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很高兴的把婴儿乐波的一声从女儿嘴里拽出来,把吊坠小温柔的挂在女儿脖子上。
“真好看嘎!”四周响起一群女人的惊叹声。
第589章 乌巴雪儿
自从部落的孩子越来越多,徐晨已经好久没有亲自动手为刚出生的孩子制作过吊坠了。
眼前这个,绝对是部落所有孩子得到的吊坠中最漂亮的一个。
徐晨从上次回到王城之后,就一直在慢慢制作。
红宝石打磨可比兽牙困难多了,光是磨好这颗石头,他就足足弄了大半个月时间,每天晚上都要磨很久,用石头粗磨,再细磨,最后还用油砂裹在兽皮里面反复揉搓,最终弄出来这颗圆润光泽的红宝石珠子,用黄金镶嵌好。
这种宝石吊坠,比以前徐晨制作的兽牙吊坠看起来更加精美华贵,完全脱离了野蛮气息。
在一群人的惊呼夸赞之中,叶也对这个宝石吊坠很满意,然后满脸喜悦的继续奶孩子。
自从怀上孩子之后,叶突然一下就变得安静多了。
这大半年和徐晨聚少离多,但却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牵肠挂肚的见面就哭,做事也细致不少,也不像以前那样风风火火。
尤其是生孩子之后,徐晨发现叶不光身材丰腴饱满不少,脸色也更加白皙光泽,开始带有一种真正成熟女人的气息,说话也更加温柔。
都说生过孩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当过爹的男人才真正长大。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
就像徐晨自己,以前做事一直都信马由缰,性格也比较简单跳脱,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也不太顾及太多后果,更加没有正儿八经的把自己当成这个时代的野人。
但自从知道皮巫怀孕之后,他突然一下就感觉自己有了很重的责任。
让他有了牵挂和一种与这个时代血脉相连的感觉。
而这个女儿的诞生,让他这种感觉更加明显,看着女儿吃奶的温馨画面,竟然感觉到特别的安宁和喜悦。
其实,对于叶生下的这个女儿,整个部落所有人比徐晨更加激动高兴。
特别是母巴和阿母两人。
叶是未来巴族铁定的族长。
而叶生下一个女儿是徐晨的种,天生带有神灵光环,虽然赶不上皮巫吃下龙蛋生下的子龙身上的光环那么神奇,但在所有巴族人看来,这个女婴更加真实和亲切,同样是始母神赐福降临巴族的祥瑞。
未来,她一定也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族长,将会带领巴族发展的比现在更加富裕强大。
因此从出生到眼下,作为母亲的叶就没有太多的机会多抱一下,一群女人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整天争抢着抱来抱去,甚至喂奶都有人抢着喂。
眼下巴族生孩子的女人太多了,奶瓶一大堆,而且还都奶水充足。
要不是徐晨今天回来,叶想要奶一下孩子也得争抢机会才行。
毕竟能奶一下未来的小族长,也是一件很值得骄傲和荣耀之事。
喂完奶,孩子眨眼就被一群女人又抢着抱走了,叶无奈的揪着徐晨的皮袄都嘴说:“我都抱不上!”
徐晨摸摸叶的头发笑着说:“你刚生孩子,还需要多休息,抱不上还轻松,等到开春暖和了,我就接你去王宫跟我一起住,到时候就没这么多人跟你抢了!”
“太好嘎!”叶一下就高兴起来,不过片刻又都嘴说:“摇篮和婴儿车婴儿床还没做呢,大家都在修房子,没空做!”
徐晨赶紧安慰说:“不着急,女儿还小,先找旧的用着,等去了王城就用子龙的,好好的都还专门留着呢!”
叶顿时有些埋怨说:“那还不是旧的。”
徐晨干笑说:“那不一样,子龙可是巫的儿子,还是神灵指引生下来的,天生与众不同,他用过的东西一定也都是神灵赐福过的好东西,皮巫上次回去的时候,还专门叮嘱我一定要留给你呢,别人想用还用不上!”
“哦,那好嘎!”叶觉得徐晨说的没错,心情也很快高兴起来。
徐晨则是在心里为女儿抱歉,不是他特意厚此薄彼,而是老二天生就是这个命,不然当初给子龙做的那么一大堆结实精美的儿童家具和玩具就浪费了。
若是还有老三,那定然还要接着往下用。
毕竟捡哥哥姐姐的破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徐晨自然也不能只看女儿一眼就走,因此在家呆了几天,认真检查了大院翻修情况。
转眼过去一个多月,规划的房屋建设速度还是很快,在巴族上百男女老少的热火朝天的忙碌下,大小三栋两层楼的房屋已经夯土完成,库房、学校、粮仓等也已经完成基脚开始夯土。
按照眼下的进度,最多一个月所有的土建工程都会完工。
因为房屋不算特别多,部落的陶砖陶瓦也已经烧制了不少,各种木料也都准备充足,只要赶在开春前上梁盖瓦,接下来完成春播耕种之后,二月底前完成所有的内外装修没有太大问题。
而呆在家的这几天,徐晨也一直在想给女儿取一个是什么名字。
对于他来说,绝对不会给女儿取绳嘎车嘎田嘎这样粗鄙的名字。
不过想了好几天,也没想到一个自己满意的。
直到他准备离开去王城的那天,突然下起了雪,于是他一下有了灵感,给女儿取名雪儿。
这个名字虽然也很普通,但却带有一种与这个时代的名字与众不同的气息,而且也很应景。
乌巴雪儿,比皮皮子龙好听多了。
……
寒冷的冬季,王城建设如火如荼。
在上百个木匠和帮工加班忙碌下,十一月底,第一间粮仓装修完毕,徐晨通知议政殿下发通知,开始从巴族、拱火族、羽公族以及王城附近粮食比较充足的部落征调税粮入仓。
以前登记都是叶在负责,但眼下叶留在巴族奶孩子,这件事就只能交给小女巫去完成了,刚好她也很高兴有这实践机会,带着巫学院的一群学生学习处理这些政务。
对待王城发布的征税命令,各部落都非常踊跃,大车小车肩挑背扛短短几天时间,就运送入库粮食超过三万斤,装满了第一间粮仓过半的储量,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估计这第一批收完,可以将第一间粮仓完全装满。
两年过去,光是王城附近迁居部落开垦的农田就超过一万亩,而且今年冬天还会有第三轮的农田开垦计划,估计农田规模还会增加数千亩。
眼下王城要供养的人员并不多,各部落按照农田数量每亩缴纳一文钱的粮税,也就是相当于五斤粮食。
对于当前一亩地平均不到四十斤的产量来说,百分之十几的税也不算低,但这个税率目前也在各部落的承受范围之内,因为并不仅仅征收粮食,徐晨是按照有粮缴粮有布缴布安排的,若是觉得缴粮太多,可以将其中部分折算成麻布缴纳,麻布三文钱一匹,一千亩地税粮五千斤,合计一千文钱,折算成布就是三百三十三匹,若是各缴纳一半,实际上对大部分部落来说影响都不算大。
不过对于皮族、刺叉族和刚搬来开始建造房屋定居的有穷族来说,眼下就有不小的压力,因此徐晨第一年决定给予免除,第二年减半,两年之后和拱火盆地附近其他部落一样开始全额征收。
至于远处的巴族、拱火族、羽公族等发展比较好的部落,慢慢也会通过舟船车马将税粮运送过来。
这三个族群眼下开垦的农田加起来也有上万亩,全部完成征缴也有数万斤粮食和上千匹布的规模,这些足够支撑王城一年的开销和运转。
进入十二月,西北区域的五座仓库陆续完工封顶,开始进入盖瓦和装修之中,东北区域的军营也建造完成。
西南区域的学校、税务、市场、巡查等带有培养官员和处理政务的底层机构建筑的主体夯土框架也都接近完工,另外专门为官员居住的房屋和几栋准备赏赐给风和龙雷等私人小院也打好地基开始修建。
东南区域的工商和交易区则相对较慢,只是完成了平整场地和开沟,正在准备砖石建材,看起来冬天已经无法大规模开建了。
随着王城区域大片大片的建筑开始成型,方圆数里的规划范围内一下就变得繁华拥挤起来,虽然泥石遍地看起来十分混乱,但气势和规模却相当宏伟。
徐晨每天带着古和举在各处工地忙碌巡查指导,督促加紧时间修建。
在他眼中,眼前如论如何宏伟的规模,也不过是后是一个中小型乡镇的格局,大气不到哪儿去。
但王城的意义却远不是乡镇可以相提并论的,这是他王国的核心,未来王图霸业的起点,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开端。
第590章 水稻收获
十二月中旬,陆续完成封顶盖瓦的建筑施工队开始解散,各自回归部落准备春耕生产。
剩下一些还在建设的项目也正在抓紧时间封顶完工。
至于还有些没有开工或者刚完成规划的建筑,直接就停止建设。
一年之计在于春。
未来一年各部落能否安居乐业吃饱穿暖,巴国能够继续繁荣安定,粮食就是稳定的核心。
因此进入十二月下旬之后,王城所有工程基本上都停工了。
而拱火盆地两岸,从进入十二月开始,陆续进入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烧荒时间,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枯黄的河滩上,到处都能看到大片大片熊熊燃烧的火焰,和被烧成一片黑地的农田和荒滩。
各部落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开始了新一轮的农田翻耕和垦荒大战之中。
眼下阻碍春耕生产的依旧还是农具,当然,更加奇缺的是耕田拉车的大型牲畜。
虽然这几年各部落的马群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各部落也都在积极搜捕野马,也有一些收获,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拱火盆地上游和季苍河口河滩都有野马群存在,但因为地域太过开阔无法展开大规模的围捕,而且随着猎人的几次小规模围捕造成野马群惊吓之后,现在不光警惕性越来越高,活动区域也开始避开人类,每次还没接近就一哄而散,依靠围捕野马快速增加马群数量的方法现在已经不太合适了。
而在三年前,徐晨就开始提倡有马的部落将发情期的母马牵到别的部落配种。
迁徙到拱火盆地这两年,徐晨更是要求有马的部落平日都将马尽量放在河滩上一起放养,以此增加不同马群之间的交配机会和受孕成功率,虽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毕竟数量太少,这种自然繁衍速度远远赶不上发展的需求。
巴族的马通过自然繁衍眼下已经增长到七十多匹,但其中许多都是这三四年出生的小马,还不能大规模的投入使用,主力成年马的数量增长很少。
其他有马的部落也差不多。
而且最近几年部落间来往密切,加上几场战争,马的消耗和损失也不小,当初捕获的三群野马中已经先后有十多匹已经处于半伤残状态,只能用作短距离的来往,不能做太剧烈和沉重的劳动。
虽然野驴也能耕田拉车,甚至更加吃苦耐劳,但野驴数量很少,巴族积累好几年,如今也只有五头驴,其他部落几乎一头都没有。
本来牛应该是农耕最好的牲畜,一些部落也捕获过几次,但这种大型野牛很难驯化成功,即便是人工蓄养能够减弱野性,但却无法完成拉车耕田等训练,最终只能当肉牛饲养宰杀吃肉。
因此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翻耕农田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木锄和石锄等原始工具依旧还是主流。
但好在这些年木犁田耙和青铜工具一直都在不断推广和增加,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刀耕火种的局面,但在徐晨和一群巫的督促安排下,农耕也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
徐晨不指望农田都能和穿越前那样精耕细作,但至少要保证一定的翻耕力度,尽量除掉农田之中的草根和荆棘,让农作物涨势比野草强就行了。
毕竟条件和产量都摆在那里,广种薄收在很长时间内都还是主要方向,用更大面积的耕种来填补劳动工具和人口数量的不足就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拱火盆地有近百里长二十里宽,足够开垦出来数十万亩农田,养活区区几千几万人绰绰有余。
巴族的农耕生产眼下已经不需要徐晨操心。
王城建设暂停之后,徐晨几乎天天都往刺叉族定居地附近跑。
开春他发现刺叉族竟然在播种水稻之后,亲自上阵指导开垦了几亩水田,还弄感冒躺了十多天,不过付出也还值得,秋天收获第一批水稻,产量比麦豆强不少,亩产六十斤左右,绝对是一个比较喜人的丰收。
因此今年徐晨决定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不过水稻种植条件比麦豆更加严格复杂,生长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因此农田只能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