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原始人日记-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小木船让许多族人有些失望,但一群猎人却在徐晨的指点下发现了它与众不同的妙用,那就是用来捕鱼要比木筏好的多。
  一个人就能划着船在小河和大河岸边处跑,下网捕鱼,捞上来就能直接放在船舱之中,既方便又安全。
  于是这艘船很快变成了几个捕鱼猎人的专属工具,每天划着在山谷内外到处跑,让部落的鱼虾每天倒是多了不少。
  有了第一艘小船的成功,积累了一定的成熟经验之后,第二首木船的打造就要顺利的多。
  前后不过半月时间,第二首船的主体就已经完工,然后又经过几天的填缝处理之后完工下水。
  这艘船长五米,宽一米五左右,虽然依旧还是方头方脑的模样,但在整体上更加流畅一些,船头略微收窄上翘,两边也略带一抹弧形,看起来与徐晨的画的示意图更加接近一些。
  第二首船完成的比较低调,造成的轰动也远不如第一艘船,但在徐晨眼中,这艘船标志着他点的开造船术已经圆满获得成功,以后只需要不断往上加点就行了。
  他不求钢铁轮船,但在木船这个领域,他相信只要继续按照他的这个思路继续发展下去,慢慢就会满级,数十上百米的大型战列帆船纵横江海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而那既是期望,也可能是奢望,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人类生存的领域将更加广阔,大河江海将再也无法阻挡人类开拓的脚步。
  第二艘船成功,时间已经是六月中旬,狂暴的雨季即将过去,乌龙江水虽然依旧浩荡奔腾,但距离五月中旬的水位,已经下降许多,山脚附近淹没的大片荆棘缓坡都慢慢裸露出来。
  而这艘能够乘坐五到六人的木船,也真的显露出它的优势,在莫等一群猎人的操作下,竟然成功横渡百余米宽的乌龙江,完成了又一次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
  因为无论是巴族还是乌族,从来都没有人在夏天横渡过乌龙江。
  而在两年前,甚至在冬天也没有人横渡成功过。
  上一次是乘坐木筏,时间是在秋天。
  巴族、胡族、乌族三族相邻守望,而巴族作为领头羊,一举一动然也逃不过乌族胡族的关注,三族如今交流频繁,猎人更是几乎天天都有来往,因此徐晨造船成功的消息早就传遍三族,甚至连更远的季族苍族都已经听闻。
  而这次夏季横渡乌龙江,就是巴乌两族联合开展的。
  因为从第二首木船下水开始,随着进入六月之后乌龙江水慢慢开始消退,两族一群擅长水性时常捕鱼的猎人便商量要试验一次渡河,在获得徐晨的同意之后,又经过几天的练习和准备,然后这场渡河有惊无险,过程毫无波澜,六位猎人划桨横渡,一鼓作气抵达对岸。
  没有太多人围观,更没有男女老少的欢呼喝彩,只有一群猎人成功之后兴奋激动的咆孝和怒吼。
  对于男人们来说,每一次征服恶劣自然的成功,都是他们最值得热血和骄傲的时候。
  而这次夏季横渡乌龙江成功,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外探索和征服的欲望,风和龙激动的请求打造更多的大船,入秋之后出战,去征服下游大湖附近的刺叉族。


第503章 分家
  刺叉族实际上距离巴族乌族并不远,当初从下游回来,木筏逆行费时半个月左右,距离不会超过四百里,而距离季苍河口更是只有两百余里。
  若是乘坐木筏或者木船顺河而下的话,最多两天就能抵达微山湖附近,然后转道进入微山湖,半天时间就能找到刺叉族老巢。
  也就是说,以前本来从巴族前去刺叉族在没有道路而且环境陌生的情况下步行需近一个月的时间,眼下顺河乘船只需要不到三天,时空距离一下便拉近到盟族部落之间来往的标准活动范围之内,完全具有了可以征服融合的条件。
  不过这个征服代价还是很大。
  因为刺叉族是一个拥有七八个部落的联盟族群,人数上千,有大巫坐镇的刺叉族更是和拱火族、乌族、羽公族、皮族等差不多,都是人口四五百人甚至更多的大型部落。
  就算坐船能够很快赶到,但去的人少了搞不定,去的人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大型木船。
  上次徐晨带了四十人都没敢和刺叉族硬拼。
  在他看来,要想一举拿下刺叉联盟,至少需要上百人才行,而且还得准备充足,若是无法造成碾压之势,必然就会出现重大伤亡。
  虽然也存在一定几率的智取可能,但对于徐晨来说,若是不能亲自带队的话,这种险他不会去冒,而是会尽量求稳。
  就像征服皮族一样,那是因为战马加持的狂暴战斗力提升了整个队伍的作战能力,五十人可冲击数百甚至上千的敌人,但步兵不行,在复杂的环境下,弓箭兵也不好使。
  因为弓箭兵的战场和战马一样,适合空阔开放的场地,而不是环境复杂的水域和山区树林战斗。
  而若是要一次性运送上百人的队伍和粮食给养以及武器装备,至少需要更大更多的大型木船,而眼下,他还一艘都没有。
  ……
  六月中下旬,农田庄稼开始成熟。
  徐晨暂停了造船,开始和族人一起投入了收获之中。
  首先采收的依旧还是牛奶果,但这种野果现在已经沦落成为一种还算美味的零食。
  今年农田更多,而且因为沟渠河堤修建完工之后,并没有因为夏季涨水造成太大的损失,因此庄稼涨势整体不错,亩产应该和去年差不多。
  但因为面积几乎扩展到整个山谷两侧,导致采收的时候,很多时间都消耗在了无谓的运输上。
  从巴族大院到最外侧的农田,相距足有六七里,单程一趟就是接近一个小时,若不是因为有马车帮忙运送,光是采收下来的粮食往回运送就要消耗极大的人力。
  因此在秋收过程中,所有人谈论最多的不是今年又一次创纪录的收获,而是徐晨规划的分散定居的事情。
  这件事如今到了基本上无需要再怀疑和讨论的地步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分散居住,管理和耕种采收的好处。
  因此母巴和阿母一致决定,等秋收结束之后,就快速启动房屋建设,一定要在开春之前完成分族任务。
  而这也让整个部落的男女都心情复杂。
  有人激动高兴,有人失落郁闷,还有的人无所谓
  按照最开始讨论的计划,巴族主院的人大部分会保留,其他以拱火族、羽公族、皮族等三个不同族群的女人进行分家,因为皮族女人最少,所以大院会补充一些,如此构成四个人数规模大致相当的家族。
  关于各家族的首领大家也都有了大致人选。
  而这次分家之后,所有开垦的农田也都会一分为四,各家族负责耕种一部分,以后收获每个家族也能保留一半在自己的粮仓自由支配,剩下的一半交给主院收储,用作不足时候的储备粮分配。
  这只是大方针,实则不少人担心和关注的不仅仅只有农田和粮食,还有各种工具车马以及兽皮麻布陶器等生产生活物资的分配。
  因为这些才是各部落发展生产的关键,虽然眼下巴族能够足够保证所有家族吃饱穿暖,但谁都还想吃的更好一些穿的更好一些。
  就像石磨这种工具,到时候每个家族都必须要分配一个才行,要不然从山谷口定居点来回巴族大院一趟可不容易,就算有马车也并不方便。
  因此分家还没开始,实则整个部落便已经开始各自打起了小九九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而这还是巴族目前只有两个家族一百多人的状况,并且其中近半都还是外来人口话语权不强的状态下产生的情绪。
  想想乌族拱火族这样五六百人的庞大部落,十多个内部家族整天在一起生活,那各自的盘算和矛盾简直数不胜数。
  所以,家大业大带来的也是矛盾重重,族群关系复杂的让人头痛。
  但这件事暂时也只能让母巴和阿母这两位家族首领去头痛了,不过还有大巫坐镇,肯定分家并不会有什么波澜,因为这是和平分家,而不是因为矛盾吵闹着分家,其实更多的人还是偏向于住在一起,只是徐晨不愿意而已。
  上百人住在一起压力太大了,不光是吃喝拉撒睡,还有精神压力。
  大院内外整天到处都是人,孩子哭大人笑,几乎整天都没有一个安宁的时间,徐晨若不是因为年轻,估计已经快得神经衰弱加精神分裂症了。
  光是两个院子大大小小数十个婴幼儿,简直就比幼儿园还吵,哭闹起来简直能够让人欲仙欲死,特别是在这种炎热夏天,蚊虫又多,经常是孩子像赶场一样的整夜哭闹,几乎没一刻消停过。
  于是每晚徐晨就只能躺在床上汗流浃背的翻来覆去,听着孩子哭着闹着,天特么就亮了。
  这次分家,既有徐晨想要进一步分化部落慢慢推行承包责任制进而私有化的想法,实则也是完全受不了这日复一日的吵闹了。
  而分家之后,整个大院就会全部留给巴族本族人居住,房间会多出来一倍,他打算提议带孩子的全部住二院,方便互相照顾,其他男女和孩童住大院,然后在再收拾几间房间出来,开办幼儿园和学习班,分别由自己和叶、小女巫担任管理和教师,将巴族的基础教育搞起来。
  以前的教育都是随心所欲,主要是徐晨带着一群孩子玩乐为主,房间多的时候,教课基本上还能保证高质量,但随着巴族人与来越多,房间越来越紧张,徐晨外出的时间越来越多,教课也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来。
  当初在山上就开始学习的一群大些的孩子在学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和识字书写之后,许多教育内容也就跟不上了,每次上课都是瞎几把傻玩儿,不是画画就是唱歌,而且主要是小女巫在负责,徐晨倒是管的越来越少了。
  实际上,他已经很久没有上过课了。
  新长大的像绳、弓、井、陶这些这些徐晨穿越后出生的孩子,最大的已经五岁多了,因为年幼需要专门安排人照看,母巴和阿母每天就安排一些老弱或者少女带着玩儿,一个人带两三个,背着抱着牵着,既累又浪费人力。
  若是开一个幼儿园,专职安排几个女人照顾,再让厨房统一按时制作饮食,这样就能减少混乱,同时也会极大减轻部落的照顾压力。
  未来十年,徐晨相信整个巴族十岁以下的孩童将会达到一个恐怖而惊人的数量,至少会有上百人规模。
  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孩子的照顾和培养成长,未来巴族几乎大半的劳动力都会被束缚在照顾孩子身上,而部落的生产生活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婴儿潮带来的既是部落的希望,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折磨,徐晨希望他们都能够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长大后才能沿着他的道路走得更远,而不是等他挂了之后,庞大的部落和联盟陷入停滞之中。
  温饱、住房、教育、医疗,一直都是人类生存的四大基础需求。
  眼下巴族已经完成了两个,教育就是他的下一个任务。
  虽然这个工作他一直都在做,巫王大字典也已经传播到六个联盟族群,在巫的层面已经开始认真学习推广,甚至拟定了考核评级,但只有更多识字计算的阶层兴起,才能支撑起来更多的工商业和管理阶层。
  在徐晨和族人各自不同的展望和分家支配的复杂情绪之下,从六月底到七月中旬,历时大半个月的紧张忙碌之后,今年的秋收工作也慢慢结束。
  共计一千两百亩左右的农田,晾晒称量入仓的粮食超过四万斤。
  二十吨粮食,足足晒满了五间库房十个粮仓。
  面对如此巨大的丰收,母巴和阿母等一群年长的女人笑的整天合不拢嘴。
  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最后一批晾晒的粮食入仓之后,巴族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宴。
  用新麦磨粉制作各种面食,用新豆磨浆制作豆腐脑,宰杀数十只老鸭制作烤鸭,另外还有酸菜、肉酱、咸鸭蛋和春夏酿造的杂果酒,山上新采的野果等等。
  所有的食物都用陶盘陶盆如同流水一样端出来,男人女人孩子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吃喝聊天兴奋交流。
  所有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人都是那样的激动和高兴。


第504章 伤感
  这是巴族迁居到此处之后收获最为丰硕的一年。
  满仓满屋的粮食,足够整个巴族吃上整整一年,而在春秋两次聚会上收购的兽皮麻布和各种货物堆满好几间房子,另外还有窑厂堆积如山的陶器,冶炼作坊每日不断浇铸出来的铜器和铜钱,以及越来越多的牲畜家禽,就连鸭群的规模眼下都要开始控制才行。
  巴族的富足已经不能用语言来描述。
  这是所有人都从未想到过的幸福生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