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安娜整改后,原本繁琐的开幕仪式变得简洁。众人进场坐定后,一身军装的阿列克谢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会场。
议员们对此倒没什么不满,毕竟皇帝年幼,还需要家人的辅佐。
阿列克谢坐在主席台的正中间,安娜和米哈伊尔大公分别坐在他的两边。对于摄政王米哈伊尔大公,议员们很熟悉了,但当他们看见衣冠楚楚的安娜时,都露出惊讶的神色:四公主殿下居然和男人一样,穿西装打领结,一脸严肃的看着会议资料。
下午2点,会议正式开始了。米哈伊尔大公首先宣读了一份声明“从明年,即1914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规划,帝国的主要精力将放在经济建设上。规划的总方针,就是工业化: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是发展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重型工业,包括:钢铁,石油,冶金,铁路,化工。。。。。。”
米哈伊尔大公滔滔不绝,讲了近一个小时。这份厚厚的演讲稿,是安娜亲自书写的。美好人生系统里的海量资料,让安娜成为了知识丰富的理论家,加上好思考的习惯,安娜决定模仿苏联的作法。
对于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就成为欧洲强国的历史,安娜有自己的见解:以农哺工。这种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像俄国这种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迅速崛起,只有从农民身上取得发展工业的资金。
原本历史上的苏联,由于战争的破坏和西方国家的封锁,只好极端的实施了这个办法。而现在的俄国,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与英美法等国家保持着友好关系,所处的环境比苏联好多了。因此安娜采取的措施比较温和,在保证农民不被饿死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税收,同时设立统一的收购站,尽量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米哈伊尔讲完后,安娜站了起来。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特别是那些大企业的代表,对安娜十分感兴趣。
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讲话,安娜还是有些紧张的。她拨了拨身前的话筒,沉声道“刚刚米哈伊尔大公讲的话,不仅仅代表他个人。五年规划是皇帝陛下以及整个皇室的决心。我们比英法美德落后於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各位议员们,俄罗斯需要快速的前进,只有更快,我们才能保护国家,保护家人,保护自己的财产。那么,请各位举手表决吧!”
………………………………
第38章 疯狂敛财
安娜的话给在座的议员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大部分贵族代表不以为意,他们只关心自己土地上的收成和自己的名誉,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没有多大热情。大部分地主贵族抱有这样一种心态:与其冒风险投资工厂,不如老老实实地在家收取固定的地租。
与此相反,商人和大公司的代表,以及工商局的代表,都察觉到了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与政府合作多次了。早在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时,这些新兴的公司企业一直与皇室和政府保持着合作双赢的关系;但仅仅是保持而已,而现在,有了一个深化合作的机会,一切向钱看的公司老总们怎么能放过呢?
于是,企业主代表们响亮的掌声和口号压过了一切。在“皇帝陛下万岁!”“大公万岁!”的口号带动下,贵族们和神职人员也跟着喊了起来。
安娜没想到反响这么强烈,连忙说道”那么,请各位举手表决吧。“
哗啦啦。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无论是谁,肯定都希望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
。。。。。。
会议继续进行着,随着一幅巨大的俄国地图呈现在众人面前,会议的气氛达到了**。只见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不知名的图标,特别是欧洲部分的各大城市。
米哈伊尔大公站起来,激动的介绍到“各位,这就是皇帝陛下的伟大计划,在未来10年,我们将建立1000座工厂,将全俄罗斯的铁路线扩张5到10倍。而这些,都需要投资,为此,我决定将个人的全部财产,用于购买国家建设债券。我相信,10年后,我能得到丰厚的报酬。”
紧接着,安娜也表态:皇室成员的命运与俄罗斯是一体的,号召全国的贵族购买由皇室担保的国家建设债券。
。。。。。。
劳累了一天,安娜早早躺到了床上。仅仅抱住自己的侍女,安娜觉得暖和了许多。本来今天爱比亚是要去陪阿列克谢的,但最后安娜改变了主意:阿列克谢已经9岁了,再过不久就10岁了。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早熟,安娜不确定阿列克谢下面的**是不是开始发育了,为了防止阿列克谢对爱比亚日久生情,果断要求阿列克谢自己一个人睡,理由很简单:你是个男人!
“殿下,您睡不着么?”爱比亚突然翻过身,与安娜双眼相对。
“?”安娜还以为爱比亚已经睡着了。“唉,我估计就算我和叔叔做了表率,那些吝啬的贵族也不会主动买债券的。我现在正为这件事烦呢!”
爱比亚点点头,“您说的没错,这么多工厂,没有钱,难以开工。光靠您和几位女大公的资产,难以应付如此多的缺口。”
“我已经看过了今年的财政数据,依旧是赤字,唉。。。。。。”安娜的小脑袋深深地埋进了对方的怀里,微微蹭了蹭,“治理国家真的太难了,爱比亚,要是哪一天我不是公主了,你还愿意跟随在我身边么?”
“我会一直跟随您的,因为。。。。。。”爱比亚忽然脸红了,声音如蚊子般“因为我崇拜您,喜欢您,。。。。。。爱您。”
“哦?”安娜紧紧地盯着爱比亚,这算是真情告白么?
不过接下来,安娜彻底明白了爱比亚的心。两人的红唇相触那一刻,安娜心中只剩了一个想法:只要有你,有你在我身边就好。
不同于以往,这次爱比亚更为主动,钻进安娜口中的香舌霸道的席卷了一切。。。。。。
。。。。。。
帝国会议结束后不久,兴办工厂的热潮逐渐来临。凭着几十亿卢布的老本,加上贵族们的一些投资,安娜将自己的兵工厂托卡列夫枪械制造公司扩大数倍,并高薪聘请专业人士打理,托卡列夫则退居幕后,成了技术总顾问。
为了筹措资金,安娜不得不让财政部长对外大量举债,尤其是向英国和法国。安娜知道俄国的经济落后,为英、法、德、比等外国资本的输入提供了机会,采煤、石油、金属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多为外国资本家所控制。政府为了支持庞大的政府经费,也不断向外国借债,每年交付高额的利息。这次借款,安娜是准备赖账了,不过表面上,在向西欧各大银行借款时,俄国提出了丰厚的利息回报,使得各大银行纷纷慷慨解囊,等钱一到手,工商局便组织起庞大的采购队伍,在西欧和美国大量采购先进机器和招纳各类工程师。
不过这些借款还远远不够,为了借到更多的钱,安娜授意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货币,通过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剥夺农民和工人的财富。俄国的屁民们只是觉得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每天商品的价格都在平稳的上涨,农民们发觉,自己一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了,村社的收购价都是一样的低。于是,原本小有资产的中农沦落成了贫农,而原本的贫农更加饥寒交迫,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这下子,引发了不少城市工人罢工运动,一些农村地区过不下去的农民也造了反。对于这些刁民,地方政府迅速调动警察和军队,同时派出人与他们谈判,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成功的分化了这些无组织的反抗运动。
但也有些工人形成了有组织的反抗,不用猜,肯定是布尔什维克搞的鬼。
比如基辅和萨拉托夫的工人罢工,工人们对于政府善意的谈判毫不理会,形势愈演愈烈。收到报告的安娜对此很遗憾,她命令保密局特工连夜探查混在工人队伍中的赤匪,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
第39章 捷尔任斯基
政府的敛财政策使得大多数农民和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一个档次,除了布尔什维克,其余的党派也很不满,游行,示威不断。
特别是青年学生,充分展示了什么叫青春,什么叫热血。发传单,喊口号,他们是走在最前面的。大部分学生都做好了被警察驱逐或被捕的的心理准备,但令人惊讶的是,警察们只是远远的注视着他们,除了几个打砸抢的无赖青年被抓,整个游行队伍一直稳步的前行。
奥古斯特是游行队伍的一员,是这次的游行组织者之一。他本以为学生会与警察发生冲突,那样的话,自己就抓紧拍几张照片,然后发给报社,向广大的工人农民群众揭露**政府的丑恶嘴脸。
今年21岁的奥古斯特早在17岁就秘密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经过4年的学习和锻炼,他成为了基辅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了实现伟大的共chan主义,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
不过今天他失望了,由于警察的“友好”,没能引发冲突,奥古斯特只能更卖力的喊口号。
。。。。。。
”咚咚咚!“”咚咚咚!“。。。。。。一连串剧烈的敲门声打搅了奥古斯特的美梦。
打开门,只见两个陌生的男子站在门口,其中一个男子掏出证件”你是奥古斯特先生吧,我们是国家安全保卫人员,有些事要询问你,请你跟我们走一趟。“男子语气冰冷,不容任何质疑。
”好吧。。。。。。,请等。。。。。。我穿好衣服。“奥古斯特结巴道。
经过两天三夜的突击审讯,奥古斯特的革命意志崩溃了,拳打脚踢没有使他屈服,让这个年轻人真正崩溃的是一个女人。
当自己的女友,同时也是战友的维卡莎作为证人出现在眼前时,奥古斯特明白了一切:自己被这个biao子出卖了。更令他惊恐地是,维卡莎竟然和那些所谓的“国家安全保卫”人员是一伙的。
一身警察制服的维卡莎怜惜的托起男朋友鼻青脸肿的下巴,”亲爱的,你还有机会,告诉我,你的上线是谁?“
”上线?!“奥古斯特摇摇头,”我。。。我不明白!“
”就是平时联系你,并指派任务给你的人,只要你说出来,你就自由了,还可以去上学,对了,我还没去拜见你的父母呢。“维卡莎淳淳诱导道。
奥古斯特睁大了双眼,”不,不!这和我父母没关系,你们。。。。。。你们不要找他们的麻烦。我说,我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呜!“
维卡莎吻住了惊恐地奥古斯特,良久,唇分。此刻奥古斯特的情绪已经平复了。
。。。。。。
1914年1月,保密局基辅站全体成员出动,通过奥古斯特的情报,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了3处布尔什维克的地下据点和一处地下报社,缴获了大量反动宣传单,抓获数十名反动分子。
奥古斯特自由了,可他的几十位战友永远的留在了监狱里。大部分外围成员被迅速绞死,少数的几个骨干则被分开关押。保密局基辅站站长希望尽快撬开这些死硬分子的嘴,获得更多信息。
。。。。。
莫斯科的郊外,有着几处监狱。其中一处最小的,就是刚刚建成的特别监狱。监狱小,关押的犯人也少,不过这些犯人的生活条件比一般监狱的犯人好多了,不但有肉吃,还有热水澡洗。
政治犯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前几天刚刚被转移到这里。1912年9月,他第6次被捕,被判处3年苦役,在监狱里呆了1年多,饱受折磨。不过,有着“钢铁般的费利克斯”之称的捷尔任斯基熬过了无数的刑罚,对于警察的询问,他一概回答:不知道。
不过这几天的生活让他怀疑共chan主义是不是提前来临了。没有了苦役压迫,看守们的态度十分温和,每天好吃好喝,还有美丽的护士为犯人检查身体。短短几天的休养,捷尔任斯基的精神恢复了不少。这不,他正在阅读报纸,监狱里的犯人竟然还有报纸可以看?!
捷尔任斯基大致浏览了一遍,发觉这份报纸不像一般的报纸,更像是宣传单,上面洋洋洒洒的叙述了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无比热情的报道了国内的著名商人和企业主的事迹,突出他们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最后,在每篇文章的末尾,都写着“没有皇帝陛下的英明伟大,就没有蒸蒸日上的俄罗斯,皇帝陛下万岁!。。。。。。”
“呵呵,真够虚伪的。”捷尔任斯基丢下报纸,躺倒床上,开始了照例的午睡。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