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原始人日记-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的拱火族各部落,已经不是一年前那种住山洞茹毛饮血的传统模式了,而是在山坳和河岸山脚附近,搭建了不少的木屋吊脚楼,砖石大院也都在加紧修建,另外各部落也在新建的房屋附近的河滩上,焚烧出来大片的荒地,正在清理开挖排水沟渠。
  河滩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等待晾干的大量泥砖,山脚下到处都是堆砌的石头和泥沙、木头。
  一群人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徐晨,每到一处,都会引起男女老少热烈的欢呼。
  各部落的族长首领都很热情的带领徐晨视察正在修建的房屋和开垦的荒地,一大群猎人则跟在四周,满脸崇敬的看着在人群中指点策划的徐晨,心中充满自豪。
  这就是他们的巫王,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如此风头十足,无人可以替代。
  对于拱火族的如火如荼的建设,徐晨自然是非常高兴和激动。
  特别是这些部落开始自发的聚集在一起生活,极大的人气规模,让这片昔日荒芜的河滩,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热烈气氛。
  视察的过程中,徐晨详细的询问了各部落的发展规划,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也提出了大量的指导意见,这些指导往往都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让所有部落的族长和首领都感觉到眼前豁然一亮,有一种茅塞顿开的喜悦和激动。
  人口集聚效应为未来的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建房垦荒只是最基础的规划。
  他对拱火族大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几个部落能够联合起来,不能各自为政的发展,而是要将这一片聚集区域统一规划,联合发展,凝聚所有部落的人力物力,在建设自己部落的同时,把房屋建设、粮田开垦,灌溉沟渠、饮水工程、河岸码头都全部纳入统一的蓝图之中,最终让所有部落都能从中获益。
  因此在视察完各部落的建设情况之后,徐晨又骑马带着几个工匠来回在沿河上下三四里的范围内仔细观察,然后划出来一幅简单的城镇规划图。
  在这幅图上,以拱火族为核心,以雷族、五鬼族另外两个小型部落为辅助,在各部落之间修建一条东西贯通的道路,而沿着道路,再修建一条饮水沟渠,分别从雷族和拱火族山坳的小溪之中,将活水引流到所有部落的聚集地,而个部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依托沟渠挖掘池塘储水,既能满足日常生活用水,也能防备火灾的发生。
  而在当初搭建传承木台的空地位置,徐晨规划出来一个专门的交易场地,搭建一排木屋和简单的茅草棚,定期每月举办一次小型的部落交易活动。
  赶集,是封建时代到高科技时代一直都存在的乡镇交易会。
  一般每月举办一次,附近十里八乡的农民和走街串巷的商贩,都会将自己的农产品、农业工具、手工作品、牲畜肉禽等各种货物带到集会上贩卖交易。
  虽然眼下各种交易品种还非常匮乏,但随着耕种和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各部落生活水平慢慢富足,一些较高层次的需求也会慢慢提升,比如陶器、麻布、食盐、皮货、针线、皮甲、弓箭、武器、渔网、粮食甚至是狩猎的野兽和养殖的家禽肉蛋等等,都会慢慢变成交易的商品。
  随着粮食衣物的富足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需求层次的提高,这种群居群婚的原始制度徐晨也会慢慢将其打破,先在立功的猎人群体之中推行一些私有物品,而私有物品的出现,必将推动更多私有物品的交易产生。
  专业的交易场所也为这种私有物品的交易推波助澜提供一些帮助。
  另外,城镇和分散部落的区别就在它不以生产和生活为核心,而是以手工制造和商业交易为主,汇聚起一批手工业者和商业项目,最终形成一个交易节点,为汇聚四周的临近部落集中交易的同时,也提供一个互通有无的更加广泛而固定的场所。
  眼下交易的物品有限,但陶器、麻布、食盐的出现,将成为首批入驻的重要商业资源,同时还可以发动一些人口富足的部落,发展起来一些简单的商队,到各部落流动收购各种多余资源,最终汇聚在这里进行交易,慢慢积累下来,数年之后,这里必定会形成一个相对繁华的交易小镇。
  而这里,也将成为徐晨规划的王国起始点,到时候还会建造他的王宫和大巫神庙,定期召开各种部落聚会,开办铸造和木器加工作坊,修建大巫学校、开设医药加工等各种设施和机构。
  因此这个城镇规划和建设就十分重要。
  这也是他一直不断开拓征服和往这里输送人口的最终目的。
  对于徐晨似乎突发奇想修建一个交易场所的规划,不光老巫婆感觉到眼前一亮,激动的手脚有些发抖,各部落的族长和首领也都同样兴奋激动。
  按照徐晨的规划如果成功,未来这片河滩将会变得无比热闹。
  西北方的恰族和季族、苍族,北方的乌族、巴族、胡族、木牙族,河对岸的羽公族十多个部落,东南方的夹族和五鬼族、西南方的昆族、曲族、夜火族等所有部落,最终都会定期汇聚到这里交易,这里将会人气爆棚。
  而徐晨还有一个更加长远的规划,那就是吸引更多的部落家族搬迁到拱火盆地来居住,在季苍河两岸汇聚更多的人口,开辟更多的粮田,然后在季苍河上架一座浮桥,将两岸河滩完全连接在一起,再不分彼此。
  这个庞大的规划更是让一群族长首领叹为观止,拱火族的大巫激动的大巫权杖都差点儿掉地上去了。
  她以为她明白的徐晨的想法,实际上她自以为的明白,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徐晨的高瞻远瞩,根本就不是她一个刚开始学会认识字的原始大巫所能够看懂和理解的。
  徐晨想要的并不仅仅是占据拱火盆地,而是要将其彻底开发成为一个数十个部落混杂居住的复杂社会,吸引所有部落前来交易发展。
  而这个庞大的计划一旦成功,十年二十年之后,这里的繁华将无法形容。
  老巫婆简单的思维层次,已经无法在脑海中描绘出那种热闹场景。
  大河两岸,到处都是粮田,山脚附近,部落居住的房屋院落一栋挨着一栋,河流之中,捕鱼的猎人乘坐木筏来往不绝,兽皮、陶器、麻布、野兽、盐,每天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随着徐晨的这些规划传播开来,引来的是所有人激动的讨论和欢呼。
  各部落男女老少都迫不及待的跑到举行传承仪式的空地附近,开始畅想以后所有部落前来汇聚交易时候的热闹场景,也有不少猎人聚集在河岸码头附近,对着季苍河两岸指指点点,开始畅想一座横跨两岸的木桥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而为了让这些规划和建设落实到位,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徐晨又召集大巫和各部落的族长首领以及精通建设的工匠,开始讨论和布置这些规划的建设方案,同时带领这些人实地勘察,指导他们如何将前期项目尽快开展起来。
  王宫、神庙、跨河大桥都不是眼前的规划,可放在两三年之后慢慢建设,但先要统一完成饮排水沟渠、池塘、道路、交易区的建设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留在各部落开春前完成各自的房屋建设和春播后慢慢进行,就算是夏天雨季来临,有些项目也可以慢慢进行,只要按照规划完成,等到明年入秋之前,所有这些短期工程项目都可以完工,这样几个部落聚集的这片区域,就将会完整的连为一体,构成一个人口超过一千的超大型部落族群。
  当然,这个部落族群还是各自独立生活,但在来往交流上几乎和一个统一部落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完成所有的规划和指导任务之后,徐晨这才抽出时间前去雷族看望整体搬迁过来的拉族一群妇孺老弱。
  对于徐晨,这群拉族人感激的五体投地,女人们激动的嚎啕大哭,纷纷拉着徐晨的衣服,用学会的几个简单巴族语言和比划表达她们对于徐晨的感激之情。
  雷族男女老少也都表示他们会善待拉族,像对待自己的族人一样照顾好他们,并且表示徐晨送来的粮食帮了很大的忙,让他们能够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
  雷族在开春刚搬来的时候,只有五十多个人,但眼下加上新加入的拉族三十余人,再有上次征服羽公族之后又获得了十多个女人的分配权和十多个男人参加劳动改造,总人口数量现在已经突破一百人规模,发展十分迅速。
  人口多虽然对吃穿住用的消耗更大,但各项建设速度也更快。
  眼下雷族的住房已经不是当初徐晨帮忙建设的一栋环形吊脚楼,而是旁边又多了一栋木房子,而且同时还在烧窑拓砖,正在建设一栋更大的土砖大院,一旦这座大院建好,雷族也将拥有和巴族一样十分舒适宽敞的居住条件。
  另外雷族在附近的河滩上,规划了三百亩面积的农田,烧荒之后正在开垦之中。


第359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雷族就是徐晨放在拱火盆地的一条鲶鱼,不光光是要在这里扎根监控拱火族,同时也负有联络其他部落的作用,还要帮助徐晨完成商业开发的任务。
  徐晨将运来的陶器、粮食以及以后的食盐,都会暂时交给雷族帮忙交易,换到的兽皮、矿石等财货,巴族会定时安排人前来安排处理,该运回去的运回去,该二次交易的二次交易。
  总之就是,徐晨希望能够用商业利益将雷这个难得的统帅型勇士牢牢的和自己绑在一起。
  眼前还没有任何朝廷制度、也没有贵族阶层,给不了他高官厚禄,就只有给他一些近期的利益,这样才能让雷对他死心塌地。
  至于龙,在徐晨看来还是太过年轻,勇猛有余但性格略显浮躁,还需经过一些打磨才行,未来他和雷一起,将会构成大晨帝国两大军事统帅,负责对外征战,开疆拓土。
  自从徐晨在河对岸的蒙族附近发现了盐之后,他安排风提前返回巴族,要求他定期运送陶器到雷族和蒙族,同时将蒙族开采的盐运送回来,一部分交给雷族存储用于对外交易发售,一部分运送回巴族自己使用。
  眼下的盐主要以石盐晶体为主,也不知道一个多月下来,那些土著野人有没有成功将食盐晾晒出来。
  冬天温度低,蒸发量小,并不适合晒盐,但里面还有大量石盐晶体,虽然并不纯,但对于原始人来说算什么呢,他们茹毛饮血,缺盐的时候盐碱土都舔,何况是这种纯度已经很高的盐晶,已经算是天神赐予的神物了。
  眼下总人口不多,所有部落加起来也就四千人规模,按照每个人每天10克盐的消耗,一天消耗也就四十公斤左右,一个月一吨多点儿,这个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想来是无法完全满足的,因为那片盐卤区范围也不算太大,因此在很长时间内,盐一直都会是稀缺物品,各部落只能勉强供应一部分。
  不过有了这些石盐的补充,将极大缓解这些部落缺盐的症状,对身体健康和寿命都会有所提升,当然,也会极大促进各部落对于耕种的兴趣,慢慢减少对于肉食的需求。
  眼下雷族就存储有一批风带人从蒙族运送回来的盐晶,大概有上百斤的样子,颜色比较杂乱,其中还有不少沙土聚集成的石盐聚合物。
  根据雷族负责看管盐晶和交易的人说,几个部落已经都用兽皮和一些羽毛宝石等换走了一些盐晶,不过当雷族把这些交换的物品都搬出来之后,徐晨只是简单看了一下,让人从里面挑选出来一些好看的羽毛、兽皮和宝石,准备带回去当做见面礼送给部落的男女老少,剩下的留在雷族,一部分算是他们的辛苦酬劳,另外的暂时留着以后交易使用。
  相对于别的部落来说,巴族眼下什么都不缺,这些传统的东西全部带回去意义不大。
  而雷族作为徐晨安排的货物中转站,他们不仅仅负责粮食和食盐的对外发售和交易,其他部落送给巴族的东西,也都存留在他们这里。
  因此,徐晨在雷族还看到了五鬼族送来的一批熔炼成块的金属铅。
  徐晨离开之后,五鬼族的人一直都在加紧采掘冶炼铅,一个月下来竟然弄了好几百斤,这些铅体积虽小,但却十分沉重,拳头大小一块就是好几斤,无论是藤筐还背篓,都装不了几块,而且运送来去一趟得七八天时间,十分辛苦和劳累。
  这些铅对徐晨来说还是很重要,因为乌族也同时在大规模的采掘冶炼铜矿石,先后送去巴族的铜已经有上千斤,这个冬天估计更多。
  眼下虽然缺锡,但只要想办法融化成铜铅合金,也是能够铸造出比较锋利的金属刀具的,就是比较容易崩碎,但比石刀石斧还是强很多,实在不行勉强也能暂时凑合着用。
  虽然五鬼族愿意无偿帮助徐晨炼铅,但徐晨还是让风给雷族留下了交易方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