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刀匕首这些生活刀具也让宰杀野兽和处理食物更加的方便快捷。
这些锋利的青铜刀具所有族人都视若宝贝,无时不刻都能看到男人们小心翼翼的拭擦打磨,就连睡觉都放在枕头边上舍不得放太远。
一月底,出发去羽公族和拱火族的风带人返回。
去的时候木筏竹筏上装满了陶器和麻布,而返回的时候,装运的货物却少的多,除开几皮口袋盐之外,就是一些兽皮和黄金宝石,还有三百多斤铅锡。
十多张木筏竹筏停靠在河湾码头。
不过当风等一群归来的猎人看着迎接搬货的猎人腰上统一悬挂的刀柄相似的匕首的时候,无不纷纷询问。
而当这些留守在家的猎人们得意洋洋的抽出金光闪闪的匕首比划并且轻松斩断树枝和麻绳炫耀之后,一群满脸风尘的猎人们全都疯狂了,竹排也不管了,货也不要了,翻身上马就直奔山谷而去。
十多天不在家,没想到部落竟然有了这么强大锋利的宝贝。
他们在外面忙活吃不好睡不好,吹风淋雨冒着各种野兽袭扰的危险,正好需要这种锋利趁手的兵刃。
本来用来驮货的十多匹马被骑跑了,于是一群迎接的家伙只能哀声连天的扛着背着藤筐背篓往回走。
习惯了骑马驮货之后,来去大院和河滩这十里路需要小半天时间,在所有男人眼中,走路已经完全无法忍受了,只有骑马才能活。
看来还需要再抓几群野马才好,至少要做到人手一匹才行。
可惜附近已经没有大型野马群了。
不过……对面河滩上似乎有不少。
于是一群背货的男人们一边慢慢腾腾的往回走,同时还不约而同的回头看乌龙江对岸那片广袤蛮荒的河滩,自从那边一群大型夜狼家族被杀死赶走之后,上下河滩十多里范围的野兽越来越多,似乎就连乌族河口附近逃脱升天的一群野马,也都吓的渡河到对面去了。
看来要让晨再去河对面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捕马行动才好。
木有马的日子,完全没办法过。
好久都没这样靠双腿走路回家了。
这边一群人还没走进谷口,风带着十多个人已经风驰电掣骑马冲到了大院门口,丢了马缰翻身跳下马背,大呼小叫着直奔徐晨的房间而去。
徐晨正在房间在一块陶板上画图。
猛然被冲进来的一群披头散发的家伙吓了一大跳,丢了手中的炭条陶板紧张的站起来问:“发生了何事?”
风一个劲步跳到徐晨面前,一把抓住徐晨的胳膊激动的嚷嚷:“匕首嘎,我们也要匕首!”
“是嘎是嘎,别人都有,我们也要嘎!”
身后一大群人挤在房间内外跟着嚷嚷。
徐晨瞬间松了口气,打落风熊掌一般毛茸茸的巨爪没好气的说:“急个屁,肯定不会少你们的!”
一群人大喜,风立刻谄媚的笑着赶紧点头说:“在哪嘎,快拿来!”
徐晨脸皮抽抽说:“都说了不急,眼下没有了!”
风等人立刻就像被浇了一盆凉水,满脸的激动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情绪一下低落下去。
联想到风等一群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忙碌,的确是有些心情受伤,因此徐晨安慰说:
“不是不给你们做,是你们经常外出,需要更好的武器,我还正在设计,等设计好之后,保证比别人的都好。”
“真嘎?”风等人瞬间精神一振满脸惊喜。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你们看……”
徐晨指着桌子上的石板。
风等人赶紧凑上来观看,只见七八块陶板上,各自画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不同样式的武器。
不过这些武器他们一样都不认识,因此一个看的满脸懵逼,不明觉厉。
“这些武器比匕首刀斧更加复杂,制作起来比较麻烦,需要精心设计好合适的模具才能开始加工,你们不要着急,刚回来好好休息几天,等我设计制作好模具之后浇铸出来,必然让你们满意。”
“好,好,那我们就等嘎!”
风知道徐晨从来不会骗他们,因此也就不再闹腾了,满脸期待的一起离开房间,然后不久,外面就传来各种大呼小叫起哄闹腾的声音。
因为他们发现了几个正在院子里忙碌的工具人手中,拿的金晃晃的柴刀斧头,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一窝蜂的涌上去争抢之后直奔大院外面去了。
不久,就听见河滩和房后山脚下,传来啃啃啃啃砍树和兴奋无比鬼哭狼嚎的声音。
第376章 马车和盐
一个多小时之后。
去码头迎接搬货的一群猎人背着扛着大大小小的物品回来,噗通噗通丢在院子中间,气喘吁吁的大声埋怨风等人把马骑走了,害得他们扛着货走回来。
徐晨哭笑不得。
任何新工具的发明,都会让人类文明进步,但随着对新工具的依赖越来越强,人的惰性也越来越大不说,这体质也是日益变差。
他记得以前部落的猎人去山谷外可是轻松无比,来去奔跑如飞,但自从有了马之后,这些家伙越来越懒,不骑马甚至都懒得出谷一趟,这样下去只怕再过几年,一个个都要开始懒的发福了,因为看得出来,这两年部落的猎人普遍都粗壮了一圈,明显都在长膘。
看来平日还需要加大训练力度才行,让他们保持足够的运动和体力,不然长期这样下去,都成了一群养尊处优的肥胖版原始人了。
不过随着新的工具和武器不断创新发明应用,也会极大补充人类体能上的弱点。
就好比弓箭的发明,让人类可以更加轻松和准确的攻击猎物和敌人,而马的使用,也将极大加强人类的运动速度。
随着木筏和马的出现,让部落之间的来往交流越来越快速方便,部落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半年一年才难得来往一趟。
至少现在巴族和乌族之间,相互骑马来往已经如同家常便饭。
就算是一两百里之外的羽公族和拱火族,每个月也至少有一趟来往。
不过交往速度加快,货运交流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大量的货物运输极大的占用了人力和畜力,光是巴族每次从山谷往河滩码头来回运送货物,也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十多匹马完全不够用。
看来,该到发明马车的时候了。
别的部落他暂时管不到,但巴族到河口这来回二十里,还是很有必要修通一条道路,若是有了马车,今天这些货物最多也就安排两辆马车两匹马,一次也就拉完了。
更何况有了马车,就算妇孺老幼想去河口甚至乌族也要方便的多,还可以节省很多的马力,不用每次都全部出动造成巨大的浪费。
想到这里,徐晨转身又进屋去,将其中几块陶板上画的一些没啥用的十八般武器擦掉,开始画起马车的结构图来。
马车的结构很简单,就就倆轮子和一个车架,和农村的牛车板车没有太大区别,若想做的精致一些,上面可以加装车斗甚至车棚。
但要想把马车做出来,车轮才是最困难的部分。
若是以前没有搞出青铜级别的刀斧工具,他还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但眼下有了这些锋利的金属工具,还是可以勉强一试,好不好用不知道,但相信一定能够做出来。
毕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古代的两轮马车他的确没见过,但农村的两轮板车和牛车甚至手扶拖拉机的车斗他见过不少。
小时候家里的板车轱辘就是他玩具,曾经和小伙伴推着在院子里来回追逐狂奔。
因此徐晨坐在房间里画画擦擦,慢慢几个陶板上出现了车架和车轮的结构图。
外面风和一群猎人在院子内外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提着斧头柴刀大呼小叫跑进跑出,如同发现了新玩具一样停不下来。
母巴和叶等一群女人则在清理风从两个部落带回来的物品,登记入库。
在隔壁房间看日记的小女巫被吵的没办法安静了,只好放下兽皮日记出来,发现徐晨没在院子里,习惯性的走到徐晨房门外看了一眼,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的画图。
小女巫提着裙摆轻手轻脚的走到他后面,看着几块陶板上画的方方圆圆的一些图形,满脸都是雾水。
“巫王陛下,画的莫嘎?”
小女巫终于还是没忍住轻声细语的问。
徐晨其实早就知道这小丫头进来了,因此笑着说:“这叫车,用木头做出来之后,可以用人力或者畜力拉着行走,一次可以拉很多人和货物。”
“真嘎?”小女巫瞬间增大眼睛。
“嗯,以前没有金属刀斧,木头处理起来很麻烦,但眼下应该可以做出来了,你看,这是轮子……这是车辕,上面是车架,拉货的时候,就困在车架上面,若是坐人的话,还可以加一个像木头房子一样的车棚,人坐在里面就不怕风吹雨淋了……”
徐晨温柔仔细的给小女巫讲解陶板上马车的结构和用途。
小女巫基本上没听懂,她完全被这个结构极其复杂的人造物惊呆了。
这东西要比带风帆的木筏复杂多了。
而木筏她也是听徐晨后来解释了许久,才明白风帆是如何借助风力在河流中前行的。
当然,巴族眼下也不是没有复杂的东西,比如儿童车,躺椅、双层吊床等,结构也很复杂。
不过这种藤编的家用器物和大型的木筏和马车比起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毕竟用途和大小差别巨大。
就说木筏,那可是能够在涛涛大河之中来去的工具。
而马车按照徐晨的说法,那也是可以在平坦的地方驮着大量的货物和人来去如飞的大型工具,马能跑多快车就能跑多快。
小巫女深知徐晨脑洞巨大,但面对这个突然创新出来的东西,仍旧被震惊的小嘴张开许久合不拢,不知不觉中就几乎整个人都靠在徐晨的背上了。
隔着衣服的触感,徐晨有些心猿意马。
虽然他一直都觉得小女巫还是个小女孩,但这一两年的养尊处优和充足的食物和营养补充,以前柔柔弱弱的身体,竟然不知不觉也开始发育长大了,不再是当初那个逃跑过来,甚至都还不会穿衣服的小巫女了。
时间过得真特么快啊!
掐指一算,自己穿越都快四年了。
徐晨内心感慨唏嘘。
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已经从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成长成为一个十六七岁身体成熟高大的青年首领了。
叶拿着一块陶板从外面风风火火的冲进来。
小女巫瞬间有些脸红的往后退了一步,心脏噗通噗通跳的有些快。
她知道徐晨和叶的关系,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徐晨会有什么男女之间的关系。
但她就是忍不住想和徐晨亲近,想和他时时刻刻待在一起,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会想着隔壁的徐晨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有时候半夜听着徐晨和叶两人在房间里发出一些声音,更是感觉浑身血液哗哗流淌,浑身发热到不能入眠。
偶尔单独和徐晨交流的时候,她总会不知不觉的就靠上去,仿佛徐晨身上有一种无法抵抗的诱惑,散发着一股让她迷醉的气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不过叶现在却没有了对小巫女的嫉妒和敌视,反而是很热情的走到桌子旁边,把手中的陶板递给徐晨,满脸激动的开始汇报这次风带来回来货物。
兽皮四十多张、黄金十多斤,各种宝石一筐,兽角十个,各色锦羽二十根,盐一百二十斤,铅两百斤,锡三百斤……
除开盐和锡之外,其他的东西徐晨眼下都没什么兴趣,特意多问了两句,得知这次送回来的盐里面竟然有一袋雪花一样的盐粉,因此很激动的丢下陶板出去观看。
蒸发制盐速度很慢,尤其是在冬天,前两次蒙族送到羽公族的盐都是石盐晶体,是他们和那些土著野人从盐卤区挖掘之后清理出来的,但这次终于送来了第一批真正的晒盐,这让他十分高兴。
院子里面的货物经过清点之后有些已经开始搬运入库。
四袋盐则都还放在背篓里面。
这些盐用兽皮口袋盛放着,其中两袋是盐晶,两袋是白花花的盐粒。
虽然有些潮,里面还有一些泥沙杂质,但看得出来,这的确是真正的盐,和石盐性状完全不同,用个指头沾了一下舔一下,就是十分纯正的食盐味道,入口即化,也很咸。
巴族人眼下对盐晶很熟悉,每天都在吃,但对于这种雪白的盐粒却从未见过,因此一大群男女老少都围在四周观看,有人也忍不住抓一点儿放嘴里品尝。
“咸嘎!”
品尝过的人忍不住激动惊呼。
徐晨笑着说:“这叫盐粒,是用盐水晒出来的,要比盐晶味道更好,做菜做饭腌肉也更加方便,不过晒盐要很长时间,弄出来比较麻烦。”
“晨嘎,蒙族说春天和夏天下雨多,盐粒很难弄,可能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