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扬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扬旌- 第5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头带回来。”
  侯君集和刘弘基接过秦王的配刀凛然而去,很快就找到了房玄龄和长孙顺德,兴奋地道:“大王已经决定先下手为强了,二位明公速去秦王府商议大事吧。”
  房玄龄和长孙顺德欣喜地对视一眼,很明显,他们并非真的背叛了李世民,而是因为后者一直举棋不定,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逼使李世民表态,下定决心而已,所以看到李世民的佩刀后,二人立即换了便服,分开在街上行走,秘密进了秦王府商议大事。
  说来凑巧,这一日,太白金星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古人是相当迷信星相的,李渊便把太史令傅奕找来询问白日星现的原因。
  太史令傅奕密奏道:“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预兆啊。”
  李渊闻言将信将疑,辗转反侧一夜无眠,既然天意在次子李世民,那自己该不该顺应天意,改立世民为太子呢?
  李渊拿不定主意,终于还是忍不住把李世民召来,将太史令傅奕的那番话透露给李世民,后者一听,立即趁机告发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二人,与尹德妃和张婕妤私通乱伦之事。
  李渊登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痛心疾首地跌坐在龙椅上,同时又有点怀疑地看着李世民道:“秦王如何得知此事?”
  很明显,李渊怀疑李世民在诬告。
  李世民义正词严地道:“这种宫帷里的丑事,早已传得街知巷闻了,就瞒着父皇您而已,父皇你若不信,随时可以把太子和齐王召来对质,儿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半句虚言。”
  李渊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激动地道:“这两个没有人伦的孽障,朕明日就把他们召来亲自审问。”
  “皇上圣明。”李世民垂首低眉道。
  李渊目光复杂地看了这个儿子一眼,挥了挥手道:“你且退下吧。”
  李世民恭敬地退了出去,李渊颓然地靠坐在御座上,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几岁,良久才脚步蹒跚地站了起来,来到永安宫中。
  永安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李渊对已故妻子窦氏情深意切,所以当了皇帝后并未设立皇后,而是追封窦氏为太穆皇后,永安宫也不允许其他妃子入住。
  且说李渊进了永安宫,对着妻子窦氏生前的遗物良久无语。窦氏生前是一个贤内助,对李渊的帮助很大,而李渊每有难以决断的事都会跟窦氏商量。
  “如今建成和世民势成水火,都怪朕一直优柔寡断啊,婉儿,朕现在该怎么办呢?”李渊对着空气默默地问道。
  自然没有人能够回答他,只有风吹过时把烛焰摇曳,带动李渊佝偻的身影一起晃动。
  良久,李渊才慢吞吞地离开了永安宫,吩咐道:“传朕旨意,召太子和齐王明日入宫见朕。”
  然而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抑或是李渊自己故意放的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很快就得知李世民告发他们秽乱后宫的事,而明日皇上便要当众质问他们。
  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由大急,而李元吉这货只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而已,此刻已经有点六神无主了,提议道:“大哥,李世民这小子阴险毒辣,说不定还有其他狠招,咱们不得不防啊,要不明天咱们别入宫了,让侍卫们把守好大门静观其变吧。”
  李建成皱眉道:“皇上召见,又怎能不去?更何况,如果咱们不去辩解,岂不是正中李世民的下怀?到时皇上一气之下把咱们废为庶人,改立李世民为太子,那咱们以后还会有好日子吗?”
  李元吉闻言也是傻了眼,吃吃地道:“那怎么办?”
  李建成不悦道:“元吉,你平时乍乍呼呼的,还说要替本太子杀了世民,如今事到临头,怎么反而进退失据,慌乱不堪呢?”
  李元吉脸上一红,咬咬牙道:“好,那咱们明日就先下手为强,把李世民给干掉,逼父皇退位,将皇位传给大哥你。”
  李建成淡道:“倒还不至于,咱们明日先入宫见父皇探听一下虚实,多年的经营,如今宫中侍卫都是本太子的人,根本不用担心。”
  李元吉闻言倒是淡定下来,点头道:“好吧,那明日咱们一起入宫看看风向再说,不就玩个把女人而已,顶多被父皇责骂一顿。”
  第二日,李建成和李元吉便披挂整齐,带着东宫和齐王府的侍卫从玄武门入宫。殊不知李建成失策了,以为宫中的侍卫都是他的人,其实负责把守玄武门的禁卫总领何常名早就被秦王李世民策反了,现在是秦王府的人。
  李世民本就是个杀伐果断的狠人,既然决定了先下手为强,自然丝毫也不再留手,他暗中联系了玄武门的守将何常名,将秦王府的三百勇士提前埋伏了玄武门内,就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送死了。
  且说李世民披挂戴甲,一早便在玄武门中潜伏等候,等到日上三竿了,依旧不见李建成出现,不由有些急了,担心是否走漏了消息。
  幸好,这时马蹄声传来了,一队人马从临湖殿那边缓缓地行来,为首之人赫然正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李世民见状先是一喜,接着又是一惊,因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皆披挂,并且携带兵器,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这时,李建成一伙越行越近了,突然却停下来,调头往东宫方向而去,似乎发现了不对劲。李世民面色微沉,急忙上马追去,一边大叫道:“太子,元吉为何调头回去?父皇还等着你们呢!”
  李建成和李元吉本来就觉得不对劲,这才调头离开的,突然见到李世民追来,更觉不妙了,急忙加快速度逃离,李元吉还回头向着李世民射了两箭,然而由于紧张,没有把弓拉满,两箭均射了个空。
  李世民一见事情败露,当下也不客气了,嘣嘣就是数箭射出,势大而力沉。话说李世民久经沙场,骑射功夫不是一般了得,一箭正中李建成的后心,后者当场惨叫一声坠落马下,李元吉吓得策马飞逃,而这个时候,埋伏在玄武门中的秦王府勇士也一拥而出,屠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侍卫。
  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后,策马急追李元吉,结果一不留神,竟被道旁的树枝挂住了铠甲,坠落马下动弹不得。
  李元吉一见,大喜,立即拨转马头,狞笑着要把李世民杀死,恰在这个时屈突通策马赶到了,离远一箭射出,正中李元吉的咽喉,当场把他给射杀了。
  屈突通策马上前,挥刀将树枝砍断,将李世民救了下来,后者已然吓出了一身冷汗,问道:“父皇如今何在?”
  屈突通道:“正在海池划船,长孙顺德已然带人前往保护皇上了。”
  李世民闻言心中大定,立即命令关闭玄武门,防止东宫和齐王府的残余反攻。
  果然,不用多久,隶属于东宫的长林军便杀到了,猛攻玄武门,杀声震天。
  侯君集和刘弘基率众拼死抵挡,正当危急之际,屈突通提着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赶来了,往玄武门外一扔,那些长林军一见太子和齐王都已经嗝屁了,顿时没有心思再战,哄的一下便作鸟兽散了。
  且说李渊今日本打算召见太子和齐王质询的,但久等二人不来,便带着裴寂和陈叔达等大臣游览海池打发时间,突闻喊杀声隐隐传来,不由大惊,喝问道:“发生何事?”
  这时长孙顺德正好带着大队披坚执锐的士兵赶到,迅速控制了四周,然后来到李渊面前毕恭毕敬地道:“启禀皇上,太子和齐王由于秽乱后宫的事情败露,刚才带兵冲击玄武门,试图谋反,幸好秦王警觉,及时带人镇压,诛杀了太子和齐王,秦王担心皇上有失,所以派了臣下前来警卫。”
  李渊的面色刷的一下惨白,身体摇摇欲坠,旁边的裴寂急忙把他扶住。
  “世民……已经杀了建成和元吉?”李渊颤声问道。
  长孙顺德恭敬地道:“太子和齐王不知悔改,负隅顽抗,还试图射杀秦王,秦王不得已反击,把他们都射中了。”
  李渊神色悲怆,良久才说出五个字:“朕的好儿子!”


第838章 齐唐开战
  李渊被长孙顺德带人“护送”回太极殿中,尚书左仆射裴寂、陈叔达和封德彝等近臣陪同,而李世民则忙着指挥人手控制皇城,清理东宫和齐王府的残余,激烈的战斗还在继续,太子李建成毕竟经营多年,忠于他的力量还是不弱的,要不是李世民抢占先机,成功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令到太子党一方群龙无首,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时间一分一秒了过去了,李渊在太极殿中一言不发,足足沉默了近两个时辰,这才如梦初醒般叹了口气,对着裴寂等人道:“不料今日竟发生这种事,诸位卿家以为该如何处置?”
  裴寂和陈叔达均暗叹了口气,两个时辰都过去了,外面的杀声越来越小,显然大局已定,太子党已无力回天了,而太子和齐王均已死,即便太子党打赢了又能怎样?顶多把秦王杀死,不过如此一来,大唐就更要伤筋动骨了,还是得大局为重啊!
  所以裴寂恭身小心翼翼地道:“当年皇上在晋阳首举义旗起兵时,建成和元吉并没参与谋划大事,而皇上入主关中后,建成和元吉也没有多少功劳,他们妒忌秦王的功劳大,威望高,散播谣言污蔑秦王,又勾结秽乱后宫,试图置秦王于死地,如今秦王被逼反击杀死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陈叔达接口道:“秦王功盖天地,天下归心,皇上若下定决心立秦王为太子,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面色变幻不定,用毫无情感的语气连说了三个“好”字,点头道:“二位卿爱所言,这正是朕一直以来的想法。”
  裴寂和陈叔达都是李渊身边的近臣,此刻自然都听出了李渊的无奈、悲痛和愤懑,但是如今这形势,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秦王此举虽然狠辣,但大唐江山落到他手里终究还是姓李的,而且秦王雄才大略,大唐在他手里必然能够发扬光大,这无疑是不幸中的万幸。
  长孙顺德眼底闪过一丝喜色,恭身道:“皇上英明,不过如今建成和元吉的余孽还在负隅元抗,为免不必要的死伤,还望皇上马上下一道圣旨,命各军一律听从秦王的处置,否则自伤残杀之下,我大唐必然元气大伤,最终只会让外人得利。”
  李渊瞥了长孙顺德一眼,淡淡地道:“好!”
  很快,李渊便颁布了一封圣旨,命令长安城所有军队皆留守驻地不得妄动,听从秦王的处置,谁若私自调动兵马,一律按谋反论处。
  李渊的圣旨一下,长安城内的动乱很快就平息了,再加上李世民发布安民告示,只诛东宫和齐王府首恶,其余人等一概不咎,所以忠于太子和齐王的势力都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而东宫和齐王府的嫡系要么逃出长安城,要么跪地投降请罪。
  很快,天策府的骄兵悍将便攻入了东宫和齐王府,也不用李世民吩咐,麾下的人就十分自觉地把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有齐王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都全部杀死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而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
  李世民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诛灭了太子和齐王一系的顽抗势力,牢牢地控制住了整座长安城,第二日,这才来到太极殿见李渊。
  扑通!
  李世民身上的血腥味还没散尽,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李渊跟前,红着眼抱头大哭。李渊嘴唇一阵哆嗦,缓缓地蹲下来扶着儿子李世民,最后父子二人一起抱头痛哭,李渊的双手青筋条条贲起,就像铁钳一样抓在李世民的腰间,后者觉得很痛,痛哭得更厉害了。
  良久,李渊才拍了拍李世民的肩头安慰道:“世民,父皇知道你的心里难受,但是这不能怪你,都是建成和元吉咎由自取,他们死有余辜,死不足惜啊!”
  李世民抬起头,泪流满面地道:“儿臣……”
  李渊打断道:“你不必说了,起来吧,国事为重!”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羞愧,点了点头站起来。
  第二日,李渊颁布诏书,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宣布从今天起,所有国家事务,无论大小都交给太子打理,而他自己正式退居二线。
  半个月后,李渊又宣布撤消天策府,为李世民登基作准备。
  大唐武德五年五月初六,李渊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后者推辞,李渊不允,自封太上皇,继续居住在太极殿。
  李世民正式宣布登基即位,改明年的年号为贞观元年,立秦王妃何敏为皇后。
  ……
  齐王妃杨氏是李元吉的结发妻子,约二十出头,生得端庄秀美,一双弯弯的明眸,嘴唇微微上翘,看着竟有点像长孙无垢,特别笑起来的时候更像。
  李世民有点沉迷其中,站在那怔怔地看着,杨氏战战兢兢地跪伏于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