕内,用耳塞塞住耳朵,然后点火发炮。
“轰!”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吼,一颗巨型炮弹直冲上300米的高空,然后呈抛物线状落在弗莱龙炮台前1000米的地方。立时,地面被炸出了一个几十米见方的大坑,沙尘溅得满天都是。要塞里的比军步兵目瞪口呆的望着那个大坑,心中“抵抗到底!”的信念正在崩溃。
德军的炮兵观察员在教堂顶尖不断的校正目标,炮台中的比军只听到炮弹降落时发出的呼啸声,感到爆炸声越来越近,像在自己头上爆炸似的。他们的恐怖也一阵高过一阵。最终,炮弹在他们头顶上爆炸了,钢弹头击穿工事,天花板坍塌,坑道阻塞,地下室内到处是火焰和瓦斯,爆炸声和喊声混杂在一起,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每个人都在担心被下一发炮弹击中,西奥也不例外:他的裤子已经湿了。不少士兵发疯了,他们“歇斯底里“叫嚷着,要求撤退,或者向德军投降。
午夜,德军的另外3门炮也架设完毕,校正好坐标,连连发炮,弗莱龙炮台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一样摇动不止,钢筋水泥,残肢断体,枪炮物资四处飞溅,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炮击持续了24小时,弗莱龙炮台中了45发炮弹,坍毁不堪。。。。。。
13日,当一切沉寂下来后,德军步兵冲上去,喏大的弗莱龙炮台已化为一片瓦砾废墟,守军无一幸存,到处是残破的人体和碎裂的水泥块。西奥很幸运的断成了两截,是这座炮台里最完整的尸体。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8月12日凌晨,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长达一千公里的边境线,少量的保军哨兵悠闲地执行着巡逻任务,他们或三三两两的抽着烟聊着家常,或是独自一人仰望星空,欣赏着美丽的夜景。战争离他们还很远,至少在这里,邻国罗马尼亚是个好邻居,而且,他们的国王费迪南德的称号与罗马尼亚国王巧合的相同,都称斐迪南一世。
凌晨4时,一连串的炮火打破了一切的平静。俄军租用了罗马尼亚军队的火炮,加上自身来带的上百门火炮,共约300门火炮连续向保加利亚境内开火。
保军设在边境线的简单防御工事,在一连串的炮击下荡然无存,而边境防御军队刚刚从睡梦中惊醒,保军士兵在军营里四处乱窜,谁也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
短暂的炮击后,2万多名哥萨克顿河军发起了冲锋。骑兵们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戴圆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2万匹马纵横驰骋,2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俄军步兵则紧紧地跟在骑兵后面,高喊着“乌拉!”,杀向前方。
边境线上少量的保军根本无力阻挡俄军的冲锋,很快,俄军向前推进了数十公里。
。。。。。。
12日清晨,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德被侍从叫醒了。费迪南德十分不满,昨晚的狂欢严重消耗了他的体力,不过当侍从告诉他,来人是首相格奥尔格时,费迪南德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