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大船,三艘木筏。
三年过去,几艘小船都陆续破烂朽坏,只剩下这艘最大的木船还算完好,但眼下也已经斑驳陈旧,看起来有些使用过度的症状,到处都是磕碰的伤痕,甚至在船体上,还有好大几处撞击的凹痕,船头甲板更是破了一个洞,再不复第一次露面时候的惊艳气势。
徐晨之所以对这次的行动这样重视,实则也是对桐油的极度渴望。
只有把油桐林的大量桐油运送回来,明年才能开始大规模的造船。
巴国发展到眼下,无论是日常交通巴族乌族羽公族刺叉族,还是运送盐、生漆、桐油等紧俏资源,都需要更大更结实更耐用的木船。
相对于往西北西南这些崇山峻岭环境复杂的地方开疆拓土,徐晨更愿意利用水路往东南方向探索。
而在乌龙江南岸突然发现大量油桐,真的就像天赐神物一样,一下让他看到了发展的机遇。
半天之后,船队在羽公族河口靠岸。
随行的猎人和工匠扛着稻种、陶器、独轮车、蒸笼、石磨、铜箍等各种物资,步行前往羽公族。
到达羽公族之后,羽公女巫并不在部落,而是已经带队去盐矿附近采摘酸辣果去了。
徐晨不由被羽公巫的强烈进取精神感动。
他手下这么多女巫,唯有羽公族女巫最以身作则,干活儿最为积极。
而这次升任蓝衣大巫让她得偿所愿的同时,建设羽公城这样一个巨大馅饼也无时不刻不在刺激着她更加努力。
徐晨的再次到来,得到了羽公族男女老少的热情欢迎,在得知雷等人上次的遭遇和徐晨的打算之后,羽公族军官和猎人也纷纷请命愿意前去帮忙,考虑到羽公族人更加熟悉江南的情况和最近去盐矿沿途的变化,徐晨又在羽公族征召了十多名猎人加入队伍。
因为这次是步行赶路,而且还携带着大量油桐林营地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因此行进速度较慢,整整五天之后,队伍才到达盐矿营地。
时隔月余再次到来,看着营地的巨大变化,所有人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当初徐晨离开的时候,营地建设才刚刚搭建完木屋框架,还未开始建造门窗和遮盖屋顶,湖泊四周也是一片倒塌丢弃的树木和杂乱的荆棘野草。
但这次来,整个营地已经焕然一新。
占地数亩的营地木屋大院已经全部完工,湖泊四周也已经开垦围造出来大片的水田和旱田,那些砍伐倒塌的树梢树枝,也全都清理搬运到营地附近堆码成柴垛,通往盐矿方向,还修建出来一条近三米宽的简易马路。
大量蛮族和羽公族上百健壮男女,正在挥汗如雨的垦荒造田和搬运泥石荆棘。
虽然一切看起来依旧还是简陋,但整个营地气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第650章 风景这边独好
徐晨的突然到来,自然引起整个营地轰动。
就在队伍到达不久,羽公族女巫带着一群人从盐矿方向急匆匆而来,满脸都是激动和惊喜。
“巫王陛下,您怎么突然来了!”披着蓝色斗篷手持金色豪华权杖的羽公巫隔老远就蹲地行礼。
徐晨简单把雷等人遇袭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表示自己只是要去油桐林营地,路过盐矿特意前来视察一下建设进展。
羽公女巫于是很热情的把营地建设情况仔细说了一遍,并且又带着徐晨去视察盐矿。
盐矿的变化也很大。
上次徐晨离开的时候,核心盐湖四周一圈篱笆都还没有全部完工,只是在盐碱摊上简单修建了一排凉棚和木屋用作休息和存储盐。
但眼下再来,沿湖四周一人多高的篱笆栅栏不仅全部完工,围在里面的大片盐碱滩也被清理的非常干净,几乎看不到任何杂物。
盐湖四周搭建起来许多木架,上面摆放着密密麻麻的藤筐,不少蛮族男女正在几个蒙族盐矿蛮族的带领下挖掘采盐,另外还有一些羽公族猎人在盐矿内外巡逻,整个盐厂看起来运转的井井有条。
徐晨在盐湖四周转了一圈,又去存放盐的木屋看了一下,发现里面几乎摆满了装满盐的藤筐和麻袋。
“巫王陛下,盐采集起来很快,一天就能弄好几大筐,但背出去很慢,来去一趟要十天!”羽公巫跟在徐晨身后解释。
“嗯,所以你们要加快修路,最好在开春之前把通往蒙族的道路修通,到时候通行马车运送就方便多了,另外油桐林这边通往刺叉族附近的水路也已经找到,等我这次去将这个蛮族征服之后,以后水路运送也会比较方便,你们可以修建一条通往油桐林的小道,暂时能通行独轮车就行,这样水路陆路两条线路运输,以后就方便多了!”
“是,我会尽快按照巫王陛下的吩咐完成任务!”羽公族女巫赶紧点头。
“那盐矿的事就劳你操心了,我要尽快赶去油桐林营地!”
徐晨简单交代几句之后,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转身回营地,路上想起羽公巫这次来这里的目的,因此指点说:“既然辣果适应南方密林之中的气候和环境,你可以安排人在营地或者休族附近开辟菜园,多种植一些,以后王城的需求量可能比较大,另外每年要多送一些去王宫,我很喜欢辣果的味道。”
羽公女巫竟然脸颊微微一红,然后憋着笑赶紧说:“是,以后每年我都会给巫王陛下多送一些辣果。”
回到营地,徐晨也没有再逗留,带着猎人和工匠队伍再次启行,直奔油桐林方向而去。
越往东南方向,森林越发茂密,直径数米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古藤缠绕如同长龙巨蟒,虽然是深秋已近寒冬时节,但除开一些阔叶植物之外,大量树木依旧郁郁葱葱,甚至还有大量奇花异草或者五颜六色的蘑孤,整个密林之中弥漫着一股亿万年积留的腐朽气息。
各种大小野兽就在队伍附近奔跑逡巡,野鸟扑棱棱四周乱飞。
最多见的野兽就是猴群,简直无处不在,成群结队在树林之间攀援跳荡,对着猎人张牙舞爪发出威胁,时而还会丢下石块野果。
而面对这些烦人的猴群,猎人也都不会惯着它们,只要看见就会用弓箭噼里啪啦一通勐射,总会有几只隔得最近跳的最凶的家伙倒霉,变成死猴子掉落下来,成了一群猎人的战利品。
森林之中根本就没有路,古树盘根错节,苔藓树叶厚达数尺,一些地方一脚踩下去就陷及大腿,甚至在一些略显稀疏的空地之间,还能看到不少残存的巨大骨架,应该就是陷入这些未知泥淖之中被困死的野兽。
虽然只有一江之隔,而且距离也不过一两百里。
但江南江北似乎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环境。
这里丝毫没有平原那种开阔干透的秋日气息,反而带着一股原始雨林才有的阴暗和潮气。
不过幸亏眼下是秋冬时节,雨水稀少,密林之中虽然难行,但循着一些树根和林木密集的地方行走,还算安全。
若是暴雨连绵高温炎热的夏天,没有熟悉的向导,这密林之中恐怕寸步难行。
有雷带领的十多个上次来过的猎人前面带路,另外还有此前留下的一些记号,队伍行进还算顺利。
一天之后,队伍到达油桐林附近。
翻过一座山嵴之后,前方陡然一下开阔起来,呈现在所有人眼中的是一座纵横十数里的大湖,如同一泓蔚蓝青碧的巨大宝石,镶嵌在四周绵延环绕的低矮群山之间。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秋日夕阳,居高临下,迎着略带清凉的湖风吹来的湖水气息,徐晨忍不住眼神明亮,心头一下舒畅起来。
“巫王陛下,营地就在那边!”
雷站在徐晨身边,遥指大湖东面一片略显开阔地带,距离约有四五里。
徐晨把眼神落在营地附近,然后慢慢扫过大湖四周,发现大湖四周虽然也有许多参天大树,但明显稀疏很多,而且在缓坡地带都是大量阔叶植物,深秋时节,这些植物开始落叶,整体呈现出一片金红交错的颜色,与四周绵延的青山,碧绿的湖水和蔚蓝澄净的天空相互映衬,显得风景格外美丽,与拱火盆地截然不同。
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一群人在山顶上短暂停留休息之后快速往营地而去。
而越接近大湖,山坡上果然开始看到不少油桐树。
这些油桐树也都不小,大的有两人合抱粗细,小的也有小腿粗细,这些树枝繁叶茂,竟然与大量银杏和共桐混杂生长在一起。
而湖泊四周金红交错的颜色,就是油桐、共桐、银杏这三种主要的树木的汇聚而成,如同锦缎云霞,美得让人心醉。
共桐和银杏,都号称植物界的活化石。
这两种植物,大部分都灭绝于第四纪冰川时代。
后世只在巴蜀和云贵一带少量存留。
但没想到在一江之隔的原始森林之中,竟然还隐藏有这样一片密集的植被。
若是春天来这里,风景应该更美。
油桐花本来就很美,但共桐花更美,这两样美丽的花在春天同时开放,这大湖四周又不知是一种怎样的花海美景。
当初胡族的花海山谷曾经让徐晨羡慕不已。
但与这片大湖风景来说,又完全不值一提。
眼下正是秋冬时节,不光油桐正是采收之时,银杏和共桐同样也已经成熟,而这两样,都是能吃的果实。
“这群蛮族真的会挑地方啊!”
一路前行,看着一棵棵硕果累累银杏和共桐,徐晨忍不住满心感慨。
这大湖四周缓坡地带面积阔达数万亩,其中生长的这三种树木简直无法计数。
在这里建立营地,不光能够采收大量油桐,银杏和共桐果实的产量也十分可观,少说一年也能有数万斤干果收益。
只不过这两种果实虽然能吃,营养也十分丰富,但都含有微量毒素,并不适合当做食物大量长期食用。
不过能不能长期吃无所谓,至少它们都能吃,能够应急当食物,而且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类零食。
而这两种干果,徐晨都吃过,味道都不错。
最主要的是,共桐和油桐一样,果实也能榨油。
两者的区别就是桐油有剧毒,只能用来当做工业原料,而共桐油既能当工业油,也能当食用油,而且味道清香浓醇,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食用油。
徐晨感觉自己真的来对了。
若是他不来,或许永远都不知道这里竟然还有这两种珍惜和难得见到的优质树种。
同样也会错过发现眼下唯一能够用作食用油的油料作物。
眼下他准备在这里建造榨房生产桐油。
同时也能用共桐果实榨取植物油。
有了植物油,以后就会能吃到更加美味可口的炒菜了。
铜锅已经有了,炒菜似乎一下从遥不可及变成了近在眼前,徐晨想到这里,口水哗的一下就沁了出来。
不过这件事想的容易,但实则还需要小心谨慎处理。
油桐和共桐大量生长在一起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两种植物一种有毒一种没毒,都要榨油和运输出去,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一旦油桐籽混入共桐籽中榨成油,吃下去就中毒了。
就算油料没有搞错,但若是榨好的油桐油和共桐油搞混了,后果更加严重,可能导致巴国高层一起中毒挂掉。
徐晨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不相信这些原始人,更不相信这里的一群原始土着蛮人。
这些连火都不会用的部落,连语言都无法交流的土蛮,要想让他们清晰的分辨出这两种不同的果实和种子本来就不容易,而且在采收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从树底下捡拾掉落的果实,想要他们区分清楚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即便是徐晨一路口若悬河的走到营地附近,仍旧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要付诸实施。
新建的营地,就在缓坡靠近大湖一里附近的区域。
这里几乎已经是树林的边缘地带。
再靠近湖泊,都是大片长满灌木和荆棘野草的区域。
而且还能清晰的分辨出夏季涨水时候淹没的范围,有一道明显的植物分界线。
越过分界线,就是长满芦苇和野草的湖滩。
此时落日西坠,金光斜铺在波光粼粼的大湖之上,四周青山连绵,湖岸金红交错,万鸟腾飞归巢,叽叽喳喳汇聚成为一股自然和谐的喧闹和宁静。
第651章 白果炖肉
营地附近被砍伐清理出来一片约莫七八亩的空地。
在四周用木桩藤条简单建造了一圈篱笆。
靠近山坡方向,同样是一栋四四方方的木屋院落。
此时不少蛮族男女老少正在木屋四周忙碌准备晚餐,院子当中还有篝火炊烟鸟鸟升起,为这个原始蛮荒的湖地增添了一丝人类生活的文明气息。
听到山坡方向传来的号角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